我爱家乡晋城行采录篇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14 07:12: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我爱家乡晋城行采录篇散文

我爱家乡晋城行采录篇散文

小时候,就听人们说过:“张仰井,积善塔,峰峰修了个没脊阁“。至于,井和塔究竟怎样绝佳的美,怎样离奇的神眼,未见其形象,心难生想像。时过境迁,星转斗移;退休回家后忙闲有序,时间全由自己作主安排。于是,前两天我们几人闲暇间,就驱车前往陵川境地,揣着童年耳闻的民谣,亲临实地赏览了盛名传说的“张仰井、积善塔”。

一、揣着童年民谣歌,张仰墙根听传说

约时许,车至陵川县西河底的张仰村。进村打听张仰井,径直来到村内十字口,循着热心人的所指给的方向,拐弯下坡来到一处坦塌的围墙前。围墙内的正当中有个八角铁质井口,井中水清如镜,井口处的铁质井口下约一米许用青石砌周,往下延伸的内壁光滑平整,可见得工夫了得,倒影在井底水中的井筒,好像一个规整的八卦图形。我们在那里观察观赏一番后,返到十字口恭礼敬问靠墙根晒太阳的老人们,“你们村这个井有啥故事?”一位戴眼镜的老先生娓娓侃道:”要说到这井吗,据传那可不是咱们人造的,当地的”三姐妹“神话讲的就与此井有关。

几百上千年前,三个神仙姐妹离开天宫下到凡界,游山玩水尽兴之中三人不谋而合,突发奇想好不容易来到凡间一游,何不各显神功,在这美景盛地留点念想,也算不枉来凡间一游。于是,三姐妹决定进行一场法力比赛,大姐要在张仰造一眼井,二姐要在积善修一座塔,三姐说那我就在封峰修个阁。各显其能,各亮神功,看谁建的又快又好。时间规定在当天夜里鸡不叫,狗不咬,天不亮必须完成,谁完不成就算谁输了。三人约定好后,就开始启用各自的奇艺神工,分头开始了自个儿的项目。约摸三更时分,大姐的张仰八角井和二姐的积善塔都完成了,她们就就驾云去看妹妹的阁建好了没有,两人来到封峰后想逗妹一乐。于是,她两人就一个学鸡叫,一个学狗咬,引得全村的狗和鸡都叫了起来,三姐一听鸡叫狗咬认为时辰到了,眼看着自己没把脊完整筑齐的“阁”,满心遗憾的'她只好无奈地步云回了天宫。自此,就留传下了”张仰井、积善塔,封峰修了个没脊阁“的神话传说 。在中原晋商文化也有”三姐妹“的传说,但查来寻去却没有关于”没脊阁或是没角阁”文物古建。至于所谓“封峰修了个没脊阁”的传说,究竟是在河南还是在河北,众说纷纭,不得其详;谁也未见过此物,总归仅仅只是神话传说而已。

无论故事真假,传说神话;所有这些对我来说都无关紧要,今天能够亲眼看到这口井就心满意足了。观赏完井,听罢传说,不由心动,即草赋拙诗一首:《观张仰井》——神话古井有民谣,铁铸井口形八角。井壁神工如玉雕,水中八卦图案漂。传说落井命不夭,银元铜钱见分毫。仙姐一夜神功傲,妙著民间传奇谣。

二、“古禅、昭阳“两院连,积善古塔圣瑞现

离开“张仰”来到“积善”,十余里路刹时即到。积善塔据推断,创建于隋初,再建于金代,保留有唐朝风格,颇似西安的小雁塔。该塔正宗之名叫《三圣瑞现塔》,塔为密檐式建筑,每层迭舌出檐,往上随高各层依次逐渐缩小,高十四层约三十米。是辽金时期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神话传说总归是带有浓厚的玄虚奇特的成份和色彩,但我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实质上是用这种方式去赞美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宣扬一种思想理念,传教一种进步意识形态。其实,积善塔就是如此。据记载该塔是元代时建造,正值道教全真派在忽必烈达到全盛,道教发展到颠峰时期。至元17年,全真第子为了纪念成吉思汉和长春真人的历史性会晤。于是,在陵川建了“遇真观”,在西河底不远的积善村“古禅寺”、“昭阳院”的西院内建起了《三圣瑞现塔》,以弘扬道、佛、儒三家殊途同归为一体的理念。

置身此地,目睹此塔,神话传说如云似烟,风雨岁月史以当鉴。欣然命笔,《赋积善塔》:积善古塔圣瑞现,隋唐风格金代建。密式出檐层迭舌,筑造技艺天工夺。巍座村西镇妖煞,积善自然余庆多。阳照霞抹近千年,轩昂挺拨壮山河。

在”张仰“听了长者的神话传说,又亲临”积善“观看了《三圣瑞现》。由衷感概:中华民族之伟大,中国历史之壮阔;祖先用智慧创造的神话有万册千卷;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诠释,对假、丑、恶的总结,著就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些神话,这些传说,在民间曲不断,歌不绝;古迹、文物,山坳、村落随处可见。真是:文明历史五千年,太行深处神话多;哼着民谣看“井、塔”,赏览奇观心愉悦。

第2篇:散文我爱家乡

散文我爱家乡

我的家乡特别美,宽阔的马路,一栋栋大楼高高挺起神气的身子来。这几年有新建的几所公园,扮靓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早晨天刚蒙蒙亮,就有好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来到这里,放着录音机里边的音乐跳起舞来。我有时也到公园溜达,看着可专业了。我是个爱跳舞的孩子,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也跟着跳起来。还有我最爱去的九河公园,老远望去,一只大大的孔雀拼景挺立在九河门口,好象在欢迎大家的到来。

夏天到来,风柔柔地吹着,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还有好多的小凉亭,三五成群的.人们坐在一起聊天,交心,一片祥和的景象。到处都是争奇斗艳的花朵,简直把我陶醉在这美好的夜色里,久久不愿离去。回忆起过去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的童年几乎没有马路,上学时遇到下雨天,就挽起裤腿,弄的满身都是泥。家乡的房子有的还是小草房,下雨的时候屋子外边下大雨,屋里边下小雨。到处都是接雨的大盆小碗的。吃的就更别提了,一天三餐,有时候也不能添饱肚子,我不禁对儿子说:“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吃好的,穿好的,还有零花钱。现在可好了,原来高低不平的路变成了平坦笔直的公路,人们的心情好了,思想觉悟也高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书写着凤凰涅槃传奇的家园。

第3篇:汪曾祺散文 我爱家乡

汪曾祺散文 我爱家乡

汪曾祺先生有关于水的作品中,大多来自童年的记忆,“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

汪曾祺散文欣赏:故乡的鸟呵

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

有时一只鸟冒冒失失飞进那个花厅里,于是大家赶紧关门,关窗子,吆喝,拍手,用书扔,竹竿打,甚至把自己帽子向空中摔去。可怜的东西这一来完全没了主意,只是横冲直撞的乱飞,碰在玻璃上,弄得一身蜘蛛网,最后大概都是从两椽之间空隙脱走。

园子里时时晒米粉,晒灶饭,晒碗儿糕。怕鸟来吃,都放一片红纸。为了这个警告,鸟儿照例就不来,我有时把红纸拿掉让它们大吃一阵,到觉得它们太不知足时,便大喝一声赶去。

我为一只鸟哭过一次。那是一只麻雀或是癞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襄阳行之听课篇散文

襄阳行之听课篇散文

二十日上午五点十八下了火车,一晚上的颠簸,带着满身的疲乏懵懵懂懂地下车了,一行三人还有红霞他们在火车上认识的一个人刚刚好在“民发世际”那里住着,我们坐了一辆出租车,在满是“榆次,榆次,去不去!”的嚷叫声中逃离襄阳火车站。

等我们到达民发世际却被前台告知主办方预定的酒店已经住满了,我们无奈之下在五点三十拨打谢先成的电话,小谢的电话接通了,我们换成农工国际,那里有老师在接待。我知道扰人清梦很没有礼貌,可是我们还没有报到,一切手续都没有办理。很是着急地耐心地等待办理手续,此时才发现武警黄金指挥部教导大队礼堂已经坐了七百多位老师。

好不容易办好手续,给我的听课票是十八排,而讲课的杨九铨老师口音很浓,大屏幕上内容很多,一个字也看不清楚,加上昨晚旅途的困顿,我竟然睡着了,等我睡醒了,决定换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我爱家乡晋城行采录篇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爱家乡晋城行采录篇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