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的小升初阅读题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13 07:13: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南辕北辙》的小升初阅读题及答案

《南辕北辙》的小升初阅读题及答案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此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欲举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1.解释划线的词

①.我欲之楚( 想要 )

②.吾马良( 良好 )

2.翻译

①.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

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3.成语南辕北辙 出自本文,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行动与目标要保持一致,否则只能背道而驰。

第2篇:南辕北辙阅读题答案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此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欲举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1,解释划线的词

①.我欲之楚(想要)

②.吾马良(良好)

2,翻译

①.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3,成语南辕北辙 出自本文,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行动与目标要保持一致,否则只能背道而驰。

第3篇:南辕北辙阅读题答案

南辕北辙阅读题答案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此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欲举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1,解释划线的词

①.我欲之楚( 想要 )

②.吾马良( 良好 )

2,翻译

①.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

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3,成语南辕北辙 出自本文,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案

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案

(限时:80分) 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填空。

1、 五百零三万七千写作( ),72953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2、 1小时15分=( )小时 5.05公顷=( )平方米

3、 在1.66,1.6,1.7%和3/4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 在比例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3.5厘米,则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 )。

5、 甲乙两数的和是28,甲与乙的比是3:4,乙数是( ),甲乙两数的差是( )。

6、 一个两位小数,若去掉它的小数点,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47.52。这个两位小数是( )。

7、 A、B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 小红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南辕北辙》的小升初阅读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辕北辙》的小升初阅读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