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年级生物上册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答题框中(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A.蜻蜓点水B.种子萌发C.森林着火D.人的呼吸
2.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A.大气圈的上部B.大气圈的底部C.整个水圈D.岩石圈的上层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生物圈C.陆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4.在下列影响兔子生存的环境因素中,哪种不属于非生物因素()
A.阳光B.温度C.狼D.水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A.捕食B.竞争C.合作D.追逐
6.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哈维C.林奈D.沃森和克里克
7.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A.调查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观察法
8.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A.阴暗、明亮B.潮湿、干燥C.温暖、寒冷D.食物多、食物少
9.苹果、梨等果树不能在热带地区栽种,主要受下列哪项因素的限制()
A.温度B.湿度C.阳光D.水分
10.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因此适于生活在()
A.极地B.水中C.荒漠中D.高山上
11.下列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适宜的温度B.土壤中的微生物C.水分D.阳光
12.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D.南方阔叶林
13.玉米和水稻不能间作套种,起限制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水分D.温度
14.影响小麦产量的生态因素不包括()
A.阳光和温度
B.植物高度和开花时间
C.水分和土壤肥力
D.害虫和田间杂草
15.骆驼背上的驼峰是骆驼的一个重要标志,其驼峰的形成说明()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的结构与环境没有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
16.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多方面的,如绝大多数生物的生活需要吸人氧气,呼出_________;生物能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_________作出反应;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17.生物有别于非生物,即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生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8.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_________、_________和实验等。
1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并提出_________、作出_________、制定并实施_________、得出_________和表达交流等重要步骤。
20.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同时蚯蚓的生命活动过程又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人们在沙漠中植树时,必须选用耐干旱的树种,否则难以成活;当沙漠上的树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使一定区域内的气候有所改善。请分析回答:
(1)影响树成活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该事实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必须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正常生存。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22.生物学是一门_________。19世纪初,法国学者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_________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
23.环境中影响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24.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三、连线题(6分)
25.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线连起来。
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合作关系
猫捉老鼠竞争关系
蚂蚁搬家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共生关系
海葵与蟹互惠互利
四、实验题(6分)
26.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
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第2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综合测试题
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 B.生物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C.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 9.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原理是()
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 B.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C.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D.防止风沙
10.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11.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主要的部位是()
2、有一生物的排尿量少,甚至不排汗,则此生物可能生活在()
A.草原地带 B.沙漠地带 C.温暖地带 D.寒冷地带
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4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时,则在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4、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外层,质地坚韧
B.细胞壁具有保持细胞内各种物质含量的稳定,维持细胞正常活动的作用 C.细胞壁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果胶、蜡质等
6、动植物在基本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不具有()
A.细胞壁、染色体、液泡 B.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C.叶绿体、染色体、液泡 D.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
7.下列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A.皮下脂肪 B.皮脂腺 C.血液 D.真皮
8.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器官→组织→人体B.细胞→器官→组织→体系→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A.根冠 B.成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2.木本植物的茎能够不断加粗,是因为有(A.筛管 B.导管 C.形成层 D.茎的全部
13.下列蔬菜中需要含钾无机盐较多的是(A.白菜 B.番茄 C.马铃薯 D.青菜
14.下列各项中是种子而不是果实的是(A.玉米粒 B.西瓜子 C.葵花子 D.花生
15.在叶的结构中,保卫细胞存在于(A.表皮 B.栅栏层 C.海绵层 D.叶脉
16.蒜的叶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这主要是因为(A.叶内没有叶绿体 B.埋在土里的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 C.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D.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形成17.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A.上下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角质层 D.叶脉
18.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A.适宜的氧含量 B.充足的空气 C.适量的水分 D.光照
19.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依次是(A.氧和有机物、光能和叶绿体、水和无机盐 B.二氧化碳和水、光能和叶绿体、氧和有机物 C.光能和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氧和有机物 D.水和无机盐、二氧化碳和水、氧和有机物))))))))
20.在做“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实验前要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27.有一次小强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
()
A.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B.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到叶绿体中 C.停止光合作用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21.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种子里 B.只在叶片内C.只在根系中 D.在植物体的各个活细胞中 2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A.只在白天 B.白天和黑夜都进行 C.只在黑夜 D.只在光下
23.为提高室内作物产量,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B.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夜晚适当提高温度
C.白天和夜晚都适当提高温度 D.白天和黑夜都适当降低温度
24.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绿色植物的()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
25.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下图表示叶的平面结构和叶在夏季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命活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曲线a表示的生命活动是,该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主要在图中[ ] 和[ ]。
(2)图中结构[5]对曲线a所示生命活动的作用是:通过它。(3)曲线b与曲线a所表示生命活动相比,具有的特点是:。(4)曲线a与曲线b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具有 关系。
豆芽”,小强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分,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B.甲放在 下培养,把乙放在 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绿。(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28.下图是植物细胞分裂图,根据图回答:
(1)细胞分裂的进行顺序是(用a、b、c表示)。
(2)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的是 图;染色体位于细胞两端的是 图,此时两端染色体数目 ;已形成两个新细胞核的是 图。
(3)细胞分裂过程中 的平均分配,对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29.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结构①的功能是控制 的进出,保持 的相对稳定。
(2)结构②含有 物质,传递。(3)结构③,是进行 的重要场所。(4)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
第3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空3分,共60分)。
1.我国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巨著是:()
A、《齐民要术》B、《物种起源》C、《本草纲目》D、《扁鹊内经》
2.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细胞群C、组织D、器官
3、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由于:()
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生长C、细胞的分化D、细胞的联合
4、植物体内的大量细胞是彼此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是通过:()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胞间连丝
5、植物体的三种生殖器官是:,()
A、根、果实、种子B、叶、花、果实C、花、果实、种子D、根、叶、茎
6、植物体组织的形成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B、细胞生长的'结果C、细胞分裂生长的结果D、细胞分化的结果
7、下列用于组织的是:()
A、洋葱的根B、洋葱的表皮C、洋葱
第4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生物课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恐龙骨骼 B.珊瑚 C.珊瑚虫 D.钟乳石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中主要描写了 哪种因素影响
生物的生活?( )
A、季节 B、水 C、生物 D、人类
3、天气炎热时,树荫下比较凉爽。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
4、在秋冬交替之际,人很容易患流行性感冒。导致人患病的是流感病毒,病毒
第5篇:七年级生物(下)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下)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你知道新生命的起点是从哪里开始?()
A.卵细胞B.精子C.受精卵D.婴儿出生
2.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 )
A.资源有限 B.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
C.生活水平逐渐下降 D.A和B
3.人步入青春期的信号是()
A.身高迅速增加B.脑的重量迅速增加
C.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快速增加D.肌肉迅速增加
4.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 )
A.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B.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C.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糖类 D.维生素、糖、蛋白质
5.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 )
A.口腔、小肠、胃 B.口腔、胃、小肠
C.胃、小肠、口腔 D.胃、口腔、小肠
6.在消化道的某一器官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