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二年级《大鹿》教学计划
二年级《大鹿》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 学习歌曲《大鹿》
2. 创编歌表演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 通过演唱歌曲、律动、歌表演,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 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表现二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
歌曲中最后一句的节奏要唱的清晰、准确:
xx xx | xx xxx | xx xx | x— ||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歌片、挂图、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课前律动表演《金孔雀轻轻跳》,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傣族舞的优美柔和。
2.师生问好
二、 新课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小伙伴,大家来猜猜他们是谁?”
请个别学生看一下卡片上的动物名称,加以模仿,其余的学生猜一猜,猜对的有奖。
小动物分别是:小狗、小猫、小鸭子、小猴子……
2.师:“这时又来了一只小动物:长着长长耳朵,一双漂亮眼睛,走路蹦蹦跳跳,喜欢青青野草。谁来说说它是谁。”(揭示小白兔)
3.出示小白兔的图片,请小朋友讲讲小白兔在森林里干什么?
4.师:“就在小动物们高高兴兴的在林子里游玩的时候,来了一个狡猾的猎人,他正向小动物们靠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随意发挥想象。(录音伴奏)
5.师:“小兔在猎人的`追赶下。只好拼命地逃!那么小兔子逃到哪里去了?是谁救了它?(出示大鹿的图片)大家根据图上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6.证实学生的猜想,揭示歌曲《大鹿》。
三、 新歌学习
1.听一遍录音范唱。
2.朗读歌词,突出最后一句。
(1)跟老师读一遍,解决节奏难点。
(2)全体学生读,个别学生读,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
3.跟琴逐句唱歌词,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把它唱给大家听听。
4.师:“小白兔被谁救了?(生答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由此突破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
“33 33 | 32 4 44 |55 67 | 1- ||”
兔儿 兔儿 快进 来,咱们 手把 手挽 牢。
5.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比一比谁的歌声更动听,然后在比较中知道小兔的话加快速度可以表现出它的着急。
6.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
四、创编表演
表演:分组上台,模仿小兔、猎人、大鹿的形象,并引申出树林中还有大鹿的房子、茂密的大树、盛开的花朵,学生拿着道具进行创遍活动,鼓励不同的形式创遍。
五、课堂小结
师:学习完了这首歌曲,大家都明白了大鹿是非常的有爱心,也很勇敢,我们小朋友以后也要以大鹿为榜样,互帮互助。
生:随意发言
六、结束新课
学生听音乐模仿大鹿、小兔、猎人的动作走出教室。
第2篇:二年级音乐《大鹿》教案
大鹿教案
一、教材分析:《大鹿》是一首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F大调,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第一乐段旋律明快跳跃,叙述了小白兔来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二乐段旋律在高音区发展,表现了小白兔害怕猎人的紧张心情和团结一致、不怕风险的决心。歌词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幽默风趣,易于儿童所接受,深受学生喜爱。
二、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独自完整的,带感情的唱出这首歌曲,并感受歌唱带来的快乐情绪。
三、重点:学生对歌曲的学习,理解歌词表达的感情。难点:学生对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的学习掌握。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的头饰
五、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做游戏,剪子包袱锤,变小动物:剪子,包袱,锤,剪子,包袱,锤,变什么?变什么?左手一个剪子,右手一个剪子,变什么?变什么?(变小兔。)小手小手举起来,一起做游戏。(变章鱼,变蜗牛,变小猫,变大鹿)
(2)引出新课题《大鹿》
2、学唱歌曲
(1)初听音乐,要求学生听完后学生叙述。
师: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大鹿、小兔、小松鼠等动物,当然还有林中的猎人和大灰狼。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2)听着录音拍手轻读歌词,重点:
兔儿兔儿快进来ˇ咱们手把手挽牢— 读得清晰,正确(3)复听音乐,轻声跟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来唱
重点练唱:
3333|32444|5567|1—║
兔儿兔儿快进来ˇ咱们手把手挽牢—
师生接唱(分角色)
师:第一部分应唱得怎样?
学生讨论(短促有力)
第二部分表现了兔子怎样的心情?请小朋友说说应唱得怎样?
学生讨论,试唱(着急,情绪饱满)
3、欣赏表演故事
师:你觉得森林中除了大鹿和小兔子以外,还应该有哪些动物角色?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一起看一个故事,是根据这首歌曲改变的故事,大家仔细看,一会我们来表演。
4、分角色表演
分组设计动作和表情
分组表演
学生设计,讨论
6、音乐剧表演:
分小组,学生自选角色表演(房子、树木、花、草、大鹿、兔子、猎人和其他各种小动物)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3篇:二年级教学设计《大鹿》
教学设计《大鹿》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鹿》 2.创编歌表演 3.歌词创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教学难点:
歌曲中最后一句:“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中的“进来”和“咱们”的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学生自制的头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2.练声。3.节凑训练。
二、新课导入 1.用故事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出示教学挂图,师讲故事)
童话故事《大鹿》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
第4篇:《大鹿》
《大鹿》(精选9篇)由网友 “風潇潇”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大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大 鹿》教案
《大 鹿》教案
《大 鹿》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唱一唱、演一演歌曲,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 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唱一唱 、演一演中感受、体验、表现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 歌曲《大鹿》中的`十六分音符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发声训练。(模仿小动物) 二、新授。 1、 导入:师:“小朋友们模仿得可真好,为了奖励大家我给你们讲个发生在一只小动物身上的故事。想知道是谁吗?第5篇:二年级《大鹿》教案(精选12篇)
二年级《大鹿》教案
二年级《大鹿》教案怎么写?
1.课题要说明本课的名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2.课型要说明属于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并说明课时,属于第几课时。
3.教学重点要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难点要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的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作业的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二年级《大鹿》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大鹿》教案(精选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大鹿》教案1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鹿》
2.编写节奏
3.创编歌表演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