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端午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11 07:12:2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乡间端午散文

乡间端午散文

每逢五月,童年在乡村过端午的情景总会在脑海突然呈现,清晰而闪亮,也许确实是太有趣的缘故罢。

乡村里看重过节,一大早母亲已将粽子煮好,厨房里弥漫粽叶与糯米的清香。她早早叫醒我们,说栀子花正开得旺气哩,这话让我们一下子睡意全无,五月的乡间本已妙不可言,而清晨摘栀子花太令人激动啦,我们兄妹几个简直是赛跑一般冲向山间田野。

橘红色的朝霞在湛蓝天空,山湾里秧苗葳蕤,田埂上油亮光泽的桑树立于豆苗间。乡亲早起问好的谈笑声不断从空际间传来,我们扒开带露的豆叶和青草,飞快去山脚下野棕丛旁找那棵栀子树。目光循着清香,只见新鲜的栀子花在树枝丫上恬然安静,洁白美丽。栀子花树和田里秧苗上不断有露水滴答滴答落下,象是亲密私语。我们熟稔地摘着花,争抢着,哥和姐动作快,盛开的栀子花三下两下被他们摘完,我和妹只抢得了一些花骨朵。他们分了几朵给我们并忍着笑说:“花骨朵还要巴适点,说不准能开一个多星期呢”,如此这般,我和妹才由生气变得欢喜起来。

母亲穿起一串串栀子花,挂在屋中的木窗上,把花骨朵放在水缸里,清淡花香和着粽香成了端午的气味。直到如今,每逢五月,那香味便从时光的罅隙里穿越而来,萦绕不绝。

乡间的粽子简单味美,尤其是不加任何辅料的糯米粽,剥开粽叶,亮白如玉,把母亲研磨得酽酽的红糖水淋在上面吃,清甜的味道瞬间充溢于唇齿间。

吃完早饭,上山采草药。阳光好,风习习,杜鹃鸟在山与山间唱和,树木草叶明亮,溪河流水泛光,我们和母亲一路采集着野薄荷、艾草、野菊和金银花藤。“五月遍地是草药咯”,总有乡亲乐呵呵地从家中跑出来帮着我们一起找,一直寻到村头河边,去到深深的河湾里。河边那些竹丛下,一簇簇的蒲草在河水的凌凌波光下油绿生辉,母亲和乡亲一起弯腰嚓嚓地割起来,她们动作熟稔如收稻割麦,浓浓草药香顺河弥漫经久不散。

吃午饭时,教书回来的父亲兴高采烈地端起一杯雄黄酒说:“‘惟有儿时不能忘,持艾簪蒲额头王’,不过雄黄是有毒的,现在只能给你们表示一下啰。”边说边沾上一点雄黄酒弹在我们身上,虽年幼无知但我们也感觉出了一种特别的隆重,饭毕就会和祖母一起认真将雄黄酒洒向屋角,说是驱蛇去虫。

晚间我们用草药水沐浴之后,父亲还会给我们讲屈原、伍子胥的故事以及与雄黄酒有关的白蛇的传说,念念不忘的故事让我们整晚争论不休彻夜不眠。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去后山上找白色的蛇,不过一直没有寻到。

年岁稍长,过端午是去乡间小城五通桥看划龙船比赛。

那时河岸树木新叶覆枝,河水饱满润泽。人人喜气笑脸,都像一夜间长足了精气神。四乡八村赶来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有人因为太挤而掉入河中湿了衣裤,或是有人互相打水仗,人群就阵阵起哄、玩笑,那种热闹开心胜于年节。随着一声枪响,河面上一支支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向目标水域,鼓点声声,百船竞发,彩旗飘飞人头攒动的沿河两岸,助威呐喊声响成一片。

龙舟赛后的压轴戏“抢鸭子”更是让人捧腹不已,记忆犹新。

组织者将几百只鸭子分散放入河中,五六十支龙舟游鱼般穿梭,忽左忽右追逐鸭子,一名水手本已看好鸭子位置,凌空飞跃扎入水中,原本以为是囊中物的鸭子突然扇动翅膀扑腾开,随即飞快凫水而去。几个精壮汉子后又围成一个圈,将一只看似正发愣的鸭子围起来,慢慢慢慢缩小包围圈,可惜那鸭子是十二分的机灵,一个猛子潜入水中,大家四处找寻时,只几秒它又神气活现从另一个地儿冒出来,眼光炯炯,环顾而鸣,简直犹如戏人。岸上有人急了,脱了外套一个猛子扎下去,甚至有水性好的'女子也跳入河中捉鸭子,此间热闹景象早已让两岸沸腾不已,呼叫声、喝彩声此起彼落,欢声震天。

如今,端午节在一些家庭中已不再隆重,但我相信端午节终究是不会被淡忘的,犹如我们对童年端午的记忆一样不会淡去,因了它的民俗、人文以及传统。

在城市生活久了,过节的意义被都市的繁忙冲刷得有些单薄,当我们例行请吃饭、访亲友、逛商场的时候,不觉中有一种茫然若失的感觉。“去乡间过节!”这想法从脑中冒出的那一刻,心中就有不可名状的喜悦。近年来,乡村旅游不断升温,民宿的发展已让“宅于乡间”成为可能。

深层次体验乡村乐趣是城里无法完成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致与风情绝非人工能比拟,它是鬼斧神工是活色生香是百看不厌:风吹山涧崖自立,鹰击长空云游动,树抽枝条花结果,蚂蚁搬家甲虫斗……只要身处乡间,自然之气便会袭你满身满心,大自然是一本随翻随新的书卷,只要用眼睛和心灵去发现,你就会对生活、对美有着丰厚的收获。去乡间过节吧,趣味多多,快乐满满。

第2篇:端午乡间行作文

端午乡间行作文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草……”我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和爸爸妈妈去乡下外婆家过端午节了。

一走进村口,一股浓郁的粽香扑鼻而来,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扇动着,把香味全送进我的鼻子里,这香味馋得我口水直流,真想赶快飞到外婆家大吃特吃。我看见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插着青翠的艾叶和菖蒲。堂屋里年老的奶奶和年轻妇女都在忙着包粽子。最有趣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穿着凉鞋,短裤褂、双手双脚上还都系着五彩丝线,有的孩子正在家里狼吞虎咽地吃着粽子,糯米沾满了嘴巴,喳巴喳巴地嚼着;还有一群孩子们像躲猫猫似的`围着灶台转,等着粽子出炉的那一刻;还有的孩子们坐在桌子上,和妈妈学起了包粽子,这边包好了,另一边又散了,那边包好了,这边又散了,糯米撒了一地。那男人们呢?有的在家杀鸡宰鹅,血染红了地面;有的到田间地头摘下最新鲜的瓜果蔬菜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来到外婆家,刚踏进门,只听见鸡那凄惨的叫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原来外公正在杀鸡呢!“呦!"外婆见我来了,笑眯眯地走过来“我的宝贝孙女。”外婆一把拉过我的手,带着我来到饭桌前,得意的说:“这可都是外婆我包的,随便吃啊!”我看见桌上摆满了粽子:甜的、辣的、咸的,各色各样,应有尽有。看着这些美味可口的粽子,我的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地叫起来。我毫不客气地一只手拿起辣粽子,一只手拿起咸粽子,这边一口,那边一口地吃着,肚子吃地饱饱的,吃饱了,我就来到外面散散步。

走进竹山,只见满山都是竹子,有的粗,有的细,青翠碧绿,郁郁葱葱。竹山全被绿色笼罩着,站在竹子底下,简直望不到天,它们头挨着头,肩并着肩,反复一对对亲密的朋友。桑园里,一群孩子们爬到树上摘桑椹,装着慢慢一大筐,桑椹又黑又软,又甜又大。多像秋后熟透了的葡萄。那一树石榴花更惹人喜爱,红得像火又似霞。难怪那蝴蝶飞上又飞下。

来到小溪边,溪水清澈透亮。远远望去如同一条曲折的银线缓缓流动,溪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小溪静静地在阳光的爱抚下,每天的笑着······

晚上,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它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第3篇:乡间桃花散文

乡间桃花散文

三月,温柔美丽,容易生情。

我拿起丁立梅的散文集,读了几篇,顿觉神清气爽。这与方才在公众号读她的最新作品《种花》,感觉大不一样。虽作者是同一个人,但纸书看着精致,养眼,至少没有杂七杂八的广告以及害人的辐射。

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进入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她写乡村的桃花,写得自由散漫。她说,乡村的桃花是野的,是随风吹落生根的。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记忆深处的一棵桃花树。

那是弟弟幼时从山林里拔回一棵桃树苗栽种的。我没有留意种下的时间,也没有观察树苗成长的过程。只知,后来有次从学校回家,眼前突然就多了一树灿烂的桃花。

我望着那一树红花,还有那碧绿的嫩叶,心都要化了。桃花真是美,太美了!我在心里默默感叹着。接着,我的视线里出现了公鸡母鸡竞相追逐的画面,它们“咯咯咯”的喧哗声,打破了我内心的宁静。我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乡间昆虫记散文

乡间昆虫记散文

今夜无眠,想起了乡间曾经给我带来许多乐趣的一些昆虫们。

有一种小甲虫身体细长如同黑瓜子,人们叫它“翻身虫”。把它仰面朝天放在桌子上,为了翻过身来,它的脖颈就会“咯噔”一下猛地一弹,足能弹起半尺多高,再落下时已经爪子着地了。

还有一种如大拇指盖大小的甲虫,爱叮在玉米棒子上。由于它飞动时“嗡嗡”的声音很响,我们就叫它“老嗡嗡”。捉一只来,找一根高粱秆儿,剥去外面的篾,把里面的瓤儿掐断一截儿,用一根小棍捅个眼儿,让高粱瓤儿能在小棍上灵活转动。再截一段一拃左右的高粱篾,一端插在高粱瓤儿上,一端插在“老嗡嗡”脖颈处的缝隙里,轻轻一转动,它就像牛拉着石磙打场一样,绕着小棍飞了一圈又一圈,十分好玩。

椿树上的象鼻虫常常一只背着另一只,好长时间一动也不动。你把它捉在手里,它就会装死。掐一下它的腿,它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漫步乡间散文

漫步乡间散文

春天像童话中的仙女,所到之处,万物苏醒。树木抽枝发芽,鲜花张开笑脸,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原来暗淡、沉闷、萧索的乡村,便一天天明艳、亮丽、绚烂起来。

春暖花开的季节,漫步乡间别有一番情趣。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样清新自然、淡雅而不浓艳。

乡间的公路,弯曲延伸,别具一格。公路两旁是高大挺拔的杨树,树干是黄白相间的。树叶虽不比盛夏浓绿葱郁,但翠绿透明的叶片轻轻反射着阳光,颇有几份楚楚动人之意。漫步在中间,纤长的枝条,为我架起一片天空,似乎有种步如长廊的感觉。

乡间的田埂,纵横交错,向远方延伸着。田埂的两旁,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小草抽出嫩嫩的芽儿,显得生机勃勃。青草丛中,点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野花,一朵朵灿烂无比。它们能够和谐共生,占一份地,顶一片天,尽情地绽放一年中生命最灿烂的光华,不负大好春光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乡间端午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间端午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