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剪纸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10 07:13: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奶奶的剪纸随笔

奶奶的剪纸随笔

童年,像一块调色板,不停地调呀调,调出了我的五彩记忆;童年,像一块魔方,轻轻地转呀转,转出了我的喜怒哀乐……

记忆中,每到秋末冬初,北风肆虐时,屋中的窗棂,总是从缝隙里吹进刺骨的寒风。每每这时,奶奶便会从箱子里拿出她那一套心爱的行头。一张张普通的红纸整齐地铺在一起,旁边依旧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剪纸,奶奶却视它们如珍宝。

我的奶奶手可巧了。奶奶像变魔术似的,左手拿纸,右手执剪,左剪右剪,纸屑纷纷落下,轻轻一抖开,变出来一只贼眉鼠眼的老鼠,再轻轻一抖,便冒出了一头憨厚勤劳的老牛……就这样,纸在奶奶手中飞转,剪刀在纸上像鱼儿在欢快地游动。一张张的彩纸,经过一会儿工夫,就被奶奶剪成了栩栩如生,顽皮可爱的小动物……

之后,我和奶奶一起将剪纸贴在窗户上装饰,看一眼窗户,变得焕然一新。那时候,幼小的心中已播下了对剪纸喜爱的种子。

长大后,妈妈会买很多漂亮的,上面带有闪闪发光的粉层的窗花来做装饰。于是,我后来很少见到奶奶那套宝贵的行头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空气中弥散着一种慵懒而安详的气息,树上的知了喋喋不休,叫个不停。奶奶说:“孙女,和奶奶一起剪纸好不好?”奶奶起身回屋,拿出了剪纸的行头,和以前一样,依旧那样宁静、安详。看着奶奶剪的一幅幅没有贴上窗户的剪纸,又一次触动了被封存的记忆。

对奶奶来说,剪纸是一种享受。双眼盯着花样,一剪一剪,像是用剪刀剪出心里的话儿。奶奶剪纸时的神情很专注,似乎在精心雕刻一件工艺品。剪纸这门艺术,心急的人做不来,所以,剪纸还能修身养性呢!粗犷处大刀阔斧,细微处行云流水。

“咔擦,咔擦……”那剪刀铰纸时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像美妙的音乐,在这美妙的音乐里,可爱的动物“活”了,美丽的花“开”了……

阳光透过细碎的枝叶,恰到好处映下点点金光,投射到奶奶静默的脸庞,远远地看,仿佛一幅甜美的'画,映在人的心里,平稳而悠长。

追逐时尚的脚步变得越来越快,传统工艺渐渐被吞噬。手工制作的东西一件件消失,一件件外表华丽的工艺术都残留着机器的味道,失去了它们真正的价值。正如我们现在,追求效益而弄丢了一份份最真的感受。

回忆儿时与奶奶一起剪纸的场景,阳光暖暖地铺下来,没有一片树叶在飘拂,每个角落都是亦真亦幻的诗,奶奶的剪纸恰是最美的诗篇……

第2篇:剪纸教学随笔

剪纸教学随笔——美丽的蝴蝶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我校“剪纸”课程的开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培养了学生细心、耐心的良好品质。通过在学习“美丽的蝴蝶”一课时,首先,运用谜语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了解有关蝴蝶的知识,欣赏蝴蝶的作品,让学生对蝴蝶的外形、颜色、花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认真分析了蝴蝶的构成以及蝴蝶的剪法。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了解了如何剪蝴蝶,以及步骤,并要求学生创作一幅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蝴蝶作品,并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把剪出的作品粘贴在百花园中,比一比谁的作品人气指数最高,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奖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努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最后,让学生欣赏不对称的剪纸作品,布置课后作业,让同学们课后研究应该怎样剪出不对称的蝴蝶?

在这节课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天真、充满渴望的学习精神的鼓舞,并且从中体会到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大大的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看到学生手握“一张彩纸 一把剪刀”所表现的美丽世界,我不禁为我国灿烂了

一、两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终于得以发扬光大而感到欣慰,感到自豪!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钻研剪纸技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教学随笔——“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

在讲授“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一课时,我认真的做了准备,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做了课件和教具,也认真的研究了教材教法。这节课的目标是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分辨阴刻、阳刻的特点。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艺术形式特点,在欣赏评述的基础上,能够用阴刻或阳刻形式完成简单的剪纸创作。在教学活动中,我先拿出一些作品告诉孩子们,这是本节课的奖品,一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整堂课也因为发奖品而让学生感兴趣,尤其是平常不易表现的男生,在这节课中表现很是突出,看来孩子始终是孩子。需要我们适时的奖励和鼓励,会让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欣赏了很多不同的作品,从作品中了解作品的题材、色彩、以及阴刻和阳刻的技法,阴刻和阳刻环节我让孩子们小组讨论分析了阴刻阳刻作品的不同特点以及给别人的感受;在剪纸中的花纹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自己从书中的剪纸作品中找出花纹并画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他们像什么,给每一种花纹起了个名字。这几个环节看似简单,但一堂课下来基本上没有剪、刻的时间。

课后我也认真的反思了自己的教学环节和时间的安排。认为在学生欣赏完作品后说出作品的表现题材有哪些时,给学生一个一个的发奖品浪费了时间,我课后认为,如果这个奖品能提前放在小组桌子的中间,让回答对的同学自己拿一个,或者是回答对问题的孩子们课后跟我要这个奖品,可能时间会空出很多;这个奖品是我提前剪好的一些剪纸作品,一个是鼓励学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发下午以后让孩子拿在手中下一步进行分析哪些是阴刻和阳刻,由于回答问题时很多没有发到学生的手中,在分析阴刻阳刻环节中学生开始活动了,我才给学生发,这又浪费了时间,导致本节课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这也是细节部分考虑的太少的原因。还有一些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知道了花纹怎么画了,也都能画在纸上了,但画了很多而且很小,感觉很乱,我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指出这个问题,告诉学生花纹小了不好剪、也不美观还浪费时间。

有句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真的是,这些细节如果我们都考虑到,相信这这节课会很精彩。

第3篇:幼教随笔:剪纸

幼教随笔:剪纸

为了引入幼儿从未见过的剪纸活动,我们首先带领幼儿一同观看录像,片中民间剪纸大师剪出的栩栩如生的作品深深吸引了孩子们。我们问幼儿:“小朋友们愿意学剪纸吗?”他们高兴地说:“愿意!”于是我们将自己剪出来的作品向幼儿展示,并让他们拿在手里看。观察和对实物的直接接触,更加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了幼儿对剪纸的兴趣。而师生一起动手操作,又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先剪了几种简单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让幼儿看。当他们开始跃跃欲试的时候,我们顺势向幼儿传授了如何折叠纸张剪贴窗花的技法。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折叠的层数越多,剪出来的效果越好。他们举一反三,越折越精,越剪越好,兴趣也越来越高。在掌握了一系列剪纸的基本技法后,我们开始让幼儿练习构图能力,练习的过程仍然是从调动幼儿兴趣入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王奶奶的剪纸

王奶奶的剪纸

黄圩小学 六1班 孙霜 指导老师 许胜先

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这些色彩缤纷、形象生动的剪纸,每一张都蕴藏着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瞧,今天邻居王奶奶又剪了一幅剪纸:一个男孩牵着两只骆驼,路旁是盛开的鲜花,飞舞的蝴蝶。我问王奶奶今天剪这剪纸是啥意思,她用嘴往外喏了诺,说:“呶,外面的一大堆玉米棒子,都亏他们才运回家哩。”我往外一看,猜出了几分意思。

原来王奶奶这几年年纪越来越大了,老伴去世了,膝下又无儿女,近来秋收了,地里的庄稼不容易往家里运了。那么这玉米。。哦,一定是佘腾牵着骆驼为王奶奶家运玉米的,是他,一定是他!因为只有他家有两只骆驼。我问王奶奶我猜得对吗,王奶奶用手指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笑眯眯地说:“机灵鬼,让你给猜中啦!”我心里一点小得意,接着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这感动不仅仅是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一次剪纸游戏随笔

一次剪纸游戏随笔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何老师从办公室走了出来,同学们双眼紧盯着老师,只见她一手捧一大堆纸,一手拿一把剪刀。我们都很纳闷,老师到底要让我们干什么呢?同学们脸上写满了疑惑。

“同学们,”还没等我们发问,老师便先开口了,“我给你们这两张纸,等一会儿你们把这张大纸一分为二,再在纸上剪个最大的圆圈。”怪不得昨天老师让我们准备小剪刀,今天带过来,原来是有妙用!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拿出剪刀。呀!我竟一个不留神,剪破了纸,罢了,只要能剪个大圆圈,破了也无妨,我心里想。我绕着纸的边缘剪了个自认为最大的圆。同学们也都剪好了自己最大的圆圈。老师让我们把各自剪的圆圈套在脖子上。唉,现在只能把破的地方连上去了,我试了试,果真还奏效,圆纸圈正好套住我的脑袋!

老师又发话了:“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张A4纸剪出的大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奶奶的剪纸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奶奶的剪纸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