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书名号 教学设计(高三)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10 07:13: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标点符号:书名号 教学设计(高三)

(一)书名号的基本用法

1.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用书名号标示。示例:《三国演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参考消息》‖《大众电影》‖《瞭望》杂志‖《中华儿科杂志》。

2.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用书名号标示。示例:《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汉语拼音方案》。

3.文化产品(电影、戏剧、绘画、歌曲、舞蹈、摄影、邮票等)的题目,用书名号标示。示例:影片《红高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独舞《月光下》‖黑白摄影《救死扶伤》‖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石雕《和平》‖湘绣《龙凤呈祥》‖特种邮票《中国皮影》‖相声《钓鱼》‖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游戏软件《仙剑奇侠传》。

4.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栏目与板块名称,用书名号标示。示例:该报《人民子弟兵》专栏‖副刊《笔会》‖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体育沙龙》‖北京文艺台《周末三人谈》专题节目。

(二)提示

1.书名号的形式分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书名号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如果偶尔出现三层书名号时,最里一层书名号用双书名号。示例:

⑴《〈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⑵他的毕业论文《鲁迅先生〈《呐喊》自序〉试析》获得一致好评。

2.单书名号的形式是“〈〉”,不可用数学上的小于号和大于号的组合形式“<>”代替中文单书名号。

3.书名、篇章名等如果使用缩略形式,照样要用书名号,示例:阅读《毛选》四卷‖参见《现汉》第234页‖《沙》剧的布景设计。

4.丛书名用书名号。至于“丛书”一词放在书名号里面还是外面,要看图书本身书名(主要指封面)是否有“丛书”字样。示例:《万有文库》‖《四库丛刊》‖《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音乐文物大系》‖《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往事与回忆》传记丛书。

5.书籍、报刊的版本、版别的位置。因为不是书报名称本身,只是一个注释说明,通常的做法是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紧放在书名号之后。也可以不用括号,直接跟在书名号后面,或放在书名之前。示例:采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二版)‖编辑《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行《咬文嚼字》(学生版)‖订阅《读者文摘》中文版‖订阅中文版的《读者文摘》‖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45页。

6.法令、规定、方案、条例等“草案”“初稿”“试用稿”之类字样,如果包括在文书标题之中,则应放在书名号里面。这类字样在书名号里是否括注,依据原件模式。示例:公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十六条‖发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

7.报社、杂志名,如果着眼于单位,指称报社、杂志社、编辑部,一般不用书名号。如果指的是那个文字载体本身,用书名号。如果报刊名称易与普通名词混同,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加书名号。示例:

⑴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和新闻出版报连续组织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就是在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今后可在《新闻出版报》上开辟专栏,定期公布对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的结果。

⑵《山西青年》向一稿多投宣战。

⑶《青年记者》注意民意调查。

⑷《少男少女》请宏志班学生在广州作报告。

8.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但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示例:

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买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微积分》。

9.位置禁则: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10.直排规则:直行文稿的书名号的形式是“?”和“?”。必要时也可采用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三)书名号使用常见差错

1.滥用书名号,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也用书名号标示。下面的书名号均有不当之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永久牌》自行车‖《桑塔那》轿车‖颁发《身份证》‖持有《经营许可证》‖附有《产品合格证》‖办理《营业执照》‖填报《职工下岗登记表》‖组建室内乐队《爱乐女》‖荣获《百花奖》‖举办《喜乐杯》足球赛‖《科技日语速成班》招生‖召开《’99油画艺术研讨会》‖《法国近代艺术展览》开幕‖已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采用。

2.建筑或单位用书名号标示。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参观天坛《祈年殿》‖住在《北京饭店》。

3.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称不符,或者将选题内容与篇章标题混为一谈。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

⑴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5期。(“《半月谈内部版》”应改作“《半月谈》(内部版)”)

⑵《人民邮电报》刊发了这篇文章。(“《人民邮电报》”应改作“《人民邮电》报”)

⑶有个同学说,老师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的程式来写,保险不会豁边。

徐宪军

第2篇:标点符号书名号的使用范围

关于书名号的用法,我们可以看看《标点符号用法》的相关规定。

1996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1)书名。如《三国志》、《现代汉语词典》、《公文写作100错》。

(2)篇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孔乙己》、那豆山人的《大爱,与风雪同行》。

(3)报纸名。如《人民日报》、《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

(4)刊物名。如《读者》、《咬文嚼字》、《软件指南》。

但报社、杂志社的名称不用书名号,如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中国有色金属报社等。

《标点符号用法》虽然只规定了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4种名称用书名号标示,但实际使用已大大超出了这个范围,很多名称也用起了书名号,如电影、电视片名,电台、电视台栏目名,法律、法规、文件名,都使用书名号。例如:

(5)影视剧片名。如电影《断背山》、《投名状》、《集结号》,电视剧《亮剑》、《士兵突击》、《越狱》等。

(6)电台、电视栏目。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法制纵横》、《青春在线》、《音乐之声》栏目,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栏目以及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栏目等。

(7)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如《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公文写作规范》、《汉语拼音方案》、《房屋租赁合同》等。

但产品名、奖品名、单位名、活动名、科技成果名、课程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不能用书名号而要用引号,如“化学品氧化铝”、“嫦娥一号”卫星、“演讲比赛一等奖”、“第三届超级女声海选大赛”、“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技术”、“微积分”课程、“营业执照”、“压力容器使用和管理上岗证”、“2008中国能源发展形势预测高层研讨会”、“中国铝业公司职工书画展”等,都用双引号而不用书名号。

第3篇:标点符号:问号 教学设计(高三)

(一)问号的基本用法

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示例:

⑴今天你怎么没给我打电话?

⑵那里的冬天冷吗?

⑶你是吃米饭还是馒头?

2.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示例:

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

(二)提示

1.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一般的情况是,选择项之间用逗号,问号用在最后一个选择项之后。示例:

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2.选择问句如果选择项比较短,选择项之间也可以不用逗号。示例:

会议是上午还是下午?

3.选择问句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示例:

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4.倒装句,问号应该放在全句的末尾。示例:

明天放假吗,张老师?

5.位置禁则:问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问号使用常见差错

1.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

*我不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标点符号:引号 教学设计(高三)

(一)引号的基本用法

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示例:

要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行文中需要着重说明的词语,用引号标示。示例:

“坤包、坤表、坤车”里的“坤”,意思是女式的,女用的。

3.行文中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用引号标示。示例:

像这样奉行本本主义、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越少越好。

(二)提示

1.引号的形式分双引号““””和单引号“‘’”。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偶尔出现三层引号时,最里一层引号用双引号。示例:

《毛泽东选集》对“李林甫”是这样注释的:“李林甫,公元八世纪人,唐玄宗时的一个宰相。《资治通鉴》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啗以甘言而阴陷之。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标点符号:叹号 教学设计(高三)

(一)叹号的基本用法

1.感叹句末尾用叹号。示例:

这里的风景多美啊!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用叹号。示例:

你不要再废话了!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叹号。示例:

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呢!

4.标语口号末尾,一般用叹号。示例:

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

(二)提示

1.在表示极其强烈的感叹时,可以使用“!!”及“!!!”这样的叹号叠用形式。但是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挨在一起。示例: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要揭露!要控诉!!要以死作最后的抗争!!!

2.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允许问号和叹号并用。但是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挨在一起。示例:

“什么?”男人强烈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

3.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允许问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标点符号教学设计

《标

号》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学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冒号。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使用感叹号、双引号、冒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读句子,复习句号、问号、感叹号。出示句子:

这本书是你的。这本书是你的? 这本书是你的!

2、齐读句子。

3、板书:标点符号

4、小结:今天我们来和几个老朋友聚一聚,它们分别是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别看他们个子小,贡献可大了。在写话中它们能表达一个清楚完整的意思,帮你提出心中的疑问,还能帮你表达喜怒哀乐呢!

二、猜一猜:

1、猜谜语,复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1)圆圆的小圈

(。)出示句子:弟弟吹出了许多又大又圆的泡泡。(齐读)(2)一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标点符号:着重号、连接号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一、着重号

(一)着重号的基本用法

提示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示。示例:

说“这个人说的是北方话”,意思是他说的是一种北方话,例如天津人和汉口人都是说的北方话,可是是两种北方话。

(二)着重号使用常见差错

1.该用引号的地方却用了着重号。要注意着重号和引号的不同,引号是用来标明着重论述的对象。如:

*知已知彼是战争认识的主要法则,是“知胜”和“制胜”的认识基础。(着重号应改作引号)

*连词因为通常用在句子开头,后面用所以。(着重号应改作引号)

2.滥用着重号。着重号要在十分必要时才用,并不是语气或语义一加重就用着重号。一段或一篇文字里加着重号的地方过多,就无所谓重点了。如:

*大家发现,尽管他说这些话时非常真诚、自然、优雅,但听他这些话的人却大多显出迷惑不解乃至不安的神色。(应去掉着重号)

*孩子自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标点符号:书名号 教学设计(高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标点符号:书名号 教学设计(高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