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05 07:12: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活动设计:

大多数的孩子做事都比较拖拉,那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的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3、能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3、时钟一个、记录用的白纸、彩笔。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告诉我们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答:60秒,很长。。。

教师:今天我请小朋友玩个游戏亲自来体验一分钟长短。

游戏:

(1)木头人游戏。游戏结束: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时间特别长的?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现在小朋友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小结:当我们开开心心做游戏时,感觉一分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是吗?小朋友还想再玩一个游戏?樊老师再带小朋友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

(2)金鸡独立。(教师示范)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只用一条腿站立,另外一条腿尽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赶紧抬起来,看谁能坚持一分钟。准备好了吗?我们请孙老师计时,开始……

教师:时间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来休息了。这次你们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在坚持或者很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三、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一分钟可以干什么呢?

1、提问: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钟我们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师与大家分享准备的资料: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了什么事?(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附: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人大约可以走80米。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大人跳绳可以跳160个… …

小结:看来一分钟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钟不仅可以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

四、操作体验。

师: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绍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2、介绍规则:幼儿分四组。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一分钟结束以后请数数,并把数字记住。准备好了吗?开始!

3、幼儿操作。请数数在一分钟里你夹了几粒弹珠(夹了几粒珠子、图几个圆圈)。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报的数字。)

(1)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2)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教师:小朋友时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小结: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一分钟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紧时间,还是能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钟。只要我们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做事专心,不拖拉,我们肯定会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五、活动结束:

幼儿一分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动反思: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下载了课件时钟,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60秒的关系,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第2篇: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

活动目标: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知道时间的不逆转性 活动准备:

1、调查表事先每人一份

2、穿珠子、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的操作材料

3、派克笔一支、记录纸三张

4、时钟一个、一分钟沙漏一个、PPT

活动流程:

一、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1、提问:孩子们,你们认识时钟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时钟,咱们来一起看一看时钟上都是有些什么?(对,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那么你们认识时间吗?现在是几点钟?()好,老师把现在的时间 点

分先记在黑板上。好,我要继续提问了,谁能告诉我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时一分钟呢?()对,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那么一分钟有多长呢?()

2、出示一分钟沙漏,让幼儿静静地等一分钟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长的,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短的,现在咱们就静静地等一分钟,看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这是时间沙漏,是一个计时工具,里面的沙子全部流完就是一分钟,好,开始。

3、教师总结: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孩子们,一分钟其实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二、一分钟你能干什么?

1、那么孩子们,一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干些什么呢?记住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做这些事情,那么大人呢?咱们来一起看一下。(PPT)

2、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些什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材料: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穿珠子。四个小朋友一组,过一会老师说计时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的小手就可以工作了,不过请你们记住了,我们不是比赛,所以说小朋友不要紧张,如果你一紧张,小手一抖,你会更慢的。准备好了吗?开始!

3、请幼儿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玻璃球球、套了多少个曲别针,并请幼儿报数其他幼儿记录。

师:好,一分钟的时间到了,现在请小朋友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玻璃球、套了多少个曲别针,数好了记到心里去。好现在请夹玻璃球的小朋友做到这里来好吗?请穿珠子的小朋友坐到这里好吗?请套曲别针的小朋友坐到这里。

现在请小朋友来报数,报出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弹球、套了多少个回形针,每个小朋友都是有任务的,你要记住他们最多的是谁?有多少?最少的是谁?有多少?一会请你来记。

教师提醒:听别人讲话时,一定要听仔细了。

4、幼儿讨论: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来看一看,穿珠子的小朋友最多的是多少?最少的是多少?依次,另两组。。。。为什么同样一分钟的时间,我们每一组的小朋友做得结果会不一样呢?(你们想过没有,想一点说一说好吗?为什么呢?)()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也找到了一部分原因。刚才王老师再看你们工作的时候发现:有的小朋友在穿珠子时,光看别人,不抓紧时间做自己的工作,所以自己就穿的少了。

5、教师总结:

(1)同样一分钟,做事情的结果会不一样

(2)注意别人,不专注自己的工作,自己就会越慢,所以做事情时我们要抓紧时间;(3)磨蹭,不抓紧时间,自己就会越慢;(4)熟悉的事情就会越快

三、组织讨论:珍惜时间(目的:让幼儿懂得珍惜分分秒秒的重要性)

师:孩子们,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起床、刷牙、洗脸,这些事情熟悉吧,昨天,老师让小朋友回家做了一个记录表,看一看,做三件事情,你们花了多长时间呢?(出示调查表)

1、交流调查结果:幼儿说一说自己干完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并根据幼儿所说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大小。

2、让幼儿通过比较得出:做同样的事情,用的时间越短越好并请幼儿说明理由。

师:孩子们,我们做同样的事情用的时间长好还是短好呢?()做同样的事情大家都说用得时间短一点好,能说说理由吗?()对呀,那我们说:“时间时间,你等一等,等一等,等我来了再走好吗?” 孩子们这样行吗?()时间会等你吗?()

3、教师总结:所以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你看同样做三件事情,他用10分钟,他却用了15分钟,那这就是浪费时间了。所以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他不会因为喜欢你,就站着不动,等你,也不会因为不喜欢你就快点走。如果你三件事情就花很长时间,那是很不合算的,你会浪费很多玩的时间、游戏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对吧。

四、让幼儿懂得时间的不逆转性

孩子们刚才咱们上课的时候是几点钟?()现在呢?()是啊,时间已经过去xx分钟了。那过去的时间还能再回来吗?()对啊,过去的时间是不会再回来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抓紧每一天,抓紧每一个小时,抓紧每一分钟。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那样我们就会做更多的事情,完成更多的心愿。

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陈青老师主要让幼儿体验为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感知,体验一分钟得长短,让幼儿通过一些数据了解我们大人一分钟能做的事,运动员一分钟能跑200米,老奶奶一分钟能包86个小馄饨,让孩子充分了解原来一分钟能做这么多的事。接着又通过让孩子串串珠、夹弹珠、玩套环让孩子体验自己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并通过讲解比较知道做事要认真、不浪费时间才能在一定时间内做好更多的事情。活动最后,陈老师通过展示小朋友的一张早晨起床后穿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所用时间调查表,告诉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要有一定的时间观念,学会快快的做事情,在小学里不能迟到,时间不会等你,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觉得陈青老师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她每一次都能要求孩子将话说完整。这是我们教师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并且还能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我检查和相互检查,并进行相互点评,充分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也提前做好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在课后的点评中,陈老师也说道,在事前的调查了解中以及统计表上都可以看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是这节课的主要设计意图,但是陈老师却能巧妙地把这个问题融入到活动中去,让孩子们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培养时间观念。

数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老师们在活动中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游戏,也觉得特别的为难,但看了陈老师组织的这个活动后,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数学活动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陈青老师组织的这次数学活动就是源于生活,充分地体现了生活化的数学教育,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且能引导幼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3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2、在交流与比较中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

3、激发幼儿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参观过小学、反应与小学生活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说说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1、 幼儿交流讨论,说说小学校舍与幼儿园校舍有哪些不一样。

“上次我们去小学参观了,谁来说一说,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2、说一说,小学的教室和幼儿园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

“小学的厕所在教室里吗?”

“我们幼儿园老师有办公室吗?”

3、引导幼儿说说,小学教室和幼儿园教室还有那些不一样。

二、看图片,再次回忆小学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不同。

1、讨论交流,小学上课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一分钟有多长》大班教案

《一分钟有多长》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分钟有多长》大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分钟有多长》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在“五一”假期,我们让幼儿统计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等环节所花的时间。结果孩子们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为90分钟,最短的为12分钟,大部分幼儿需要60分钟左右。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