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字典所想到的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05 07:12: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由字典所想到的随笔

由字典所想到的随笔

前些天,女儿说上学要带《新华字典》,因为老师要教他们学习怎样正确使用字典。我看了看家中的几本字典,品种倒是不少,有六七个版本,就是没有《新华字典》。我也没有想太多,顺手就拿了一本《简明汉语字典》塞进女儿的书包。

第二天放学回家,女儿一见我就冲我嚷嚷,说为字典她都挨了老师的骂了。都是你!她这么撅着嘴巴。

为什么?女儿说老师是要教部首查字法,而我让她带的这本恰恰没有部首查字法。

哦,原来是这样。我摸了摸女儿的头发,表示歉意。然而心中却不由自住地想起自己小时候学查字典的事情。

那约莫也是在我二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说要教我们学会怎样使用字典,让我们第二天带《新华字典》去上学。然而,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学生们从书包里拿出来的字典却是五花八门。老师看了看,对我们说:老师本想教你们学拼音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因为这二种方法是现有字典中使用最广泛的二种。但是,老师现在改变了想法,我要多教你们二种方法,那就是笔画查字法和四角号码查字法。

那堂课给我印象很深,它实际上在我后来对一切事物的认知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在那堂课上我真正学会了字典的正确使用,并且,还从老师简单地介绍中获得了我国古老的`切音查字法(双拼法)的相关知识。多少年了,我都忘不了那一堂课,也忘不了那有着方脸大眼、嘶哑的嗓音与和蔼笑容的老师——吕雪婷。

一个真正的老师,一个好的老师,他(她)留给学生们的感觉真的就如严父慈母一般。真的,不骗你。

第2篇:由梵高所想到的随笔

由梵高所想到的随笔

瘦哥哥梵高,梵高啊/从地下强劲喷出的/火山一样不记后果的/是丝杉和麦田/还有你自己/喷出多余的活命时间

——海子《阿尔的太阳》

小学的美术课上,看到过梵高那一幅非常有名的《向日葵》,我记得自己当时还模仿着画了一张《向日葵》,目的纯粹是为了完成美术老师布置的作业。初中二年级,学到《梵高传》节选的一部分,那个时候,年纪幼小,即便是学了他的课文,也仅仅是了解有这么一个人而已。

这个真正给我灵魂以巨大触动和激励的,是在看了海子的那篇《阿尔的太阳》之后,我突然就很真实地感觉到了这个伟大的天才,他穿越历史,走到我的生活之中。梵高,一直是海子最喜欢的人,一直是他吟诵的对象,精神的支撑。

怀着惋惜、向往、同情诸多复杂的心情,我在网上查了“梵高的画”,一幅幅绝美精彩的画就顿时呈现在我的眼前了。我惊讶极了,在此之前,我对绘画几乎没有任何了解,更谈不上欣赏了,但是看到梵高的画,就那么一眼,我深深地感到了这个天才画家内心的狂热、执着、对生活,对艺术的极度的向往和敏锐地表现。尤其是那些纯粹的色彩的画,具体的事物常常是很模糊混淆的,但那浓烈的色彩的调和和搭配,敏锐而恰到好处地把作者的心绪、希望传达到了我的内心世界。

我突然很想亲切地叫他一声“哥哥”,因为他的执着,因为他的天才。梵高是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那个时代,带有明显的超前意味,他的行为,也与世不同。他这一辈子,是在人们的嘲讽、侮辱、充满不理解、不信任的目光下,在极其孤独、艰难的环境中,从事绘画艺术。是的,为这个“哥哥”,我感到激动,感到自豪。

小的时候,读《名人传》,也了解到许多伟大的人物,在备受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艰苦创作,后来,学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很多的杰出的艺术家们,常常是家庭的变故、疾病的困扰等一些客观的阻碍,而所谓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仅仅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已。

没有人会知道,一个人,处在这样一种情况:四面包围,四面楚歌,行为、言语,被周围的人指指点点,讥讽、嘲笑、甚至谩骂、殴打的生活状况。这是一种何等的严酷和残忍!这种无形的压力,人言的流毒,比身体的疾病或者残缺,家庭的变故,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血肉之躯的人,是不可能离开世界、离开环境而单独存在的`,衣、食、住、行,那一样离得开与人的交流呢?那是一个排斥天才的时代,那是一个庸俗而落后的时代,社会的习俗,庸人的眼光,总是想把在他们之中,那些与他们不同的人变成与他们相同的人,如果他拒绝同化,他们就会排斥他。《聊斋志异》中有个故事,叫《罗刹海市》,一个翩翩少年,相貌绝美,偶然出海,为飓风引至一都会,城中男女,相貌奇丑,看到少年,反而议论纷纷,奔走不及,讥为“丑人”。如果,世风如此,环境如此,则那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无论这些规则是对还是错,都会无形中扭曲一批人的价值观,人生观。

我不禁在想,一个人,与外界的对抗能力到底有多大呢?一个人,如果他觉得他坚持的是对的,那么,在那些没落的、丑恶的、庸俗的人群中,在那些居心不良的谣言、讽刺偏见的流言中,他还能坚持多久呢?

可是,我的瘦哥哥梵高啊!我仿佛可以想象,他作画时的情形,那种近乎疯狂的投入,那是什么?那是神的旨意,那是永恒的艺术魅力。他凭借自己扎实的绘画功底,敏锐的感受力,天才的表现力,在一个虚幻的,而又实实在在的世界里,聆听、沐浴着神的光辉。

外界的刺激,压抑着天才,却又成就了天才。什么叫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什么叫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艰难,越是痛苦,对艺术的渴求就越大,对艺术魅力的领悟就越大。一面,是低下的世俗人情,一面,是纯粹的艺术天堂,二者相抗,高雅先进者,必然战胜低俗落后者,无论其过程是如何的艰难痛楚。风雨中的花,比春光中的花,开得更艳,因为,它有一种源自生命的力量,赋予自然的奉献,而不是娇怯、做作的稚嫩。

天赋,是一个人被赐予的对某一领域的天然的敏锐的感悟能力和表现能力。天赋,是神的恩赐,他需要一种纯粹的内心环境,需要近乎天真的清澈之水来浇灌,才能发育,才能成长。神圣的艺术殿堂,更是在内心与外界交织、混淆、矛盾中,源源不断地提供了这样一种养料。

在内心的世界里,在自我的国度中,他们是国王,那些用天才的眼光敏锐感受到的,从主观意识表现出的,生命的原始的感受、冲动、热情、希望和美好,因而,才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第3篇:由一个短片所想到的随笔

由一个短片所想到的随笔

前不久,看了一个视频,视频的内容,大致说的是:一位农村大姐来城里看望上学的女儿,来饭店吃饭。妈妈舍不得吃饭只给女儿要了一碗面,自己吃从家里带来的馒头。这情景被旁桌两位年轻情侣看到了,于是他们又点了一碗面,让老板送给娘俩。理由是,今天是母亲节,凡事进店吃饭的妈妈都免费送一碗面。后来付款时,老板发现她们拿出来的是假钱。那位大姐说:“是她刚卖了鸡蛋的钱啊?”那对情侣,巧妙的对老板说:“是你看花了眼”,并把那两张假钱换走,支付了小姑娘的饭钱。过了不久,老板收到小姑娘寄来的.一封信,信里面放215元钱。说是假钱贩子被抓住了,她们的钱,给了她们了。这个短片,虽然是为教育人们编的,但是我觉得很有教育意义,我也很感动。

对于农村家庭贫困的人来说,别说二百元,就是两元钱也来之不易,何况一个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由登山所想到的杂文随笔

每次外出考察,除了游览一些名胜古迹外,登山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先后两次登过泰山,还有千山、千佛山、黄山、娥眉山、黄龙等。

一般的山,都是开始的时候比较好走,等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越走越吃力,气喘吁吁,汗流直下。歇一歇,走一走,再歇,再走,走走停停。

记得第一次登泰山,我们同行的是6位女士,有2位在山下等候,有2位走到一半就走不动了,只有我和一位大姐坚持走到玉皇顶。最难走的是十八盘,石阶高且陡,走三步得歇一歇。在山下穿着裙子还直流汗,到了天街,凉风阵阵,云雾从身边飘过,冷的直发抖。一般到了这里,体力也有些不支,腿有些发颤,望着高高的玉皇顶,真是步履维艰那。我们用手攀延着山石,艰难地爬行。陡峭险峻的山路,象是故意和人叫劲一样,傲然挺立着,游人们十分艰难地往上攀登。越往上走,路越险,力气也用尽了。终于,我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由登山所想到的杂文随笔

由登山所想到的杂文随笔

每次外出考察,除了游览一些名胜古迹外,登山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先后两次登过泰山,还有千山、千佛山、黄山、娥眉山、黄龙等。

一般的山,都是开始的时候比较好走,等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越走越吃力,气喘吁吁,汗流直下。歇一歇,走一走,再歇,再走,走走停停。

记得第一次登泰山,我们同行的是6位女士,有2位在山下等候,有2位走到一半就走不动了,只有我和一位大姐坚持走到玉皇顶。最难走的是十八盘,石阶高且陡,走三步得歇一歇。在山下穿着裙子还直流汗,到了天街,凉风阵阵,云雾从身边飘过,冷的直发抖。一般到了这里,体力也有些不支,腿有些发颤,望着高高的玉皇顶,真是步履维艰那。我们用手攀延着山石,艰难地爬行。陡峭险峻的山路,象是故意和人叫劲一样,傲然挺立着,游人们十分艰难地往上攀登。越往上走,路越险,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由《绿野仙踪》所想到的

由《绿野仙踪》所想到的

由《绿野仙踪》所想到的1

我读了《绿野仙踪》这本书,书中写了被龙卷风吹到另一个国度的小女孩、没有脑袋的稻草人、没有心的铁皮伐木工和缺少勇气的狮子。(胆小的狮子),我印像最深的是狮子。

这头狮子原来胆小很小,还爱哭,什么事也做不成,被小女孩多萝西一巴掌给打哭了。后来,狮子跟随小女孩多萝西去请奥兹帮助,奥兹给了它一瓶药,让它喝下去,并说:“你已经有勇气了。”狮子自已也说:“我也感觉自已有勇气了。”为了帮小女孩回家,他们不得不进入一片树林,因为天要黑了,他们只好在树林里过夜。早晨,他们醒来,刚走了几步,只听百兽咆哮。但狮子没怕,继续按那条路走。走着走着他们到了树林里的一个空地上,那里有许多动物,小女孩有点害怕了,狮子却一点也不怕,狮子大步上前,向那些动物说:“你们有什么困难吗?”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由字典所想到的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由字典所想到的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