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胭脂春意抒情散文
胭脂春意抒情散文
七分鹅黄,三分新绿。春风吹来,柳婆娑;天边一抹胭脂色,日升日落时最浓。春天里常常梦回,只为怀念那朵还没有盛绽就已凋落的桃花。梦里胭脂醉,热泪湿脸颊。
三儿的工作很忙,在一家公司加工出口件,过着三班儿倒的日子。没办法,平凡的人总要为柴米油盐付出代价。三儿的代价就是十八年的大好青春都用在了工作上。弹指间已四十挂零,唯一值得骄傲的是妻子温柔,儿子懂事。
三儿有一个习惯,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总要请两天假回老家,名义上是看望父母,其实是为了看一眼家乡山坡上那棵正花开灿烂的桃花。更确切地说是为了看一眼埋在桃树下的一处荒冢。
三儿时常望着家乡的青山外发呆,泼墨的山形,远树凝寂。有时一直站到黄昏,看天空轻柔的暝色,听归鸟声声。山坡上那棵桃树是他和莹莹亲手种的,如今已枝繁叶茂,树下成荫。莹莹比三儿小两岁,那一年莹莹十四岁。他们手牵着手一同到村后的山坡上放着羊,读着书。
三儿和莹莹从小一起长大,又在同班,说是青梅竹马一点儿都不过分。三儿学习很好,时常和莹莹谈着理想,两个人约定要一同考上大学,到山外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莹莹学习不是太好,却事事都顺着三儿,三儿说要一同考大学,莹莹一百个支持。即使学习不好,也会一直陪着三儿学习,所以村里人便会时常看到三儿和莹莹出双入对,形影不离。就会有好事的村民开着他们的玩笑:莹莹长大了一定要给三儿当媳妇呦!三儿的心思都在学习上,莹莹却羞红了脸,如同一朵刚刚含苞待放的桃花。
在山坡上读书时,有时莹莹故意把母亲的胭脂涂到脸上,抹了红嘴唇,在三儿跟前晃悠;问三儿:三哥,看我的腮红好看不?大眼睛眨着,一头长发甩到身后,等着三儿的回答。三儿嘴里说着好看,眼睛却没有离开书。莹莹就会假装生气,三儿只好放下书,仔细打量着莹莹,嘴里赞美着:莹妹真好看,和桃花一样漂亮!这句却是三儿的心里话。莹莹立刻转忧为喜,目视着远方,眼里满是憧憬。
三儿和莹莹种的那棵桃树,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春来时满树的桃花开放,像是在山坡上燃起了一团火,树下又会多了两个少男少女的身影。有时也一同看小说,到忘情处,花瓣落在肩头都没有察觉。
一场狂风吹落了满树的桃花,也吹落了埋在三儿心里那个美好的梦。就在两人沿着村外的道路赶羊上山时,一辆疾驰而来的农用三轮车向三儿驶来,三儿只觉得身子一晃,被身边的'莹莹推到了路旁。三轮车驶过,莹莹却是满脸血迹倒在了地上。“莹莹……”三儿的喊声震动了远近的群山,久久回响在山谷中。
那朵桃花过早的凋谢了,花瓣隐进了泥土,已经走进了下一个轮回。莹莹被埋在了那棵桃树下,没有碑,只有一个土馒头。春风透过树枝,在轻轻地哭泣,鸟儿啁啾唱着挽歌。在三儿心里有一座永远不倒的碑,一朵永开不败的桃花正在笑迎春风。清纯的眸子,圆圆的笑脸,飘逸的长发,在三儿心中是一幅清晰的肖像。而现实里却是:伊人长眠荒冢内,只剩桃花伤春风!三儿的泪被风吹干了,梦里却时常泪湿衾枕。
站在桃树下,柔柔的风抚着三儿的脸,似那柔情的顾盼。桃花上一抹胭脂红,染红了春天,染红了天边的云霞。虽然没有成就一番事业,为了心中的那朵桃花,三儿会好好活着。
春天里的爱恋,一抹胭脂春意,让人怀念一生,牵挂一生。
后记:时至清明,只为祭奠一场清纯的爱恋,祭奠已经被埋葬的梦!
第2篇:胭脂已远
胭脂已远
蔡丽
香港,午夜,清冷的街头。衣着华丽旗袍的女鬼,复古的妆扮,哀怨的眼神,款款的微笑透着凄凉。《胭脂扣》是关锦鹏的老片子了,一样是细腻得有点粘腻的作品,也是得益于李碧华惯用的对人心的揣摩技艺吧,她与张爱玲同样是这人间入木三分的世故精灵。
其实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某夜,一打扮复古的冷艳女子来报馆求登寻人广告,她原是五十年前红透石塘咀的名妓如花,当年众多男子拜倒其裙下,但如花却钟情海味铺富家子陈十二少。陈家是名门望族,不接受一个妓女做媳妇,因此十二少和家庭决裂,被逐出家门,两人纵然相爱,但在贫穷中挣扎难免“百事哀”。如花与十二少约定阴间重见之约,再吞鸦片自杀……如花在阴间久候不见十二少,但是还有七天还魂期,所以赌上来世的阳寿来到阳间寻觅,谁料十二少当年贪生并未食鸦片求死,如花死后他被人救起,回归正常却平庸的生活„„
风尘女子,富家少爷,干柴烈火,誓言,殉情,似乎这些早是这类故事既定的情节。但不得不佩服李碧华的文笔,港台许多作家的文笔潋滟、犀利胜过大陆作家,而李碧华尤擅以鬼怪直刺世人之劣根性。不过,这个故事里面的十二少却算不得丑恶,比起很多人来说他算是“勇敢”,敢与大家族断绝,敢于“受穷”,已算是难得,唯独不清醒的是从小娇生惯养的他又怎知没有经济支撑的感情,最终在汲汲营营中必将他的决心消磨干净,却又因深爱而纠结无法放手。所以,当如花说出要殉情的话,他感动、震撼,却踟蹰、退却。
“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十二少送给如花的第一件礼物,那样盛大,那样得意,那样年轻的挥霍。他甚至送她一张铜床,这是美好,缠绵的开端,就像是所有故事的开端那样,甜蜜蒙蔽掉现实。世故的我们此刻都变天真,天真到相信这就是故事的全部。
他曾附在她耳边说:“你有很多种样子,浓妆、淡妆、男妆、不化妆,哪一样我都喜欢,哪一种才是真的呢?”也许,此刻的他只不过逢场作戏,也许只是年轻气盛。而当他竟甘心在与父母决裂后低声下去在戏班里跑龙套,甚至还要替人递痰罐时,才真正有了一点真心。
不同于十二少,对于这份情,如花押上了自己的全部,包括性命,就是这样的豪赌。陈母带着微笑的奚落,不着痕迹,却大获全胜,刺得如花所有的自卑汹涌澎湃,谁能想到一杯龙井竟能如此伤人?翻转的镜头透过蓝色透明缎面,映照出她的苍白和无助。
当已无路可走,他们选择了殉情。诚然如花是世间难寻的女子,但十二少毕竟只是个玩世不恭的浪子。她吞下鸦片,将十二少的那勺送到他口边时,他的迟疑,似乎是人之常情,却也表明了这段感情从开头就是不等价的!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像如花般爱到如此浓烈?!
50年,半生缘,电影里当如花终于找到如今潦倒不堪的十二少,眼前业已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当她将他曾用跑龙套的钱买给他的景泰蓝的胭脂扣断然地还给他,告诉他,以后她不会再等时,我看到她转身的落寞和瘦削的背影里布满的苍凉。她在慨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为他,偏偏是为他,爱到连命都不要,死后亦要折损后世来寻一个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为什么!难道人生如戏,繁华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海市蜃楼?
其实客观地说,如花固然是对爱情飞蛾扑火般追求的烈性女子,世上难得。但十二少,演绎的实在已经是好过大多数人的普通人。他亦付出很多,做到了世间多数男子不愿付出的牺牲,譬如他冒天下之大不韪离家出走与如花同居,甚至低声下气去学戏谋生计。最后的贪生怕死实属人之常情,虽不伟大,也无从责备。而若是换做我们是十二少,被救醒时发现原来不食鸦片,也暗中被自己最爱的女子在酒里事先密密地溶解了足以致命的安眠药,这样的心机和算计,也多少令人后怕,十二少是配不上如花的普通男人而已。他可怜,也自怜,如此罢了。
太聪明,太聪明,最后还是逃不过宿命。就像李碧华所说“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于观者,只有无限太息。或许,“这便是人生:即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也由天定。有些人还未下台,已经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闭幕,无端拥有过分的余地。”
第3篇:胭脂已远
胭脂已远
蔡丽
香港,午夜,清冷的街头。衣着华丽旗袍的女鬼,复古的妆扮,哀怨的眼神,款款的微笑透着凄凉。《胭脂扣》是关锦鹏的老片子了,一样是细腻得有点粘腻的作品,也是得益于李碧华惯用的对人心的揣摩技艺吧,她与张爱玲同样是这人间入木三分的世故精灵。
其实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某夜,一打扮复古的冷艳女子来报馆求登寻人广告,她原是五十年前红透石塘咀的名妓如花,当年众多男子拜倒其裙下,但如花却钟情海味铺富家子陈十二少。陈家是名门望族,不接受一个妓女做媳妇,因此十二少和家庭决裂,被逐出家门,两人纵然相爱,但在贫穷中挣扎难免“百事哀”。如花与十二少约定阴间重见之约,再吞鸦片自杀……如花在阴间久候不见十二少,但是还有七天还魂期,所以赌上来世的阳寿来到阳间寻觅,谁料十二少当年贪生并未食鸦片求死,如花死后他被人救起,回归
第4篇:春意
“DJ”为你分享6篇“ 春意 ”,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春意
一转眼,新的学期来到了,寒冷的冬天也不知不觉要过去了。
再次见到同学,有一点陌生,但五年多的友谊像春风拂过脸颊,消融了陌生感。大家聊着、笑着、玩着、闹着,不分彼此。有的互相讲述在佳节里遇到的趣事;有的争论着谁作业做得快一些;有的热火朝天地交流谁在假期中变化得最多;有的猜测着新的一年我们学习的计划??教室里吵吵闹闹谁都不拘束,谁都那么开心、轻松。
坐在教室里,窗外吹进来的风已经不那么寒冷,不令人发颤了,一缕缕微风令我们神清气爽,也许,这就是春天——一年新的开始。
上学的时候,偶尔发现校园里的柳树光秃秃的,便稍稍放慢了脚步。“呵”我发出轻轻一声惊讶,婀娜的柳枝上头已经有些许绿点点了,可能是春风把柳芽唤醒了吧
第5篇:流年似水花月去,满目春意也寒凉抒情散文
流年似水花月去,满目春意也寒凉抒情散文
想念一个人,需要冲动的感觉;思念一个人,需要深刻的印记;接近一个人,需要十足的勇气;放弃一个人,谈何容易!
------ 引子
想念成为一个人心灵中一种寄托,在深深的心底,那种不可言喻的冲动,占据这整个身心,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不去想就要发疯,发狂的感觉,这种感觉每当一个人的时候,更加的撕心裂肺,这种想念是对爱过的人一种精神上的感触,食而无味也在这样的想念里占据着味蕾,没有想念,人就像一根枯萎的木桩,就失去思维,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交往和语言。
思念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就会烙下一个深刻的印记,那种刻骨铭心,深入骨髓的思念,像无数只蚂蚁吞噬着灵肉,让你的每一个根神经都会时刻绷紧,紧的是呼吸几乎停止,压缩的让人的窒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思念像连绵不断的潮水,袭击着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