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的感想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04 07:12: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博物馆参观感想

博物馆参观感想

博物馆参观感想

其实大一时我们就想去河北省博物馆了,第一次,没有带身份证;第二次,博物馆整修没开门;第三次,终于如愿以偿。而且我们也不知道有市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这次实践课,给了我们一个了解河北文化和历史的机会,给了我们一个了解自己的机会,给了我们一个成长和锻炼的机会,也给了我们一个将历史文化古韵融入广告创作的机会。

我们首先去的是省博物馆,其实我们觉着省博物馆那群白鸽也算是一条亮丽的风景线,白鸽象征和平,也承载着我们建设和谐河北的愿望。从审美角度讲,和平鸽的白色配上博物馆的复古灰色,也别有一番风味。只不过,和平鸽留下的痕迹就不那么美观了,应该加强打扫力度,保持整洁,给游客留一个好印象。这次省博物馆主题有四个,一楼是燕赵古迹和龙的传说,二楼是日本鸟取县文化遗产图片展和南水北调文物展。我们三个都来自保定,可是我们站在保定古城雅韵的展厅里却对什么都不了解,看什么都那么陌生。当来到龙的传说展馆时,看着保定的简介,我们又一次傻掉了,古莲花池还听过,但是慈云阁等等就不知道了。直到那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所谓的了解是那么微不足道。而这次参观我们知道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弥补了我们的不足、知道了一些不知道的事。遗憾的是馆藏精品刘胜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窦绾金缕玉衣都没有看到,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然后我们去的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主要展出景泰蓝陶瓷、村里的日子和唐山彩瓷、年画等等。其实我们可以把年画当做元素用到广告创作中。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村里的日子,这个展厅里都是泥塑的,反映了古代及现代人生活的状态,最接近我们的生活。其中有一对老头老太太拿着手机,下面写着夕阳红、时代的气息,反映了当今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以及社会的现状和时代的变迁。

最后我们去的市博物馆了,我们去的时候只开放了俩个展区,一个景德镇作品展,一个是农耕和民俗展。景德镇展馆是我们最喜欢的展馆了,只是可惜不许

拍照。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国色天香和十二金钗,只不过金陵十二钗选的是正册和又副册的,一共12幅,都是经典片段,像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撕扇等等。但是这样容易产生误会,一般我们说金陵十二钗皆指正册的十二钗,而晴雯却是又副册的,这样把正册和又副册的放一起容易误导不知道人。而且第二排放得有点高,向我们这些身高比较sorry的看不到上面的画和字。其实像景德镇这样的展览对我们中国风的广告创作是十分有益的。

这次省博物馆之行,收获还是颇多的.,对河北各地文化和历史有了一定了解,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在广告创作上收集更多的创作元素和广告创意的构思,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对我们的影响和益处是深远的和长期的,是有附加值的。像我们广告创作中可以把年画、瓷器、泥人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融合进去,不仅可以增添艺术感、美感也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好印象,达到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

但是也有些问题。像我们进去之后,根本就不知道要看什么,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印发一些宣传册和单页,介绍一下展块、展品、精品、路线图。还应在推出新展品活动时派发宣传册和宣传单页,将博物馆作为一个“产品”或“品牌”“推出去”,走向大众、接近大众。可以利用四大传统媒体以及户外媒体、新媒体、交通等媒体以及微博营销、病毒营销、行为艺术、快闪等营销方式宣传博物馆,为博物馆的活动造势、加大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达到教育的目的。与学校、企事业单位联合,倡导学生和员工参观博物馆,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倡导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加入博物馆志愿服务行业,这样既宣传了博物馆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达到双赢局面。其实博物馆缺乏趣味,很难吸引青少年,要投其所好,激发起兴趣,寓教于乐。

这次博物馆之行已然落下帷幕,但是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却是长期而无形的,我们都受益匪浅。

第2篇:博物馆参观感想

博物馆复兴之路观后感

今天我们党课第三小组来到了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馆围绕着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的基本陈列。通过详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的画卷。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改革开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说明了历史的正确选择,使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看完展览,我的心中充满感慨、感动与感激。感慨的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所遭受的苦难,感动的是许多仁人志士为国家救亡图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感激的是中国人民经历了很多曲折艰难、甚至是一些痛苦的选择,最终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一个成功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

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一个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一个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中国,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谱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璀璨篇章。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和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中华文明曾对人类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民族兴旺、国家强盛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

历史总是沉默着不说话,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馆就这样默默向我们展示着一段段过往,当我们即将走出陈列馆时,回想起这一路来一代代中国人努力奋斗的艰辛与不易,我不由得想起《苦难辉煌》的作者金一南的话:“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他们的生命都没有超过一个世纪,但他们的故事,将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地传诵下去。”而我想,金将军所说的故事,将由我们来承接,来改写。而我们,也必将如斯,珍重地接过这历史的篇章。

雪后的北京分外宁静安详,走出陈列馆,走下国家博物馆的台阶,踏上归途,同时,也走上了另一条心灵的道路。

几代人,一个梦,我们在路上。

第3篇:博物馆参观感想

博物馆参观感想

课程:服装史

学号:170812128

姓名:王九艳

指导老师:孙庆国

参观地点一:翁同龢故居

灰黑青砖,斑驳白墙,带着股雨后的清新湿润,伴着傍晚的余韵,透着股岁月的沧桑,这是我对翁同龢故居的第一印象。

进入之后,没有想象中的雕梁画柱,金碧辉煌,处处透着的是朴素大方和细致。印象最深的是那长着青苔的斑驳白墙和那门上细致精美的雕花,时间在白墙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却丝毫没有退却雕花大门的风华,一种强烈视觉的冲突,让人心灵受到了震撼,原来时间过了那么久了,原来也就是那中华几千年历史上短短的一篇。

老先生爱书法,或草书,或楷书,或隶书,或行云流水,或严谨细致,虽不通书法,却能感受到作者的雅致淡然。素雅的青花瓷,处处可见的形态各异的假山石,古木框中摇曳生姿的花,即使只有那浅浅淡淡的墨色,也透着股清新淡雅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参观博物馆的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博物馆的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