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认识图形》优秀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04 07:12: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大班《认识图形》优秀教案

大班《认识图形》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认识图形》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认识图形》优秀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认识图形,不但是为了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通过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

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

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

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

5、经过反复辨认,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让幼儿知道物体有名称图形也有名称,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图形的名称告诉他们。

三、引导他们辨认生活中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图形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四、用画纸剪出不同的大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再用纸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图形,然后让幼儿把同类的小图形贴在相对应的大图形上面。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大班《认识图形》优秀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的长方体、正方体教具(可展开)。

2、让幼儿收集各种包装盒、瓶及与立方体相似的自然物品成品。

3、准备一些规范的立方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子珠子(或乒乓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常规组织教学。

2、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二、基本部分

1、感知球体、圆柱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圆柱体、球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物品,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球体相似的(乒乓球、皮球、篮球)哪些东西和圆柱体相似?(水桶、卷纸铅笔)

2、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正方体、长方体、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长方体体相似的?(冰箱、文具盒)哪些东西和正方体体相似?(魔方)

3、幼儿再次认识物体。

⑴、老师出示正方体教具,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数一数有几个面?

每一面是什么形状?展开正方体盒,让幼儿清晰数出由6个正方形围合而成。

⑵、同样的方法认识长方体(用2种长方体)。

⑴、展开长体盒,让幼儿清晰看到,有一种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体;另外一种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

⑵、:让幼儿出示正方体和正方形的不同点。

4:分一分

让幼儿拿出带来的包装盒、瓶、自然物等进行分类。

三、结束部分:

教师作简单,对有进步的孩子给予肯定。

活动反思:

通过以前的学习幼儿很快就掌握了10的组成,并能自己按一定的顺序写出10的分合式,进一步巩固10的组成,只有个别幼儿在观察图时不能很好的写出10的分合式,需要教师的指导。

大班《认识图形》优秀教案3

目标:

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

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许多朋友要来祝贺。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

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

(二)趣味游戏

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

(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

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变出的小图形和为你们准备的图形拼一幅漂亮的画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1)拼贴(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什么送给正方形、圆形娃娃。

三、活动结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圆形娃娃要回家了,我们赶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四、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几何图形,自愿组合几何图案。

第2篇:认识图形大班教案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图形大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1

目标:

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

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许多朋友要来祝贺。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

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

(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

(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

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变出的小图形和为你们准备的图形拼一幅漂亮的画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1)拼贴(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什么送给正方形、圆形娃娃。

三、活动结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圆形娃娃要回家了,我们赶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四、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几何图形,自愿组合几何图案。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认识图形,不但是为了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通过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5.经过反复辨认,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让幼儿知道物体有名称图形也有名称,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图形的名称告诉他们。

三、引导他们辨认生活中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图形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四、用画纸剪出不同的大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再用纸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图形,然后让幼儿把同类的小图形贴在相对应的大图形上面。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的长方体、正方体教具(可展开)。

2、让幼儿收集各种包装盒、瓶及与立方体相似的自然物品成品。

3、准备一些规范的立方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子珠子(或乒乓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常规组织教学。

2、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二、基本部分

1、感知球体、圆柱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圆柱体、球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物品,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球体相似的(乒乓球、皮球、篮球)哪些东西和圆柱体相似?(水桶、卷纸铅笔)

2、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正方体、长方体、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长方体体相似的?(冰箱、文具盒)哪些东西和正方体体相似?(魔方)

3、幼儿再次认识物体。

⑴、老师出示正方体教具,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数一数有几个面?

每一面是什么形状?展开正方体盒,让幼儿清晰数出由6个正方形围合而成。 妈.咪.爱.婴..幼儿园教案频道

⑵、同样的方法认识长方体(用2种长方体)。

⑴、展开长体盒,让幼儿清晰看到,有一种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体;另外一种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

⑵、:让幼儿出示正方体和正方形的不同点。

4:分一分

让幼儿拿出带来的包装盒、瓶、自然物等进行分类。

三、结束部分:

教师作简单,对有进步的孩子给予肯定。

活动反思:

通过以前的学习幼儿很快就掌握了10的组成,并能自己按一定的顺序写出10的分合式,进一步巩固10的组成,只有个别幼儿在观察图时不能很好的写出10的分合式,需要教师的指导。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 、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出示“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今天老师就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

2、提问

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小:圆形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小:没有角的

依次变出正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三、游戏—铺路

1、一名大班幼儿扮演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道谢,并要求再次帮助

(嘟…) 教师接电话,小白兔说:“谢谢你为我造了一间新房子!刚才我想来跟你道谢时,家门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助我把这条路铺好呢?”

师:小朋友,你们都听到了小白兔的话了,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白兔把路铺好,好吗?

2、摆出各种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吗?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扮小兔跳,沿着铺好的路去探望受伤的小白兔 。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5.经过反复辨认,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让幼儿知道物体有名称图形也有名称,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图形的名称告诉他们。

三、引导他们辨认生活中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图形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四、用画纸剪出不同的大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再用纸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图形,然后让幼儿把同类的小图形贴在相对应的大图形上面。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小百科: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第3篇:大班教案《认识图形》

大班教案《认识图形》(精选19篇)由网友 “婚礼主菜螺蛳粉”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认识图形》,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 大班《认识图形》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

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

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

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班《认识图形》教案

大班《认识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会从生活中找到这

些形状的物品。教学重难点:认识四种图形。

准备工作: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实物及卡片。教学流程:

一、导入

激趣导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礼物,哪些小朋友表现最好就把礼物送给他。

二、联系生活、认识图形

1,出示实物,学生认识。

2,说说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形状的。

3,认识四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二、创设情境、激趣学知

1,小白兔打来电话,它的房子被风刮破了。请大家帮它建一个新房子。

2,用不同的图形拼成房子和小路。3,给小路铺上漂亮的石头。

4,总结:各种图形的数量,各种颜色的数量。

4,顺利完工,表扬自己。小白兔很感谢大家,想和大家一起唱歌,咱们一起来唱吧!(小小白兔跳跳跳)

5,认识生活中的图形。(参观小白兔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大班教案认识图形(优秀22篇)

编制教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案的编写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学科、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类。希望以下列举的教案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大班教案认识图形篇一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目标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学生虽然没有经历系统学习图形知识,但是学生从小就玩积木,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课就从玩积木开始切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感知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认识图形,不但是为了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通过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

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班《认识图形》优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班《认识图形》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