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指南针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03 07:13: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做一个指南针教学反思

首先我想说公开课是积淀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方式,虽然它的过程有点漫长与痛苦,但课后细细回味,还是能品尝到丝丝甜味。上个学期末接到了要承担公开课的任务,于是在期末的时候就开始早早的进行了准备,在大致浏览了三年级下册教材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稿教案,可当时已经接近期末,所以未能在班级内试教。本学期一开学立马拿着自己的教案准备了充足的器材,进行了第一次试教,但上完以后发现,我把学生想象的太完美了,很多的教学设计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之后我又进行了多次试教,并多次修改教案,最后呈现了平淡的一堂科学课。通过本次教学我也收获了以下一些经验,供大家一起分享。

一、分析教材,找准定位。

本次教学设计我6改教案,其实最关键的因素是我没有把握好教材的重点所在,没有全面的了解学生、分析学生,而是一味追求把教学设计的与众不同,希望有新的亮点出来。因此第一稿的教案把重点放在了用距离来比较磁力大小的变化和磁铁不同摩擦方式使磁针磁极发生变化的探究上,却忽视了制作课最核心的内容,所以一开始就走了一段大弯路。后来经过几次试教,慢慢地将教学中心回到了指南针的设计与制作上来了。

其次是我对学生了解也不够全面与深入,由于我们的科学课专用教室是到去年11月份才陆陆续续完工的,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也是陆续到位的,我们的这批孩子一直是在教室里上科学课,因此他们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参与科学实验探究的机会不多,动手能力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理想,以至于让他们在筷子上用细棉线打个结的任务,完成起来也变得非常艰难。

因此我想说阅读课标、理解教材、分析学生、找准定位是上一节公开课的必备前提条件,只有做透了才不会走弯路。

二、团队合作,寻求帮助。

现在我对于“好课是磨出来的”这句话深有体会,虽然我这堂课不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不经历磨课这一个过程,我的课也许会更糟糕。而磨课的前提要有一个团队,不断的提供好的建议与意见。我的这节课得到了多位老师的帮助,如我的徒弟楼老师,虽然我们的关系是师徒,但我一直觉得我们之间的学习是相互的,最初的试教课,我们也都一直相互的商讨着。其次是夏校长,虽是从音乐专业毕业的,但在科学教学的道路上一直走到现在,因此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扎实而深厚的功底。夏校长的一句话点醒我这梦中人:“本次活动主题是技术与工程,那你的课就要突出设计与制作。”也正是这句话使我的课没有走的太偏。除此之外,教研员及第一实验小学的两位杨老师的听课与分析,使我这堂课各环节的衔接变得更加的流畅与合理。为了让这节课熟记于心,我找到了集团内银河小学缪老师的帮助,借用他们学校的学生进行试教,同时她也帮我再次优化了几个细节。一路走来,感谢给予过我帮助的老师、领导和专家们。在我们学校科学学科也许只是一个小的团队,但在区内我们科学组就是一个大团队,我也相信,只要我在群里寻求帮助,我们团队的老师们一定会给予我帮助的。“好课是要磨出来的”,而我们科学学科就有一个好的磨课团队。

三、考虑细节,力争完善。

其实没有一节课可以称得上完美,我能做的只是寻求更加的完善,那么这里需要我们考虑的就是细节。我的这节课中,团队的老师给了我很多细节方面的建议:1.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场地的南北,有必要在场地上贴上显眼的南北两字;2.为了让学生有所思考,提供了不能磁化的弹簧片这一材料;3.在板书时考虑把知识点所要蕴涵的层次关系也体现出来。4.为了让学生能快速的将绳子系到木棒上,则给学生提供了双面胶;5.为了让学生呈现多样的作品,在材料提供上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可选材料。我所想到的,我所做的只有这些,我想老师们听了课后肯定还会有更多好的点子,这也是我所可以改进的方向。

也许我的这节课离杭州市教研员徐老师对于《技术与工程》一类课的要求相差甚远,但不管如何,一次磨砺就会有一次收获,也会促使我的一次发展,就在2019积淀自我,发展自我吧!

第2篇:做一个指南针教学反思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反思

首先我想说公开课是积淀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方式,虽然它的过程有点漫长与痛苦,但课后细细回味,还是能品尝到丝丝甜味。上个学期末接到了要承担公开课的任务,于是在期末的时候就开始早早的进行了准备,在大致浏览了三年级下册教材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稿教案,可当时已经接近期末,所以未能在班级内试教。本学期一开学立马拿着自己的教案准备了充足的器材,进行了第一次试教,但上完以后发现,我把学生想象的太完美了,很多的教学设计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之后我又进行了多次试教,并多次修改教案,最后呈现了平淡的一堂科学课。通过本次教学我也收获了以下一些经验,供大家一起分享。

一、分析教材,找准定位。

本次教学设计我6改教案,其实最关键的因素是我没有把握好教材的重点所在,没有全面的了解学生、分析学生,而是一味追求把教学设计的与众不同,希望有新的亮点出来。因此第一稿的教案把重点放在了用距离来比较磁力大小的变化和磁铁不同摩擦方式使磁针磁极发生变化的探究上,却忽视了制作课最核心的内容,所以一开始就走了一段大弯路。后来经过几次试教,慢慢地将教学中心回到了指南针的设计与制作上来了。

其次是我对学生了解也不够全面与深入,由于我们的科学课专用教室是到去年11月份才陆陆续续完工的,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也是陆续到位的,我们的这批孩子一直是在教室里上科学课,因此他们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参与科学实验探究的机会不多,动手能力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理想,以至于让他们在筷子上用细棉线打个结的任务,完成起来也变得非常艰难。

因此我想说阅读课标、理解教材、分析学生、找准定位是上一节公开课的必备前提条件,只有做透了才不会走弯路。

二、团队合作,寻求帮助。

现在我对于“好课是磨出来的”这句话深有体会,虽然我这堂课不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不经历磨课这一个过程,我的课也许会更糟糕。而磨课的前提要有一个团队,不断的提供好的建议与意见。我的这节课得到了多位老师的帮助,如我的徒弟楼老师,虽然我们的关系是师徒,但我一直觉得我们之间的学习是相互的,最初的试教课,我们也都一直相互的商讨着。其次是夏校长,虽是从音乐专业毕业的,但在科学教学的道路上一直走到现在,因此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扎实而深厚的功底。夏校长的一句话点醒我这梦中人:“本次活动主题是技术与工程,那你的课就要突出设计与制作。”也正是这句话使我的课没有走的太偏。除此之外,教研员及第一实验小学的两位杨老师的听课与分析,使我这堂课各环节的衔接变得更加的流畅与合理。为了让这节课熟记于心,我找到了集团内银河小学缪老师的帮助,借用他们学校的学生进行试教,同时她也帮我再次优化了几个细节。一路走来,感谢给予过我帮助的老师、领导和专家们。在我们学校科学学科也许只是一个小的团队,但在区内我们科学组就是一个大团队,我也相信,只要我在群里寻求帮助,我们团队的老师们一定会给予我帮助的。“好课是要磨出来的”,而我们科学学科就有一个好的磨课团队。

三、考虑细节,力争完善。

其实没有一节课可以称得上完美,我能做的只是寻求更加的完善,那么这里需要我们考虑的就是细节。我的这节课中,团队的老师给了我很多细节方面的建议:1.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场地的南北,有必要在场地上贴上显眼的南北两字;2.为了让学生有所思考,提供了不能磁化的弹簧片这一材料;3.在板书时考虑把知识点所要蕴涵的层次关系也体现出来。4.为了让学生能快速的将绳子系到木棒上,则给学生提供了双面胶;5.为了让学生呈现多样的作品,在材料提供上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可选材料。我所想到的,我所做的只有这些,我想老师们听了课后肯定还会有更多好的点子,这也是我所可以改进的方向。

也许我的这节课离杭州市教研员徐老师对于《技术与工程》一类课的要求相差甚远,但不管如何,一次磨砺就会有一次收获,也会促使我的一次发展,就在2019积淀自我,发展自我吧!

第3篇:做一个指南针(附教学反思)

《做一个指南针》

方雪云

【整体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作为三下科学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课安排了制作指南针的活动,通过这项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本课按照实践学习活动的顺序分成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

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安装磁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作为“设计与技术”类型的课,我认为其核心在于设计,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目标任务运用已有的科学概念及原理来进行设计与制作,重点应放在“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上。其次,对于小学科学的起始年级——三年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做一个指南针

一、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 实验目标:

训练重点: 实验难点:

实验器材 实验准备 : 需要的材料:

二、实验注意事项

三、实验过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按照实践学习的顺序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通过制作指南针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学情分析:

对于指南针,学生在生活中知道也了解一些,但是没有具体的接触过指南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指南针也加深了一些了解。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课。在这节课中对三年级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做一个指南针

做一个指南针

谢玉曼

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最后一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课一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辨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旋转,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进行交流评价。通过制作指南针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

学情分析:对于指南针三年级的学生多少也了解了一些,但没具体的接触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指南针加深了了解。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课,所以这节课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钢针通过磁铁摩擦的方法可以变成磁针。

过程与方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李田楼镇中心小学

崔永刚

[教材]:教育科学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第7课《做一个指南针》 [教材分析]

《做一个指南针》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按照实践学习的顺序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通过制作指南针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学情分析]

对于指南针,学生在生活中知道也了解一些,但是没有具体的接触过指南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指南针也加深了一些了解。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课。在这节课中对三年级的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过程与方法

1、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2、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3、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强力磁铁、钢针、吹塑纸、线,剪子、小水槽、盒式指南针。

学生自己也可以准备一些材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指南针,知道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2、好多小朋友也想亲自制作一个指南针,要制作一个指南针,一般需要哪些材料? (学生回答,教师选择性板书。)

二、做磁针:

1、要制作一个指南针,首先需要什么材料?(磁铁),如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指南针教学反思

指南针教学反思

指南针>教学反思

(一)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视频资料中学到知识,解决了学生对指南针的发明过程了解不完整的问题。

学习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地玩指南针,自己从中发现指南针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真正做到玩中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自主探究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较好地解决了重难点。

本课教学思路比较清晰,在指南针的发展历史部分,开始准备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上课时汇报。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工具有限。就没有课前对学生进行布置资料的搜集,而是采用制作关于指南针发明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中总结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和应用,解决重点。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不能较好地吸收,还应事先开展预习。指南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课件中尽量采取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做一个指南针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一个指南针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