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难忘地震的那段日子散文
难忘地震的那段日子散文
我其实一直不想去回忆,虽然我离汶川千里之遥。
直到今天,看了舟中人的那首关于汶川大地震的诗歌,我便又想起了很多。
2008年5月12日那天,我正在教室里跟班。那时还没到上课的时间,觉得在宿舍躺着也没事,就到教室来了。那会儿,我好似正在后排坐着批改作业吧,忽然就听到了一声好似闷雷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好像发自于深深的地下。我望向窗外,天气晴好,几多闲云也纹丝不动的样子。同学们回过头看着我,不知有谁小声的嘀咕了句:是地震吧。我瞪了那个孩子一样,然后说:都给我排着队出去,不要喊,也不要挤,如果谁不遵守纪律,就一个人给我留在教室。
看着我这么严肃的表情,同学们大气也不敢出的样子,也是那个同学的提醒吧,大家显得异常的默契。大概十几秒钟的样子吧,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教室门前的空地上。我让同学们手挽手靠在一起,有的同学还有些羞涩的样子,我狠狠的一瞪,也就按照我的吩咐做了。我也跟同学们挽在了一起。其实这一切,都是瞬间完成的,同学们其实少了很多平日里的淘气和活泼。而同时,树和路也倾斜着,我们似乎有站立不稳的感觉。无端地惊恐中也就有了无端的精诚合作。操场上,其他年级的同学也跑出了教室。急急忙忙的老师们也跑到了院内,组织着无头苍蝇般的学生。还好,震感一会儿就过去了。
事后,老师们都对学生们刮目相看,能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在无组织的情况下,跑出教室,站在空地上,确实是训练有加,聪明极致。相反的,我带的那班最高年级的同学们,是由我带出来的,就好似少了些要宣扬的资本了。
我有些不服,就问我的学生说:如果老师当初不在教室的话,你们会怎么样?
同学门面面相觑了会。然后异口同声的回答我:跑出来,站在操场上去!
我笑了笑说:这还差不多,总算还有点安慰。
这时候,校长从外面进来了,说:地震了,快把学生组织好。
我说:校长,你不是在办公室么,怎么从大门进来了。学生都组织好了,你放心。
校长笑了笑说:我也没弄清楚情况,看着情况有点不妙,就出去看了看情况。
我点了点头,“哦”了一声,心里说:校长是逃命去了。
校长的办公室挨着墙,而那会儿,学校还正在搞基建,那面墙正好在基建范围之内。也正好被推倒了,正待重新站起来的时刻,所以,校长越“墙”而过,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事后,学校门前的商店老板就给我们描述说,他看到校长在路上站着,跟他们一伙人一块说地震的情况。他就说校长,你把你站在这儿,学校里的学生呢?校长“嘿嘿”笑了笑就进去了。
紧接着,就有家长一窝蜂的来到学校,看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学校怎么安排,有的甚至要把孩子领回去。我们说:孩子暂时不能领,我们得等上面的通知。家长们看到我们和孩子并肩的站在一起,老师们都是一副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样子,就欣慰的`说:老师们辛苦了,看到你们这样,我们做家长的,也就宽心了。我们又是点头又是微笑的,心里有乐开了花的样子。尽管这个时候心情是应该沉重的。
接下来,有的同事就打电话,问外面的亲人或者朋友的情况。外面的亲人或者朋友也有打过来问情况的。很快的,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震中估计是四川那块。但,手机很快的也就没信号了,阴沉、晦暗、悲痛、担心,向着每一个人袭来。
学校放假了!
汶川地震了!
放假的日子很轻松。我们可以坐在树荫下,下下棋,打打麻将。放假的日子很难熬,房子不能进,家也不可回,只能在学校里随时待命。但是,娱乐归娱乐,现在的娱乐比不了以往的娱乐。现在的娱乐有点化悲痛为力量的味道,娱乐的时候,脸上的严肃压着内心的悲痛和虚晃。更多的时间是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关于四川的地震报道,热泪盈眶。感动着,难过着,不忍看,不得不看。看了难过,不看伤心。恨不得有一双翅膀,飞到四川,飞到汶川。
听说,有一个教师,在废墟之下,翼护着自己的学生,死了的骨架坚强的撑着千斤废墟。听说,废墟里刨出了一个又一个书包,但主人不见。听说,学校倒塌了,老师们少了,学生们拿着染着鲜血的课本,在叩问苍天:老师,回来吧。莫名的冲动里,就想着去哪里,告诉那些孩子们:我们是老师,我们来了。
听说,那么多的孩子成了孤儿,那么多的人都去领养。心情便也澎湃起来。对着遥远的汶川说:我,也想要一个!
听说了很多的故事,看到了很多的画面,想说的太多,太多……
最难忘的,还是那举国哀痛的日子。那一天的那一刻,所有的一切,忽然之间,一起静默。那种静默,在心里翻江倒海,澎湃汹涌。同学们排着队,站在操场,没有了往日的笑脸,包括一年级的小同学。也好似没有让老师多组织,多维持的样子,就是一声轻轻的“去操场集合”,就是一个弱弱的手势,大大小小的孩子青松般的肃立着。庄严的时刻到了,旗杆上已经降下的国旗也静默着。那一刻,风也静默。
校长笔挺的站着,一声发自内心的颤音訇然响起:xx县xx乡xx完小,全体师生,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罹难的同胞、兄弟姐妹们默哀三分钟,你们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会记着你们的——
默哀——
肃立——
警报轰鸣——
汽笛悲泣——
事后,有同事说:校长今天很爷们。
我悄悄说:是在将功补过吧。
大家抚风轻笑:是的,多亏了有这么伟大的祖国!多亏了有这么强大的民族!多亏了有这么凝聚的力量!
晚上,电视上一遍一遍的放着天安门广场上默哀的镜头,让我感动的,止不住的要男儿落泪的,是默哀之后的振臂高呼:
汶川加油!
中国加油!
汶川,我们来了!
汶川,不会倒下!
祖国,一定强大!
祖国,我们永远是你的儿女!
英雄的汶川!英雄的祖国!
……
那些头发斑白的老太太,那些被父亲扛在肩头的孩子,那些还是满脸稚气的学子……千千万万的拳头,千千万万的臂膀,喊得声嘶力竭,喊得热泪横流,喊得和电视外面的一草一木紧紧地融合,暖暖的相拥……
记得一位同事说:放假的日子很难熬啊!玩着玩着也没意思了。
另一个同事说:学校里就得有学生啊!没学生的学校也不是学校了。
我说:是啊,快了,快要恢复正常了,孩子们就要来了,学校里的笑声一定会再响起来的。
2012.12.20
第2篇:那段难忘的日子
那段难忘的日子
我已经经历了55个季节,但使我最难忘,最开心的莫过于和小学五年级的同学在一起的那段日子了。
那段日子,犹如一杯香茶,滋润着我的心田;那段日子,犹如一泓清泉,使我感到无比清爽;那段日子,犹如一杯温水,时时刻刻让我感到温暖。和同学们在一起的那段日子,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如:诚信,坚强,勇气„„同学们不但互相帮助,还很团结,很友爱。
那是一次拔河比赛,每个班级都在紧张地筹备着,可我们班却出现了状况。比赛那天,我们准备就绪,可没想到,第一个拉绳子的观彪却不见了,原来他拉肚子了,他妈妈打电话来跟老师请假了,那可怎么办?快到我们班了,这时,班长说话了:“大家不要慌,一定有办法的,不如我们让学明上吧。”“不行,学明没练过,比赛规则他又不懂。”正当我们非脑筋想这事时,学校大门口出现了一个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身影,没错,是观彪。大家蜂拥而至,“观彪,你不是生病了吗?怎么到这来?”没想到观彪说了这样一番话:“不能因为我一个的生病而影响到我们的班级,我们要团结。”
后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胜利,大家在操场上尽情的呐喊,尽情的笑。
回想起那段难忘的日子真好,真快乐啊!可现在,大家各奔东西,各有各的的新生活,新同学了。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聚的。
广东湛江吴川市吴川市吴阳中学初一:李华妍
第3篇:那段难忘的日子
那段难忘的日子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改变了许多,从稚嫩的男孩女孩成长成少男少女,在身体变化的同时,我们的情感亦随之变化着,脑海中自然也多了一些难忘,一些不舍,我们开始懂得团结,我们开始拥有坚强的意志,使我们有这一切的自然是令人难忘的军训。现在,我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再过不到一年我就要面临中考,在这段最重要的时间里,支撑着我扛起这巨大的压力的,竟然还是两年前的军训为我留下的影响。现在,就让我写写那段特殊的时光吧。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紧张的节奏,以及辛苦的训练,这就是军训生活的几大特点,“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格言已经成为我心里面一个最具有震撼力的座右铭。军训时,我们在炎炎烈日下站军姿,直到每个人膝盖都弯不下来了。我们在雨中打军拳,直到淋得全身湿透,汗水和雨水夹杂在一起,像是洗了澡一般
第4篇:难忘那段日子作文
难忘那段日子作文
大家在过去的人生中,最为难忘的一段日子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难忘那段日子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1:难忘那段日子作文
星期二早上,我与53位同学共同经历了一次“生死大战”—考试。
只听见那齐刷刷的写字,几位同学脸上皱了起来,一只手紧紧地握住笔。那神情仿佛在说:“这题该怎么写啊?好难!”一开始,我也有这样的体验,但后来,我的眉头松了下来,当我看到一道题时,突然拦着了笔尖。我左思右想,绞尽脑汁,回想课文,终于解决了,伴随着下课铃,齐唰唰的写字声,竟然一下子停住了,安静的如一根针掉下去一般。
下午,当最后一节课上完后,我们急切想要知道,自己成绩好何,老师走进教室里,一刹那,教室里的噪音像在人间蒸发了似的,瞿老师那动听的声音又在教室里响起来:“我来报一下分数,董诗雅93分……
第5篇:那段难忘的日子网络经典散文
那段难忘的日子网络经典散文
记得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歌词:“有些事从未想起,却难以忘记”。
正如这句歌词所表达的,人的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的可能只会在脑海里停留一段时间,但有的事情却会令人一生都难以忘怀。
现在的我在县里的一所重点高中就读,生活在一个和谐而且友好的班集体内。我只是这个班级体里的一个普通成员,没有辉煌的'过去,没有出众的外表,也没有优异的成绩。但我有着他们没有的,在我的生命中我遇到了让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朋友,是他们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友谊,什么叫做坚持。
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在三个月前我和我的朋友们和班上的同学们一样,还在为能进去自己心中所希望的学校和自己满意的成绩为中考努力着。
在那时,学校认为我们的上线率可以冲破校记录,父母认为我们是他们未来的希望,社会看来我们的毕业就相当于整个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