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02 07:13: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

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共9篇))由网友“人間觀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

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

原文: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以对。

译文:

世上流传公冶长这个人懂得天上百禽的语言。一天,有一只鹞鹰来报告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一只死獐,你去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公冶长答应后就前往了,果然找到一只獐,然而他并没有想把肠子喂给鹞鹰吃的意思。鹞鹰因此抱怨他。

没多久,鹞鹰又来向公冶长报告,公冶长又前往。远远看去,有很多人都围着一个东西在喧哗。公冶长以为它是一只死獐,怕别人夺走它,远远地呼喊道:“我打死的!我打死的!”到了之后,才知道是一个死人。众人就逮捕公冶长,扭送去拜见县官。县令审问他,公冶长再三辩解,县令说:“你刚才自己说‘我打死的’,难道是欺骗(我的话)吗?”公冶长没有话可以应答。

注释:

(1)公冶长:孔子的学生。

(2)鹞:鹞鹰。

(3)宰:县官。

(4)解:理解,懂得。

(5)无何:不久。

(6)居 :过了

(7)对:回答

(8) 食:喂

(9)应:答应

(10)是以:这是

(11)乃:于是

寓意:讽刺了公冶长贪得无厌、言而无信。

主人公介绍

公冶长(前519-前470),孔子学生。公冶氏,名长,字子长、子芝。春秋时齐国人,亦说鲁国人。孔子的`女婿。

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出于对诸侯开政的不满,又因对公冶长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许他为妻。公冶长婚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子犁,早亡,一个叫子耕。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

作者介绍

嘉靖(公元1522年 - 1566年)是明世宗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相当长的一个年号。

【大事记】

嘉靖年间曾多次爆发农民的**。

嘉靖年后期朝廷内部发生党争。

虽然在嘉靖年间明朝政府实行海禁,但在中国南部仍然有许多海民入海。他们的船只都是私造的大船,而且备有武器护航。

嘉靖二年五月——明朝实行海禁。

嘉靖六年——莫朝在越南建立。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廿一——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三年——戚继光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职。

嘉靖二十五年——索南嘉措被明世宗认定为三世**喇嘛。

嘉靖二十八年——唐荆川编纂《武论》。

嘉靖二十八年——《西麓堂琴统》出版。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考中举人。

嘉靖三十六年——海瑞任浙江淳安县知县。

嘉靖四十年——太湖大水。

嘉靖四十三年——海瑞任户部云南司主事。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进《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篇2:公冶长背诺文言文翻译

公冶长背诺文言文翻译

古文原文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言以对。

现代译文

世上流传公冶长这个人懂得百禽的语言。一天,有一只鹞鹰来报告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一只死獐,你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公冶长答应后就前往了,果然找到一只獐,然而他并没有想把肠子喂给鹞鹰吃的'意思。鹞鹰因此抱怨他。没多久,鹞鹰又来向公冶长报告,公冶长又前往。远远看去,有很多人都围着一个东西在喧哗。公冶长以为它是一只死獐,怕别人夺走它,远远地呼喊道:“我打死的!我打死的!”到了之后,才知道是一个死人。众人就逮捕公冶长,扭送去拜见县官。县令审问他,公冶长再三辩解,县令说:“你刚才自己说‘我打死的’,难道是欺骗(我的话)吗?”公冶长没有话可以应答。

相关词解

(1)公冶长:孔子的学生。

(2)鸱:鹞鹰。

(3)宰:古官名,此指县官。

(4)解:理解,懂得。

(5)无何:不久。

(6)居 :过了

(7)对:回答

(8) 食:喂

(9)应:答应

(10)是以:这是

(11)乃:于是

(12)得:得到

主人公介绍

公冶长(前519—前470),孔子学生。公冶氏,名长,字子长、子芝。春秋时齐国人,亦说鲁国人。孔子的女婿。

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出于对诸侯开政的不满,又因对公冶长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许他为妻。公冶长婚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子犁,早亡,一个叫子耕。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

篇3:《公冶长背诺》阅读答案

《公冶长背诺》阅读答案

世传公冶长①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②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

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宰③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言以对。 (选自《青州府志》)

[注释] ①公冶长:孔子的徒弟。②鸱(chi1):鹞鹰。③宰:县官。

一、解释下列加线字(3分)

(1)子食其肉( )

(2)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

(3)鸱是以怨之( )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本理解(3分)

1、“鸱是以怨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公冶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 的人,他最后落得这般下场给我们的启示是

篇4:《公冶长背诺》阅读题答案

世传公冶长①能解②百禽语。一日,有鸱③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④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

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⑤。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言以对。

【注释】

①公冶长:孔子的学生。②解:理解,懂得。③鸱 (chī) :鹞鹰。④应:答应。⑤宰:县官。

【简评】

这个故事讽刺了公冶长的言而无信和贪得无厌。而事实上,公冶长是孔子的学生,为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他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冶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出于对诸侯干政的不满,又因对公冶长身陷囹圄而痛惜,便将女儿许他为妻。公冶长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

篇5:《公冶长背诺》阅读题答案

1.(1)遥:远远地。(2)对:回答。 2.A

3.得到獐却无意给喂鹞鹰獐肠;是死人却以为是死獐,远远地喊是他击死的。

4.言而无信和贪得无厌。

篇6:《公冶长背诺》阅读题答案

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

(1)遥呼曰( ) (2)冶长无言以对( )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过了不久,鹞鹰又像以前一样来告诉他。

B.过了不久,鹞鹰又上前来报告他。

C.住了不久,鹞鹰又像以前一样来告诉他。

D.住了不久,鹞鹰又上前来报告他。

3.公冶长是因为得罪了鹞鹰并遭到了报复。他又因为 ,所以面对邑宰的审问无言以对。

4.本故事体现了公冶长 的品德。

篇7:《公冶长背诺》的阅读答案

世传公冶长①能解百禽语云。一日,有鸱来报长②,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 居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③。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言以对。

【注释】①公冶长:孔子的徒弟。②长:公冶长。③邑宰:县官。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鸱/又来报如前 B.鸱又来/报如前

C.鸱又/来报如前 D.鸱又来报/如前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分)

(1)子食其肉( ) (2)鸱是以怨之( )

3.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4.你以为公冶长自食其果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5.读后你受到怎样启示?并写出一句相关的孔子名言。(2分)

参考答案

1.A

2.(1)子:你。 (2)是:这。 (各1分)

3.然而他不打算把肠给鹞鹰(鸱)吃。 (2分)

4.公冶长言而无信,答应把獐的肠子给鸱吃却反悔。 (2分)

5.做人应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2分)

篇8:公治长背诺原文及翻译

公治长背诺原文及翻译

原文: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以对。

译文:

世上流传公冶长这个人懂得天上百禽的语言。一天,有一只鹞鹰来报告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一只死獐,你去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公冶长答应后就前往了,果然找到一只獐,然而他并没有想把肠子喂给鹞鹰吃的意思。鹞鹰因此抱怨他。

没多久,鹞鹰又来向公冶长报告,公冶长又前往。远远看去,有很多人都围着一个东西在喧哗。公冶长以为它是一只死獐,怕别人夺走它,远远地呼喊道:“我打死的!我打死的!”到了之后,才知道是一个死人。众人就逮捕公冶长,扭送去拜见县官。县令审问他,公冶长再三辩解,县令说:“你刚才自己说‘我打死的’,难道是欺骗(我的话)吗?”公冶长没有话可以应答。

注释:

(1)公冶长:孔子的学生。

(2)鹞:鹞鹰。

(3)宰:县官。

(4)解:理解,懂得。

(5)无何:不久。

(6)居 :过了

(7)对:回答

(8) 食:喂

(9)应:答应

(10)是以:这是

(11)乃:于是

寓意:

讽刺了公冶长贪得无厌、言而无信。

篇9:贾人背诺文言文翻译

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③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④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⑤!”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⑥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⑦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⑧救诸⑨?”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①贾人:商人。 ②浮苴(chá):水中浮草。 ③巨室:世家大族 ④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⑤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 ⑥黯然:失望的样子。 ⑦薄:迫近⑧盍:何不 ⑨诸:他

文言知识

现代人看来,“商”和“贾”的语意无大差别,都是贸易的意思;但在古时候,“商”和“贾”在经营方式上却有所不同,所谓运货贩卖为“商”,囤积营利为“贾”,所以说“行商坐贾”。从一个地方买进,到另一个地方卖出,用这种方式做生意的人叫贾人。

第2篇: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

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

《公冶长背诺》是一篇典故。出自《青州府志》。作者是嘉靖。以下是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以对。

译文:

世上流传公冶长这个人懂得天上百禽的语言。一天,有一只鹞鹰来报告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一只死獐,你去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公冶长答应后就前往了,果然找到一只獐,然而他并没有想把肠子喂给鹞鹰吃的意思。鹞鹰因此抱怨他。

没多久,鹞鹰又来向公冶长报告,公冶长又前往。远远看去,有很多人都围着一个东西在喧哗。公冶长以为它是一只死獐,怕别人夺走它,远远地呼喊道:“我打死的!我打死的!”到了之后,才知道是一个死人。众人就逮捕公冶长,扭送去拜见县官。县令审问他,公冶长再三辩解,县令说:“你刚才自己说‘我打死的'’,难道是欺骗(我的话)吗?”公冶长没有话可以应答。

注释:

(1)公冶长:孔子的学生。

(2)鹞:鹞鹰。

(3)宰:县官。

(4)解:理解,懂得。

(5)无何:不久。

(6)居 :过了

(7)对:回答

(8) 食:喂

(9)应:答应

(10)是以:这是

(11)乃:于是

寓意:讽刺了公冶长贪得无厌、言而无信。

主人公介绍

公冶长(前519-前470),孔子学生。公冶氏,名长,字子长、子芝。春秋时齐国人,亦说鲁国人。孔子的女婿。

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出于对诸侯开政的不满,又因对公冶长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许他为妻。公冶长婚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子犁,早亡,一个叫子耕。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

作者介绍

嘉靖(公元1522年 - 1566年)是明世宗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相当长的一个年号。

【大事记】

嘉靖年间曾多次爆发农民的**。

嘉靖年后期朝廷内部发生党争。

虽然在嘉靖年间明朝政府实行海禁,但在中国南部仍然有许多海民入海。他们的船只都是私造的大船,而且备有武器护航。

嘉靖二年五月——明朝实行海禁。

嘉靖六年——莫朝在越南建立。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廿一——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三年——戚继光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职。

嘉靖二十五年——索南嘉措被明世宗认定为三世**喇嘛。

嘉靖二十八年——唐荆川编纂《武论》。

嘉靖二十八年——《西麓堂琴统》出版。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考中举人。

嘉靖三十六年——海瑞任浙江淳安县知县。

嘉靖四十年——太湖大水。

嘉靖四十三年——海瑞任户部云南司主事。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进《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第3篇:公冶长背诺文言文翻译

公冶长背诺文言文翻译

《公冶长背诺》是一篇典故,出自《青州府志》,作者是嘉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冶长背诺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古文原文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言以对。

现代译文

世上流传公冶长这个人懂得百禽的语言。一天,有一只鹞鹰来报告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一只死獐,你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公冶长答应后就前往了,果然找到一只獐,然而他并没有想把肠子喂给鹞鹰吃的意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公冶长背诺》阅读答案

《公冶长背诺》阅读答案

世传公冶长①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②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

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宰③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言以对。 (选自《青州府志》)

[注释] ①公冶长:孔子的徒弟。②鸱(chi1):鹞鹰。③宰:县官。

一、解释下列加线字(3分)

(1)子食其肉( )

(2)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

(3)鸱是以怨之( )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冶长背诺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