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项目策划书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28 07:12: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城市基础设项目策划书

城市基础设项目策划书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新建项目指筹建单位情况,技术改造项目指原企业情况)

3、拟建地点:

4、建设规模:

5、建设年限:

6、概算投资:

7、效益分析:

二、市场预测

1、供应现状。(本系统现有设施规模、能力及问题)

2、供应预测。(本系统在建的和规划建设的设施规模、能力)

3、需求预测。(根据当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系统设施需求情况,预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系统设施需求量分析。)

三、建设规模

(一)建设规模与方案比选

(二)推荐建设规模及理由

四、项目选址

(一)场址现状(地点与地理位置、土地可能性类别及占地面积等)

(二)场址建设条件(地质、气候、交通、公用设施、政策、资源、法律法规征地拆迁工作、施工等)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技术方案选择

2、主要工艺流程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主要设备方案

(三)工程方案

1、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方案(附总平面图、规划图)

2、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3、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估算(先总述总投资,后分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安装费等)

2、流动资金估算

3、投资估算表(总资金估算表、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

(二)资金筹措

1、自筹资金

2、其它来源

七、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2、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表和分项成本估算表)

3、财务分析

(二)社会效益

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3、社会风险分析

4、社会评价结论

八、结论

尊敬的广大市民: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

据调查,XX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XX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XX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

为了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积极宣传白色垃圾的危害,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

2。利用休息的时间,组织一些好友到街上去捡一些被人遗弃的塑料袋等白色垃圾,为大街做个“美容手术”。

3。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4。偶尔用了塑料袋,也要一袋多用,如:在菜市场买菜的塑料袋,拿回家还可以装垃圾。

5。超市里装菜的'袋子也可以换成绳子,用绳子绑住菜还可以方便拿。

广大市民们,让我们用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概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责任。让我们以不让地球被白色覆盖为目标,去行动吧!

xxx林业局局长:

xxx一带是严重的沙漠化地区,空气干燥,植被稀少 ,生态环境十分糟糕。只有加大森林建设,才能改善这里的环境。美丽的生活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殷切希望的。然而当下太原,树木稀少,人们整日沐浴在“风土”之中,饱感“沙漠风情”。究其原因,除了地理位置本身,还在于xx的森林太少了,树木贫瘠,阻挡不了风沙,若多植树,定能翻新面目。而林业局的同志们,应当加强工作力度。谁都不管不顾的话,太原地区 迟早被黄土隐埋。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将荒废的土地全部利用到植树上。

2。对城市绿化带进行拓宽,重点保护。

3。多多宣传植树爱树。

4。为市民免费发放小树苗,全民参与森林建设。

为了我们的家园,赶快加入到植树大军中来吧!让“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不再重演!

第2篇:城市生态基础

城市生态基础

蚌埠市生态建设分析与规划论文

学生: 学号: 学院: 专业:

摘要

内容摘要:生态城市的建设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个热门话题,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尽管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已经经历了很大的发展,但迄今为止,全球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甚至对于生态城市也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和清晰的概念。本文以蚌埠市作为实例,在详细分析了蚌埠城市现状的前提下,论述了蚌埠市在建设成生态城市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条改进意见。

关键词:蚌埠城市生态生态建设

Abstract Abstract: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an emerging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after ten years’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ity has experienced great development, while so far there is not a recognized global eco-city in the true sense, even for an eco-city is also no universally accepted definition and clear concept.In this paper, Bengbu City as an example, i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city of Bengbu premise, discues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Bengbu city encountered in the course, and made a few targeted improvements.Keywords: Bengbu city Ecological Ecology

一、蚌埠建设生态城市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

1、地理位置

蚌埠市(116.45’E~118.04’E,32.43’N~33.30’N),位于安徽省北部,居于苏鲁皖之中心,蚌埠市北与宿州市、濉溪县、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风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风台县相依。津浦铁路从市境中部纵贯南北,京沪、淮南铁路交汇市间,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市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行政区划见图1。蚌埠市区(东经117.31’~117.11,北纬33.01’~32.49’),北部与固镇县、五河县交界,东部与风阳县毗邻,南部与风阳县接壤,西部与怀远县相连。

1、蚌埠市行政区划图

2、土地资源与利用

蚌埠市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承东启西,交通便利,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构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全市土地总面积595213.2公顷。其中农业用地总面积为459885.2公顷,建设用地总面积77702.3公顷,未利用土地总面积为57625.7公顷。详细的利用情况见图2。其中农业用地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以城市城镇用地和交通用地主。

2、蚌埠市土地利用现状

3、水力资源与利用

蚌埠地区最大的自然地表水是淮河,在蚌埠市区境内全长150.7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63亿立方米。淮河蚌埠境内有一、二级支流13条,河流总长度为650.8公里,水域总面积为389.35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6.7%。蚌埠市水资源总量为25.0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0.95亿立方米。蚌埠市境内先后建成了淮北大堤、怀洪新河、五河内外水分流等大型防洪除涝工程,兴建了蚌埠闸、上桥水利枢纽等综合水利工程。通过利用芡河洼、天河洼、四方湖、香涧湖、沱湖、天井湖、龙子湖等湖泊洼地蓄水,总调节库容约4.5亿立方米。蚌埠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埋藏浅、水质好、储量大,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三个县区。

4、人口及经济状况

截止到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346.9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9.54万人,占人口总数25.8%;非农业人口90.50万人,占人口总数26.1%;农业人口256.4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3.9%;人口出生率15.8‰,死亡率10.8‰;人口自然增长率5.0‰。

近年来,蚌埠市经济保持着较侠的发展速度,GDP有了明显的增长(见图3—4)。蚌埠市近10年来GDP增长基本上都高于国家平均水平,2004年GDP年增长率更是达16.5%。2004年完成GDP263.66亿元。

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现状

1、环境保护现状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根据2009年环境监测结果,蚌埠市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淮河蚌埠闸上)水质达标率为100%,所有月份水质均达到饮用水源地Ⅲ类水标准,与2005年相比,饮用水源地水质有明显改善。2009年蚌埠市主要河流、水体监测结果显示,淮河干流蚌埠段沿程水质良好,为Ⅱ-Ⅲ类水体,与2005年相比水质情况明显好转;淮河支流浍河固镇段为Ⅳ类水体,怀洪新河五河段达到Ⅲ类水体,与2005年水质情况持平。近五年水质监测数据显示,蚌埠河流水质情况明显好转,但城市内河水体水质污染情况仍有待改善。

大气环境方面,2009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良好,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0.02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为0.027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为0.065毫克/立方米,年均浓度值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98.3%。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大气环境污染以尘污染为主。

在噪音控制方面,2009年蚌埠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连续声级(Leg)年均值为57.1 dB(A),略高于2005年水平,优于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区昼间标准值(60 dB(A))。2009年市区道路交通噪声Leg年均值67.1 dB(A),优于国家规定的70 dB(A)标准,与2005年相比基本持平。

2、生态建设现状

目前,蚌埠市有五河县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即龙湖省级风景区和怀远涂山省级风景区。蚌埠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生态示范区。2006-2009年期间全市共建成省级生态村8个(五河县3个、固镇县2个、怀远县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固镇县刘集镇)。“十一五”期间全市中小学建成绿色学校47所,比2005年增加20所,绿色学校建成率稳步提高。截止2010年上半年,城市绿地面积3371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792万平方米,附属绿地1419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2.87%,绿化覆盖率37.8%,人均公共绿地8.98平方米,三大指标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全市城市主次干道102条,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道路绿化达标率75.49%。“十一五”期间,完成成片造林8万亩,建设农田林网55.8万亩,培育间伐52.5万亩,义务植树1627万株;完成绿色长廊线路绿化270公里,林带建设120公里。“十一五”末,全市林地面积达133万亩,有林地11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80万立方米,比“十五”末增加68万立方米。“十一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13.3%,林木绿化率17.1%。

三、蚌埠建设生态城市构想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市级行政区域。生态城市是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即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支撑着生态城市这一复合系统的协调、持续运行。生态城市不是追求某一系统的单一绩效,而是整体综合功能最佳,即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协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持续发展。因此,从总体上来说。生态城市的创建标准应从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共同来确定:社会文明、经济高效、自然和谐。生态城市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1、建立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是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发展工业生产,综合防治环境污染,使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不产生消极影响,或将消极影响严格控制在生态系统容许范围之内,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恢复的工业体系。

工业是现代化社会经济的核心,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也是蚌埠市目前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多年来,蚌埠市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工业发展成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制约了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成为经济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的障碍。工业的“生态化”是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对蚌埠生态城市建设来说也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的发展,为全面、根本地解决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以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等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实际策略,是蚌埠市实现经济生态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是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蚌埠未来工业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高能耗、高物耗的经济增长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态效益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蚌埠市工业的生态转型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首先,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高增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次,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保持传统产业优势和长期稳定发展的态势:再次,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念,积极探索和开拓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建立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实现农村经济高效、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蚌埠的农业发展应遵循生态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商品品牌、市场占有率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注重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与环境质量的改善相结合:实现生产-经营-市场相衔接,产量、质量、效益相统一,增产与增效相一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3、建立生态旅游产业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去旅游,享受自然,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同时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旅游。

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当整合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完善各景区功能和配套服务接待设施,提升蚌埠在邻域内的综合竞争力,着重提高现有旅游产品的质量,开发吸引力强的精品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定位于周边省市,以接待短程游览为主,使之形成皖东北旅游中心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的构架,并为下一步全面建设综合型生态旅游基地打基础。

4、生态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治理

在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指导下,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以保护水环境就是促进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提出蚌埠市水生态环境的规划方案:建设水资源协调控制、优化配置的新格局,建立“控源、截流、治污、回用、导排”五位一体的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建成“优质蓄水、清洁提水”高质量供水系统。

基于城市水资源利用及供需分析,建设完善的“蓄、调、泄”的防洪安全和水资源调配体系,建成生产、生活、生态合理的供水网络格局,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水费征收,逐步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以保护水环境功能为前提,兼顾流域上、下游之间的水资源需求,保证生态用水,维持河流的自净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建立和完善工业和生活节水机制,保障蚌埠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空气污染治理

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首先针对可吸入颗粒物,一方面要加强对各施工工地的管理.减少建筑行业带来的扬尘;另一方面要加强道路交通扬尘的防治,凡在市区从事散装货物运输的车辆一律实行密闭运输:同时采取绿化责任制等措施,提高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能好的树种,结合城市绿化规划,大力发展植物净化,防止城市扬尘污染。而对于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应从源头着手,取缔一批不符合污染排放资质的企业,此外多在城区种植绿化树木也是十分必要的。(3)固废和危险弃物污染防治

建设固体废弃物管理网络,完善回收利用系统;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后续管理,不断提高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严禁危险废物排放和擅自处置,建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城市生活垃圾逐步实行无害化、量化、资源化处理。大力开展“白色污染”治理,鼓励扶持兴建回收利用塑料资源的项目,进一步扩大资源的再利用。

四、总结

城市走生态化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快速增长、耕地以及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等,使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只有使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相互协调一致,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各种关系,才能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第3篇:城市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 程 说 明

一、课程简要说明

城市管理学(原市政规划与管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借鉴西方国家城市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和管理的现实问题,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我国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国城市管理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和职能,可以使学生在学好城市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我国城市管理的实践,并运用所学理论对现实城市管理现象进行分析。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专业必修课程,城市管理学(原市政规划与管理)属管理学范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背景知识;同时,作为研究政府管理行为的科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城市学等课程也有密切关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城市管理学(原市政规划与管理)是中央广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设项目验收大纲doc

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建设项目验收大纲

一、验收对象

列入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按计划任务书规定建设期已满的建设项目。

二、验收依据

(一)《浙江省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原则。

(二)经批准的《浙江省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

(三)建设过程中各级管理部门批复的有关文件。

三、验收内容

(一)计划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的研究发展方向、目标明确的程度。

(三)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承担的科研任务及取得成果的情况。

(四)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的实验条件建设情况和总体水平。

(五)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六)经费使用情况。

(七)依托单位提供配套及支撑条件落实情况。

(八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三线城市项目

说下自己项目的情况吧,世联代理三线城市项目,14万方,全高层,3.3容积率,城市陌生区相对高端盘。本人驻外主策,项目11月份一期开盘,销售不错,对2010年工作总结一下: 营销总结:

1、项目为启动前如何蓄客?——找客户

2、三线城市项目如何造势 ?——找渠道

3、如何实现片区价格突破 ?——价格引导

4、三线城市开盘要点!——Important Q1:项目未启动前如何蓄客?——找客户 主策略:活动造势,优惠+互动

途径一:武商量贩外展——项目附近繁华区人流集中处 途径二:房展会活动蓄客造势——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途径三:人居调查活动有奖互动——结合媒体互动,增加来访 途径四:绿卡优惠活动及升级——稳定现有客户,吸引新客户 三线城市前期蓄客总结: 多活动,启势宣传!

多互动,聚集人气!

多优惠,积累客户!忽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城市推广策划书

南京城市推广策划书

南京城市推广策划书

一、前言

南京,是一个彰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都风貌与滨江风光融为一体的国际历史文化名城。它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正逐步扩大,是国际上看好的21世纪亚洲环太平洋地区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之一。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公关推广活动,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深度发掘南京市的旅游、就业资源与潜力,给南京市旅游、就业一个明晰、有力的定位,以此与其他同类旅游、就业城市划出明显的距离,并通过新闻传播、品牌宣扬、活动推广等形式,整合各种公共关系与潜在优势,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南京市形象,最终达到建立起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就业、旅游品牌。

二、市场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品从经济承受能力方面开始为大学生所接受。近年来,高校继续扩招,我国在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课设感想

课设感想

本次课设主要锻炼了我们的零件设计能力以及真正需要加工的时候需要的动手能力操作。我们通过金工实习老师的指导学会了包括铣床,车床,线切割以及钻床的一系列机床的使用方法。因而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操作与运用各种机床的操作,虽然期间有一些小瑕疵但是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因为通过多天的锻炼我们已经可以熟练掌握多种机床的独立操作了。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将课程设计放在一些课程学习中进行这样大家可能会更融会贯通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并能充分理解。另外在此次课设中,我主要担任铣床及线切割方面的加工任务以及一些孔加工也是由我负责,首先我们进行的是铣床方面的操作,铣床加工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注意要将工件夹紧,不然很容易出现崩刀现象,同时我们还要一些比较好的加工手法,就是一定要平稳而缓和地转动摇杆,令工件平稳移动,这样就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项目策划书

策 划 书

一、项目名称:国电九江发电厂“上大压小”扩建项目2×660MW超超临界机组 招 标 人:国电九江四期发电有限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国电诚信招标有限公司

产品种类:

220kV SF6断路器数量:6台

220kV隔离开关数量:18组

220kV SF6电流互感器数量:18台

220kV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数量:8台

220kV 氧化锌避雷器数量:18台

二、工作进展情况:

1、与国电九江四期发电有限公司主任及有关负责人进行前期交流、沟通,为此次投标奠定好的基础。

2、与该工程有关人员达成合作协议,以便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与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沟通。

高原

2011年4月22日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城市基础设项目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基础设项目策划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