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辋川情结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26 07:12: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王维的辋川情结

王维的辋川情结

辋川的生活,在王维一生中有着巨大的意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众所周知,辋川是大诗人王维一生中居住最久也最喜欢的一处居所,在这一期间诗人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章。“王维的辋川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是他的代表作。”[1]可以这样说,辋川对于王维的人格特征的形成与创作来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的作用。

在辋川以前,王维也曾一度隐居过。但是不论是洛阳、嵩山还是终南这并不是真正的归隐。而无可讳言更大程度上是其进入官场的“终南捷径”!这是唐朝下层知识分子进入政治生活的最重要的捷径之一(另一条捷径就是“干诸侯”)。王维也不例外,幼年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并有着建功立业的热情。二十一岁以前就写出了《洛阳女儿行》、《桃园行》等著名诗篇,显示出一个少年的非凡才情。其《送綦母潜落第返故乡》“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更是表现了他强烈的立功情思。此时的他,出入于权贵之门,希望得到推荐,并最终借助权贵进身于朝庭。

很显然,早期的王维并没有一开始就与佛教结下深厚感情,即使在辋川时期,他也没有放弃做官。他与佛教的感情是在他政治受挫折后与日俱增的。他创造性的将做官和隐居统一起来而使这两种矛盾的思想得到了一种完美的解释――半官半隐!他并不欣赏陶潜处理这一矛盾的'方式。他说:“近有陶潜……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

在王维看来,处身唐代的隐逸,与以往绝不相同,最本质之处在于为保持精神的独立性而不必摒弃世事,出处仕隐可以和谐为一体。出于对隐逸真谛别样的领悟,王维经营了这座距长安不远的郊野别墅园――辋川别业,过起了亦官亦隐的生活,实践了他“迹崆峒而身拖朱绂,朝承明而暮宿青霭”出处相宜的理想。这样看来,王维之与辋川的偶然相遇中有一种必然。他对辋川有一种内在的生命述求!辋川在诗人的眼中是最理想的居住所,是因为辋川能满足他“进而做官,退而隐”的内在要求――这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辋川情结。

在辋川生活的王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他思想中的退隐的成分越来越突出。“王维当年回到长安后…开始走上一条回避现实斗争,追求安适的生活道路。”[3]这条路毫无疑问得力于佛教的影响。而正是这拥有佛教的辋川生活让他在艺术上达到了颠峰!

辋川的很多景观其实都只是一些小丘小溪,但是作者却给它们了以最极关怀。因此,辋川与王维的关系就不再是“景因人显,名因文传”或者“景因人生,文因景传”[4]这种单间的对应,而是一种复杂的双向建构!正如我们前面所论述的那样,王维眼中的辋川,不仅仅是取乐居住的地方,它与王维的“半官半隐”思想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合拍。而辋川对于王维来说,绝不仅仅是提供游玩、只作怡情的场所。辋川深华了他对于佛性与禅的理解,造就了他的艺术巅峰。

辋川的美,使王维情不自禁地赞颂。然而他的赞美不像大多数其他别的文人仅仅高亢地赞扬其景观之美。(如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序》对该阁的美是大加渲染可以算作代表作)王维却将自己的情感掩埋得很深。他的辋川诸作没有一首是热烈的,都充沛着一种淡淡的哲理。这很明显得力于他这一时期对于佛理的研习与感悟,使他的辋川诸作达到了一种后人难以达到哲理的高度。

辋川诸作中的世界是一个绝对详和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往往连人都没有,它表达出天地自然的感悟。这一类作品如《文杏馆》、《鹿柴》、《木兰柴》、《柳浪》、《辛夷坞》等。现在我们具体讨论一下他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是一个绝无尘世烟火甚至连人都没有的自发的世界。作者摒弃了人欲,还万物佛性。从事物本身出发,真实地描述了山中芙蓉花的自然的一生。在这直述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宇宙大世界“无目的却合目的”[5]的哲思。实现了佛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人生”的佛性体悟。获得了“瞬间时间的永恒”[6]的神性快乐。不言而言尽,融入了浓郁的禅理,这也辋川诸作的基调,贯穿着辋川诸作。使得在辋川诗中即使有人出现,也绝不是俗世中充满各种欲望的人,他们是那么自然,那么超脱,都有一种禅意的抒写。如《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浦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人的出现是多么的自然与超然。没有利害的计算,没有人为的规定“巳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是那么随和、自由舒适地“浣纱明月下”。“就在这普通的感悟中便可以超越,可以盘步晤,可以达到永恒一获得那常住不灭的佛性。”[7]这难道不是一种超脱的禅意吗?

这里所描绘的一切,都是他对于大自然的感悟,而感悟正是禅最重要的要求。在这些诗中,作者从来没有清楚明白地告诉过我们什么,它需要我们去感悟而不是理性的解读。表面上作者只是在直陈其事,然而作者将天地间的所有的事理都说透了,当然这需要我们去悟。他是将禅与诗完美结合的第一人,“诗佛”的名号不是浪得虚名的,而这一切都得力于辋川的生活,这一切都是他在辋川的生活中逐渐思考形成。辋川的美景使他有了深刻体悟佛性的契机,深华了他对宇宙大片段的理解。而他也最终借助于对辋川景色的描写、借助于诗歌创作表达出了他的思想的成果!

第2篇: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力辟其说:“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祐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按,嘉祐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谁的诗句,这很难说;然而,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的。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石林诗话》卷上)“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固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艺术见解还是不错的。

第3篇:辋川闲居王维阅读答案

辋川闲居王维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辋川闲居王维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辋川闲居王维阅读答案1

辋川闲居

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①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莫於陵子②,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史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积雨辋川庄作》唐诗赏析: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王维《辋川别业》翻译赏析

王维《辋川别业》翻译赏析

王维 《辋川别业》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纶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释:

辋川别业是中国唐代王维在蓝田县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别墅(今已湮没)。辋川别业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因以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使山貌、水态、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现出来,在可歇、可观、可借景处,相地面筑宇屋亭馆,创作出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现存有传世的《辋川集》和后人临摹的《辋川图》。

然:燃。

娄:乞丐。

伛偻丈人: 《庄子》外篇·卷七上《达生》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王维的辋川情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维的辋川情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