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
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书信吧,书信是人们用于表情达意的一种交际工具。你所见过的书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1
敬爱的陶老先生,您好:
我上初中的时候学过您的《五柳先生传》,知道您是一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廉君子,您脱离官场,隐居山林,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日子。那时候我是那么地崇敬您啊,高官厚禄也没能束缚住您向往自由、追逐真我的意念。宁可家徒四壁,您也不愿与他人同流合污。
而当我大学毕业,走上社会,经历了一些事,心思又开始飘飘荡荡地回溯曾经。这时候我又想起了您。相对于曾经的敬仰,我更多的是羡慕您了。
记得您这样描述过您的生活环境,“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在我看来,您好像生活在童话的世界。那里没有高涨的房价,不用蜗居;没有环境污染和转基因食品,放心吃水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用别人给您发工资,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就足以温饱;偶尔还可以闲情逸致地吟诗作赋,不用每天挤地铁、坐公交,忙得焦头烂额还经常迷失自我。
您可能不知道,我这边的世界里有卫星、有火箭,有电子产品、有因特网,我每天坐在家里,对着一个发光的屏幕,它就会告诉我全世界刚刚发生了什么,坐着飞机不用一天我就能飞到地球的另一边。按理说,我应该感觉幸福,可我并没有这样觉得。我拿着照相机四处拍风景,可感觉没有哪处景色走进了我心里。我是北漂一族,每天上班,月底发工资,吃饭倒是够了,就是感觉永远也买不上个房子,也不知拿什么孝敬父母。我们的社会里多了一个叫做工业的东西,我们的衣食住行,它都能解决,可就是给不了我们快乐,反而让我们越发疲惫。
我说了好多莫名其妙的词是吧,您老一定听不懂我的话吧,但我就想找个人唠唠嗑,您老就勉为其难地听听吧。也许无知如我,您要笑话我了,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妨今晚在梦里告诉我哈。不知不觉接近子时了,打扰您休息了。晚安,好梦!
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2
陶渊明先生:
您好!
您前半生有“大济苍生”的宏愿,而后半生却“躬耕自资”。是官场的黑暗反衬了您“部位五斗米”的气节。您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一生足矣!
是《桃花源记》让我了解了您。你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其中就包括我,一个价值观尚未明确的少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多美好的自然环境呀,俨然是人间仙境。更何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淳朴的民风,和谐的关系,幸福的生活。这是您的期望和梦想呀,也是多少代人的期盼和追求啊。
我喜欢您,喜欢您那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朴真。您的《归园田居》,字字句句都表现出您的安贫乐道,潇洒自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您内心超脱尘俗,自然不理会世俗沉浮。
我最爱您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真正的隐士,必然陶醉于大自然的雄伟与灵秀。以景怡情,以情怡景,人与自然的和美统一,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我向往与您一样,悠悠地望着高高的青山,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成功或失败,在大山面前都南无渺小,那么微不足道,自然而然的忘乎无谓的悲伤与欢喜。
我敬佩您高尚的气节,您不肯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趋炎附势。而是不卑不亢地面对权贵。富贵可以抛,气节不能丢!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俨然超过了精神上的追求,若没有您,谁为我们做指路明灯?
其实。我有事也在想,与其“独善其身”,不如救济天下。我不知道,如果你积极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结局会不会一样。即使您没有成功,但起码做出了努力。当然,您能的血液中就透着正气,与小人斗争,不符合您的气节。
如果一天,我能和您见面,将无比欣喜。因为我盼望真实地走入您的世界,感受您的气息,感染我,陶醉我。
现在,着仅是一个美好的想象,我们的肉体跨不过时空的距离,但是我盼望饿的精神世界可以与您有点点交融。我更希望所有人的精神世界都可以与您交融,这样世界会变得更好。也不枉《桃花源记》的字字忠良。
祝您永远畅游桃花林!
第2篇:致陶渊明先生一封信600字
致陶渊明先生一封信600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书信吧,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意见、传递信息、互通情况的工具之一。你写信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陶渊明先生一封信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陶渊明先生一封信600字1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近日在《中学文言》这一本书上看到您的经典之作————《桃花源记》。品读之后,深有感触。于是,便萌发了想与您聊一聊的念头。
在你的笔下,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尼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好一派生机勃勃,风景优美,生活安定祥和的繁荣景象呀!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桃花源里相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依然是一派“怡然自乐”的繁荣景象。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旧中国相比较,条件十分优越,人们的生活不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也大为提升,大力提倡低碳生活,大力作环保。在您的作品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当然了,我们现在也正如您描述的那样;土地平整,绿水清山,掀、欣欣向荣,充满了田园之趣。
在桃花源里,桃花源人:“设酒杀鸡作食,”二分好客。我们现在的人们也十分好客,但不是杀鸡摆酒,而是吃绿色食品。
我们现在的中国,比您的那个时代要好的'许多,没有战争,不像桃花源人是为了“避秦时乱”而到桃花源里。我信与在的生活和平安定,欣欣向荣。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十分幸福,但在一此国家:如利比亚、依拉克、巴基斯坦等国家,他们的生活十分的不安定。随时都会发生战争,炸毁了学校,炸死了许多儿童、老人……死的都是无辜的贫民。在那一些国家,他们希望和平,反对战争,保卫和平。
即然我们的生活这么美好,我们就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祝愿身体健康,万事顺心!
一位普通的中学生
致陶渊明先生一封信600字2
陶元亮先生:
久仰大名!冒昧打扰先生的清修生活,实属无奈之举,望先生见谅!
晚辈乃公元20xx年x一高二学子,距先生生活的年代千余年,先生怕也没听说过。曾于国学书中读到先生的作品,深深折服,桃花源内“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更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诚斯美哉!寥寥几笔,一派简静、单纯的和谐景象,就彷如绕梁美梦一般,令晚辈我回味无穷,羡慕不已。
然,梦终有破碎之日,何况黄粱之梦?先生莫慌,且听晚生细细道来。晚辈生活在21世纪中国的一个南方小城,此地亦有一小镇名为桃源,却断然与陶先生笔下的桃花源相差甚远。许多工厂拔地而起,所谓工厂,便是由机器代替人力工作的规模庞大的作坊。此类工厂,大抵都是些重金属工厂,排出令人不适的气体与污水,田地早不见昔日的自然之美。没有往日嬉笑打闹的河畔小童,没有牛背上悠然的笛声,没有夏日塘中戏鱼田田荷叶间,没有春日南飞燕儿的低语呢喃,晚辈亲见的,只是桃源河中漂浮的废弃物,闪着毁灭光芒的油污,田间骤然而起的厂房,乌黑的烟及刺目的白漆广告……如此凄寒又荒凉的场景,出现在众人眼中,令晚辈痛心疾首。每每思及至此,晚辈彻夜难眠啊!
话到此处,先生若想说,环境尚可补救,问题不大。晚辈则肆意顶撞一句,若是人也污染了呢?莫说晚辈猖狂,其有迹可循:“屋舍俨然”——昏暗的屋内赌博声音此起彼伏,“阡陌交通”——左顾右望猛踩油门冲红灯,“黄发垂髫”——打架斗殴诸如此类层出不穷。虽说不能完全杜绝恶劣风气,但是任其泛滥成灾亦不是长久之策。
晚辈此番话并不是愤世嫉俗,而是有感而发,是对一个城市的担忧,对于人类文明的担忧与爱啊!
后世之人
致陶渊明先生一封信600字3
敬爱的陶渊明:
您好!
我仍记得二十一世纪的“丫头片子”,因对您的诗文以及您本人“情有独钟”,故不畏天涯之隔遥寄此信。下面是小女对您所说的内容:
陶伯伯您可能想不到您的是能流传至今吧,您是不知道您的适合您的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老红老红了。自打小女初涉学堂以来,对你的诗可是“一心一意”。从您的《归园田居》中我体会到您悠然自得早出晚归的闲淡情趣,还有您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从《饮酒》中我感悟到您淡泊名利、怡然自得的心境;从《桃花源记》中我读出了您对统治者的愤恨和对黎明大众的同情;我最爱您《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悠乐和淡泊的心境;我最爱您《饮酒》中“问君何能尔,心愿弟地自偏”的洒脱,更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其乐,您的是让我受益匪浅。
此外,我还知道一些有关您的记述,请您听我慢慢道来:您是东晋的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您出生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川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但您因不满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朝廷的黑暗,毅然辞官归隐,我被您这坚毅、大胆的豪情所折服,我敬仰您寄情山水。淡薄名利的心态,还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您是我的偶像亦是万众人的。您的精神和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可是牵引着许多人的。
最后,小女有个不情之请,若有朝一日我来到您的那个年代还请您带我到桃花源畅游一番,让我感受一下桃源人的热情。质朴和他们“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幸福生活;让我与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
若有可能,欢迎您乘坐是空机器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来做客。
此致
敬礼
第3篇: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
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1]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陶艳明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之一。今天小编整理的是两位学生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迎大家阅读!
1.写给五柳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五柳先生:
从没有想到过会给您写信。晚生与您相隔一千六百余年,既不能作文,更无才为赋。然读先生之诗文,觉与君感怀相通,情之所至,不可不表,故写此一信。
君之《桃花源记》一直是中国历代读书人所熟知的名篇。其文语言精练而不落俗套,文中的寓意和境界更是为人所称道。说起这篇文章,就使我依稀联想起四五岁时,我的外公就曾经给我讲过这个故事。当时谈不上深究领悟,心中却感到伤感和神秘,似乎朦朦胧胧明白了一点什么。此
第4篇: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陶渊明先生:
您好!
您前半生有“大济苍生”的宏愿,而后半生却“躬耕自资”。是官场的黑暗反衬了您“部位五斗米”的气节。您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一生足矣!
是《桃花源记》让我了解了您。你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其中就包括我,一个价值观尚未明确的少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多美好的自然环境呀,俨然是人间仙境。更何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淳朴的民风,和谐的关系,幸福的生活。这是您的期望和梦想呀,也是多少代人的'期盼和追求啊。
我喜欢您,喜欢您那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朴真。您的《归园田居》,字字句句都表现出您的安贫乐道,潇洒自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您内心超脱尘俗,自然不理会世俗沉浮。
我最爱您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5篇:致陶渊明先生范文
致陶渊明先生范文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读了您的《五柳先生传》,我对您不由产生了敬佩之情。您少年时就颇有壮志,博学能文,心中就装着国家和人民。您二十多岁就出任仕途,在多年的官场打拼中,进进退退,一直无法实现心中远大抱负。您有高尚气节,不肯委身与世俗同流合污,以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不屈傲骨,着实让我敬佩。最终您隐居田园,终有了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您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源于您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田园的热爱,您坚守着心中所向往的、喜爱的东西。这正是为何,您能写出如此优美的山水田园诗词,您能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而这都是您的由心而发,说心里话,是您淡泊名利、质朴率真的体现。
在您的《五柳先生传》中,您生动的塑造了一个不慕荣利,抱扑守真的`五柳先生,他隐姓埋名,他闲静少言,他嗜酒爱书,他奔放洒脱,
第6篇:给陶渊明先生一封信
给陶渊明先生一封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信的经历,对书信很是熟悉吧,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写信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陶渊明先生一封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陶渊明先生一封信1
陶渊明先生
你好
《桃花源记》让我认识了你,让我知道了你内心的所向往;《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说明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
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积极的影响,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应该人人皆有耳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质。
然而,我又觉得他的一生是那么的不如人愿,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便有了“遂见用小邑”,做官并非是他自己的心愿,但是,由于这些外界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