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月半鬼节湖湘习俗作文
七月半鬼节湖湘习俗作文
农历七月,在古代这是阴阳交替的一个月份,也是地狱打开大门,鬼魂游历人间的时节。小的时候经常听长辈们说,七月到,不准走水边,不准说“鬼”、“死”字,不准晚归。如今,我已经渐渐长大,却依然谨记着他们的这些话语。我想,某一天我可能也只有如此来回忆他们了。
正规的鬼节在正七月半,也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然而,在我的家乡,很多家庭并不是在那天。就如我家。我家是七月初九“接客”,初十“送客”,而隔壁邻居家则推了一天。
什么是接客与送客?这是我们当地话语。接客,接的是逝去的长辈们的魂;送客亦然。
在初九的晚上,作为家中后辈女子,因我已经长大便可以随着父母、弟弟一起去接客。在以前,这是不可能的。我说不出其中的原因,只知道这是习俗。
父亲走在最前面,母亲紧挨着父亲,接着便是我与弟弟。父亲手中擎着红烛、香,母亲则拿着一沓纸钱。母亲边走边点燃纸钱,隔段距离便停下来在路边烧些纸钱,一直到接客的地方。其实,这个地方并不固定,但总归要与家有段距离,而且必须空旷,以免待会烧纸钱把其他东西给烧了。
等到我们拜了几拜,燃起香烛与香之后便放起爆竹。等到鞭炮响完,我们便开始一个个轮流鞠躬拜祭。之后便以弟弟打头回家,途中,谁也不许往后看,否则父母定要责骂。
这天晚上,八仙桌上的香不能断,桌子边的椅子也不能碰。
到了第二天,重新换一只香,把茶水杯洗净倒上干净的茶水,等待亲戚的到来。这天中午,依照家里的习俗,我们一般是吃面。妈妈将肉剁得碎碎的',放上些酸菜、葱等调料,先炒然后放入水做汤。这样的臊子只有家里的味道才最好吃。
等到下午时分,我们会挑选几个人去接客的地方烧包。烧完后差不多就快到五点了,此时晚饭已经摆上了八仙桌,但必须先让先人们“享用”,十分钟后差不多就可以烧纸钱放鞭炮了。等每个亲戚一一祭拜后,我们就可以撤掉香台上桌吃饭了。
吃完饭差不多大部分亲戚都会回家,准备他们家里的中元节。而我家则会切好水果,洗好碗,将撤掉的香台再次摆到八仙桌上,然后一起出门送客。送完客就可以将桌子放回原位,吃祭品。而这个中元节也就过去了。
第2篇:关于暑假的作文:七月半鬼节湖湘习俗
关于暑假的作文:七月半鬼节湖湘习俗
农历七月,在古代这是阴阳交替的一个月份,也是地狱打开大门,鬼魂游历人间的时节。小的时候经常听长辈们说,七月到,不准走水边,不准说“鬼”、“死”字,不准晚归。如今,我已经渐渐长大,却依然谨记着他们的这些话语。我想,某一天我可能也只有如此来回忆他们了。
正规的鬼节在正七月半,也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然而,在我的家乡,很多家庭并不是在那天。就如我家。我家是七月初九“接客”,初十“送客”,而隔壁邻居家则推了一天。
什么是接客与送客?这是我们当地话语。接客,接的是逝去的长辈们的魂;送客亦然。
在初九的晚上,作为家中后辈女子,因我已经长大便可以随着父母、弟弟一起去接客。在以前,这是不可能的。我说不出其中的原因,只知道这是习俗。
父亲走在最前面,母亲紧挨着父亲,接着便是我与弟弟。父亲手中擎着红烛、香,母亲则拿着一沓纸钱。母亲边走边点燃纸钱,隔段距离便停下来在路边烧些纸钱,一直到接客的地方。其实,这个地方并不固定,但总归要与家有段距离,而且必须空旷,以免待会烧纸钱把其他东西给烧了。
等到我们拜了几拜,燃起香烛与香之后便放起爆竹。等到鞭炮响完,我们便开始一个个轮流鞠躬拜祭。之后便以弟弟打头回家,途中,谁也不许往后看,否则父母定要责骂。
这天晚上,八仙桌上的香不能断,桌子边的椅子也不能碰。
到了第二天,重新换一只香,把茶水杯洗净倒上干净的茶水,等待亲戚的.到来。这天中午,依照家里的习俗,我们一般是吃面。妈妈将肉剁得碎碎的,放上些酸菜、葱等调料,先炒然后放入水做汤。这样的臊子只有家里的味道才最好吃。
等到下午时分,我们会挑选几个人去接客的地方烧包。烧完后差不多就快到五点了,此时晚饭已经摆上了八仙桌,但必须先让先人们“享用”,十分钟后差不多就可以烧纸钱放鞭炮了。等每个亲戚一一祭拜后,我们就可以撤掉香台上桌吃饭了。
吃完饭差不多大部分亲戚都会回家,准备他们家里的中元节。而我家则会切好水果,洗好碗,将撤掉的香台再次摆到八仙桌上,然后一起出门送客。送完客就可以将桌子放回原位,吃祭品。而这个中元节也就过去了。
第3篇:七月半鬼节诗歌
七月半鬼节诗歌
一个老百姓的习俗
承传了不知多少岁月
写满了一行行热泪盈眶的'离殇
让天下孝子贤孙痛断肝肠
把叠叠阴钱烧得满天红光
呼天唤地叫爹娘
喊了多少年月过去了
从未见喊回一个阴间亲人还阳
我随风入俗
在母亲节想见一回母亲
把父母的坟前摆满了一排排怀念
也把阴钱烧红了岁岁年年
可从未亲见一回母亲
如果阴钱可以换来母亲相见
我宁愿砸锅卖铁
好想母亲再抱儿一次
儿愿长跪忏悔儿时犯下的家规
偶尔梦中相会
母亲依就慈祥含笑无怨无悔
在父亲节里怀念儿时的调皮花样
变着法攀在父亲头上拉屎撒尿
父亲不气不急还笑得满脸幸福红光
也同母亲一样风光
把阴钱烧红了半边天
曾经拾元为老大
而今壹佰元居多
用法都一样
你们尽管好好化
我在鬼节鬼里话连篇
不知是骗鬼还是骗 自己
携妻儿跪拜父母坟前
老天扮着哭脸看我们
芳草拟风嘲笑
我不敢回想那一幕幕生离死别
高举痛苦难耐的双拳
呼天
第4篇:7月半鬼节习俗
7月半鬼节习俗((精选11篇))由网友 “點東東”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7月半鬼节习俗,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7月半鬼节习俗
7月半鬼节习俗
鬼节祭祖
1、祭祖
相传七月十五日为祖先回家的日子。所以各家各户,不论贫富,都要准备钱币、果脯、美酒以及时令之物祭祀祖先。七月十四这天叫江南节,十五日叫作江西节。
按我国的习俗,一年中祭奠亡灵,中元最为重要。家有新丧的,哀痛尚深,其至亲好友。要在死者去世第一年的七月十五准备好祭品,送到死者家中祭奠,以示追悼。
结语:中元节因为各地习俗略有差异,因此过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过节时间上也会有差别,在南方地区,祭祖的活动早在进入农历七月份就已经开始了,反而在七月十五当天人们是不祭祖的。
2、流放河灯
鬼节放河灯
虽然鬼节一词很吓人,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鬼节只是个与先人
第5篇:小学生关于七月半鬼节作文
小学生关于七月半鬼节作文
【篇一】
又是农历的七月半了,鬼节到了。
如今自己正在外地,想起曾经青少年时代每年在家乡湘中南地区(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与邵阳市邵东县接壤)过节的情景,总该写些什么吧。
所谓“七月半节”,相信很多人都并不陌生。其实这是中国最神秘、最奇特的一个节日,同时也是道、佛、儒三教合一的一个重大节日。全国各地,天南海北,均过此节,虽大同小异,却也缤纷斑斓。
道教称其为中元节(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为中元“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为下元“水官解厄日”)、“地宫圣诞节”、“冥阴节”;南方一些地方则俗称“鬼节”,以及“盂兰盆会”、“盂兰胜会”等(佛教说法,源自《大藏经》里的“目莲救母”故事)。2010年5月,香港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在我的家乡,
第6篇:七月半鬼节的相关习俗和禁忌介绍
七月半鬼节的相关习俗和禁忌介绍(整理15篇)由网友 “路人” 投稿提供,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七月半鬼节的相关习俗和禁忌介绍,供大家阅读。
篇1:七月半鬼节的相关习俗和禁忌介绍
月冤魂厉鬼游荡,夜晚野外阴气重
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为了让阴阳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在七月设醮普渡的习俗。民间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后一天都要进行拜祭。
望众鬼早日脱离地狱之苦,不再骚扰人间活人
人们认为,为这些鬼魂举行「普渡」礼,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早日脱离地狱之苦,另一方面希望他们不再骚扰世间活人。所以每年七月除了行「普渡」礼外,
第7篇:七月半鬼节的烧纸禁忌
七月半鬼节的烧纸禁忌
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月半鬼节的烧纸禁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先说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叫踏青节,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这一天是汉民族的祭祀扫墓的日子,也是踏青出游的日子。
按照旧的习俗,清明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再说鬼节
农历七月十四“盂兰节”,俗称“鬼节”,传说“中元地官”的生辰(一定还有猫猫问我说谁是中元地官,三官,指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