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征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19 07:14: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爱我中华征文

爱我中华征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征文具有主题鲜明、内容清楚的特点。那么一般征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我中华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

上周看完“感动中国”之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吴锦泉将自己磨刀挣来的血汗钱捐给灾区”“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徐立平始终坚持从事于危险的火药整形的工作”“屠呦呦坚持不懈地研究青蒿素”“郎平不放弃排球为国家挣得荣誉“阎肃热爱艺术”“莫振高一心为了学生的未来”“管东舍己为人救助遇害者”“买买提江—吾买尔公正无私为民着想”他们不都一一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么?

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应该有民族认同感、使命感、尊严感、荣誉感,传承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所谓“民族认同感”也就是民族认同意识,即民族认同性。他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民族认同感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民族的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民族态度和民族社会参与和文化实践等。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有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作为祖国的花朵、龙的传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轩辕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而尽心竭力,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的复兴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携起手来把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发扬下去,建设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吧!

第2篇:爱我中华征文

勿忘国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打开记忆的闸门,翻开尘封了75年的12月13日,被称为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战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炮火、拼杀、流血、呻吟、死亡!意味着尸横遍野、大地哀嚎!意味着邪恶、黑暗、血雨腥风、流离失所!意味着无辜百姓的生命走向尽头!战争,一个所有人都惧怕的字眼,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和平。同时,也不能忘记以前的那段国耻!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的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上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松田五郎日记: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见到房屋便烧毁,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几夜不熄灭。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杀人取乐,日军进城后兽性大发,滥杀无辜,花样翻新,情形惨不忍睹。有的往难民身上先漆汽油,后用枪扫射,枪弹一着人身,火光随之燃起,被弹击火烧之难民,挣扎翻腾,痛苦之极,日寇则鼓掌狂笑,引以为乐。有的令难民脱光衣服,破冰入水捕鱼,看着一个个难民在水中寒栗万状,手舞足蹈。有的把难民杀后割下人头,挑在枪上,漫步街头,嬉笑取乐。有的故意放火,诱人救火,却用绳子绑起救火者,将其抛入火中。有的把人捆在电线杆上,下面堆起干柴,慢慢烧烤,待人烧焦,才狂呼而去。有的割去难民的耳鼻,有的挖出难民的眼睛,有的把难民当成活靶,有的肚皮被扒开了,小便也割了去,有的„„他们用锥子和针,向我们同志身上直刺,直刺成了血人。被难同志有时叫骂怒视,他们会连眼睛也用锥子刺,最后是用刺刀把喉咙穿破,血象泉水一般地涌出来,“皇军”便在旁边拍手叫好。对整批被俘的老百姓,“皇军”如果用不着他们,便把他们赶到空地去,让他们各挖一个土坑,跪在坑边,不跪的话,日军就会向他们腿上刺一刀,那当然就跪下了!于是,“皇军”就对准他开一枪,这么一来,尸体就倒到坑里去了。“南京东关附近有个大粪池,日军认定里面藏着东西,在那严寒的冬天,天气十分凛冽的时候,集合了三十多个难民,逼他们下去打捞,稍有不愿意的,就是一枪。结果打死十几个人,下去冻死十几个人,日军那些禽兽就会鼓掌大笑,得意而去!在南京有一个池塘,日军逼老百姓下去摸鱼。你想天气积雪盈尺,下去也是死,不下去也是死,结果打死了二十几个人。南门外,有一次日军准备离去,在附近捉到了一个五六十岁的缠足老太婆,他们故意开玩笑,把大树锯去三分之二,留下一节木头,强扶老太婆站在上面,你想那样大年纪的缠足人,加以日军的威吓,即使在平地上也站不稳当,何况在那样高约30多厘米的木头上呢?他们扶上去跌下来,拍手大笑,如此三四次,把老人跌死了,他们仍然拍手大笑,这简直是灭绝天理惨无人道的野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无法抹去的伤痕!刻在了每一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心中!一定要留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永远不能忘却伤痛!这是一段血泪史,是一段苦难史,更是一段屈辱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犹太裔作家伊利·威塞尔警告人们:“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是因为日本政府从来没有向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正式认错道歉。日本的政要们还参拜着供奉着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公然篡改历史;日本的右翼势力居然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日本一改再改《和平宪法》,谋求政治和军事的扩张!

我们应该时刻告诫自己“勿忘国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今天,当我们站在这里,眼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火一样冉冉升起时,相信我们大家的心中都在涌起一种无比自豪,无比骄傲,也无比神圣的感情.不论我们走向何方,不论我们在何时何地,只要我们看到它高高飘扬在蓝天白云之间,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祖国她是和我们血与肉相连,荣与辱相通的!祖国光荣,则我们光荣,祖国耻辱,则我们耻辱!血,不能白流;历史不能忘却。南京的大惨案依然历历在目,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应该正视这刻骨铭心的苦痛。因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鲜血,鲁迅的担忧依旧没有过时,一个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们去建构与呵护。

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的稳。一个巍巍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民族,谁要想再欺侮我们,它首先得摸摸自己的爪子有多硬!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记了国耻。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只有将国耻铭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学习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报着“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中国人的苦难与抗争,求索与奋进,创业与搏击,无不可歌可泣,激励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弘扬,对先辈业绩的追思与兴大,必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流入强大的动力。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是初开的鲜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的战场便是这足下的土地,用我们百倍的努力,学得知识、学得能力,然后用自己强健的双手开创一片辉煌的事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如此,都能把自己事业与理想,和我们的民族相融,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将不再是可辱的,将会成为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员。让我们为振兴我们的中华拼搏吧。要知道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位同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告诉自己吧,我们的心属于祖国。

第3篇:爱我中华(征文)

爱我中华

不论是敬爱的老师,还是慈爱的母亲,总在我懂事后教导我要爱我中华;不论是幼童时的我,还是如今看似长大的我,对爱我中华总无法更深的理解。

时值祖国63华诞之际,举国共贺的日子里,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更是不断浮现于脑海之中:林则徐虎门硝烟,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杨靖宇,著名的抗日英雄,牺牲后被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那满胃的枯草、树皮、棉絮,让世人为之震惊。先驱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大义,用鲜血染红了高高飘扬的国旗,只为这鲜红的旗帜能永远飘扬于中华大地之上。

如今,和平岁月的中华大地上,无数英雄为鲜艳的五星红旗涂抹更艳丽的色彩:袁隆平,一生以水稻为伴,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刘翔,雅典奥运会上,用风一样的速度向世界展示中国,并重新书写中国田径史的运动员;吴斌,用自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爱我中华征文

爱我中华

即使我不能像雄鹰那样在天上翱翔,但我可以像蝴蝶那样为祖国大地增添一丝色彩;虽然我没有碧玉那青翠欲滴的身体和价值连城的身价,但我也能成就平坦大道万丈高楼;虽然我没有白天鹅洁白无暇万般美丽,但我可以焕发出独特的风采。

我们要向种子学习冲破岩层的封锁,迎来光明;向雄鹰学习穿过风暴的阻隔,飞向蓝天;向骏马学习突破级绳的束缚,冲向原野。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和平年月,我们有快乐的童年;有各式各样的玩具;有丰富多彩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我们无法想象八路军战士他们当时的生活环境和他们的英勇精神。他们为了我们美丽的祖国,与日军抗战,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要牢记给我们带来和平幸福的人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要铭记这些为国贡献的英雄们,世世代代铭记。

爱国情是荒原上流淌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爱我中华 热爱祖国征文

爱我中华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放眼祖国大地,我们会为祖国壮丽的山河而骄傲;走进民族大家庭,我们会感受到56个民族共处的温馨。回顾历史,我们会以是龙的传人而自豪;看今朝,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正在实现着巨龙腾飞的梦想,续写着新的历史篇章。岁月和历史目睹了旧中国的兴衰沦亡,见证了共和国的蓬勃发展和繁荣富强。无情的灾难永远打不垮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们用热血演奏了多难兴邦的交响曲,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中国历史的新辉煌。

改革开放前,大家都穿着千篇1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象地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面貌变得焕然一新。从一栋栋大楼的崛起,到一台台彩电进入每个家庭,再到家庭小轿车的出现,以及计算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六年级“爱我中华”征文

我的中国梦 自从学了〝开学第一课〞我就立定目标,向自己的目标奋力争取。我的愿望是长大后当一名教师,把我毕生所学教给祖国的未来,我要学我们的老师那样,做孩子们人生的明灯,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开学第一课里的人物又给我奋勇向前的斗志,坚强不屈的信念。每当想起教师那个神圣的置业,总让我由心向往,向往那无怨无悔失志不改耕耘不辍。这种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如红烛一般,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一批批学生的成长的人——老师。我想成为成为那蜡烛;粉笔,缩短自己的身躯,为下一代铺长了知识之路的人——老师 啊!老师!这是多么平凡、伟大、光荣和神圣的职业,每当提起这职业总让我想起深夜中灯光下埋头忙于备课的身影,或是那把偶尔内课内课,忙于讲解而沙哑的声音。那因为老师对学生孜孜不倦、关怀备至的形象已在世世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爱我中华征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爱我中华征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