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诗经 国风 唐风》
《诗经 国风 唐风》
马和之,钱塘人。宋高宗绍兴(1131-1162)中登第,官至工部侍郎。擅画人物、佛像、山水,用柳叶描(一作马蝗描)。他画人物多以水墨为主,即使着色,也比较轻淡。画法出自吴道子与李公麟,有“小吴生”之誉(吴生即吴道子)。周密曾赞誉他“御前画院仅十人,和之居其首焉”。
《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国风的“国”是地区、方域之意,“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曲;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间诗歌。《诗经·国风》共十五国风160篇。
唐,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其子燮,改国号为晋,即现在山西太原以南沿汾水流域的一带地方。”唐风“就是这个区域的民歌,有《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共12篇。
传说宋高宗赵构非常喜欢马和之的画风,每写《诗经》,就命其补图。此《诗经·唐风》图卷即描绘唐风12幅,绢本设色,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译文】
蟋蟀在堂屋,一年快要完。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返。不可太享福,本职得承担。好乐事不误,贤士当防范。
蟋蟀在堂屋,一年将到头。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留。不可太享福,其他得兼求。好乐事不误,贤士该奋斗。
蟋蟀在堂屋,役车将收藏。今我不寻乐,时光追不上。不可太享福,多将忧患想。好乐事不误,贤士应善良。
羔裘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译文】
穿着镶豹皮的袖子,对我们却一脸骄气。难道没有别人可交?只是为你顾念情义。
豹皮袖口的确荣耀,对我们却傲慢腔调。难道没有别人可交?只是为你顾念旧交。
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
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
靠谁养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
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
赡养父母哪有粮?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
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
用啥去给父母尝?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译文】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美观。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温暖。
有杕之杜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译文】
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左偏僻处。
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访吾?
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
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右偏僻处。
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看吾?
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
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译文】
葛藤生长覆荆树,蔹草蔓延在野土。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共处?
葛藤生长覆丛棘,蔹草蔓延在坟地。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共息?
牛角枕头光灿烂,锦绣被子色斑斓。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作伴?
夏季白日烈炎炎,冬季黑夜长漫漫。百年以后归宿同,与你相会在黄泉。
冬季黑夜长漫漫,夏季白日烈炎炎。百年以后归宿同,与你相会在阴间。
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译文】
采黄药啊采黄药,首阳山顶遍地找。有人专爱造谣言,切勿轻信那一套。
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采苦菜啊采苦菜,首阳山脚遍地找。有人专爱造谣言,切勿跟随他一道。
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采芜菁啊采芜菁,首阳东麓遍地找。有人最爱说假话,切勿信从随他跑。
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国画经典整理)关键字: 国画之美; 国画经典;马和之;山水画;人物画;宋高宗; 中国画;精品;诗与画; 国画欣赏;诗经;国风;唐风;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
《诗经 国风 唐风》相关文章:
1.《诗经 国风 唐风》
2.诗经·国风·魏风·汾沮洳
3.《诗经·小雅·伐木》译注赏析
4.《诗经·小雅·伐木》译注
5.诗经·国风·唐风·蟋蟀
6.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7.诗经·国风·桧风·素冠
8.诗经·国风·王风·君子阳阳
9.解析《诗经·大雅·韩奕》
10.诗经·国风·陈风·衡门
第2篇:诗经·国风·唐风·羔裘
诗经·国风·唐风·羔裘
《唐风·羔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讽刺性的诗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国风·唐风·羔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注释:
1、羔裘:《集传》:“羔裘,君纯羔,大夫以羔饰。”
2、祛(区qū):衣袖。《集传》:“祛,袂(妹mèi)也。”
3、居居:即“倨倨”,傲慢貌。《毛传》:“自,用也。居居,怀恶不相亲比之貌。”
4、褎(袖xiù):古体袖字。
5、究究(求qiú):借为“仇仇”,傲慢状。
6、《尔雅·释训》:“居居、究究,恶也。”郝懿行《义疏》:“此居居犹倨倨,不逊之意。……究、居声转为义。”
译文:
穿着镶豹皮的袖子,对我们却一脸骄气。难道没有别人可交?只是为你顾念情义。
豹皮袖口的确荣耀,对我们却傲慢腔调。难道没有别人可交?只是为你顾念旧交。
诗经故事:
当故事难以写下去时,只好又一次的打坐入定,呵呵,窗外有雨下着,可无一丝雷声,就让这沙沙的雨声,又一次的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分吧。
总是在吴楚大地上流浪,对晋国的事知道的不多,还是去看看吧,才好让故事能继续下去。
跟随着华胥子的踪迹,从楚国去了晋国,这条路却弯曲了很多;顺着汉水逆流而上,穿过了浩渺的云梦泽,沿着蜿蜒的巴山河谷,一艘船载着下江的青铜器、漆器、丝绸、稻种,到了褒姒的家乡,这一带还是楚秦相争的地方,出斜谷到了关中,购买漆器的官员把华胥子领到了秦公主的宫中,精美的楚国器具,一下就迷住了秦国的大公主,能干的华胥子也就留在了大公主的身边,专门负责置办楚国来的器具,就这样,他开始发迹了。
大公主很快就出嫁到了晋国,华胥子也跟着过了黄河,在那里,楚国的器具同样的受到了晋君的喜爱,华胥子更加得到了重用。
当我看到华胥子时,他正宴宾后送客出门呢,送的是常年从楚国为他置办货物的几个老商,财大气粗的华胥子身着雪白的小羊皮袄,袖口上裰着漂亮的花豹皮,红膛膛的脸上笑着,呵着酒气的大嘴里嚷着:“这个这个,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想当年我过云梦泽,穿巴山瘴气,趟汉水险滩,褒斜道上断过粮,关中市上受过骗,幸亏时转运来,际遇上大公主,来到晋国,才得富贵,哥富贵不忘家乡人,这几年来,你们的货全是我给销到了宫中,哥对兄弟们咋样?”“那是,那是,兄弟们从楚到晋,全靠哥在晋地人熟地熟门路多,才能混得一口饭吃,家中也颇受照顾了。”“呵呵呵呵……”几个人脸上堆满了媚笑。“那几们好走,刚才说的几种漆具,要早点送到,这个可不能待慢了,若误了事,晋这条路,几位就不要再走了。”“那敢,那敢哦,哥放心就是了。”“慢走,不送了。”“请回,请回。”
一转过街头,几位中就有人骂了:“我呸,什么玩艺哦,这么多年,不是我们哥们几个跑的快,送的欢,那有这小子的今天,晋君早就不理他了。”“是啊,是啊,可这小子倒把自已当成我们的恩人了,真不是东西。”“这条道的钱也不好挣了,郑和宋老打仗的,遇上了兵匪就全赔了。”“是啊,是啊,真不想做了。”“可不做咋办哦,家里还等着用钱呢。”“嗯,离了这小子还真不行,晋国人一个比一个刁,也只有他还能从中间说个能接受的价来。”“也是哦,还是跑快点,把这趟货给办来吧,利也刚够的,只要路上没闪失,就不会赔进去的。”
几个人又商量开如何购货运货去了,一且谋划好了后,第二天一大早,就走在了回楚地的大道上,一边走,就有人唱上了,那是他昨晚想了半夜,气不平时,想出的歌子呢。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鉴赏:
《毛诗序》说:“《羔裘》,刺时也,晋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从该诗首句“羔裘豹祛”的描写来看,所写的是当时的一位卿大夫。因为只有当时的卿大夫,才能穿这种镶着豹皮的袖口。卿大夫是西周、春秋时国王和诸侯所分封的臣属,在当时常担任重要官职,世代掌握所属都邑的军政大权。在一般情况下,卿的地位较大夫为高,田邑也较大夫为多,并掌握国政和统兵大权,对属下的各级官员均可随意任免。从这首诗的内容看,那个卿大夫非常恃权傲物,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侮慢故旧,故引起了一位故友的不满,那人便写诗讽刺他。
此诗两章,脉络极清楚,每章的前二句极写卿大夫的服饰之威和对故旧的侮慢之态;后二句则通过自问自答,表现了原为友人的那位先生的怨愤不平的情绪,而诗句的语气显得“怨而不怒”,很能体现“温柔敦厚”的诗教。
从结构上来看,此诗显得十分简单,艺术上也没有太多的特色,比较明显的也就是反覆吟咏、反覆唱叹、回环往复的手法。这种手法实际上在《诗经》中已相当普遍,有着民歌民谣的风味,从这也正说明了《诗经》与民歌之间的密切关系。
此外,该诗中所用的设问和作答的形式,在《诗经》中也时而可见。这种修辞方法作为讽刺或表现一种强烈的情绪是很合适的。后人诗歌以至今天的新诗里,也常可见到设问句或一问一答的形式,但其源头还不能不追溯到《诗经》中《羔裘》等诗。
创作背景
关于《唐风·羔裘》的背景,《毛诗序》说:“《羔裘》,刺时也,晋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从此诗首句“羔裘豹祛”的描写来看,所写的是当时的一位卿大夫。因为只有当时的卿大夫,才能穿这种镶着豹皮的袖口。卿大夫是西周、春秋时国王和诸侯所分封的臣属,在当时常担任重要官职,世代掌握所属都邑的军政大权。在一般情况下,卿的地位较大夫为高,田邑也较大夫为多,并掌握国政和统兵大权,对属下的各级官员均可随意任免。从这首诗的内容看,那个卿大夫非常恃权傲物,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侮慢故旧,故引起了一位故友的不满,那人便写诗讽刺他。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妇女责备丈夫或情人的诗,还有人认为是贵族婢妾反抗主人的诗。
后世影响
此诗对后世诗歌创作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后人诗歌以至现代新诗里,也常可见到设问句或一问一答的形式,但其源头就可以追溯到《诗经》中《唐风·羔裘》等诗。
第3篇:诗经·国风·唐风·绸缪
诗经·国风·唐风·绸缪
原文: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这是乐新婚的诗。诗人觉得他的新娘子美不可言,那夜晚也是美不可言,喜不自胜,简直不晓该怎么办好。
1、绸缪(绸谋chóu móu):犹“缠绵”,紧紧捆缚的意思。诗人似以束薪缠绵比喻婚姻。
2、三星:指参星。天:古音tīn.
3、今夕何夕:是惊喜庆幸之辞,言今晚是不同寻常的夜晚。
4、良人:犹言“好人”,这里是男称女。
5、子兮子兮:诗人感动自呼之辞。
6、如:犹“奈”。如此良人何:是喜不自禁之辞,言爱这“良人”爱得无可奈何。
7、刍:草。
8、隅:房角。三星在隅:言三
第4篇:诗经·国风·唐风·绸缪
诗经·国风·唐风·绸缪(共8篇)由网友 “大米”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诗经·国风·唐风·绸缪,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诗经·国风·唐风·绸缪
诗经·国风·唐风·绸缪
原文: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这是乐新婚的诗。诗人觉得他的新娘子美不可言,那夜晚也是美不可言,喜不自胜,简直不晓该怎么办好。
1、绸缪(绸谋chóu móu):犹“缠绵”,紧紧捆缚的意思。诗人似以束薪缠绵比喻婚姻。
2、三星:指参星。天:古音tīn.
3、今夕何夕:是惊喜庆幸之辞,言今晚是不同寻常的夜晚。
4、良人:犹言“好人”,这里是男称女。
5、子兮子兮:诗人感动自呼之
第5篇:诗经·国风·唐风·羔裘
诗经·国风·唐风·羔裘
原文: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注释:
1、羔裘:《集传》:“羔裘,君纯羔,大夫以羔饰。”
2、祛(区qū):衣袖。《集传》:“祛,袂(妹mèi)也。”
3、居居:即“倨倨”,傲慢貌。《毛传》:“自,用也。居居,怀恶不相亲比之貌。”
4、褎(袖xiù):古体袖字。
5、究究(求qiú):借为“仇仇”,傲慢状。
6、《尔雅·释训》:“居居、究究,恶也。”郝懿行《义疏》:“此居居犹倨倨,不逊之意。……究、居声转为义。”
译文:
穿着镶豹皮的袖子,对我们却一脸骄气。难道没有别人可交?只是为你顾念情义。
豹皮袖口的确荣耀,对我们却傲慢腔调。难道没有别人可交?只是为你顾念旧交。
诗经故事:
当故事难以写下去时,只好又一次的打坐入定,呵呵,窗外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