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13—2014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四年级语文组
一、阅卷情况
我们批阅的是五年级的卷子,总体上看,五年级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做得比较不错,得分较高,阅读理解题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在这个题上丢分较多,导致整个级部平均分较低。具体分析如下:一、二、三题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看拼音写词语、成语填空、形近字组词几种题型,大部分学生在这几个题上不大失分,少数学生个别字不认识、不会写,面上出错最多的是形近字组词中“戎装”的“戎”,学生把它和“戒烟”的“戒”混淆了,组成“戎烟”。
第四题考查的是学生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属于基本技能题,难度不大,出错较少。
第五题是文言文《杨氏之子》的按原文填空和翻译,学生掌握地较扎实,基本不失分。那个简答题其实就是课后思考题,不少学生回答不够完整。
第六题是修改病句,它不是我们平常训练的一句一句的,而是在一句话中有几处错误让学生修改,学生对这样题型不大适应,或多或少都有错误,几乎没有全对的。
第七题考查的是本学期的古诗背诵,学生掌握得较好,基本上不失分。
第八题是阅读理解,其中第一题的第三小题有一定难度,加上分值又比较高,学生在这个题上失分最多,很少有几个做对的。第二题可能是题出的不大好,他问的是“胡思乱想”指什么?如果问是什么意思,做对的人还能多些。最后一题是写作,要求写一篇竞选班级图书管理员的发言稿,学生面上能做到格式正确、内容也较具体,失分不多。但有少数学生审题不认真,写成竞选班长、卫生委员发言稿。
二、本级部试卷分析
我们四年级这次测试卷子,无论是基础知识题,还是阅读理解和写作,难度
都不太大,学生得分较高,平均分接近90。下面具体说一说各个题的情况。前五个题是考查生字词语的基础知识题,面上掌握较扎实,失分不多,但一些平日易错并且经常强调的字或读音,本以为万无一失,但考试时仍然出错,像“拆除”的“拆”、“维持”的“维”、“拔地而起”的“拔”等字的书写,“扎针”的“扎”的读音,每班都有七八个学生出错。
第六题是有关语法的句型题,包括扩写、缩写和修改病句,难度较低,学生除了缩句面上出错外,其他题型基本上不失分。
第七题是古诗和课文背诵,考的内容较容易,所以数这道题得分率高。少数学生存在能背过可是字不会写的现象。
第八题考查的是朗读停顿的选择题,学生基本上不失分。
第九题是课外阅读,前三题是从原文中找答案,比较简单,除了少数学生第三题找的不够恰当,其它基本上不出错。第四题是对文章的理解,虽然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还是有30%的学生做错。可见学生的理解能力确实太低。最后一题作文考的是第一单元的写作题目,虽然训练了,但不少学生可能因时间关系,没能按要求做到首尾呼应,也没能发挥想象、联想,还有的学生缺少对印象深刻地方的重点描写,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三、今后措施
针对本次检测出现的问题,在今后教学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除了加大练习和检查的力度外,还应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
2.针对考试题型,平日教学中渗透听写、笔顺笔画、朗读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句型变换、修改病句等语法修辞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3.多读、多写、多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2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根据教育局通知要求,中心校统一安排,我校于4月29日组织了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结束。现将四年级语文检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体现出灵活性和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成绩统计
本次检测参考18人,平均分74,优秀率44.44%,及格率77.8%。
第一题读拼音写汉字,得分101.5,得分率81.6%,全对14人。
第二题选择正确读音,得分39,得分率72.3%,全对9人。
第三题形近字组词,得分57,得分率81.25%,全对12人。
第四题积累与运用,第1小题补充词语,得分63,得分率87.5%,全对14人;第2小题查字典填空,得分28,得分率51.9%,全对3人;第3小题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得分48,得分率66.7%,全对9人;第4小题古诗词填空,得分83,得分率92.3%,全对17人;第5小题日积月累运用,得分54,得分率60%,全对9人。
第五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得分147,得分率68.1%,全对0人。
第六题阅读,第1小题得分68,得分率63%,全对6人;第2小题得分88.5,得分率70.3%,全对11人;第3小题得分130.5,得分率60.5%,全对1人。
第七题习作,得分418,得分率82.9%。
三、取得的成绩
1、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比较理想。
从学生答卷情况看,本次期中考试学生对汉语拼音,生字词掌握得还可以,尤其是生字词失分较少,比上学期有很大进步;可见这段时间的强化复习效果不错。对要求背诵的内容,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成语和句子都能较好掌握,学生都已掌握了这种题的答题方法,很少丢分。基本达到了《课标》要求。本学期以来,根据学生底子薄的现状,我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开展各种训练夯实基础;同时也注重了平时课内知识的积累,以及对课外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问题的观察和积淀,让学生的记忆、理解及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的习作水平有明显提高。
本次习作紧密联系日常生活,要求以“雾霾,我想对你说”为题,写出自己的烦恼和期望。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近期的天气情况正确认识雾霾,以对话的方式,写出自己的烦恼与期望。可以看出,通过半个学期的写话、日记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四、根据本次检测各题的失分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
2、学生的阅读量不够,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3、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待提高。
五、改进的措施。
1、夯实基础。
创新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材,钻研教材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课前要准确全面的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需要,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加强训练,让他们逐步提高成绩。
2、力求高效。
教学中要善于观察思考,适时转换和优化教学结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学习优势。
3、力求让知识“活”起来。
设计更合理有效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发挥作业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增设阅读课,从基础的讲读入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上的基础上,再对文本展开多样化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加强对作文的评改、指导。
对学生作文评改的指导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作文评改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尤其多照顾中差学生,习作时,在学生有内容可写的同时,强调书写工整、精心构思、各种修辞的运用。
总之,本次检测还算令人欣慰。今后,我会继续关注教学及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收获与日俱增。
第3篇:语文期中检测试卷质量分析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质量分析
红梅小学2011年—2012年二(2)班上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质量分析
这张试卷整体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里面的基础题在语文课堂作业本中都有做过。平均分比平时成绩要高,优秀率和合格率相对与平时的成绩而言也要高。这段距离我认为主要是后进生那一块。我班的后进生有一大推,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一年级的时候,拼音没有抓好,导致于现在教这批学生很累。
试卷分析:
一、这次的试卷总共涉及十道题,应该说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考察的内容也比较丰富,要认的字、要写的字、反义词、多音字的选择、、词语的搭配、句子的改写,课外阅读和写话。知识点面面俱到,重点突出。
二、掌握比较好的几处地方:读拼音写词语、比一比再组词、词语接龙,这三题做的比较好,除了特别差的哪几个学生,有部分错之外,其他的都还好。这些可能主
第4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精选10篇)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精选10篇)
期中为了检验学生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次考试,有利于学生比较正式地检验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根据这个成绩,学生可以及时的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更有效率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成果。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精选10篇),欢迎阅读!
质量检测试卷分析1
根据教育局通知要求,中心校统一安排,我校于4月29日组织了20xx-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结束。现将四年级语文检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体现出
第5篇:五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五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本学期的期中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格率100%、优秀率100%)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还
扎实,在积累的量上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的总体水平不够高。下面作具体剖析: 试卷评价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积累运用占43分;阅读与感悟占27分;习作占25分。试题突出了五年级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具体来说,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镇教育组提供的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表;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