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铭记历史,圆梦中华》
读《铭记历史,圆梦中华》
皎洁的圆月挂在夜空,乳白的月光为万物披上一层白纱。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是赏月喝茶的日子。但你是否知道?这样的和平盛世是70年前多少战士牺牲了生命换来的?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美好的时代,但70年前的人们却生活在一个战争爆发、兵荒马乱的时代啊!
就在今天,我读了一本学校发的书——《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这本书讲述了我们的祖**亲在抗战时经历、遭受的种种灾难、战争。书本分为三个章节:屈辱的伤痛,抗战的烈火和复兴的力量。屈辱的伤痛是什么?是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还是灭绝人性的细菌战。抗战的烈火是什么?是在如此艰难的、惨无人道的欺辱中,我们中国人毫无退缩,拿起了刀枪浴血奋战,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战。复兴的力量是什么?是现在我们沉睡已久的中国苏醒了,我们中国人让中国立于世界之林!立于强者之座!
但那不堪回首的'历史,70年前的历史,那是一段家国沦隐、风雨如晦的艰难岁月。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他们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掠夺,无恶不作。他们对中国人民实行了各种暴行,让我们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境界。但我们却并未被灭。为什么?因为为了保卫国家,解放民众,一群又一群的爱国人士站了出来。军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站在统一战线,以各种形式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抗战中。终于,经过了八年的全面抗战,我们胜利了,我们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我们的中国开始了复兴。
复兴,是否意味着这段历史的逝去。不,并没有!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因为它时刻给我们敲响警钟: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同学们请认真地学习知识,为我们中国明日的复兴打下基础!
第2篇:读《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有感
读《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年是中华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校组织我们阅读了《铭记历史圆梦中华》,通过这次的阅读让我知道了之前所不太熟悉的故事,同时这次阅读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那段血与泪的历史,那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历程。
通过这次阅读让之前对战争并不太了解的我更深刻地感到对当时日本人残忍,对他们之前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是无法抹灭的。书中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九一八事变与南京大屠杀。
1937年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当看到有两名日本军官在他们的长官的鼓励下进行了‘杀人竞赛’,他们的残暴让人骇听。他们的这种行为还能被称为“皇军的英雄”,是多么没人性多么可憎。还有那日军每天从早到晚把一车车的中国同胞拉到江边用机枪扫射,天啦,30多万的无辜的.老百姓成为了他们手下的战利品,他们把这一切罪恶的事干完后,还不知羞耻,闯入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剥夺与抢劫,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今想起,一幕幕仍真真切切地浮现在眼前。
但是,今天,我们不可能向日本发动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我们现在只能做的就是从国力上超过日本,赶上世界。这样,才能告慰那残遭劫难的30万同胞。令人心痛的是,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及日本比较,我们还多有不及!当年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为历史谱写新的辉煌,像我们的祖辈那样,把青春和生命融入这场风起云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我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科技也一定更加发达,中国将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强国之林。
第3篇:铭记历史,圆梦中华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
——忆1937,忆抗日,忆从前
中国,是一个千年大国,也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之美,让无数文人雅客为其倾倒,为她着迷。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繁荣昌盛的国家,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时间回到七十八年前,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日本人的侵略。
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军队开火,抗日战争开始,史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37年8月14日,日本战机首次轰炸南京。
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陷落。日军攻入南京城,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南京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在整个大屠杀期间,共计30万人被杀。
让30万中国同胞遇害的南京大屠杀,一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