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幼儿园活动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18 07:13: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我从哪里来》幼儿园活动教案

《我从哪里来》幼儿园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家长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2、在日常生活中能体谅、关心孕妇及自己的父母。

活动准备:

1、录像带(宝宝的成长过程)

2、班上联系怀孕的老师

3、请家长、幼儿共同完成调查表:小时候,爸爸妈妈为我做了什么?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孕妇在行动上的不便,激发幼儿关心、帮助孕妇的愿望。

1、小宝宝在出生之前,生活在哪里?

幼儿:生活在妈妈的'肚子里。

2、我们幼儿园姜老师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后,生活上有哪些不方便?

幼儿1:做操不方便,弯腰不方便。

幼儿2:姜老师上楼梯很累,我见过她扶着栏杆很累的。

幼儿3:她重一点的东西会拎不动。

3、小朋友,你怎么关心姜老师?你能为他做什么?

幼儿1:看到她的东西掉在地上,我会帮她捡。

幼儿2:我帮她擦桌子、我帮她擦椅子。

幼儿3:如果我和姜老师一起乘汽车,我就把座位让给她。

4、小结:小朋友都愿意关心、帮助姜老师,姜老师心里一定很高兴,小宝宝也会生活得更舒服,长得更健康。

评析:因为幼儿亲眼目睹了怀孕老师在工作、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幼儿积极性很高,帮助怀孕老师的愿望油然而生,我们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对不同的幼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是这一环节成为关爱教师和幼儿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看看、讲讲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父母的准备工作。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长大的?妈妈要为他准备那些事情?(看录像)

幼儿1: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的,妈妈要为小宝宝准备小衣服。

幼儿2:妈妈要吃很多有营养的东西,妈妈要做操。

小结: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越长越大,等到妈妈的肚子里放不下时,小宝宝就出生了。

评析:幼儿边看录像边议论:小宝宝吸收的是妈妈的营养,是靠脐带吸收营养;长大一点小脚会踢来踢去,还会翻身呢。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被直观形象的录像吸引住了,他们都发出惊叹:我们小时侯都是这样的!幼儿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三)交流调查信息:“爸爸妈妈为我做了什么?

小时候,爸爸妈妈为你做了那些事?

幼儿1、我生病住院时,妈妈好几天没睡觉,陪着我。

幼儿2、小时侯我在夜里很会哭,爸爸经常抱着我在房里走来走去。

幼儿3、爸爸每天要给我泡很多奶粉,说我是吃奶粉长大的。

评析:在调查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本次调查和交流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了父母的艰辛劳动,特别是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调查表的过程,更是融洽了亲子关系。

(四)激发幼儿爱父母、感激父母的情感。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爸爸妈妈?将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

幼儿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

幼儿2:我妈妈在商场上班,每天站很长时间,我要给她敲敲腿。

幼儿3:妈妈的心脏不好,我长大了要挣钱,给妈妈看病。

幼儿4:我长大了要买新房子给爸爸妈妈住……

评析:从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幼儿对父母的辛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从心底里爱自己的亲人。通过相互讲述,表达了自己关心报答父母的美好愿望。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为怀孕的老师、阿姨做力所能及的事。

幼儿带一套自小到大的照片,在语言区讲述自己成长的趣事或故事。

第2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说课教案

授课班级:五年二班 授课时间:2010.11.3 授课人:黎洪清 节次:3

课题:我从哪里来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感受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三、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来了很多老师,它们今天和我们一同来学习,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本节课的新同学。

一、交流资料,解决问题

1、师:上一节课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积极查找资料,询问自己从哪里来的,你们做到了吗?

生:做到了!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生命的来源”问题交流一下资料好吗?

生:好!

板书课题:我从哪里来

师:谁愿意把你们收集的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太精彩了,找到的资料也非常丰富,你们善于观察,善于表达,老师都佩服你们现在的能力,查阅、收集资料是老师有意识培养的你们的一种能力,你们会查阅资料了,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看来同学们,基本上了解我从哪里来的了。

师:我们来看看书上45页的资料卡,师生共同学习了解。

2、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

是啊,听到你哇哇的啼哭声,妈妈巨大的疼痛,满脸的汗水、无力的四肢似乎都已经忘记了,听到你健康有力的哭声,手术室外,爸爸紧张焦急地等待终于换来了开心的笑容。其实,在你生下之前,你已经在妈妈肚子里呆了将近10个月了。你想知道自己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生长变化的吗?

二、1、开展活动,给小宝宝安家。(要求阅读活动的规则,分组把图片剪下,贴在书上,在使用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相互打闹,用完后立即收好。

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解。认识书46页的小资料,认识子宫。

2、师生共同了解妈妈怀孕期间是怎样生活的?

3、认识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有些动物是胎生,有些动物是卵生)简单的了解胎生和卵生的特征。

三、游戏:体验妈妈怀孕的辛苦

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妈妈当年怀孕的辛苦。全体起立,把书包挂在胸前,做转身原地走,如弯腰拾东西,系鞋带等等一些日常。注意,要保护好你肚子里的小宝宝。

坐回位子后,请学生说说,现在你感觉怎样?(很累,很不方便)你们想想。师:我们才做了2分钟的妈妈,而且是一些简单的动作,就已经感觉到很累,很不方便,可妈妈要经历长长的10个月,期间还要做很多事:买菜、做家务、爬楼梯、上班等,妈妈真的好辛苦啊!让我们大声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妈妈这么不容易,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你为了生育我,忍受了那么多的痛苦,谢谢你妈妈!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真勇敢,你真伟大,我今后一定会更加孝敬您!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今后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学习,长大报答您。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如果你回家后把这些话说给妈妈听,妈妈一定会十分感动的。我们每个人的妈妈都是一个勇敢的妈妈,了不起的妈妈,她们不但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在我们出生之后仍然辛勤地养育着我们,给了我们伟大而无私的爱,我们应该好好用实际的行动来报答自己的妈妈。

四、感受成长的快乐,感激父母的养育

1、妈妈经过辛苦的10个月,终于平安地把你生下来了。当时你们很小。经过爸爸、妈妈的辛苦抚养,在这10来年里,身体、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难道你们不为自己健康的成长鼓鼓掌吗?

2、但是,你们知道这十来年里,爸爸妈妈为你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吗?

(1)为了让你吃得好,穿得好,爸爸每天拼命地工作。妈妈细心地照料着你,怕你哭,常常是一手抱着你,一手做着活。为了哄你吃饭,多少次妈妈自己的饭菜早已凉了;怕你踢翻了被子冻着,多少个夜晚,妈妈一次次起来,为你掖被角。遇上感冒发烧,妈妈更是心疼地日夜守护着你,常常累得自己都倒下了。孩子,你一天天长大了,是爸爸妈妈教你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是他们陪你游戏玩耍,是他们陪你学知识学本领„„在我们的身上,已数不清倾注了爸爸妈妈多少的心血。

(2)、我想每个小朋友一定都有很多难忘的事值得回忆,指名交流。

(3)、让我们一起由衷地对爸爸妈妈说:“谢谢你们!”

五、指导行为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行动去感谢爸爸妈妈呢?四人小组讨论。

2、交流

3、师补充(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记住妇女节(三月八日)、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第三个星期日),为他们送上最合适的礼物;平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再撒娇耍脾气;为爸爸妈妈递上拖鞋,倒茶,洗脚等)

小结:同学们我们感谢爸爸妈妈给予我们生命,感谢他们的辛勤养育,当我们来到学校学习知识的时候,老师又在无私的关怀和传授我们知识,将来在我们成长的路程中,有很多帮助和关心我们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报答关心我们的人和这个社会!

同学们,我们除了会感恩,同时还要珍爱我们的生命,就让我们把你最真挚的话语写在卡片上,在2011年的第一天送给我们要感恩的人,作为新年礼物吧!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设计卡片。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初步的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源,重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不足之处,时间的安排不够紧凑,在开展给小宝宝安家的活动中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体验做妈妈的活动时间少,让学生没有充分的感觉到做妈妈的辛苦。

第3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教案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法和资料信息搜集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3.查找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及其他成长资料。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2.动物(小马、小鸡)出生的情景录象。3.父母的结婚照片、妈妈怀孕的照片。4.胚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课程目的:

1、帮助儿童了解生命的起源,从植物、动物引导至人类出生的过程。

2、了解孕育孩子的过程,帮助孩子对精子、卵子、受精卵等有初步的认知,解答孩子对我从哪里来的疑问。

3、引导孩子热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的方法: 自主探究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家庭 2.这些小孩子是不是和大家一样可爱!

3.那么,这些宝宝和你们又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来的吗?不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生命的课题。板书课题:我从哪里来。4.出示学习目标。

二、讨论。

1.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都是怎么说的,说你是从哪里来的?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下。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 2.爸爸妈妈他们都是这么说的?那么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

贾杉琪

活动目标:

1、对自我生命的起源感兴趣,加深对妈妈的爱。

2、知道是妈妈的子宫孕育了自己。

3、初步了解胎儿在子宫内成长的粗浅知识。

活动准备:

1、胎儿在子宫内生长的视频。

2、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图片。

活动过程:

1、设置疑问,引发幼儿思考:我从哪里来?(1)小鸡是从哪里来的?小狗呢?小朋友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妈妈生出来的)

(2)我们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引导幼儿根据以后经验自由讲述)

2、观察ppt,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1)师: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2)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师: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

(4)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

执教教师:王 敏

活动领域:语言、健康综合课 活动班级:大二班 幼儿人数:

人 活动地点:二楼大二班 授课时间:9月29日

9:40

我从哪里来

一、设计意图:

对于生命的开始,孩子们都很好奇这个问题。也有不少孩子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妈妈,我是从哪来的?”当孩子问这个问题时其实人生中最好的第一个性启蒙阶段就开始了,但是我们现阶段对幼儿于性启蒙教育还较为缺稀,从而失去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机会,我在他们的答案寻找的背后很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连生命都不了解的孩子,我们凭什么去要求他们学会爱、学会尊重生命,所以我根据《3—6儿童发展指南》中对于大班年龄段幼儿在健康领域的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本次活动我着重点在心理健康方面,帮助孩子们形成最初的科学的生命观,正确引导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我从哪里来》幼儿园活动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从哪里来》幼儿园活动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