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优秀演讲稿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优秀演讲稿
当你看到身边一个又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你是为青少年不良道德行为扼腕痛惜还是为越来越多的病态心灵捶胸哀叹!老师们,国家有那么多教育未成年人的法律,地方有那么多保护青少年的法规,而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出走、自杀,甚至犯罪?老师们,你为什么不走进孩子的心灵,聆听他们的心声呢?我至今还为没有和一个孩子沟通而内疚。那是一个叫张育先的孩子,家里很穷,父亲也不管他。我把他带到我的教工宿舍,每个周末与我同吃同住,我义务为他辅导,把工资给他作了学费。几个月后,张育先变得守纪律了,变得爱学习了。我多么庆幸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然而,一个午间,我意外地发现张育先的课桌里放着一包烟。我来不及思考,当众给了他一耳光。同志们,我错了吗?我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了吗?同志们,可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我把你当弟弟,你竟然欺骗我!旁边一个学生这时轻声对我说:“曹老师,那包烟是他送给你的!”当我拿起那包烟,当我发现烟盒上赫然贴着一张标签“送给好大哥曹老师”时,我的脚开始颤抖,我的心开始忏悔。同志们,我逃脱得了学校的处分,但能逃脱伤害一颗无辜心灵的自责吗?我至今忘不了去年五一期间我班学生周勇离家出走的事件。周勇出走那天,留给他父亲一封信:“爸爸,我恨你,因为你吸毒,你逼走了妈妈,因为你经常打我骂我,我害怕回家。”我忘不了五月五号那个深夜,唐校长与十几名老师在大街小巷,在网吧剧场,在江堤公园四处奔走。我忘不了周勇父亲在黑夜里一声声凄冷的嚎哭“儿啊――”。
五月八号,我在班里召开了紧急班会。我首先进行了全班心理调查:假如你考试不理想,你父母打了你,你怎么想?老师们,你猜我们的学生怎样看待他们的亲生父母?有的说“父母侵犯了我的人权”,有的.说“他们不尊重我”,有的说“打就打呗,我吃他的喝他的,没办法”……总之,全班60人,在几个人的渲泄下,表示理解父母的竟然不到1/4。我惶恐地请周勇父亲给孩子们讲话。当孩子们看到周勇父亲差点跪下来乞求学生告诉他儿子的下落,当孩子们明白十八中的老师们几个晚上苦苦寻找,有的孩子哭了,有的孩子埋下了头,最后有一个孩子坦白周勇住在他家里。我开始醒悟:我们要用真爱与孩子们对话,我们要用智慧与孩子们交流啊!老师们,“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可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假如我们了解学生!我们会发现:为一个篮球误判责骂裁判的孩子也有那么一点可贵的集体荣誉感,时常盗取他人文具的孩子也能为特困生捐献一毛钱,一向冷漠自负的孩子也会为自己的成绩流泪……△△△ 假如我们尊重学生!难道我们会在男女生亲密嬉戏时,一本正经地宣讲“男女生交往要有分寸”;难道我们会在两个孩子因误会打架时,大声吼着“回去把你家长叫来”…… 假如我们关心学生!我们就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多给学生一些温暖……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莱特说:“当孩子对我说话的时候,我总是蹲下身子,耐心聆听他的心跳。”同志们,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抚慰孩子心灵的创伤,塑造孩子健康的灵魂吧!
第2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社会各界密切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现如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腐朽文化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加快了腐蚀青少年的步伐。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
一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障碍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是严重的要数青少年抑郁征,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冲动可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调查中发现约有35%的学生反映他们经常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 ;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对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得“懒”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青少年抑郁征特征。
青少年这个特殊时期是人生的 “最困难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教育,令家长、老师、社会头痛,这些都与其生理、心理特点有关。这些问题的产生应该是由于性意识觉醒之后青少年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来往往是青少年对自身性发育、性成熟的生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而这些难以启齿的“成长烦恼”问题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冲突。经常会使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状态——又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又愿意交往又不知如何交往,甚至把异性交往认为“罪错”。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身体发展快,到青春期生长迅速,加上性成熟,内分泌旺盛,性烦恼,性烦躁,往往通过“不受教”、“不听话”,“对着干”等极端方式表现出来。(二)学习压力问题
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而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个不争的事实。数、理、化、语、数、外、政、史、地、生门门是主课,这些功课的学习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另外大量的考试、竞赛、“隐避”的方式进行排名次、排座位等,这些都给那些成绩一般,想好而又无力取得更好成绩的大部分学生带来无穷的压力。我们发现因为学习压力大
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他们的思想压力常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而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学校都在这种比较的氛围中,要学生、家长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恰当的接纳自己的确不易。考试焦虑、厌学及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等,是青少年及家长十分“头痛”的常见问题。(三)人际交往的压力问题
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自尊心又极强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体中感到压抑感和孤独感,被这种心理阴影笼罩而不能自拔,甚至酿成大错.青少年期虽然心身发展较快,但此时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易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四)不良信息的影响问题
互联网将分散于世界各地的信息联结起来,构成信息交换和分享文明的大平台,它增加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吸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接受前卫观念,关注世界前沿问题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颓废、黄色下流甚至反动的垃圾信息,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消极网络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不文明的内容已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致使青少年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淡化。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建议
(一)政府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计划之中
政府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考核办法要切实可行,有指导意义;要建立健全学校的学生心理工作班子,加大心理工作在教育中的份量;要抓紧心理教师的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工作效能高的心理工作队伍;要针对普遍性心理问题,设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案,争取在现有条件下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能。
(三)要积极探索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要阵地,影响家长重视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完善课程体系、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缓解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的矛盾。现实教学中学校往往把心理健康课看成所谓的“副课”,随便找一个“闲人”来带,并经常有“正课”老师进行挤占,实际在中小学教学中“名存实亡”,极难保证教学质量。要通过课程研讨、优质课观摩、课例评比等形式促进课程研究,尽快形成具有我区地方特色的课程模式。同时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家长会、黑板报、墙报、广播、班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以及课堂渗透的方式,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浓厚的心育氛围,使学生得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从实际出发,解决师资问题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有的虽然有心理教师,但因为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业务水平很不理想。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一方面,人事部门要大力引进专业人员,配备到基层学校;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心育骨干教师队伍。师训和相关业务部门要组织各级培训,全面提高心理健康师资水平。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他们往往是学校的业务骨干,熟悉教育规律,懂得教育技能,并有很强的学生工作经验,但需要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专业指导,使之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第3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推荐)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知道,青少年正值青春期,他们生理上急剧变化,心理动荡发展,学业上紧张繁重,他们所面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的压力相当大。加之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偏差,应试教育的压力以及不良的社会风气、文化的负面影响,在物质生活上日趋丰富的今天,学生精神世界却走上另一种不健康的轨道。当今青少年心理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学习方面
有调查显示:中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症状者为54.46%,症状明显者为23%,其主要表现为厌学,学习压力过大,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比如,①厌学问题,②学习压力问题,③学习困难问题,④注意力不集中问题,⑤考试焦虑症等等。
2、人际关系方面
中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友伴关系和对异性的看法等方面。调查中显示中学生在人际
第4篇:演讲比赛: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当你看到身边一个又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你是为青少年不良道德行为扼腕痛惜还是为越来越多的病态心灵捶胸哀叹!老师们,国家有那么多教育未成年人的法律,地方有那么多保护青少年的法规,而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出走、自杀,甚至犯罪?老师们,你为什么不走进孩子的心灵,聆听他们的心声呢?我至今还为没有和一个孩子沟通而内疚。那是一个叫张育先的孩子,家里很穷,父亲也不管他。我把他带到我的教工宿舍,每个周末与我同吃同住,我义务为他辅导,把工资给他作了学费。几个月后,张育先变得守纪律了,变得爱学习了。我多么庆幸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然而,一个午间,我意外地发现张育先的课桌里放着一包烟。我来不及思考,当众给了他一耳光。同志们,我错了吗?我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了吗?同志们,可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我把你当弟弟,你竟然欺
第5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分析
李家村: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为唤起学校、家庭及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帮助青少年消除不良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和维护全村青少年身心健康,棉花岛村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进校园活动。
活动组织领导
活动内容
一、实施青少年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引导青少年及全村居民增强健康意识,掌握必要健康知识。通过共青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加强青少年卫生防病和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保护好视力和牙齿,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烟草。通过“小手拉大手”、家长会等形式向青少年家长宣传健康防病知识。
二、针对我村青年、农村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等青少年群体的工作、学习、生活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和健康知识讲座,并组织青少年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