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课件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16 07:14: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课件模板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课件模板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目标 1.了解“拟声词”在表达中的作用,并学着运用。

2.积累富有哲理的名句,获得人生教益。

3.把握写读后感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

4.与同学交流看电影或看电视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1.通读四个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感受。可去掉带点的词语对比体会。

3.带点的词都是模拟声音的词语,读起来铿锵有声,句子更形象生动。再读读小女孩的话:句子里用上一些模拟声音的词语,显得生动形象。

4.仿说几个句子。

二、词语拾贝 1.多种形式读成语。

2.自主理解词义,再交流。

3.说说从成语中你明白哪些哲理?

4.自主记成语,学习运用。

三、互动平台 1.分角色读题中几个人的对话。

2.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时“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可边读边批,也可写读后感。

4.交流归纳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四、口语交际 1.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革命影视片的内容或情节。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说具体、说生动。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从中学习别人好的表述方法。

(3)能接收别人的建议,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好习惯。

2.教学过程。

(1)读题,明确要求。

①这次口语交际要讲哪些方面的内容?

②回忆印象最深的影片或电视。哪部印象最深?说一说。

(2)交流,小组活动。

①自己打腹稿试讲。

②小组内个别交流,引发共同评议。

③针对组内交流情况,共同评议一部影片推荐到全班交流。适时引导介绍要具体、生动。

(3)总结评议。

五、习作百花园 1.教学目标。

(1)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重要内容。

(2)能抓住感动的一点,联系文章或生活实际谈感受。

(3)能把自己读书的感受清楚地写下来。

2.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的学习中,许多课文令我们感动。哪些课文感动了你?

如果我们读别人的文章只是走马观花地读,那还不算读。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会浮想联翩,会感慨万千……我们说这也是“读出了自己”。我们把这种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感想叫做读后感。

(2)回忆“互动平台”学到的`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内容,在你感兴趣或感触深的地方仔细阅读,把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认真思考,然后写下来。

(3)指导写作。

①拟题。直接拟题:如读《七颗钻石》有感。

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珍惜生活——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②老师可以在方法、结构上进行引导,给以帮助。(介、议、联、应)

第一部分:介(简介原文主要内容,注意:一定要侧重与感点有关的主要内容,以便自然地引出下文的感想。)

第二部分:议(用一两句话,对原文内容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

第三部分:联(具体联系你所了解的、听到的、看到的社会实际或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谈感想感受。)

第四部分:应(总结照应开头的内容,再次强调感动的地方,总结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

(4)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5)习作交流,互评,老师点评指导。

(6)修改、抄写。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读全文,说说作者受到哪些感动?

2.结合互动平台。引导学生讨论这篇读后感中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受?

第2篇:《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扩句与缩句。

2、积累名人名言,感受其哲理之美。

3、从笑话中感悟词语的运用。

4、运用已学方法自主阅读。

5、参加口语交际,了解你喜欢的人。

6、写一个你喜欢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参加口语交际,了解你喜欢的人。

2、写一个你喜欢的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温故知新—了解扩句与缩句。

2、语海拾贝—名人名言。

3、口语交际—了解你喜欢的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学“温故知新”

1、引用俗语,点明积累、运用的重要作用。你知道“聚沙成塔”的意思吗?

2、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练读每组句子,注意其中的异同。

(2)同桌讨论,在读句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3)学生尝试运用扩句与缩句的`不同作用。

(4)学生尝试运用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自由练读每组句子,注意其中的异同。

同桌讨论,在读句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尝试运用扩句与缩句的不同作用。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注意读准音。

2、同桌合作读,互相指正。

3、教师抽读。

4、说说你对这些名言的理解。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体会到的?

5、同学间互相创设情境,让对方选择合适的名言。

6、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注意读准音。

同桌合作读,互相指正。

教师抽读。

三、开心一刻

1、自由读,准备一下给大家讲讲这个笑话。

2、你觉得这个笑话有什么地方好笑?

3、明白笑话的功用,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4、关于学习方面,你们还有哪些笑话?

讨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课中联系旧知,引出话题。

2、进行了解。

3、交际了解情况。

(1)先请同学互相说说你喜欢的人是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

(2)你主要就哪一方面的内容了解他?怎么了解的?

师指导学生就态度大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方面进行互提意见、互相评价,为后面的写作打基础。

学生谈谈自己的见解。

第3篇:积累与运用教学课件设计

积累与运用教学课件设计

积累与运用教学课件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滁洲西涧》,阅读《罗马速写》,理解主要内容,了解叙述顺序

2、总结本组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地观察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有序描写。

3、了解剪报的意义、方法、步骤,学习剪报,鼓励学生养成坚持剪报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3

三:教学时数: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竞背古诗,激趣导入

1、比一比:谁知道的诗人多,谁会背的'古诗多

2、学习《滁洲西涧》

(1)读通古诗,认识生字新词:滁洲、西涧、怜

(2)粗知大意

(3)诵读古诗,

(4)鼓励用简笔画画出诗歌描写的景象。

〈二〉、阅读短文

1、自读短文,给生字新词注音。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想短文写了罗马的几样景物,用笔在文中画出。

3、说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积累与运用七》教案

《积累与运用七》教案

《积累与运用七》教案

B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温故知新”,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

2?通过“语海拾贝”,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

3?自读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4?通过“口语交际”,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

5?通过习作,学会留心生活,用心感受,写清事情经过,做生活有心人。

6?通过“自主阅读园地”,感受小萨沙美好的心灵。

教学准备

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搜集自己过节的照片。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自读四组词语,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2.交流发现的结果。

3.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语海拾贝

投影出示句子。

1.指名读句子,感悟诗句的意思。

2.指导背诵诗句。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三、点击成语

1.自读成语故事,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

2.指导用“火树银花”说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体会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意思,体会汉字的奇妙。

2、读、背古言名句,理解古言名句意思,能主动积累和运用古言名句。

3、自读小笑话,感受汉字的奇妙。

4、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广告用语中发现语言学习的乐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自由发挥想象,给学生插上放飞的翅膀。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丰富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感受语言表达准确的好处。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古言名句写在小黑板上。

2、学生收集整理身边的广告用语。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自读、互读句子,悟悟句中带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