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歌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歌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歌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2、锻炼幼儿的数数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认识数字“八、九、十、拍、伸、手指!
2、 让幼儿学会读儿歌
活动准备
挂图、字卡、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基本部分:稳定幼儿情绪,让幼儿能集中精神
二:教师出示挂图: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啊?(引起幼儿注意了)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有是什么?(让幼儿分别说出他们的动作)
三:教师领读,然后教幼儿分段读!
四:让幼儿自己读一次并把动作表示出来!
五:在幼儿会读的情况下教幼儿认字“八、九、十、拍、伸、手指
六:结束部分:给在课堂上表现好的,认识数字多的小朋友给予奖励!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基本认识数字,对儿歌很熟悉都能读出来,但有些小朋友不是很认真,希望下节课改正,我想再上一节课会更棒!
小百科: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歌2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1~10的数字
活动准备:
配备教具:红、黑两套数字卡:1—10,动物卡:嘟嘟牛、贝贝羊、宝宝兔等。
幼儿基本学会儿歌:数数歌;数字歌。
活动过程:
一、通过儿歌激发幼儿对1—10的数序和字形认知的兴趣。
l练习数数。教师引导回忆:“我们学过许多首儿歌,有一首《数数歌》你们还记得吗?”“咱们一起边出手指边说儿歌。”老师带领幼儿边出手指边说儿歌《数数歌》。
l附儿歌: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斗。
七八九,拍皮球,
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幼儿口说的数与出的手指数要对上。即手口一致。开始说时可以慢些,待幼儿熟悉后,再加快速度。)
字形认知。教师提示:“我们还学过一首儿歌,儿歌里说出了每个数字的样子,谁知道这首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幼儿:《数字歌》。“咱们一起说儿歌。”教师边出数字边带领幼儿说儿歌。
附儿歌:
1象铅笔细又长,
2象小鸭水上漂。
3象耳朵听声音,
4象小旗迎风飘,
5象秤钩来称菜,
6象豆芽咧嘴笑。
7象镰刀割青草,
8象麻花拧一道。
9象勺子能盛饭,
10象鸡蛋做蛋糕。
认读数字1~10。教师指数字,让小朋友正确认读。
二、通过游戏帮助幼儿认识1~10的数字和掌握其数序。
游戏:谁藏起来了
接前面,教师按1~10的顺序排好数字。
教师准备好动物卡,以游戏的口吻说:“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卡,由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并问好。如,教师出示嘟嘟牛动物卡,幼儿问:“嘟嘟牛好”。依此类推问:“贝贝羊好”、“宝宝兔好”等。
教师交待:“好朋友嘟嘟牛、贝贝羊、宝宝兔要和咱们一起和数字宝宝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谁藏起来了。”“怎么玩呢?动物朋友要把一些数字宝宝藏起来,让大家猜一猜藏起来的数字是几?”
教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将几张动物卡分别摆在几个数字上面盖住数字。
教师:“请小朋友睁开眼睛,想一想每只小动物下面藏着什么数字?”(因为此练习是按1~10的顺序排好的数字,幼儿比较容易找对。做几次练习后增加难度,接着做下面的练习)
教师:“小动物们在数字宝宝之间跑来跑去的把数字的顺序打乱了。”(让幼儿看着教师将数字打乱顺序摆放。)
教师:“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教师将1~3张动物卡摆在一个或二、三个数字上面盖住数字。(如,贝贝羊下面盖住数字3,嘟嘟牛下面盖住数字8,)
教师:“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猜一猜某动物(如,贝贝羊)下面藏着什么数字?”如,幼儿猜贝贝羊下面藏着的`数字是8,虽然错了,但8也是缺失的数字,教师要注意先肯定幼儿小动物下面盖住的有数字8,再告诉幼儿:但贝贝羊下面藏着的数字不是8,再猜一猜贝贝羊下面藏着的数字是几?都猜对了,游戏重新开始。
请小朋友将打乱顺序的数字按数序排好,大家一起认读。
教师交待:“淘气的小动物们又带着几个数字宝宝藏起来。”教师边说边取走小动物和几个黑色的数字卡,再贴一排红色的数字卡1~10,但数字也不贴全,如:12467910
教师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缺的是哪些数字,说愿意找出缺的数字,再将数字卡按颜色和数序排好。”
幼儿个别操作。请几个幼儿到前边操作,大家观看检查对错。
三、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增进幼儿对1~10的数字认知。
教师交待:“请小朋友翻开儿童用书第4页。”
观察讨论。教师提问:“看图的上边有两排数字,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这些数字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请小朋友分别认读红、蓝两色的数字。”(幼儿阅读)。
教师:“看看两只小青蛙准备做什么?”“它们身上插的旗子分别是什么颜色?”
教师:“小青蛙要进行跳荷叶比赛,插红旗的小青蛙应该跳什么颜色数字的荷叶?”“插蓝旗的小青蛙应该跳什么颜色数字的荷叶?”
教师交待:“请小朋友将同样颜色数字的荷叶,按数的顺序用线连接起来。”
幼儿操作。小朋友连线,教师对完成评价练习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提示。
幼儿互查。幼儿完成评价练习后互相检查,发现谁错了,举手提示老师,教师要认真分析其错误的原因,有的放矢的给予指导。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歌3
活动目标:
1.练习发准等音
2.体会识字的乐趣,认识字词九十拍手指
3.体会念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带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相应大字宝宝两份大范例一份(把要识的字遮起来)拿着这个宝宝匠
2.塑料铁锤一个“火车司机”“裁判员”字宝宝头饰各一个小贴纸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打开书到25页,出示要求:手指字,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小声念。跟念三遍收书。
2.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三遍。
3.展示大范例,跟读一遍。咦!怎么有些字宝宝不见了,到哪里去了,我们来找一找。哦,原来在这儿啊。听听它们在说什么,它们说想去找小朋友们玩游戏。我们来看看都有谁,一一展示每一个字宝宝,和小朋友们打招呼。(注意纠正幼儿读音)
4.我们的游戏开始喽,我们先来“开火车”。(根据幼儿情况来选择火车司机)教师先来做“火车司机”,念儿歌:“呜......呜......某某字宝宝快快来我们的火车就要开,呜.....”请拿着这个字宝宝的幼儿坐到火车上来。(游戏反复进行,请坐上火车的幼儿跟着司机一起念儿歌,每换一轮时给下车的小朋友们贴上小贴纸。)
5.哇!火车到站了,我们下车来玩游戏喽!现在请7个小朋友们站到前面,每个人拿一张字宝宝,老师先做“裁判员”,手持铁锤。当“裁判员”说到哪个字宝宝时,拿着那个字宝宝的小朋友就要将字宝宝举起来,并大声的念出来。如果被铁锤敲到头还没念出来就要罚下场,请下一个小朋友来继续游戏。待小朋友们对字宝宝熟悉后可请一位小朋友来做“裁判员”。
6.师模仿字宝宝的语气说:“今天玩得太高兴了,和你们在一起真好玩。但天都晚了,我们要回家了,要不然妈妈会着急的,小朋友们再见!”然后小朋友们向字宝宝一一说“某某字宝宝再见!”,送它们回家。
7.字宝宝们回家了,我们出去开火车喽!活动结束。
第2篇: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歌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qzj0511”为你整理了“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歌”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水果歌》中班说课稿 推荐度: 高中班歌 推荐度: 中班数学活动《数字宝宝》教案 推荐度: 中班唱红歌活动方案 推荐度: 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歌1
活动目标:
1.练习发准等音
2.体会识字的乐趣,认识字词九十拍手指
3.体会念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带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相应大字宝宝两份大范例一份(把要识的字遮起来)拿着这个宝宝匠
2.塑料铁锤一个“火车司机”“裁判员”字宝宝头饰各一个小贴纸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打开书到25页,出示要求:手指字,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小声念。跟念三遍收书。
2.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三遍。
3.展示大范例,跟读一遍。咦!怎么有些字宝宝不见了,到哪里去了,我们来找一找。哦,原来在这儿啊。听听它们在说什么,它们说想去找小朋友们玩游戏。我们来看看都有谁,一一展示每一个字宝宝,和小朋友们打招呼。(注意纠正幼儿读音)
4.我们的游戏开始喽,我们先来“开火车”。(根据幼儿情况来选择火车司机)教师先来做“火车司机”,念儿歌:“呜......呜......某某字宝宝快快来我们的火车就要开,呜.....”请拿着这个字宝宝的幼儿坐到火车上来。(游戏反复进行,请坐上火车的幼儿跟着司机一起念儿歌,每换一轮时给下车的小朋友们贴上小贴纸。)
5.哇!火车到站了,我们下车来玩游戏喽!现在请7个小朋友们站到前面,每个人拿一张字宝宝,老师先做“裁判员”,手持铁锤。当“裁判员”说到哪个字宝宝时,拿着那个字宝宝的小朋友就要将字宝宝举起来,并大声的念出来。如果被铁锤敲到头还没念出来就要罚下场,请下一个小朋友来继续游戏。待小朋友们对字宝宝熟悉后可请一位小朋友来做“裁判员”。
6.师模仿字宝宝的语气说:“今天玩得太高兴了,和你们在一起真好玩。但天都晚了,我们要回家了,要不然妈妈会着急的,小朋友们再见!”然后小朋友们向字宝宝一一说“某某字宝宝再见!”,送它们回家。
7.字宝宝们回家了,我们出去开火车喽!活动结束。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歌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2、锻炼幼儿的数数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认识数字“八、九、十、拍、伸、手指!
2、让幼儿学会读儿歌
活动准备
挂图、字卡、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基本部分:稳定幼儿情绪,让幼儿能集中精神
二:教师出示挂图: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啊?(引起幼儿注意了)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有是什么?(让幼儿分别说出他们的动作)
三:教师领读,然后教幼儿分段读!
四:让幼儿自己读一次并把动作表示出来!
五:在幼儿会读的情况下教幼儿认字“八、九、十、拍、伸、手指
六:结束部分:给在课堂上表现好的,认识数字多的小朋友给予奖励!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基本认识数字,对儿歌很熟悉都能读出来,但有些小朋友不是很认真,希望下节课改正,我想再上一节课会更棒!
小百科: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歌3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1~10的数字
活动准备:
配备教具:红、黑两套数字卡:1—10,动物卡:嘟嘟牛、贝贝羊、宝宝兔等。
幼儿基本学会儿歌:数数歌;数字歌。
活动过程:
一、通过儿歌激发幼儿对1—10的数序和字形认知的兴趣。
l练习数数。教师引导回忆:“我们学过许多首儿歌,有一首《数数歌》你们还记得吗?”“咱们一起边出手指边说儿歌。”老师带领幼儿边出手指边说儿歌《数数歌》。
l附儿歌: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斗。
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幼儿口说的数与出的手指数要对上。即手口一致。开始说时可以慢些,待幼儿熟悉后,再加快速度。)
字形认知。教师提示:“我们还学过一首儿歌,儿歌里说出了每个数字的样子,谁知道这首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幼儿:《数字歌》。“咱们一起说儿歌。”教师边出数字边带领幼儿说儿歌。
附儿歌:
1象铅笔细又长,2象小鸭水上漂。
3象耳朵听声音,4象小旗迎风飘,5象秤钩来称菜,6象豆芽咧嘴笑。
7象镰刀割青草,8象麻花拧一道。
9象勺子能盛饭,10象鸡蛋做蛋糕。
认读数字1~10。教师指数字,让小朋友正确认读。
二、通过游戏帮助幼儿认识1~10的数字和掌握其数序。
游戏:谁藏起来了
接前面,教师按1~10的顺序排好数字。
教师准备好动物卡,以游戏的口吻说:“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卡,由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并问好。如,教师出示嘟嘟牛动物卡,幼儿问:“嘟嘟牛好”。依此类推问:“贝贝羊好”、“宝宝兔好”等。
教师交待:“好朋友嘟嘟牛、贝贝羊、宝宝兔要和咱们一起和数字宝宝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谁藏起来了。”“怎么玩呢?动物朋友要把一些数字宝宝藏起来,让大家猜一猜藏起来的数字是几?”
教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将几张动物卡分别摆在几个数字上面盖住数字。
教师:“请小朋友睁开眼睛,想一想每只小动物下面藏着什么数字?”(因为此练习是按1~10的顺序排好的数字,幼儿比较容易找对。做几次练习后增加难度,接着做下面的练习)
教师:“小动物们在数字宝宝之间跑来跑去的把数字的顺序打乱了。”(让幼儿看着教师将数字打乱顺序摆放。)
教师:“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教师将1~3张动物卡摆在一个或二、三个数字上面盖住数字。(如,贝贝羊下面盖住数字3,嘟嘟牛下面盖住数字8,)
教师:“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猜一猜某动物(如,贝贝羊)下面藏着什么数字?”如,幼儿猜贝贝羊下面藏着的数字是8,虽然错了,但8也是缺失的数字,教师要注意先肯定幼儿小动物下面盖住的有数字8,再告诉幼儿:但贝贝羊下面藏着的数字不是8,再猜一猜贝贝羊下面藏着的数字是几?都猜对了,游戏重新开始。
请小朋友将打乱顺序的数字按数序排好,大家一起认读。
教师交待:“淘气的小动物们又带着几个数字宝宝藏起来。”教师边说边取走小动物和几个黑色的数字卡,再贴一排红色的数字卡1~10,但数字也不贴全,如:12467910
教师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缺的是哪些数字,说愿意找出缺的`数字,再将数字卡按颜色和数序排好。”
幼儿个别操作。请几个幼儿到前边操作,大家观看检查对错。
三、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增进幼儿对1~10的数字认知。
教师交待:“请小朋友翻开儿童用书第4页。”
观察讨论。教师提问:“看图的上边有两排数字,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这些数字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请小朋友分别认读红、蓝两色的数字。”(幼儿阅读)。
教师:“看看两只小青蛙准备做什么?”“它们身上插的旗子分别是什么颜色?”
教师:“小青蛙要进行跳荷叶比赛,插红旗的小青蛙应该跳什么颜色数字的荷叶?”“插蓝旗的小青蛙应该跳什么颜色数字的荷叶?”
教师交待:“请小朋友将同样颜色数字的荷叶,按数的顺序用线连接起来。”
幼儿操作。小朋友连线,教师对完成评价练习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提示。
幼儿互查。幼儿完成评价练习后互相检查,发现谁错了,举手提示老师,教师要认真分析其错误的原因,有的放矢的给予指导。
第3篇:中班语言《数字歌》
中班语言《数字歌》
中班语言《数字歌》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家乡的话是xx话,并能区分xx话和普通话。
2、能根据图片理解童谣的内容,并学习用方言念童谣。
3、感受童谣的节奏变化和押韵的乐趣,并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难点:理解童谣的内容,学用方言念童谣。
活动过程:
一、xx话引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幼儿用xx话和客人老师打招呼,让幼儿初步感受xx话。
二、引导幼儿认识xx话,能区别xx话和普通话的不同。
1、引导幼儿认识xx话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刚刚说的是什么话吗?
师幼用xx话和客人老师打招呼。
2、教师引入童谣,引导幼儿感受xx话和普通话的不同。
师:你听到了哪句有趣的话?
师:这和我们小朋友平时用普通话念的儿歌一样吗?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理解童谣的内容,并学习
第4篇:中班音乐:数字歌
中班音乐活动:数字歌
设计意图:
在我们生活中数字随处可见,如价格表,红绿灯等。数字与我们的关系密切,孩子们也对数字很感兴趣。《指南》中指出:“我们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数字歌》。整首歌曲都是由数字组成,形式比较新颖,符合幼儿喜欢接触新事物的年龄特征。在活动中,我通过动手操作创编歌曲的游戏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让幼儿体验到音乐活动的快乐。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2.能合拍的跟着音乐学唱歌曲并且进行创编歌唱。3.愿意参与歌唱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
1.歌词图谱
2.1-10的数字卡片若干 3.歌词排序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卡片,引出活动主题。1.
第5篇: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1
活动目标:
1.在认识“0-9”数字前提下,将它们排序。
2.在比较观察中,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10个格子,幼儿数出。
师:眼睛看屏幕,瞧瞧屏幕上一共有几个格子?
幼:6 8 9个 10个
师:答案这么统一啊,确定吗?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格子。
师:小朋友们真棒,数数能力真强!
2.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师:在这每个格子里,都藏着有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接下来请你边看边猜他们
第6篇: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
【活动目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1——8数字卡片、图片一幅、录音机、歌曲磁带、多媒体课件
2、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形状。
3、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你们想做个数学娃娃几?你们就戴上几的头饰。
2、现在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我,你是数字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3、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我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4、操作课件:
飞出7
第7篇: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1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数字0——9的前提下,将他们排序。
2、在比较观察中,了解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3、数字变化后,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幷乐意产生想象。
活动准备:
ppt课件、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请看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问:数一数,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幼儿:10个格子
师:每个格子里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分别是数字几?
2、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数字,让幼儿观察。
提问:找到了数字几?在哪个颜色里面?
幼:我找到了数字1,在黑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8,
第8篇:中班语言数字歌教案
中班语言数字歌教案
导语:春雨淅淅沥沥,滋润着大地;桃花又红了。绽放出无尽的美丽;种子萌发了,又迎接着一个崭新的开始。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中班语言数字歌教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班语言数字歌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家乡的话是xx话,并能区分xx话和普通话。
2、能根据图片理解童谣的内容,并学习用方言念童谣。
3、感受童谣的节奏变化和押韵的乐趣,并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难点:理解童谣的内容,学用方言念童谣。
活动过程:
一、xx话引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幼儿用xx话和客人老师打招呼,让幼儿初步感受xx话。
二、引导幼儿认识xx话,能区别xx话和普通话的不同。
1、引导幼儿认识xx话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刚刚说的是什么话吗?
师幼用xx话和客人老师打招呼。
2、教师引入童谣,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