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室建设的调查报告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14 07:14: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关于农村卫生室建设的调查报告范本

关于农村卫生室建设的调查报告范本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卫生事业方面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目标以来,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对于农村居民能否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至关重要。现以城步县为例,以调研的形式,探讨如何抓好村卫生室建设工作。

一、村卫生室的地位和作用

村卫生室是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乡村医生承担直接为广大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任,在农村防病治病第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村卫生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步苗族自治县位于两省(湖南、广西)三市(邵阳、怀化、桂林)交界之处,有“楚南极边”之称,是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是邵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县。全县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场、292个行政村(居),境内居住着苗、汉、侗、瑶等24个民族,总人口30万,其中农村人口22.8万,占总人口的76%,素有“苗疆要区”之称。

(一)村卫生室分布不合理。我县共有村卫生室202个,其中一村一室153个,一村二室23个,一村三室1个,无村卫生室的医药空白村达90个。无村卫生室的“空白村”农民看病就医极不方便,对疾病预防及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而一村多室造成卫生资源浪费。

(二)村卫生室环境较差,硬件设施亟待完善。我县村卫生室合作形式主要有三种村集体举办、乡镇卫生院设点所属和乡村医生个人开办,其中,个人开办的村卫生室占全县村卫生室的比例达到70%。除标准化建设的53个村卫生室外,其它的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房屋陈旧老化,结构不合理,功能标准较低。乡村医生自己提供的业务用房与生活用房未完全分开,医疗服务环境简陋;村卫生室设备落后。绝大多数村卫生室常用医疗设备落后,急诊急救设施配备严重不足,75%的村级卫生室只配有“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6%的村级卫生室甚至连“老三件”都不齐备,大部分村医看病治疗仅靠眼看手触,凭经验,诊疗操作不规范。

(三)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292个行政村共有22.8万人,乡村医生217人。平均每个村0.7名医生,每千人拥有0.95名医生。从有关分组情况看,乡村医生队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从文化程度分组看,217人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5人,占2.3 %;中专文化程度180人,占 82.95%;高中文化程度13 人,占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9人,占8.75%。专业学校毕业的占九成。从乡村医生所拥有医学知识来源分组看,通过专业学校毕业获得医学专业知识的有 198 人,占91.24%;通过跟师学徒、短期培训或者自学等方式获得医学知识的有19人,占8.76%。从拥有资格证情况看, 217人中,拥有执业医师证书的有4人,占1.8 %;拥有执业助理医师证书的.有20人,占9.2 %;拥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有217人,占100%;暂时没有执业资格证的有0人。

三、对策建议

(一)明确职责功能。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主要为本行政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规划内村卫生室纳入相关制度实施范围。尝试讲卫生室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吃呢古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报销定点范围。

(二)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统一设计图纸、统一建设标准的要求,整乡整镇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根据村卫生室的实际情况,对已经建好并符合要求的可不再重建,对不达标的进行改、扩建,对没有卫生室的行政村依托学校、村委会闲置的场所进行改造或新建。村卫生室用地由村集体无偿提供。要充分利用现有村卫生室,通过重建、改扩建等方式,使其达到建设标准,整合村级卫生资源,承担行政村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综合服务。必须设立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和药房,有条件的可设立输液室、观察室和预防保健室、各室分开,相对独立,分区合理,且符合卫生要求。按村卫生室规范配置要求配备医疗设备、信息化设备和其他办公设施。

(三)合理设置。按照方便群众、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管理的原则,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交通和地理位置因素规划建设村卫生室。建议由当地县人民政府牵头,组织编办、卫生、财政等部门对全县卫生室进行一次摸底清查,按照国家省里的精神,实行一村一卫生室,个别大村一村两室,人口较少的山区实行多村一室,进行规划和规范,按照每千人一名乡村医生的标准,核实卫生室数和人数。合理安排建设面积与规模,1000人口以下的村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1000人口以上的村建筑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

(四)加强运行管理。逐步推进“两独立,三统一”步骤,逐步推进“法人、财务独立,机构统一规划设置、业务统一考核管理,药械统一采购配送”为主要形式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乡镇卫生院和规划内村卫生室之间的人员、管理、技术、服务的双向联动,推动乡村卫生服务协同发展。强化监督管理。规划内村卫生室的日常事务管理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村委会管理为主,其业务管理以县卫生局指导下的乡镇卫生院管理为主。对规划内村卫生室实行统一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质量管理,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开诊状况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

(五)加大财政投入。按照“属地管理,政府投入,分步实施”的原则,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争取多方筹集资金,以国家、省级财政投入为主、地方匹配为辅,实施多元化办医的方法,实现区域村卫生室服务网络全覆盖的目标。因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财力非常困难,建议上级财政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农村卫生室建设的扶持力度,免除地方配套,全额安排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修缮和基本设备购置经费,确保村卫生室建设需要。

(六)严格乡村医生准入机制。县卫生局要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乡村医生的行业准入和职业考核管理。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职业证书,有县卫生局登记在册并获得执业许可。

第2篇:农村卫生室建设申请报告

尊敬的领导:

为了落实西安市卫生局、西安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村级卫生室建设的实施意见”,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西河村两委会会议研究通过,结合我村实际,计划在我村建设西河村村级甲级卫生室一座,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基本情况

西河村由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组成,人口2450人。长期以来,村级卫生室一直没有固定的场所,卫生室至今以租用、借用民房等形式经营,基础设施达不到村级甲级卫生室的标准和要求,也不方便村民看病就医,建设一个村级甲级卫生所符合上级精神要求,也是全体村民的共同愿望。

二、建设规划

1、场址选择

西河村10个村民小组居住相对分散,考虑人口居住的具体环境,结合我村实际,计划在西河小学东临的村集体土地上实施建设,该地段地处西河村中部,为10个村民小组日常生活必经之处,交通方便,自然条件优越。土地为集体所有,方便卫生所长期持久使用。

2、 资金来源

整个工程计划投资25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22万元,医疗器械3万元,以村级自筹为主,同时争取上级“以奖代补”资金。

3、建设规划

按照西安市村级甲级卫生室建设标准,计划建设总面积390平方米,其中医疗服务室240平方米,内含诊断室、治疗室、药房、预防接种室和输液观察室,实行“五室分开”,新建计划生育服务室150平方米,并配备相应的基本设备器械,以保证医疗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4、工程日期

2014年7月下旬动工,2014年10月中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完成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

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重要举措,我们西河村全体干部群众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希望街办在我村的甲级卫生室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街办的统筹协调作用,在土地、建设、规划、资金等方面给予我们全力的支持和帮助,确保我村卫生室建设的顺利进行。

特此申请!

申请人: 村委会

申请日期|:

第3篇:区农村卫生室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农村卫生室建设工作会议,贯彻**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刚才,特区社会事务局**局长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去年全区农村卫生工作情况,对今年农村卫生工作任务进行具体部署,内容比较全面,也很符合实际。会上,对2005年度村卫生室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在此,我谨代表特区管委会向受到表彰的先进村卫生室表示热

烈祝贺!借此机会,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卫生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2005年,全区卫生系统在特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全区卫生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进一步规范了村卫生室的建设与考核,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与医疗双重功能得到强化,开始步入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区农村卫生室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农村卫生室建设工作会议,贯彻××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刚才,特区社会事务局××局长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去年全区农村卫生工作情况,对今年农村卫生工作任务进行具体部署,内容比较全面,也很符合实际。会上,对2005年度村卫生室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在此,我谨代表特区管委会向受到表彰的先进村卫生室表

示热烈祝贺!借此机会,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卫生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2005年,全区卫生系统在特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全区卫生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进一步规范了村卫生室的建设与考核,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与医疗双重功能得到强化,开始步入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我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求对策,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意见,我利用假期时间,在村领导的帮助下对我村的住房状况、水利设施、公路交通、供电、通讯和卫生、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等情况开展了调查,同时,我也走访了一部分村民,对村民提出的意见,问题认真统计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形成了调查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农村住房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村里住房面貌出现了历史性改变,绝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新房。村民的住房很早就基本实现了土坯变砖瓦、砖房变平房、平方变楼房的新面貌。村民里约有95%以上的百姓住进了旧房翻新,新基建房的平房或楼房,有将近40%的村民住进了自己新盖的楼房,村里的住房设计模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调研题目:农村基础设施(房、水、路、电、讯)建设调查

调研时间:2012.7.12——2012.8.20

调研地点:邯郸县邵庄村、东扶仁和贾口

调研人员: 年级:专业:

姓名:学号:

备注:(字数不少于3000字,一律手写,用300字的信纸)

为响应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号召,积极参加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自己家乡和周围邻乡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我利用暑假时间对农村的住房状况、水利设施、公路交通、农村电力和通讯设备展开了调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通过对邵庄村、东扶仁和贾口等各乡的调查研究,更好的了解了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农村住房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我区农村基础建设的情况,我们于2011年11月中旬,深入淮阴区北吴集、袁集、南陈集、王营等地实地调查了解等方式,对我区农村公路、通讯和卫生、教育设施等情况开展了调查,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形成了调查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公路得到较大改观。现有区道154公里、乡镇道169公里、村道763公里、社道1200公里。1997年至2003年,硬化改造乡镇主干道8xxxx公里、新修水泥公路220公里,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水泥路和“半小时”交通。农村村村通

公路率10xxxx,社社通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农村卫生室建设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卫生室建设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