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品德与生活《金秋博览会》教学设计范文
品德与生活《金秋博览会》教学设计范文
品德与生活《金秋博览会》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可以带给人们愉快的心情;
2、用一种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把大自然的美留下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用双手创造美的能力,体会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美丽的大自然》,一幅树叶拼图,一棵泥捏树。
2、种子、树叶,小石块,水彩笔,剪刀,粘胶等。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揭题。
1、教师:大自然神奇而美丽,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吧。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
2、教师:我们浏览了一会儿大自然,看大巍峨的高山,葱郁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野花,可爱的动物,潺潺的'流水等,你们的心情怎样?
3、教师揭题:大自然地美丽景色能使人精神愉快,让我们留住这美丽的大自然好不好?
板书课题: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
二、活动一——寻找观察发现
1、教师:大自然的美使它的留影无处不在,让我们现在就找找他的留影。
学生在教室里四处寻找后发现:教室墙壁上贴着小朋友们描绘大自然的图画及老师有关大自然的剪贴画;小朋友们衣服上有关大自然的图案……
2、教师:小朋友们找的非常仔细,其实这些大自然的留影已经告诉我们留住大自然的一些方法了,你们发现了吗?
三、留住大自然
教师出示一幅风景拼图,问学生:图上有什么?这幅图使 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教师:你们能够想出留住大自然的其他方法吗?
第2篇:思品与生活《金秋博览会》教学反思
思品与生活《金秋博览会》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课程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而这一切都必须依赖于活动来完成。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核心和灵魂。在这节课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形式生动、内容丰富、趣味盎然的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走进活动,参与活动,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让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去构建知识,提升经验,锻炼能力。
1、以生活为基础,精心设计儿童喜爱的活动。
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智慧和能力的发展,特别是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实践生活。本教学设计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为设计基础,纵观教学活动的五大环节:了解秋天的收获;搜集果实;感知果实;学习分类,品尝果实……这些活动无一不来自学生生活,既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又不是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生活的浓缩和锤炼。这节课学生在活动中非常高兴地去做这些生活中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事情,从而也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了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以儿童为主体,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我们精心设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绝不是为活动而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活动设计得再好,可是学生如果对活动的参与不是自觉自愿的,就往往既无智慧力量的发掘,也无情感的真诚投入,更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因此,只有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让他们直接参与到他们喜爱的活动当中,活动才会成功、有效。这节课我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都做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获得体验,产生共鸣;通过探究性、操作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分类,自己创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创造的乐趣。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有所获。真正成为知识的自我建构者,学习领域的主人。
3、以教师为主导,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
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影响学生是品德与生活课一贯坚持的方向,以儿童为主体决不表示教师在上课时让他们放任自流,而应该“该导就导”,要对儿童生活进行积极引导,使孩子的生活更有质量,更闪光彩。教师在学生积极活跃发言讨论时要不断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儿童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不能让它稍纵即逝,一定要会筛选,抓住并解决。这节课中,教师始终只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我和他们一起去寻找、搜集秋天的果实,带着他们去观察秋天的收获,我和他们一起吃,一起玩,一起探究,一起体验。师生在这一节课中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把着力点用在提供学习资源,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反思,从而提升学生的经验,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
第3篇: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让家乡更美好》教学设计
李玲
陵园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垃圾及危害。
2.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学会简单的垃圾分类的方法。
3.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生活中垃圾的危害,了解垃圾的分类的好处,学会简单的垃圾分类的方法。教学准备:
PPT课件、生活中的垃圾实物、垃圾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板书:家乡,师:孩子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
现在随着老师的镜头去看看美丽的家乡。看到你熟悉的地方,就大声地说出来 镜头展示美丽的家乡綦江的美景。
2、家乡多美呀,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组画面。播放乱丢垃圾的画面
提问:看到这两组画面,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小结:干净、整洁的画面人人爱,肮脏的环境令人不愉快,之所以不愉快,主要是有大量的垃圾,垃圾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怎样让家乡更美呢?今天我
第4篇: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做个诚实的孩子
单元目标:
1、初步分辨是非,懂得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2、坚持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3、体验诚实带给别人和自己的快乐。
单元内容:
主题一: 《诚实故事会》
主题二: 《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活动过程:
主题一: 诚实故事会
主题目标:
1、学会分辨是非,能够领悟到说谎害处大的道理。
2、能够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活动准备:
学生:了解有关诚实的故事;发现身边诚实的故事。
活动课时:1课时
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案例一 诚实故事会
1、老师带领学生开展诚实故事会。
(1)每个人先在小组内,讲述自己收集的诚实故事。
(2)各小组选派故事讲的'好的,在全班讲诚实故事。
(3)续编故事:老师讲述教参上P43页的《皮皮的故事》的前半段,学生续编后半段。
2、编演小话剧。
(1
第5篇:教学设计品德与生活
翼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一单元第二课时
我上学啦我和同学交朋友
教学目标:认识新的同学,知道同学的姓名。
教学重难点:教会小朋友与同学交流,让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教学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一).观看视频《大耳朵图图之上学第一天》,集中小朋友的注意力
(二).提问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们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生:小朋友们在做自我介绍。
二、活动
(一).说说你认识了哪些新同学,交了几个好朋友。
(二).1.分享活动,说一说你跟你的同学做了哪些课外活动。
2.看幻灯片插图活动的场景,下课跟同学一起进行玩耍。
3.师:新同学见面了,老师看见你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心里十分欣慰。小朋友们要记住新朋友的姓名哦,下课之后跟朋友一起玩一下课上学到的游戏。
三、共栽“朋友树”。
师,板书,范画大树。小朋友们把自己新
第6篇:《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第34—35页。
【素质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2、情感目标: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在一起玩的乐趣,感受集体生活的幸福。
3、行为目标: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能自觉遵守秩序,心中有他人。
【学习重点】
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游戏十分愉快、有趣,激发他们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
【教法学法】
调查法,讨论法,观看动画片,做游戏,采用互动方式,寓教于乐。
【活动准备】
1、相关的电教设备;
2、VCD碟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之一:“找回来的秋千”;
3、学唱儿歌《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4、游戏用的相关道具如手绢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说明:利用谈感受,调动学生情感,便于进入课堂情境。)
1、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