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诗经《小雅·鹿鸣》的文学内涵
诗经《小雅·鹿鸣》的文学内涵
《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也就是说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朱熹这一推测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说明千余年后此诗还有一定的影响。
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故《诗集传》云:“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也就是说君臣之间限于一定的礼数,等级森严,形成思想上的隔阂。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而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诗集传》云:“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按照当时的礼仪,整个宴会上必须奏乐。《礼记·乡饮酒义》云:“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据陈澔注,乐工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三篇终,则主人酌以献工焉。”由此可知,整个宴会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诗,而歌唱《鹿鸣》时又以笙乐相配,故诗云“鼓瑟吹笙”。乐谱虽早已失传,但从诗的语言看,此诗三章全是欢快的.节奏,和悦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诗开头有“人生苦短”之叹,后段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悲,唯有中间所引“鹿鸣”四句显得欢乐舒畅,可见《诗经》的作者对人生的领悟还没有曹操那么深刻。也许因为这是一首宴飨之乐,不容许杂以一点哀音吧。
诗之首章写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承筐是将”,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献礼的人,在乡间宴会上是主人自己,说见上文所引《礼记》;在朝廷宴会上则为宰夫,《礼记·燕义》云:“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足可为证。酒宴上献礼馈赠的古风,即使到了今天,在大宾馆的宴会上仍可见到。然后主人又向嘉宾致辞:“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诸位光临,示我以大道”一类的客气话。主人若是君王的话,那这两句的意思则是表示愿意听取群臣的忠告。诗之二章,则由主人(主要是君王)进一步表示祝辞,其大意则如《诗集传》所云:“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效。”为什么祝酒之际要说出这样的话?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矫正偷薄的民风。如此看来,这样的宴会不徒为乐而已,它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三章大部与首章重复,唯最后几句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末句“燕乐嘉宾之心”,则是卒章见志,将诗之主题深化。也就是说这次宴会,“非止养其体、娱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满足口腹的需要,而是为了“安乐其心”,使得参与宴会的群臣心悦诚服,自觉地为君王的统治服务。
【原文欣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第2篇:诗经·小雅·鹿鸣
《诗经·小雅·鹿鸣》
【教学设想】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鹿鸣》,《诗经·小雅》篇名,也是《小雅》第一篇,《诗经》中所谓四始之一,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是周朝宴饮群臣宾客的一首宫廷乐歌。尽管其中有些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因此,本着“以学为主”的原则,这次课堂教学就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读悟理,以读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培养结合注释初步读懂古诗的能力;品味、体会文章的内涵,提高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教学难点】
诗歌主旨的把握,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问题探索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诵读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1、2、3、背诵《诗经·小雅·采薇》节选 出示《诗经小知识》,指名读。
出示“不学诗,无以言——孔子”,齐读。问:谁知道这里的“诗”指什么?(《诗经》)
师:大圣人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诗》是语言的精华,不学语言的精华,就不能形象而准确的说话。是啊,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传承了千年,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经·小雅·鹿鸣》篇,感受诗经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文本,整体把握
1、出示文章,师范读,提出听读要求:听清字音,注意节奏。
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自由读文章,指名分章朗读,齐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诗意。
a、结合注释和译文,自学诗文,疏通文意,提出不理解的地方。b、检查自学效果:出示通假字,简介通假现象,指名回答字意。
c本诗分三章,接下来老师和大家合作,我逐章读诗,你们读相应的诗文,我们来个诗文对读。
3、师简介,过渡。
《鹿鸣》是《诗经》中保存最早的一篇祝酒辞,也是一首祝酒歌,即在宴会上所唱的歌。
(二)品读文本,感悟诗意
1、a、提出问题:主人请的什么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嘉宾
君子
(板书)b、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品德高尚、博学多才)
c、你知道古诗文中有哪些描写君子的诗句?(生答,出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齐读 d、本诗中主人是如何称赞来客的?指名回答。
出示:“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指名结合译文说出意思。
e、创设情境,表演朗读:假如你就是主人,在座的就是你请来的嘉宾,你来模仿主人称赞一下来宾吧!指名(可加入动作)师示范。
全班起立,齐诵(对着听课的老师)
2、提出问题:主人是如何待客的? a、浏览,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指名回答。小结归纳:《诗经》板书)b、假如你是来的宾客,受到主人如此款待,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受宠若惊、感动)
3、提出问题:那你知道主人此次宴客的目的是什么吗?用诗中的话告诉我。
a、指名回答,出示:“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读出译文。b、原来主人请客的目的是向嘉宾请教治国的大道理。由此你可以猜想主人的身份是——君王。据说《鹿鸣》反映的正是周王宴会群臣、宾客的盛况。君王以隆重的仪式欢迎宾客,奉上丰盛的礼物,待之以醇美的酒菜,这体现了君王对臣下的以诚相待。那么,群臣、宾客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出示写话练习:
主人(君王):人(汝)之好我,示我周行。
宾客(群臣):承蒙大王厚爱,————————————————。b、师生、生生表演对读。(加上动作)
师小结:古代,君臣之间本是等级森严,但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宴会的目的并非一般的吃吃喝喝,满足口腹的需要,而是为了“安乐其心”,即本诗结尾所说“以燕乐嘉宾之心”,使得参与宴会的群臣心悦诚服,自觉地为君王的统治服务。这也是本诗所要阐明强调的为君者须以诚对待贤臣嘉宾,则臣下始得尽其忠心,君臣融洽相处,国运才能兴隆的深刻道理。
4、最后一个问题,本诗除了写宴会的情景,还写了什么?(每章前两句皆以“呦呦鹿鸣”开头。)
a、结合注释1思考:为何写“呦呦鹿鸣”?为何以“鹿鸣”为题?
“见食相呼”,看到吃的不独享,呼朋引伴与之共享。出示:《传》日:“鹿得萍,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君乐宾客,当有诚恳相招呼以成礼也。”
《毛诗传》以鹿见食相呼比兴君子诚实信用和君臣同甘共苦的深厚情意。
点明“兴”,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物做铺垫。
b你觉得宴会上是一番怎样的情景?气氛如何?用一个词形容。(和谐欢乐、尽情尽兴、和乐且湛)
c、正如文后赏析所说,良宵美景中,主客情深意沉,酒酣耳热,钟磬和鸣,满座生春,好一幅古代夜宴图,就让我们在座的宾客在这和谐欢乐的气氛中共吟此诗。齐
(三)熟读吟诵,感悟诗情
1、这首诗现在能背下来的举手?(若有,问其背诵方法;若没有,指导观察本诗的结构。)
a三章,每章八句,每句四言(二、三章结尾有变化)b每章都有很多重复的句子,只改动其中个别字词。(重章叠句,一咏三叹)
c押韵(找出韵脚,注意换韵)
2、示范唱读,打节拍。同桌、男女、师生多种形式对读。
注意:现代文不能唱读,只能朗读。《诗经》是可以唱的。出示: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以歌之。
《史记·孔子世家》
3、三、总结:
《诗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两千多年以来,为世代华夏儿女所传诵。希望同学们喜欢《诗经》,走进《诗经》,汲取营养,传承文明。板书设计:
小雅·鹿鸣
嘉宾
君子
——
尽其忠 君王
隆重的仪式
以诚相待
丰盛的礼物 醇美的酒菜
和谐融洽
国运兴隆
欣赏:杨芬古琴吟诵《诗经·小雅·鹿鸣》
第3篇:诗经小雅《鹿鸣》
诗经小雅《鹿鸣》
《鹿鸣》
原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译文: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
注释:
⑴呦(y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