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思念经典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06 07:14: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无尽的思念的散文

无尽的思念的散文

[一]

印象中,每年的清明时节,总是细雨纷纷。而这样的雨,仿佛下到了人的心里去,有微微的凉,更容易让人陷进无边无际的思忆里。于是,心底涌过一阵复杂的情绪,有感恩、有内疚、有伤感,更有那张我永远也无法触摸得到的慈颜。

大家都说,清明是思念的季节,祭奠先人,寄托哀思。而对于母亲和我而言,思念天堂的父亲,几乎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修的一个环节。而清明的到来,只不过让心底的思念更加浓郁深沉罢了。

[二]

每天早上,母亲都会沏上一壶父亲喜欢的普洱茶,然后小心翼翼地端上一杯,放在父亲的遗像前,而父亲遗像前的那一束鲜花,便是母亲思念父亲的见证。

我的印象中,那束鲜花从来没有凋零过,只因母亲的心中极其重视,哪怕患病在身,行动不便,她也固执地要求我带她到外面买鲜花,她说要让父亲的世界,遍布芬芳,开满鲜花;她说,害怕父亲在天堂会觉得孤独,那么时时刻刻被花香萦绕,起码他的心情也是芬芳的;她说,那一束鲜花,会牵着父亲,引领着他回家,与我们相见梦魂中。

对于母亲的做法和说辞,我曾经很不以为然。茶,天天供奉,倒也罢了。可是隔天、或是隔两天就得换掉鲜花,还不让我代劳,那不是“劳民伤财”吗?可是后来,我在她的执着和坚持里,日渐品味到母亲对父亲的深切思念。那种思念,是不同于我对父亲的思念,她比我虔诚,比我刻骨铭心。而那浓烈的思念就是来源于刻骨铭心的爱呀。

原来深爱一个人,就算那人与自己隔着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份爱、那份思念,永不会消失,只会更强烈。一如母亲!即使父亲生前辜负了她,伤害了她,可是在她心中,他永远是那个独一无二的他。他给她的伤,是那样深、那样痛,可是相比他的离去,那种痛又算什么呢?

我想,在母亲的心里,最痛的莫过于是不得不松开他的手,从此,天人永隔。当时,她的痛,一定比我们的、更强烈、更震撼。因为世上,再也没有一种苦楚,比得上和深爱的人永别呀,这种痛,绝望而悲恸,那才真真是深入骨髓、无处诉说啊!而她能为他做的,不过是端上一盏他爱喝的茶,放上一束幽香漫溢的鲜花,而那一盏茶、那一束鲜花,便是她心中无处释放的爱和思念!

想到这里,我便不再反对母亲的做法。因为于母亲而言,父亲永远是她心里唯一的他,就算他不在了,可是她依然把他刻在回忆里,刻在心深处,并且要让他的每一天,都遍布春天的味道。

[三]

父亲离去也有一段时日了,可是我却时常念起这诗句,亦是在父亲离去后,我才深深体会到什么才是生死两茫茫。

父亲的离去,于我而言,同样是彻骨的痛啊!原以为,用表面的`冷漠来掩饰对父亲的爱和在乎,就是对父亲最大的报复。原来我错了,原来爱从来不会等待,要是不珍惜,就会遗憾终身。就像我,一直犯着孩子气的错误,直到如梦方醒时,斯人已去,我却永远无法亲口告诉父亲,说我爱他,说我早已原谅了他。于是,剪不断的亲情,割不掉的思念,报不了的恩,就成了我心头永远的痛、一生的遗憾。

其实也就是在父亲离世以后,我才深切地感觉到自己对他的爱。原来,在苍凉的时光中,我始终记得,小时候他牵着我的小手,目光中,尽是宠腻的爱。儿时,他一直对我千依百顺,给我讲故事,给我买好吃的糖果,给我满是人间烟火味的天伦之乐。哪怕是后来,我痛恨他情感的出轨,给母亲和我带来说不出的伤痛,故意冷眼相对,而他总还是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说我是他最爱的女儿。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回想起来,才知道当时我的心里,也曾漫过满足和感动。可是那时的我,早就习惯了与父亲针锋相对,所以,在我的眼中,是再也看不见他一丁点儿的好,我心心念念的,就是做尽所有的事情,好让他知道我恨他。而我当时终究未曾醒悟,这样彻骨的痛恨,就是因为在乎啊!

每当念起昔日的点滴,我的心中总是痛悔莫及。当日的我,为什么不听母亲的劝告呢?当日的我,为什么没有珍惜这一场短暂的父女缘分呢?父亲啊,如果我知道,你会用永别的方式,唤醒我心底对你的爱,那么,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固执至此,我一定一定会在你的有生之年,告诉你,我是那么、那么的爱你!

永远记得,父亲离去的夜晚,我从医院的太平间回到家里,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撕心裂肺地痛哭,哭到声嘶力竭,哭到天昏地暗。从前以为,此生不会再为父亲流一滴眼泪,却原来,血浓于水,到生离死别的一刻,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而父亲却不再给我机会,让我弥补。从此,我的生命里,永远打着一个心结,这辈子也无法解得开。

永远记得,那一夜,我泪如雨下,有说不出的伤痛,寄不完的话语,葬不掉的思念,祭不完的哀思,道不了的歉意,而所有这些复杂的情感,唯有托烛火、托纸钱传递。

父亲的遗像前,香火不停地闪烁着,飘渺间,像是流着泪,又像是滴着血,可那一点一点滴落的烛泪,却滴满在了我的心头,烫得我疼痛无比。

彼时彼刻,能为他做的,原来只是不停地烧着纸钱,而那一叠叠的纸钱,顷刻间,便在我的眼前化为灰烬,就像父亲,那鲜活的躯体,终究也化为了灰烬,让我再也无法触摸得到。

彼时彼刻,若掬一捧黄土,可以报答父亲的生养之恩,我愿用双手把黄土掬满他的坟头;若叩头可以减轻心底的内疚之情,我愿把头叩至血迹斑斑;若下跪可以让父亲安息,我愿长跪不起,让他了无牵挂。

可是无论我怎么不舍,怎样追悔,父亲,却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此后,思念他,便是我生命中永恒的主题。而我对于父亲的歉疚,便注定一生也得不到救赎。

[四]

四月,清明,细雨缠绵,分明就是思念的时节。母亲早就按照当地的习俗,准备好所有拜祭父亲的事宜,而我更喜欢躲在小小的房间里,不停地折叠着千纸鹤,一只、两只……无数只。

每逢清明和重阳,我喜欢捧一束鲜花,挑一个静寂人稀的早晨,独自一个人驱车前往墓园,把折好的千纸鹤挂在父亲的墓碑前,然后静静地和父亲说话。

我深信,我手中的鲜花,必定会抵达天堂,朵朵为父亲盛放。

我深信,那一只只的千纸鹤,必定会带着我浓浓的思念,飞往天堂,与父亲日夕相伴。

父亲呀,若可,请您今夜入我梦来,一诉离情,可以吗?

第2篇:思念依然无尽散文

思念依然无尽散文

祝贺大家大学毕业后踏上了人生事业新的起跑线,成为了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此,大家要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大显身手,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成就辉煌的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站住脚靠的是自身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即,靠自身良好的素质。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我们要加强自己道德、人格的修养,提高自身岗位工作能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综合素质。多年来,总有新大学生充实教学第一线,不少新大学生认真磨炼自己,很快成长为骨干教师;然而,也有部分新大学生进取心不强,始终不能胜任工作。

这是因为,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还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希望大家走上教书育人的岗位后,心灵追求高尚,事业追求卓越,具体为:热爱教学、热爱学生、诚实待人,把精力集中在专业上,让自己的教学、育人、科研精益求精。经验表明,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素质,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践、读书、科研紧密结合,立足岗位成才。

教师所参与的实践就是教书与育人,即,是教师所讲授的每一节课和对学生的每一次教育。这个教书育人的实践的目的,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这就使我们的工作,具有目标的`“超前”和成果的“后显”的特点。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青少年,他们成长、生活的环境不同,性格、爱好各异,凡此种种,使得我们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新的问题、课题层出不穷,处处充满了挑战。这种充满挑战的实践,是我们青年教师成长的沃土。同中、老年教师比,大家的学科知识往往更为系统,悟性也往往更高,照理说,大家的工作应该比中、老年教师好,成果应更大;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原因何在?据我观察,主要是青年教师敬业精神不如中、老年教师;前者做事,往往只讲“过得去”,“差不多”;后者做事,往往是“竭尽全力”、“精益求精”,因此工作、成果出现差距,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了。可见,一个有强烈事业心的青年教师,必然是对工作十分负责、十分投入的人;必然会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善于累积经验,不断用实践来丰富自己,增长才干;不断用教训来告诫自己,纠正失误。这种成功与失败的磨炼,是提高我们教育教学素质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德才学识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科功底,每时每刻都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丰富自己,加厚自己的功底。新教师走上岗位,首先就应系统学习、研读本学科大纲、教材,尽快掌握大纲、把握教材,对自己要上的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大家还应关注市、区的学科信息,了解市内、区内同行最新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改革迅猛发展的大潮中,保持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较前沿地位。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我们工作中每一个小小的失误或不慎,都可能使学生受到心灵上的伤害,有时甚至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同其他行业比,教育最不该失误,最不容许出现废品、次品。所以,教育最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最需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通晓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就青年教师而言,最有效的学习,就是要立足本职工作,精读部分教育教学理论书刊。一个有强烈事业心的教师,必然会十分重视自己的业务理论及学科知识的进修,将读书作为自己的日常功课,并且努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用扎实深厚的学科功底去讲好每一节课。在这个读书与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必然会从经验积累的较低层次,上升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更高层次,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也随之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21世纪是一个经济、科技激烈竞争的时代。竞争的实力取决于国民的素质,国民的素质又靠教育。因此,说到底,21世纪是一个教育竞争的时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尽快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教育教学科研必须先行。除了专职教科研人员外,我们每个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新教师更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基础教育科研队伍的生力军。由于我们处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我们搞科研也就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课堂,我们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我们所在的学校,就是我们最大的科研实验室,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都是依靠在学校工作的优势才获得成功的。

实践中,我们占有大量的科研对象,我们也最了解作为科研对象的学生的个性与共性。我们取得的科研成果,能够直接运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新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应从工作实践中选题: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研究本学科的教材、教法、学法,研究如何优化教学教程,研究如何加快自身成长。我们这种立足本职工作的研究与探讨,我们所得的点滴心得、体会,都是十分宝贵的。在这种对教育教学实践深层次的探索中,我们自身已不再是一个忙忙碌碌的教书匠;在这种长期不懈的探讨中,我们必将厚积而薄发,成为本职工作的专家。

实践丰富了我们的经验,读书充实了我们的理论,科研则是经验与理论的结合。实践、读书、科研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我们在自己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把握问题,从中选定自己在一定阶段的科研课题;然后,带着所选课题中的一个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去读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本学科的教学理论刊物,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理论指导下,去潜心研究、探讨,以发现规律,得出成果。可见,首先要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多动脑,才可能进行科研。“实践、读书、科研”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必将促使我们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化,最后成为一个教育专家。

第3篇:无尽的思念经典散文

无尽的思念经典散文

最近几天,心情一直很沉闷、很低调,每天夜里总是难以入睡,就算暂时睡着,也会半夜猛然醒来,望着窗外的星星和月亮,心里总感到很冷、很凄凉,有种撕心裂肺的痛一直在萦绕着我,感到自己总想落泪、总想大哭一场……

翻看日历,才知清明节就在眼前,原来自己又是在思念母亲了。自从母亲十七年前离我而去,一种失落感就一直伴随着我挥之不去,我感到自己灵魂都孤寂了,空荡荡地无处可去。多少次梦里去寻找母亲,可母亲给我的永远是一个模糊的身影,每次总想伸手去拉,可每次都是以泪湿枕头而告终,母亲啊!您咋不给一次机会让女儿看看您呢?看您是否依然是往日模样,看您那思念的目光,看您那温和的笑容,看您那……

太阳落山,群山苍茫,泪眼朦胧,望穿远方,您在那边一定也在思念女儿吧,思念无人照料的父亲、思念自己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情感散文:思念依然无尽

也许是老了的缘故,特别怀旧,突然想去看看儿时居住过的地方、出生的地方和读书的地方,记得三四岁的时候,住的村庄叫矿山,一排的房子住着好几家人,门前有一条小溪,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清澈透明,可以看见水底红色的鹅卵石,母亲和其他的家人一起把几个孩子放在水里洗澡,也不分男女,而我们也不懂性别是什么。离村子不远的东边有一片坟地,高高低低坟堆,也不知埋着什么人,有一天,有个大一点的孩子说,我们去看看吧,于是大一点的孩子就领着我们去了,快到坟墓旁,我已经吓得两腿发软,无法行走,她们却去了,回来给我们绘声绘色讲她们看到的情景:坟墓有个洞,从洞里看到里面有一条河,河水是红色的,还说里面人在说话。我听了吓得病了好几天,外婆不停的为我念经祈祷。现在想起来是那些大孩子骗我们,哪有的事。村子离山不远,山上长满了野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思念依然无尽

思念依然无尽

——写在母亲节到来之际

母亲节,这个中国人眼中的“洋节”,近年来,逐渐为中国妈妈所享用,它已深深扎根于华夏儿女的心房。

在中华母亲节到来之际,我只想把萦绕在心间多年却羞于说出口 的那一声“谢谢您——妈妈”,作为节日的礼物献给我的母亲。亲爱的母亲,夜深人静,当我在灯下用文字来诉说对您的思念 时,灯光中,我仿佛看见您正蹒跚地向我走来,花白的银发增添了您 晚年的祥和之气,岁月的痕迹在您的额上留下了一条条跳动的线谱,您依旧用那可亲的声音说道:“儿啊,可别太累了。”我不禁泪眼模 糊„„。母亲,当儿子难以入眠,思念成河,想您想得泪水涟涟时,您也一定在漫漫长夜里感受到了儿子绵绵的思念,要不,您怎么会从 梦中走到我的“眼前”?

母亲,在我36年来的生命旅途中,我强烈地感受到母亲对我是何等的重要,感受到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无尽的思念经典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尽的思念经典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