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教材分析:
例1要求学生画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四边形,标出知道的图形名称,并进行分类。然后从众多四边形中整理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例2教材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接着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概念、梯形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等腰梯形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班级:
四、教学时间:
五、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4、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
握它们的特征。
6、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七、教学难点: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八、课的类型:新授课
练习
九、教学方法:谈话
操作
指导
讲解
讨论
十、教学准备:各种图形、剪子、七巧板。
十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例1)
一、创设情景 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 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1、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看另外的图形提问:
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③这几个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4、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5、判断:
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三、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你有几种画法?学生展示。
2、七巧板拼一拼 ① 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②
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③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作业设计: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什么三角形?有几种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十二、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二课时(教学例2)
一、动手操作 感受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
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1)教师演示。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没有变?
(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72页“做一做”第2题。73页1题。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在梯形中试画高)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
2、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
四、课堂小结: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设计:74-76页4、8、10题。
十三、课后反思:
第2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70-71页例1。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2)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
二、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知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两个图形的名称,这是进行教学的有利方面,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比较弱,这是进行教学的不利因素。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2)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3)向学生渗透归纳、猜想、验证等数学思想。
四、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把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直尺、三角板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在图中你发现了四边形?(小组讨论交流)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画四边形,标出知道的四边形的名称。
2、四边形分类。
(1)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哪些是你知道的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
(3)小组合作把这些四边形分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4)根据学生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并随机板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自学教材:71页内容
(1)想一想: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交流小结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梯 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一般的四边形:没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5、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强化练习(课件出示)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
7、生活中的应用。
(1)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8、探讨四边形间的关系。
(1)自学71页四边形的集合图。
(2)动手画一画四边形的集合图。
(3)你为什么这样画?
(4)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弄清四边形间的关系。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共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剪一剪,P73 3
(四)归纳总结
生谈一谈本课的收获?
(五)拓展应用。
1、P758
2、P76页 12
第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 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
第4篇: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失真目标的教学设计:n1,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n2,学习四边形分类;总结矩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矩形之间的特殊关系;n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一般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n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教学困难: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方形关系。n教学:课件,平行四边形,梯形模具每一个。n教学过程:n首先,介绍gamen 1,学生,喜欢做游戏?嗯,我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猜测图形。看到游戏的规则。(屏幕显示,学生阅读)n教师一个接一个地粘贴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逐个提供信息逐个猜测。矩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熟悉,所以猜测它非常快,但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猜测更加困难,但是没关系,这是我们学习内容的教训。(显示主题:平行四边形和梯
第5篇: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节课要着重探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以及它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认识,除了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要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能将四边形分类,概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
第6篇: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测试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测试题
一、填空。
1、一个四边形,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时是,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是,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
2、一个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3倍,如果将上底延长6厘米,就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是厘米,下底是厘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两条相邻的边分别长17厘米和10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厘米。
4、一个等腰梯形的下底是6厘米,上底是8厘米,一条腰长7厘米,围成这个等腰梯形至少要厘米长的铁丝。
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梯形的内角和是度。
二、判断。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用两个高一样的梯形就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梯形的高既和上底垂直,又和下底垂直……
5、梯形的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第7篇: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梯形练习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梯形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具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引发探究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探究新知
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情况呢?
小组研究,总结规律:
1.组内分工测量75页8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