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望岳》教学教案
《望岳》教学教案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知识点归纳:
1、远眺泰山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近望泰山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细看泰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现诗人胸怀崇高理想的诗句;望岳产生登岳想法的句子;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全诗紧紧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依次写了(远望、近望、凝望、展望)的情景,答: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了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6、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答:一个“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字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答:写出了诗人不怕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万物的雄心和壮志,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读来催人向上,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第2篇:望岳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六版块第一课 《望岳》教学设计
镇赉县坦途镇第一小学
王弘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灵共鸣。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杜甫及《望岳》的相关资料。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望岳》,能说说我们这一板块的题目吗?
(把黄河泰山做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一种象征)2.叙述板块题目,明确本诗所写的就是泰山。(体会泰山是一处名胜,更是华夏文明中的一种)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辛,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中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三、师生共同赏析研读古诗 1.(1)教师朗诵《望岳》
(2)全体学生齐读
(3)指导学生朗读
(4)教师范读后,学生再读。
2.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1)巡视。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诗句释义: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品悟诗句,赏析。设问:
诗题为《望岳》,但全诗却不写一个“望”字?(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
全诗视望,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角度有什么不同?(第一句远望泰山的景象;第二句近望泰山的景象;第三句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最后一句是神游玉皇顶所见)
4.引导学生思考:
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一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壮美山川的热爱,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四、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思维拓展(作业)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六、板书
远望
近望
望岳
凝望
愿望
惊叹、赞美、陶醉、豪迈
第3篇:《望岳》教案
望
岳
渠县第三中学
向
超
一、教学目标:
a、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二、教学重点:
a、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三、教学难点: 诗中哲理的理解
四、基础知识:
a、作者生平; b、泰山的有关知识; c、字音、字形;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
六、教学时数: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
第4篇:望岳教案
《望岳》是杜甫早期作品,诗中透出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春望》与《石壕吏》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年间的作品,《春望》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石壕吏》则体现了对叛军的憎恶,对国家能平叛胜利的渴望,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又对统治者爪牙的残暴进行了含蓄的揭露。
古体诗是和近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的创作。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篇幅长短不拘,每句字数不等,但四言、五言、七言较常见,也有杂言的。古诗押韵较宽,可以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韵。古体诗不讲对仗,而且不求工整,不避重字。
律诗的格律严格,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有如下规定:⑴限字句。律诗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⑵定韵脚。双句必须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第5篇:《望岳》教案
2013年度县级公开课
《望岳》教案
秘如飞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了解诗人有关情况。
2、通过朗读,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3、合作探究,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想去哪里旅游呢?(生答)今天,我们就跟着杜甫足不出户的去泰山旅游一番!
二、认定目标
三、导学达标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学生根据预习,展示结果。
(二)朗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2)学生展示朗读,其他学生点评。(3)全体学生齐读。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
第6篇:望岳 教案
《望岳》 教案
导入:
中国有五大名山,名曰“五岳”。“岳”就是高山的意思。他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泰山为五岳之首,为何泰山被成为“五岳之首”呢?一个和泰山本身巍峨秀美之景色有关,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孔子曾经赞美过泰山,他说自己“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被称为“至圣”,孔子对古代士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孔圣人说了这样的话,当时的士大夫、文人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必然是对泰山充满好奇的,一定想去看看泰山究竟是怎样的,登上泰山小天下的感觉又是什么。杜甫这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不例外。
现在就请大家找找这首《望岳》哪一句表达了杜甫对泰山好奇神往,以及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泰山是怎样一座山的心情呢? “岱宗夫如何?”
“岱”是古代对泰山的别称。“宗”为宗主、领袖
第7篇:望岳教案
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
第8篇:望岳教案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品味音韵美。
2.品读古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3.赏读古诗,感悟诗人的博大胸怀。教学方法
1.朗读古诗,品味音韵美。2.品读古诗,体味哲理性。
3.赏读古诗,感悟诗人的博大胸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作者简介
《望岳》的作者是 唐代诗人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他有“诗圣 ”之称。他的诗被誉为“史诗”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