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例3)
二、教材分析:
本内容在教科书的第85页的例4。例4是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除法的最后一个例题。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当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少,个位上又不接近整十数,如14、15、16、24、25、26等数。如果用“四舍五入” 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往往需要多次调商。因此,通过例4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灵活的试商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试商、调商过程中的熟练程度。
三、目标导航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试商,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笔算。
2、数学思考: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方法。
3、解决问题:能合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会用两位数除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4、情感与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试商、调商的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在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时更快更灵活地试商和调商。
教学关键:利用榜样激励作用调动学生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五、学法点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知识,采用轻松、活泼的形式引出知识。听故事一向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本节课教师以故事引入新课,利用故事人物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铺垫新知
口算:25×215×535×7 15×645×3 25×
555×335×4 25×6 45×4 65×245×5
(二)故事引入游戏先行
1、教师为学生讲述《韩信点兵》的数学故事。
韩信生活贫困,但勤奋好学,后来得到汉王刘邦的破格提升,担任了汉军的统帅。在“楚汉相争”中,他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消灭了骁勇善战的西楚霸王项羽的主力部队,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军事家……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听了《韩信点兵》的故事,你佩服韩信的智慧吗?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精通数学。在古代,将军指挥作战时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士兵“列阵”。比如说把100名士兵,列成“方阵”。方阵的每一面都是十个士兵。这样不管敌人从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对这个“方阵”进攻,都会遭到十个士兵的抵抗。
那今天,你想不想像韩信将军一样来“排兵布阵”一番呢?(想)机会来了!
3、“小试牛刀”。
学校里很快就要进行广播操比赛了,老师决定把这个比赛排队的任务交给大家来完成,你们行不行?(当然行)要赢得老师的信任,你们得先拿出点真本事来给老师看看。
(1)8个人怎样排队?
如果你们8个人参加广播操比赛,你们准备怎样排队?
(2)如果是全班参加广播操比赛,你们准备怎样排队?
(三)排队布阵游戏导学
1、提出排队的问题。
广播操比赛将按年级进行,四年级共有学生140人,学校要求每排必须排26人,可以排几排?还剩几人?
同学们,排队的要求已经说清楚了,针对这样的情况,你能不能像韩信一样很快想出办法来排好队呢?
学生提出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40÷26=
2、估算。140÷26≈150÷30=
53、尝试练习,讨论方法。
谁能试着计算这道除法题?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计算,然后把学生做题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写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方法(1)
教师进一步引导: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余数比除数大)
这是为什么?(因为商太小了)(因为我们把26看作30来试商,但30要比26大,所以商很容易写得较小)
商太小了,我们该怎么办?(把商“4”改商成“5”)
请学生在黑板上的算式中调商,进一步计算,直到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在这个计算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6与30相差比较大,把它看作一个比它大的数试商,商很容易写小,以后遇到像“26”这样的除数,可以考虑商大一点)
方法(2)
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到商“5”的?(我觉得26比较接近25,正好我知道25×5=125,所以我就商了5,正好)
教师点评:你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选择更接近除数的数去试商很好,使试商的过程变得更简单了。
方法(3)
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到商“5”的?(我觉得把“26”看作“30”试商,30要比26大,因为我知道30×5=150,所以我想26×5一定小于150,所以我就商“5”试了一下,居然刚好)
生:还有用到刚才估算的方法也能很快找到商“5”
教师点评:嗯,这三种都是不错的试商方法。
4、拓展问题。
同学们,听了几位同学不同的算法,你更喜欢谁的做法呢?无论你选用什么样的试商方法,只要能又快又正确的计算出答案,都可以。现在,你能根据答案,说说我们是怎样排队的吗?(可以排5排,还剩10个人)这样排队,你觉得好吗?(不好)为什么?
第2篇: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赵艳红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两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1、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试商方法和调商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例题2的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师:预习了吗?
生:(齐)预习了!
师:今天我们要学什么?
生:(齐)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除法和今天的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的是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今天要学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接近整十数的计算。
师:像这样的题目,口算比较难,得学习笔算才好顺利解决。
师: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呢?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两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解读:以对比的方式引入新课,既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又凸显了新知识的学习价值,可谓是一举两得。要求学生先预习再上课,充分说明老师绝不贪图课堂上一时的“热闹繁荣”,而是要真心实意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习冲突:
师:(出示课本84页的主题图)图上说了什么事情?
生:买21本《作文选》,付给售货员84元。
师:这样说题目,能算完整吗? 生:不完整。
师:条件该怎么说?看书上第(2)题,买《作文选》的老师姓什么?谁能补充完整?
生:王老师买了21本《作文选》,付给售货员84元。
师:问题怎么提?谁能把题目完完整整地说出来?
生:王老师买21本《作文选》,付了84元。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齐读后,教师强调:这样的题目才算是完整的应用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师:好了吗?请第一组的同学来当老师,给我们讲讲这道题是怎样做的。
第一小组派出三名代表,一名负责贴白板纸(学生把解法用黑彩笔写在了上面),一名负责给大家讲解,还有一名负责检查。
生:先用84除以21,把21看成20,想80除以20得4,商那里写4。21乘4等于84,84减84等于0。
师:对不对呀?讲得怎么样?(学生鼓掌表示认同)学生自学后在黑板上展示完整的计算过程。
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现在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本教材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这些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二、说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2.使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三.说淘范文网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探讨笔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空间,为学生赢得不段体验成功的机会。
(四)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计算教学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数学的价值。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我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练习内容,按不同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进行适量的练习。第一层次,是每道例题后面的“做一做”,使学生把握本节课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层次,安排变式练习,使学生在改错的练习中,通过说出错误的理由,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第三层次,完成练习十四的第3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四层次是提高练习,通过密切联系实际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五)比较迁移,归纳小结。
通过学习,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总结出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探讨笔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空间,为学生赢得不段体验成功的机会。
(四)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计算教学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数学的价值。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我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练习内容,按不同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进行适量的练习。第一层次,是每道例题后面的“做一做”,使学生把握本节课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层次,安排变式练习,使学生在改错的练习中,通过说出错误的理由,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第三层次,完成练习十四的第3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四层次是提高练习,通过密切联系实际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五)比较迁移,归纳小结。
通过学习,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总结出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3篇: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第十二小学
马占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81-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掌握整十数除的试商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确定商的位置及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实物投影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景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你们学得好吗?那你们敢挑战马老师的测试吗?出示口算:
90÷30= 160÷40= 400÷80= 93÷30≈
情境2: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更加智慧,你们喜欢读书吗?今天是“
第4篇: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例3)。
二、教材分析:
本内容在教科书的第85页的例4。例4是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除法的最后一个例题。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当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少,个位上又不接近整十数,如14、15、16、24、25、26等数。如果用“四舍五入” 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往往需要多次调商。因此,通过例4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灵活的试商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试商、调商过程中的熟练程度。
三、目标导航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试商,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笔算。
2、数学思考: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方法。
3、解决问题:能合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
第5篇: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万州区龙沙中心小学:夏志权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81-83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掌握整十数除的试商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确定商的位置及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确定商的位置。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景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你们会口算吗?现在全班同学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好吗? 【课件出示口算:】
90÷30= 160÷30= 840÷40= 200÷50= 840÷70= 40÷20= 120÷42≈ 600÷19≈ 900÷31≈
情境
第6篇: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81-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掌握整十数除的试商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确定商的位置及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实物投影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景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你们觉得自己掌握的怎么样?那你们敢挑战王老师的测试吗?(课件出示联系题)
师:看来大家口算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掌握得真不错!其实生活中有好多东西要用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来解决的。
情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