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紫牡丹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03 07:14: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咏紫牡丹随笔

咏紫牡丹随笔

咏紫牡丹

2015年1月21日

紫云英是太原民,

衣着襦裙锦裹身。

多累李唐天后顾,

福来贬作洛阳人。

题诗回醉翁之意

2015年1月8日

醉士时吟中肯语,

翁春偶写下同词。

之前我有怜民句,

意外君知共此思。

站在望京楼看冬日江山?

2014年12月3日

眼中枯槁非衰落,

心里萧条必灭亡。

当下江山还有气,

他时草木在春昂。

念梅

2014年11月24日

后果忘思无合力,

前因丢下有分歧。

药方朔雪疗春疾,

梅着春裳见雪时。

用张卫平老师网名玉壶冰心题诗

2014年11月12日

玉宇澄清散雾霾,

壶中日月起新斋。

冰河时代还来否,

心系香梅等释怀。

在兴隆县红河峡谷漂流

2014年8月2日

天河入海枕山流,

地貌乘船顺水游。

叠嶂层崖来对夹,

御街让出未昏头。

第2篇:古人咏牡丹诗词

古人咏牡丹诗词

牡丹的茎又细又短,老干可达3米,枝叶特别茂盛。它的`叶子又扁又短,绿得好像就要底下来似的。

【唐】白居易 惜牡丹花二首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唐】白居易 白牡丹

白花冷淡无有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 唐】 李正封 牡丹石诗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唐】裴潾 白牡丹(一作卢纶诗)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

别有玉杯承露冷,无有起就月中看。

【唐】吴融 和僧咏牡丹

万缘销尽本无心,何事看花恨却深。

都是支郎足情调,堕香残蕊亦成吟。

【唐】张祜 杭州开元寺牡丹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郤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唐】陈标 僧院牡丹

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关散晓霞。

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重莲花?

【唐】段成式 牛尊师宅看牡丹

洞里仙春日更长,翠丛风翦紫霞芳。

若为筲史通家客,情愿扣壶入醉乡。

【唐】李益 咏牡丹赠从兄正封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唐】刘禹锡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徐凝 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唐】周繇 看牡丹赠段成式

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

逡巡又是一年别,寄语集仙呼索郎。

【唐】柳浑 牡丹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棵。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唐】王睿 牡丹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

【唐】翁承赞 万寿寺牡丹

烂漫香风引贵游,高僧移步亦迟留。

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

【唐】司空图 牡丹

中国名花异国香,花开得地更芬芳。

才呈冶态当春画,却敛妖姿向夕阳。

【唐】温庭筠 夜看牡丹

高低深浅一阑红,把火殷影绕露丛。

希逸近来成懒病,不能容易向春风。

【唐】刘禹锡 浑侍中宅牡丹

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唐】司空图 牡丹

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

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唐】王维 红牡丹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唐】张又新 牡丹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第3篇:魏紫牡丹经典寓言故事

魏紫牡丹经典寓言故事

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魏紫牡丹经典寓言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明代,曹州牡丹已名震京城。

传说,有一年的谷雨过后,明朝皇帝朱元璋带着军师刘伯温及一班文武大臣来曹州观花。

他们一行人来到曹州的一处牡丹园,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异了。只见牡丹园内,红、黄、黑、白、兰、绿、粉八色牡丹争奇斗艳,光彩耀眼,满目富丽堂皇。香气袭人,沁人肺腑,真如天堂一般,远远胜过皇家御花园。朱元璋嫉妒心特强,决不允许百姓胜过皇家。于是,立刻下了一道圣旨:要把园内的所有牡丹移入御花园。

刘伯温是能掐会算之人,他在园中转了几圈,看出此处牡丹园如此繁盛的门道。于是,他走到朱元璋眼前小声嘀咕了几句。朱元璋急忙下令:其他牡丹不要挖了,只挖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咏牡丹原文及赏析

咏牡丹原文及赏析

原文: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注释:

①咏牡丹:亦指王随,王曙作。

②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③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④斗大: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介子定远辈,投笔立功,勒铭燕然,以博取斗大悬肘之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历代咏牡丹诗词选集

历代咏牡丹诗词选集(整理9篇)由网友 “桃子养乐多气泡”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历代咏牡丹诗词选集,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历代咏牡丹诗词选集

历代咏牡丹诗词选集

赏牡丹(唐·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稜缕绛苏。

好和熏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牡丹(唐·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赴东都别牡丹(唐·令孤楚)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牡丹种曲(唐·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断春草。

水灌香泥郤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咏牡丹原文及赏析

咏牡丹原文及赏析

原文:

咏牡丹

[宋代]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赏析: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咏牡丹原文、翻译、赏析

咏牡丹原文、翻译、赏析

咏牡丹原文、翻译、赏析1

原文: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注释:

①咏牡丹:亦指王随,王曙作。

②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③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④斗大: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介子定远辈,投笔立功,勒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咏紫牡丹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咏紫牡丹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