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开学综合症课件
开学综合症课件
开学了,有些学生仍然能够抱着无限的期待和喜悦,但也有不少学生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懒散的心情收不回来,一时无法将精神集中在作业上和开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家长们也正在为孩子的方方面面而焦虑不已,心理专家将之统称为开学综合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学综合症课件,欢迎阅读。
什么是开学综合症?
虽然说,“开学综合症”并不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和状态。但是,它确实影响着很多学生,使他们无法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孩子精力不集中、害怕上学、焦虑烦躁、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在开学这段时间都是容易出现的。
具体来说,“开学综合症”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有多种症状,生理上多表现为:疲倦、食欲不振、失眠、嗜睡、大小便失禁等;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厌学、焦虑、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这些症状都是人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不认同、被压抑、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而造成的,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为什么会有开学综合症?
学期制度
我国学校现行的学期制度安排不够合理。一学年中有上、下两个学期和寒假、暑假两个假期,每个学期长达四五个月,假期长达一两个月。上学期间学生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一旦到了假期却又缺少组织性,假期既长又非常轻松。过于“放松”的假期生活与过度“紧张”的学习节律落差太大,这样一紧一松,缺少缓解与过渡,人在生理上因过于快速的改变而不容易适应,心理上也难以接受,待假期结束时,想收心回到学习上是十分困难的,从而出现一些不适症状。相比之下,西方一些国家在假期安排上要相对科学。比如,德国大中小学的假期也大约有150天,但他们分散为寒、暑、春假,另外有繁多的周末、节日假。这样平时的学习就不会过于紧张。平缓了假期与非假期之间的过渡,人的心理及生理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刺激,也就降低或避免了“开学综合症”的出现。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教育背景
我们当前的教育常常与升学、就业、待遇、成功、荣耀等功利型目的连在一起,这与家长的教导和学校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教育角度来看,中国多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这使得其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的初衷相背而驰,教育效能也就大打折扣。面对这种教育模式,中小学生过早地承担起了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的“功利”期待。学生面临着诸多“额外”的课业压力,心理压力极大。
学校教育
我国学校心理服务方面还几乎是空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学校心理教育服务体系。与心理服务有关的心理咨询、心理测验、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等概念大都引自外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严重的概念模糊问题。实践中,学校心理教育服务更处于较为混乱的萌芽状态,没有明确的服务目标与内容。在学校中所做的许多心理测验多是盲目的,甚至目的仅是为了搜集研究数据、写论文,而不是为学生提供帮助。再就是没有明确的服务人员审定标准。心理学服务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知识。或者只是上了几天短训班,有的甚至未经任何培训,这种水平无法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专业地分析指导。
家庭学习
学生在假期中的生活极不规律,学习与休闲活动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每天做了有限的作业后所剩余的时间几乎全部被看电视、玩游戏、不规则的睡眠及大量的零食所充斥,这些假期中舒适无度的生活方式会使孩子留恋,也就会对开学后要面对的紧张的学习生活忧心忡忡,于无意中产生了抵触情绪,产生害怕开学的心理。
学生个体
中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没有成熟,适应和自控能力差,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如心态转换不及时就会无法适应:有的学生会担忧开学后如何与老师、同学处理人际关系;名目众多的考试也会使一些孩子对将要来临的学习生活产生恐惧心理。以上这些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重叠交织在一起。成为“开学综合症”推波助澜的源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表现症状,它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开学综合症”,而是一种故意行为。一些学生由于假期生活过于放松自由,对于开学企图逃避,以假装有病的理由回避要面对的学校生活。这是一种故意的行为,这一表现是有别于“开学综合症”的。
如何应对开学综合症?
家长:
1、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
开学前,要按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家长尽量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早睡早起,调解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2、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长历程及在赛事中的表现、某电视剧观后感想,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此外,早晨起来跟孩子打打球、踢踢毽、跑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感情交流,更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3、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榜样、需要重点加强哪些方面、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不适感。作为家长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购买一些名著以及历史、人物、励志等方面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觉得“他不是一个人在学习,他并不孤独”。
临近开学和开学之初,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
学生:
1、调解生物钟
假期里,很多同学因为观看电视剧、玩网络游戏而熬夜,晚睡晚起,生物钟错乱,开学前必须调整,要按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饮食起居,开学前三天,不要因为作业欠账而开夜车,影响生活规律的形成。早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正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
2、备齐学习用具 开学前,要备齐必要的学习用具,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帮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低年级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准备学习和生活用品,高年级学生要自己将衣服、鞋帽等洗刷干净,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
3、转移注意力
开学前,要接受家长的意见,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查一查哪些功课、哪些知识点还需要巩固,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做好学习准备。
第2篇:开学综合症作文1200字
开学综合症作文1200字
开学综合症”有多种表现形式,在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作文:
【1200字,开学综合症】
如今已经开学12天了,从开学第一天起就有很多人生病:有老人,有小孩,小孩发烧的最多。不知为什么,这段时间发烧都成了流行,和流行歌曲差不多了。
第二天,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就追赶流行去了,发烧烧了几天都没来上课。本以为我体格健壮,不会轻意就发烧的,没想到,尽然追烧追到38.2度,太失败了!
那天,我上午无精打采,头晕晕的,总想睡觉,那么热的天,教室里开着风扇,一般人都会觉得凉爽无比,而我却如在寒冬腊月时一般,不但冷,还起了好多的鸡皮疙瘩,全身都在打抖。放了学,我就去了医院,因为烧没多高,就开了些药,这药我连着吃了两天,又看温度,38.3度,还高了些.老爸说要打针,而我却坚持要把剩下的'药吃完再观察一下,这个小医院又不能打针,由此我逃过一难。要知道,我可是最怕打针的人啊!一听到“打针“这两个字,我就心惊胆战,一看见有人打针,我的屁股就痛,真的很奇怪!我是不是有打针恐惧症呀?
前几天,我还在吃药,中午本来不睡午觉的我都钻进了被窝,一家人为我忙里忙外,给我看体温,擦白酒,盖被子,倒开水喝。一切完毕后,被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我进入了午休。可我怎么也睡不着,太热了,但又不敢不盖被子,医生说要多出汗,我忍住了。可过了一会儿,又尿急,但不敢去解,汗马上就要出来了,不能前功尽弃,啊!真是人有三急啊!
那晚,没有来得及吃最后一道药,我的喉管就已超级的痛,头非常晕,还很冷,但整个脑袋又热得头发都有温度了,我没管。估计过了10多分钟,我已非常的热,头很不舒服,整个人就像在梦里一样,我感到不对了,老爸和妈妈将我送进了医院,用体温计一量,39.5度,发高烧了,是说我怎么这样难受啊,哎!我真可怜。千万不要打针,千万不要打针呀!我心里祈祷着,就如悬起了一块几吨重的大石头,可是老天爷不听我的,医生说我不爱生病,这次生病如果输液底子铺得太高了不好,吃药又治不了,只有打针。唉!谁叫我要生病的呢?只好认命了。
护士要给我做皮试,我知道做皮试比打针还痛,于是使劲挣扎着不把手伸出去,一边还说:“我能打XX,直接打,不要做皮试……”可护士说:“打这个之前必须要做皮试,不管能不能打。”啊!连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我把手伸了出去,咬紧牙关,闭上眼睛。突然,“哇……”传来了一阵哭声,睁开眼,对面一个小孩在做皮试,哭得很厉害,被他这么一惹,我也哇哇大哭起来,两行清泪哗哗地流,停都停不住。唉,我这个人啊!
做完皮试,我抬着受伤的手坐在凳子上,接着,进来一个小孩,7、8岁的样子,被他爸爸背着。大概过了一分钟,又来了一个,接二连三的来,医生忙都忙不过来,几乎全都是发烧,最高40.2度,温度计都不够用了。我很想喝水,老爸下去给我买水,我问妈妈要打几针?“2针。”妈妈果断地回答。“向琳丽。”叫我打针了,为了拖延时间,我慢慢地走进打针室,妈妈叫我坐在椅子上,我坐好,看着护士将针药弄好,我心“砰砰……”的跳着,迟迟不肯让护士打,妈妈可生气了,于是,我只有咬着牙忍着,那针扎进去后,大腿就非常地胀,太难受了!护士推药极慢,胀得我叫苦连天,再加上我又很紧张,打完针,眼冒金星,看东西总有麻子。听说妹妹也发烧了,在住院,我顿时觉得这发烧也太普遍了吧!但当妈妈说道:我还有很多针时。我的屁股又痛起来了。
过几天,婆婆也发烧了,唉!这是怎么回事呀?一开学就生病,不开学又没病了,而且这么多人一个病,你说怪不怪!这是不是开学综合症啊!
第3篇:高中生如何应对开学综合症
高中生如何应对开学综合症
学会抗挫折 高一的学习难度比初中增加了,不仅学习的强度及量明显增加,而且所学知识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以理解了。其次,是人际关系不适应,高一新生如果迟迟结交不到新朋友,会感到很孤独,产生种种不良心理。另外,由于一进入高中就有一种紧张的高考气氛,同学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会给新生带来压力,严重时会产生心理障碍,因此,要对高中新生进行“抗压”和“抗挫”的教育。家长:要提前做准备 假期即将结束,家长最好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逐渐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帮助其慢慢地调整心理状态,收回假期生活中过于放松的心。通过和孩子聊天,总结回忆假期生活,使孩子意识到开学在即,应该收心投入新学期的学习中,逐步进入到学习状态。应注意的是,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缓冲的时间最好在一周内。学生本身应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