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课件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30 07:13: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课件

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课件

教学目标:

1、对照自身的变化,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2、通过讨论和小组交 流,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健康,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变化。

3、掌握一些基本的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小小少年 》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

随着岁月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

但有一天,**突起,忧虑烦恼都来了。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

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提问:为什么少年的烦恼增加了?他会有哪些烦恼?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我们正在长大,随着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也就带来了成长的一系列烦恼。

一、青春期的变化

1、什么叫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 期,它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是我们从儿童少年长成大人的过渡期。

从年龄上看,青春期一般指10—19岁这个发展阶段。

2、分组讨论回答:

(1)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有哪些生理变化?

身体外形急剧变化:身高突增,体重增加;

各个器官结构的功能不断提高, 肺活量增大,心脏的功能逐步健全,大脑的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性机能发育成熟。

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变化。

(2)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有哪些心理变 化?

A、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B、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C、善于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存在;

D、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二、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1)青春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是身体 健康的`定型阶段。正在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应多吃些含 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比较丰富的食物,不要偏食。

(2)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被褥。

(3)讲究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清洁的食物;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不喝酒;饭后半小时内不做 剧烈运动,不用他人的碗、筷、茶杯和毛巾。

(4)注意保护眼睛,坚持用眼卫生,做到看书、写字脊椎不弯曲;不躺着看书;不在强烈的阳光下或光线暗淡的地方学习;不在行驶的车船上或在行走时看书,用眼时间不宜过长。

(5)男生要保护嗓子,不要大喊 大叫;女生不要紧腰束胸,否则会影响身体的发育。

(6)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

三、青春期如何才能健康成长

面对青春期各个方面的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健康成 长呢?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教师归纳:

A、树立远大理想,集中精力搞好 自己的学习,学好科学知识,发展自己的特长;

B、塑造美好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学会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C、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参与群体性的文体活动;

D、 多与学生讨论学习问题,交流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多与家长和老师谈心;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总结

我们在呵护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健康。我们要做到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一美好时光。

第2篇:卫生保健知识

卫生保健制度

一、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为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保护消化系统的功能,墙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一)晨间入园

幼儿入园后积极参加班内教师组织的早操及早锻炼。

(二)晨操

1.按照班级顺序早操。(小班一中班一大班)2.动作要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3.教师示范动作准确,幼儿动作到位

(三)进餐

时间:

早餐 8:00 午餐 11:30 晚餐 16:30 1.餐前不能剧烈活动,不能处理幼儿问题,保证幼儿愉快进餐。

2.做到随吸随吃,不等待。对体弱儿精心照顾,先洗先吃。指导肥胖儿童进食速度,细嚼慢咽。

3.细心照顾每一个幼儿进餐,让幼儿吃饱、吃好、不催饭,鼓励幼儿进餐,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4.幼儿进餐时,不扫地、不拖地、不做室内卫生,要保证室内环境清洁。

5.早餐后引导幼儿用淡盐水漱口。

6.中、晚进餐时,播放轻音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进食环境。

(四)教学活动

1.上下午个一次教学活动。

2.教师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儿童保健常识。

3.保育员按时配合教育活动。

(五)喝水

1.每天不固定喝水时间,随渴随喝。2.注意水温,夏季要晒凉,冬季要保温。

(六)户外活动

1.时间:有夏秋两季之分。2.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教师要密切注意每一个幼儿。

3.户外活动的内容要丰富,能够调动每一个幼儿的积极性。

4.户外体育锻炼的目标明确,以本班幼儿体能发展水平为依据开展各种活动。

(七)午睡

1.时间14:10—16:10 2.饭后幼儿安静散步。严冬季节依天气情况而定。(换拖鞋——解衣扣——脱裤子——脱上衣)

4.保育员要为幼儿午睡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做好午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事先拉好窗帘,夏季注意开窗通风,防蚊灭蚊,冬季注意保持室温。

5.午检:下午班教师照看幼儿午睡,认真观察、巡视幼儿午睡,对幼儿的不良睡姿进行纠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健医生在幼儿午睡起床后认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八)午点

教师按时领取午点,将水果洗净后削皮,按量分发,注意引导幼儿保持桌面和服装的干净

(九)夏、秋两季作息时间 略

二、健康检查制度

(一)幼儿健康检查 1.幼儿入园健康检查

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入园时必须持“儿童如托儿所、幼儿园健康检查表”及血红蛋白、肝功能(要求检查谷丙转氨酶ALT和乙肝表面抗原)化验单,针对有传染病接触史或可疑患病的儿童要检查胸透,体检结果正常并完整者方可入园。幼儿家长还要把幼儿的预防接种本、卡和记录一并交齐。2.离园儿童返园时健康检查(1)在园儿童,凡连续离园3个月以上者,返园时必须进行肝功能测查

(2)对待特殊情况(短期赴外埠、出境、有传染病接触史等)的离园儿童,可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必要地检查和检疫。

3.转园儿童健康检查 3.按顺序脱衣服,摆放整齐。

(1)现在园需转园的健康儿童不需要重新体检,可持原(本)园保健医生填写的“儿童转园健康证明”直接转园。“儿童转园健康证明”自离园之日起未出本市且无传染病接触者,在2个月内转园有效,并需加盖公章。

(2)转园时,原(本)园保健医生须提供儿童“儿童保健记录(若入园时间不足1年者,应提供儿童入园健康检查表)、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卡。”如提供资料不全,新接收单位可要求其重新体检。

4.幼儿定期体格检查

每年5月妇幼保健机构为全园幼儿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身高、体重、口腔、眼(4岁及以上儿童进行视力检查)耳、皮肤、心肺、肝脾、血红蛋白等,体检后及时作出分析、评价,向家长公布;每月11月幼儿测量一次身高、体重并进行口腔检查,做出分析评价。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常规》的要求,做到测量方法正确,测量数值准确,确认填写不空项。(二)

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

1.坚持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每天早晨9:30—9:45由保健医生对入园儿童进行晨间检查,每天上午 10:30—11:30做日常巡诊,幼儿午睡起床后做午检。做到六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了解幼儿当日健康情况,尽早发现异常情况,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班上发现幼儿健康问题要及时通知保健医生,班上教师认真做好交接登记,保健医生做好相应的记录。

3.晨检时应认真做到以下几点:一看、二问、三测、四访、五记。

4.晨、午检内容包括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了解幼儿健康情况,班级登记因病缺勤情况。教师应通过观察、询问等手段,重点做好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结膜充血、皮肤黄疸等重点症状的监测;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5.教师进行晨、午检后(应及时结合家庭自测情况),并按照上级的要求及时上报保健医。保健医认真填写《中小学校晨午检情况登记表》保健医根据辖区卫生、教育部门的要求将晨午检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上报。

6.对于晨午检中发现的可疑病症,教师要及时带幼儿到医务室或隔离室,由保健医做进一步检查处理。对于发热37.5℃以上或可疑患病的幼儿,立即隔离,要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诊治,家长要了解医院诊断结果,通知教师。

(三)工作人员健康检查

1.幼儿园工作人员在参加工作前必须到指定医院(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胸部X光、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霉菌、滴虫、淋病检查及一般体格检查(血压、心脏、肺部、腹部、皮肤、五官、四肢)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并无严重生理缺陷者,需持有由健康检查单位签发的证明书法可上岗。食堂工作人员还要做便培养,发现有体检不合格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县级以上医疗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三、传染病预防制度

(一)预防接种管理

1.根据季节、在园儿童年龄、预防接种程序完成防疫部门所需要的预防接种任务,由保健医生服装与地区所属医院保健科联系,进行预防接种,做到一人一卡,建卡率100%,除患禁忌症不能接种者外,计划免疫内接种率100%。2.对有漏种、预防接种不全及计划内接种疫苗的儿童,及时与家长联系,向家长以书面的形式宣传预防接种的目的、疫苗接种的禁忌症、预防接种后常出现的副反应等内容,征求意见后,以家长签字为准,决定幼儿是否接种,并做好记录。接种地点:地区所属医院保健科。

3.入园体检时,接种乙肝疫苗未产生抗体者,应进行复种。4.对于应急预防接种的幼儿,做好统计记录。(二)

传染病管理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防病工作(如每月一次的卫生宣传和有计划地预防投药等);在疾病多发季节和流行季节,适时、及时向家长、幼儿、教师做好传染病宣传及培训,指导家长避免带幼儿到人群较密集的公共场所,病情及时通知家长有关疫情的流行情况,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护理。

2.认真贯彻与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与要求,园内发生传染病时,及时、准确地按照相关“预案”进行处理。

3.认真做好儿童及教师体检工作,以及晨、午检工作,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六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把好“三关”即:晨午晚检管、入园体检关、消毒隔离检疫关;“抓好三个环节”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按传染病检疫常规实施检疫。检疫期间幼儿不混班、不串班、不办理入园、转园手续。所在班级要彻底消毒(在上级部门指导下),患者隔离期满痊愈后须持地段保健科复课证明方可入园。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6.保健室备有简单的意外急症抢救措施,若在园内发现患有传染病的幼儿要立即送到警卫室进行隔离。

7.对于已确诊传染病的幼儿,保健医要按传染病管理指导要求立即进行上报;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认真做好传染病登记。8.处于应急阶段,要建立学生缺勤追查登记。

9.上级下发的文件,及时落实上级精神,安排布置具体工作。

10.建立健全幼儿园疫情报告网。各班班长、班级教师、其他教职工、办公室负责人均为园内疫情报告员,保健医为幼儿园疫情报告责任人。每学年初调整疫情报告网人员名单,并认真做好疫情报告员培训。

11.疫情上报制度,认真履行报告职责。疫情报告员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应立即向保健室报告,保健医确认后应立即向地段保健科和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学前班报告,同时报告园领导,不得瞒报、缓报、漏报、谎报。

12.传染病,协助疾控部门做好疫源的消毒处理和应急接种工作,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3.传染病登记制度,认真填写传染病登记本。对患传染病的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根据检疫隔离时间认真执行隔离制度,严格执行复课检诊制度。14.班级教师做好在园、居家幼儿每日缺勤追访并进行记录。附:复课检诊制度

(三)日常卫生消毒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疾病的预防,保证幼儿在卫生、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学习,结合我园办园特点每学年与二部执行园长签订《卫生工作责任书》。加强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的管理力度,提高卫生工作水平。1.个人卫生消毒

(1)

幼儿一人一巾,用后由保育员洗净放入消毒柜内,每天定时蒸汽消毒(1小时)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随脏随洗,保持清洁。每餐后用餐巾纸正确擦嘴,并用清水漱口(从饮水桶中接水)。

(3)

每周一检查幼儿指甲,并详细记录,保教人员为在检查中发现未剪指甲的幼儿剪指甲。

(4)

幼儿床单、枕巾、被罩每个月月底有家长拿回家清洗,将被褥进行阳光曝晒。周一幼儿带拖鞋,周五离园回家消毒、清洗。

(5)

工作人员个人卫生:保持仪表整洁,经常洗澡、洗头、勤剪指甲,绝对不许染指甲和留长指甲,不许戴戒指,周一检查,上岗前、开饭前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2.儿童饮食卫生

(1)

用餐前擦洗桌面:按照清水、“84”消毒液(间隔5分钟)、清水的顺序。餐前桌面有污物时要先用洗涤灵或肥皂水清洁干净。

(2)

幼儿餐具要专用,每人一碗、一盘、一勺(或筷子)洗净后放入消毒柜内消毒。儿童进餐时使用的餐巾,餐后及时清洗干净。

(3)

幼儿饭前要用流动水洗手,要让幼儿随洗随吃,做到饭不等人,人不等饭。

(4)

鼓励儿童进餐,进餐时不得处理问题,外人不得在进餐时干扰幼儿进餐。

(5)

注意培养幼儿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的良好习饮食卫生惯。(6)

午点水果在食堂清洗消毒彻底洗净去皮后再吃,削皮前教师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生吃的瓜果削皮不易过早,应在幼儿起床前10分钟内完成为宜,避免儿童食用前的二次污染。

(7)

幼儿餐后要用餐巾擦嘴,用温开水漱口。

(8)

幼儿饮水杯、水果盘专人专用,每天由保育员洗净后放入食堂消毒柜内集中消毒,红外线消毒一小时。

(9)

非食堂工作人员禁止进入食堂,保育员餐前餐后取防幼儿餐具时要穿隔离衣。食堂意识卫生详见“儿童膳食制度”。3.环境卫生消毒

(1)教室内卫生由保育员负责,每日擦拭清洗,保持干净整齐。(2)室外及公共场所卫生由门卫负责清扫。

(3)有健全的卫生管理组织,有园长、总务主任、工会主席、保健医生、保育组长组成卫生检查小组,负责全园卫生检查、监督工作。

(4)保证室内口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保证通风换气,冬季及夏季有空调的房间要利用幼儿上、下午户外活动的时间开窗通风,每次开窗通风时间要保持20—30分钟;夏季室内有防蝇、防蚊、防暑设施。冬季室温保持在18—20℃,夏季室温不超过30℃。夏季室内空调开关时间及要求严格遵守园内的相关要求与制度。(5)儿童厕所要专用,经常通风,定期使用洁厕灵对儿童厕所的便池进行清洁;厕所内扶手、台面等每日用“84”消毒液擦拭,做到清洁无臭味。

(6)教室内窗围栏、桌椅、玩具柜、水碗柜、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每日上午9:30以前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1次。

(7)各班清洁用具要专用,(扫帚、墩布、抹布)每次用后及时处理干净。(8)幼儿园室内环境新装修后,要经有关部门监测,相关指标的浓度在合格范围内,方可投入使用。

(9)保育员日常卫生清洁消毒常规。

略。4.医务室卫生(1)医务室内环境卫生由保健医生专人负责。

(2)医用器械使用蒸汽消毒,夏秋季(5月1日—10月1日)间隔7天,冬春季(10月2日—4月30日)间隔14天,敷料、棉球等物一次性使用,按照有效日期。(3)医疗废物单独存放,定期送至劲松医院保健科进行回收、处理,并做好登记。(4)严格保管幼儿药品,认真核对幼儿药品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日期。5.开窗通风制度

(1)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保证通风换气3次,冬季及夏季有空调的房间要利用幼儿上、下午户外活动的时间开窗通风,每次开窗通风时间要保持20—30分钟;夏季室内有防蝇、防蚊、防暑设施。冬季室温保持在18—20℃,夏季室温不超过30℃。夏季室内空调开关时间及要求严格遵守园内的相关要求与制度。(2)儿童厕所要专用,经常通风,定期使用洁厕灵对儿童厕所的便池进行清洁。(3)保育员要为幼儿午睡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做好午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事先拉好窗帘,夏季注意开窗通风,打开灭蚊灯,防蚊灭蚊,冬季注意保持室温。6.夏季每日保证开窗通风。

四、体弱儿管理制度

通过对本园体弱儿的了解,加强保健配合,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特殊照顾及个别护理,使他们早日康复,恢复正常体质,促进其健康成长。体弱儿的管理范围注意包括: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吸道、肠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等。(一)

对贫血儿童的管理

略。

(二)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

1.对低体重、销售、发育迟缓、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的幼儿进行登记并建立专案,及时与家长联系,分析病因,要求班内保教人员在患儿的进餐、活动等一日生活中多照顾,纠正其不良习惯。2.定期监测:以大体检时间为准(1)低体重:每月测量体重一次;

(2)发育迟缓:每3个月测量身高、体重一次;

(3)消瘦与严重慢性营养不良:每月测量体重一次,每3个月测量身高一次;(4)将结果及时通知家长,并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5)结案:直至患儿营养不良得以完全纠正为止。

3.根据儿童营养不良分类及病因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指导与干预,如进食量、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情况等;依据患病情况的不同为患儿提供饮食护理。(三)

对反复感染儿童的管理 1.诊断标准:(以儿童考勤为准)

(1)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缺勤天数累积5天及以上者。

(2)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带药(抗感染性药物)天数累积7天及以上者。(3)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缺勤及带药天数累积10天及以上者。2.方法及内容:

(1)定期进行统计,筛除反复感染儿童。

(2)对反复感染儿童建立体弱儿专案管理档案,每月观察一次。

3.措施:对病因进行分析,配合医院治疗,保健人员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共同配合,在吃、晚、睡等方面对儿童加强生活护理。

第3篇:卫生保健知识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

对于孩子上幼儿园后,容易发烧、咳嗽、流涕等现象,各位家长一定很着急。其实,这是每个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

经历的一个过程,我们想利用家园栏目的形式,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有所了解。

一、幼儿在园的日常保健护理

晨间清洁卫生、晨接、户外活动、饮水、餐前餐后管理、大小便、幼儿睡眠、午点安排、幼儿卫生、幼儿离园、物品管理、幼儿衣着。重点解释:幼儿所用物品每天进行消毒并做到随时保洁;班级教师对幼儿全面护理,并培养幼儿有饮水的习惯;

在传染病流行及天气有变化的情况下,园保健室都会给家长发信息。

二、周末在家如何护理好孩子

1.周末一般不带孩子去人流量大、空气污浊的场所。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足睡眠、多运动、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室内保持通风等。

3.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卫生保健知识

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幼儿发烧的饮食调理

幼儿感冒或患病,常发烧,胃口不好,家长不必太着急,必需合理进行他食调理,就可维持正常生长需要,促使肠胃蠕动,增强食欲,促进身体康复。幼儿发烧应进行嗽下饮食调理: 1.补充水分

水胜过药,发热身体出汗多,勤喂温水进行补充很有必要。半岁以内婴儿,继续采苊母乳喂养。母乳易消化,能保证营养需求,可补充水分。人工喂养,可喂稀释全脂奶,即2份奶钝加1份水(2:l),此时婴儿虽然奶量减少些,但补充了水分,更利于幼儿消化吸收。

幼儿发热宜以饮白开水,可适当喂些白开水,以补充人体的维生素C,增强抗病。饮水量的保持口唇滋润力度,不必过多。2.流质饮食

发热幼儿,饮食调理以流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奶类(少油)等。也可喝些绿豆汤、冰西瓜、以助降温,利尿抗病。

但对伴有腹泻的幼儿(6个月以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学生保健知识课件

小学生保健知识课件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应学好各门功课,不偏科,为将来打好基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保健知识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适合小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篇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各门功课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一个整体。一门功课学不好,不仅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个人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学生自读教材《我最喜欢的语文课》。

二、童心广场。

1、填一填:你最喜欢的一门课是什么?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小组讨论:下面的说法对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3、把自己的看法填写在书上。

4、小调查: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

三、直通车。

1、学生阅读直通车内容,摘取重要的部分记一记。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应学好各门功课,不偏科,为将来打好基础。

四、资料卡《好学的罗蒙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耳朵保健知识课件

耳朵保健知识课件

导语:关爱幼儿耳朵健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么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耳朵保健小知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耳朵保健知识课件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一、如何保护幼儿耳朵

一、少挖耳屎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将它挖个干干净净不可。有时孩子耳内发痒,母亲为了止痒,也常常喜欢顺手拿出不清洁的发夹、火柴棒、小木棒或用长手指甲等,在孩子的耳道内盲目地掏挖,这样,病菌很容易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耳道长期流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耳屎太多可以挖,但必须小心谨慎。

二、慎用耳毒性药物

有些药物对于个别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对耳朵的听神经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例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即使医生在为孩子注射上述药物时,父母也必须仔细观察孩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