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节奏节拍说课课件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30 07:13: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乐理节奏节拍说课课件

乐理节奏节拍说课课件

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乐理节奏节拍说课课件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一、说大纲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节奏的特点及音型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节奏的体验与感受,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节奏对表现音乐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二、说教材

本课选自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科书初一年级下册,主要教学内容是:

1、了解宽疏、密集的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特点和作用,增强学生内在的音乐感受。

2.将学生对疏密节奏的感受深入到形体表演及实践创作等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在教学中,我制作了音画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欣赏,充分了解宽疏、密集的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特点和作用,并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文学、美术、舞蹈等其他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通过学生的创作表演,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节奏有疏密之分并感受其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中所出现节奏的内在审美感受,鼓励学生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进行创作性尝试。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唱”“奏”“念”“演”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节奏与音乐情绪的内在联系,并通过集体合作、讨论创作等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来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

为了能帮助学生在对比中寻找共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节奏与音乐情绪的内在联系,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体验法

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因此我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欣赏了热烈、喜庆的《好日子》;优美、抒情的《雪绒花》、《同一首歌》;轻松愉快、不紧不松的《校园早晨》及刚柔相济的《中国功夫》,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不同节奏给自己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 模仿法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节奏入手,通过模仿《好日子》的前奏、《同一首歌》的节奏音型,使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为下面的创作积累素材。

3、探究法

通过打击乐的演奏、歌词的朗诵、用画面表现《雪绒花》意境、用动作表现中国功夫的刚柔相济等环节的安排,给学生提供了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

4、合作法

通过小组合作,改变《闪烁小星星》的节奏来表现小星不同形象这一创作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综合法

将文学、美术、舞蹈、武术等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到节奏教学中,通过以节奏为主线的艺术综合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五、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环环相扣的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同 学 们 | 好 — | 您 好 0| 您 好 0|老 师 您 | 好 — |!”的音乐节奏相互问好。

(二)新课导入:欣赏MTV《好日子》,感受其音乐情绪。

(三)新课教学:

1、师:通过欣赏,大家感受到《好日子》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呢?(热烈、喜庆)

2、哪一部分最能表现这种情绪呢?(前奏)

3、分析前奏的.节奏特点:在同样速度下,同一单位拍里,音的含量多,节奏密集。

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敲出节奏。感受密集的节奏表现出的是欢快、跳跃的情绪。请大家列举几首曲子,加以分析证实。再出示其他密集的节奏音型,为下面的创作积累素材。

5、欣赏MTV《雪绒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音乐形象。(优美、抒情)

6、分析其节奏特点并请学生用歌词来朗读节奏,并试着用画面或线条来表现音乐的形象。出示其他舒缓的节奏音型。

7、出示四拍子曲子《同一首歌》的节奏,请同学填词深情演唱,感受舒缓的节奏所表现出的优美形象。

8、出示《校园早晨》的节奏,体会不紧不松节奏能表现出轻松、愉快之情。

9、出示《中国功夫》的节奏,师用木兰扇、生用武术亮相动作分别表现中国功夫的刚柔相济。

(四)综合活动:

1、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

体会此歌曲的情绪,不紧不松的节奏表现了小星星何种形象?(好象在眨眼、闪烁)

2、由学生分组自创节奏

全体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人通过对《闪烁的小星》节奏宽疏与密集的变化,来表现小星星睡觉、歌唱、舞蹈等不同的音乐形象,并根据所创作的形象为其取名。

3、同学们展示自己创作的节奏,并用朗诵、演唱、或舞蹈等表演形式来加以表现,教师用有节奏的掌声予以积极评价。

(五)本课小结:

1、师生间以节奏性的语言总结本课。

2、屏显下课画面,师生互道再见。

总之本课以音乐重要表现要素——节奏为主题进行展开的,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音乐欣赏中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节奏美,把文学、美术、舞蹈、武术等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到节奏教学中,节奏的创作及实践性练习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

挥。当然,这些手段也不能解决音乐课的全部内容,在此,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导,谢谢。

第2篇:乐理视唱课节奏节拍说课稿

高中音乐乐理视唱课节奏节拍说课稿

更新时间:2012-03-12 10:46:00

乐理视唱课《节奏节拍》教学说课稿

乐理课,作为音乐科的一门共同基础课,与其他音乐课程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如视唱练耳课,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必须联系视唱练耳课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加以印证。据此宗旨,本课就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一、关于教材

《节奏节拍》取自高教教材《音乐》(第二版)第四单元,教学对象为中职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幼师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下处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启蒙期,教材选用尤重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我对教材的理解如下:

㈠在乐理教学中,节奏节拍所占的篇幅并不多,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音的性质可以看出,四种节奏节拍占了两项,它是音乐作品的“骨架”。㈡本课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

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

节拍:具有相同时值的重音及非重音在音乐中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反复; 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2、能力目标:

⑴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在音乐作品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⑵明确节拍的强弱规律

⑶能够分辨出音乐作品中的典型节奏。㈢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

⑴节奏、节拍、节奏型的理解运用;

⑵理论指导实践,唱准视唱曲的典型节奏、节拍规律。

2、本课难点:

⑴《国旗红红的哩》节奏型的掌握(谱略)⑵2/4拍子强弱循环的掌握运用。

二、关于教学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实例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使理论知识学得具体、充实,再加上示范演唱,以最直观、具体的声音、表情及......预览:

第3篇:乐理 3节拍与节奏

课题:节拍与节奏

教学目标:掌握音值组合法则的运用、指挥图示 教学重、难点:音值组合法 教学方法:讲解、做题

授课时间:2010.9.20 第3、4节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三章 节 奏 与 节 拍

一、节奏与节拍

节奏—-是指音在交替进行过程中形成的时值上的相互关系。节奏的主要特征是音的长短关系。

节拍---是指相同时值的重音与非重音有规律滴循环重复。节拍的主要特征是音的强弱关系。

二、拍子与拍号

以某种时值的音符表示节拍的单位叫做“拍”。将“拍”按照一定的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子”。

在音乐中,由一个强拍到另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称为“小节”。

拍是组成小节的基本单位,小节是计算乐句、乐段和整首乐曲长度的常用单位。

用以表示不同牌子的符号,称为“拍号”。拍号的外形借用

了算术中的分数形式,如2/

2、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乐理节奏节拍说课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乐理节奏节拍说课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