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一场离去杂文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27 07:13: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人生的每一场离去杂文随笔

人生的每一场离去杂文随笔

习惯熬夜,入眠之前可以盯着手机屏幕越来越精神,进而失眠。长期如此,发现自己的身体机能变得很差,老是忘东忘西,上一秒还在准备的事情,下一秒却完全想不起来是什么。

我开始猜想,会不会哪天记忆和肉体什么招呼都没打,然后从生命里渐渐消失。这脑洞似乎开得有些离谱,但是这世上确实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和我们不辞而别,接着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

1

阿汉前不久刚刚分手,完结了三年的感情。想象不到平时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竟然会在分手后的几天哭得死去活来,可以在深夜的寒风中独自点完一包烟,也可以在喧嚣的大排档里酣畅淋漓的独饮,然后哭着哭着睡去。

我们习惯叫他汉子,不仅人如其名,长得很壮硕,更是因为性格上的豪爽,相处起来无距离感。分手是汉子女友提出,理由也不免有些冠冕堂皇,性格不合,没有来电的感觉永远是两人情感破裂最好的说辞。

要是有人问,现在这样感觉,那早干嘛去了?回应起来也不难,当时年少不懂事,没有考虑那么多,简单的大白话就是,现实终究敌不过时间。汉子说的这东西无可厚非,站在女孩的立场上也没有错,能够在一起过就已经知足。

回头沉思,汉子的话不无道理。汉子和女朋友还在卿卿我我的时候,简直羡煞旁人。汉子年纪比女方大,因此他更会去照顾她。他会因为她的一句『很想你』从自己的城市搭上最晚班的火车去到她的城市,两个人吃了个早餐再搭早班火车回去,虽然两座城市的距离并不远,但也花费足够多的精力。

后来索性辞去了手头的工作,去女方的学校周围租了个房子,重新找工作,重新去面对所有的未知。旁人觉得挺憋屈,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自得其乐。汉子说,分手真正难过的不是今后不能继续,而是三年时光好像要硬生生的抹去。

那些属于爱情的岁月在悠悠长河里并没有中断,你可能遇到比我更好的人,我也会去牵起另外一双手,但属于我们之间的甜蜜却将不复存在,这么近,那么远。

2

阿呆有天告诉我她发现要好了七年闺蜜和自己的男友搞在一起了。

我带着质疑状回了她句『这么狗血的剧情现在天涯小说都不会用了』,更何况她说这句话时相当平静。

阿呆说『最心痛的是七年的闺蜜情说崩就崩,不带有任何预兆』。高中时代一起牵着手去上学,课间一起上厕所,一起喝过酒抱头痛哭过,还替她教训了她渣得不要不要的男朋友。

我问她那这时候不应该抓狂地撕扯对方的头发,然后反手给男友一巴掌吗?

『有什么意义呢,既然这样就散了,在我心里她还是18岁那般美好,留着就够了。如果觉得那个男人是她想要的,那就给她咯。』

突然想到『奇葩说』里马东曾说『终有一天,我们会原谅伤害我们的.人』。坐在一旁的康永哥反驳『那不是原谅,是算了』。姑娘心真大,经历如同电视剧般的狗血剧情,处理方式也是人间难见的一股清流。

兜兜转转,友情这种东西大概是世间最神奇的发明,在你出发要横跨人生大河时,路途上总会有人陪你走过一小段或者一大段,然后某天因为某事忽然彻彻底底的消失,可ta在人生里留下的那一遭却永远无法抹掉。

3

船长的工作以前在我眼里是个超级拉风的工作,在浩瀚的海面上一路乘风破浪,光想想就很有征服感。直到十六岁那年坐在船上,阵阵的晕眩感和呕吐切断了我的猜想。也是在那时,有幸结识了小从。

小从家生活在海岸边上,家族世世代代都靠捕渔为生,小从的父亲也是个船长,每次出海回到家的收获或多或少,但是能平安归来就是一家人最高兴的事情。海上的事情许多时候都是个未知数,包括天气,包括身体。

小从说,特别是晚上航行时候最危险,风向不定,也让预定的航线经常失去方向。每次父亲出海,就成了全家人最担忧的时候,电话打不通时,全家人经常彻夜未眠等待回信。

从父没出海就会在家陪着小从,无论是做功课还是休闲娱乐,从父都想着多腾出时间去陪伴。小从说,父亲不仅带给他坚韧,拼搏的人生态度,也给予像大海一般的包容和呵护。

后来我和小从渐渐少了联系,直到去年五月我看到了他的朋友圈写着『那个给了我生命,陪伴我二十四年光阴的男人把自己奉献给了那片海』,下面的配图是与父亲的合照。

我懵地静坐在椅子上,鸡皮疙瘩起了全身。虽然不清楚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只是隐隐约约有不详的预感。

过了有四五天的时间我才问起,小从的父亲外出航海,海面突遇大风,一直没联系上,直到事发第三天,运送过来的是船民的遗体。风浪使船身产生剧烈的摇晃,骤雨让船舱迅速进水翻船。按理说,是可以游上岸边,无奈天未亮,精神上的坚持最后到达上限,沉溺在汪洋里。

我无法体会从父在生命到达边缘的想法,也许他还有放不下的东西,比如远方的家,还有曾促膝长谈的儿子,还有那些曾经光荣过牛逼过的岁月。而对于小从而言,只有失去至亲的疼痛。父亲就是自己人生大船里的风向标,父亲的离开,也代表着自己需要接下领航人的重任,掌舵好整个家庭,过去的光景也只能伴随着时间的滚轮尘封心底。

4

我们每时每刻好像在与自己的人生进行一场博弈,为了能捍卫好自身的情感堡垒,我们愿意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所有,即便可能无法走到最后,却仍然相信曾经相互陪伴的岁月能成为最美的回忆,洒落在全身最柔软的地方,就连想起来都能偷笑。因为,终有一天我们还会再见的。

第2篇:人生,是一场修行杂文随笔

人生,是一场修行杂文随笔

小时候,总是羡慕大人的生活,因为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情,不管看电视多久,大白天睡懒觉多久,玩电脑多久,都不会有人管束。可是,长大了才知道,原来大人真的不是这么容易当的。

长大以后,

褪去了少年的稚嫩,披上了自我防御的软壳;

没有了少年时的天真,习惯了带上虚伪的.面具;

忘记了纯真的快乐,享受着追名逐利的快@感;

不见了曾经的单纯,练就了一身驰骋情场生意场的好身手。

我们学到了很多本领,却忘记了去保护健康的身体;

我们去过很多不一样的城市,却很难找到自己的家;

我们结识过各种各样的人,却依然很难猜透别人的心思;

我们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却依旧会搞不懂某些事情。

人生,总是充满着未知数,改变,总是充斥着不安和恐惧,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得上完美,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是圆满。

我想,当我们用心感受每一天带来的快乐、喜悦、悲伤、痛苦,从心去走接下来的每一步,努力、踏实,总有一天,你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光芒。

因为,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第3篇:邵逸夫不曾离去杂文随笔

邵逸夫先生是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他一手构建了邵氏帝国,登上了娱乐圈的巅峰。

邵先生创立了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捐建了耸立在全国各地的逸夫楼,他被人尊敬与缅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邵逸夫不惜重金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资料显示自1985年开始,邵逸夫年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捐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他的荣誉和人们对他的缅怀来自于此。

当然,如果没有前半生人生财富的积累,他后半生的慈善事业可能是无源之水;而如果没有对财富清醒透彻的认识,他确实留下的也许就是数目可观财富而已。

他的巨额财富可能引起各种谈论,甚至人们的艳羡,仅此而已。但值得庆幸的是邵先生不仅留下了流芳千古的功德,更向发了财而不知道该走向何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邵逸夫不曾离去杂文随笔

邵逸夫不曾离去杂文随笔

邵逸夫先生是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他一手构建了邵氏帝国,登上了娱乐圈的巅峰。

邵先生创立了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捐建了耸立在全国各地的`逸夫楼,他被人尊敬与缅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邵逸夫不惜重金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对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资料显示自1985年开始,邵逸夫年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捐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他的荣誉和人们对他的缅怀来自于此。

当然,如果没有前半生人生财富的积累,他后半生的慈善事业可能是无源之水;而如果没有对财富清醒透彻的认识,他确实留下的也许就是数目可观财富而已。

他的巨额财富可能引起各种谈论,甚至人们的艳羡,仅此而已。但值得庆幸的是邵先生不仅留下了流芳千古的功德 ,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一场玩笑杂文随笔

我的前生大约是狗熊,当初虽然喝了孟婆汤,可是还是把那掰一棒丢一棒的习性带到了今生。

因了这习性,已过半生,我没有什么联系密切的朋友。

每次遇到时,很真诚的交往;离开后,不会主动联系。虽然偶尔他们会联系我,但单方面的维系总是不会太长久,时间长了,也就淡了。

我自和蚯蚓程宇相识以后,就被他带入了他的朋友圈。他的朋友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几个同学发展而成,圈子不大,加上家属,目前比较稳定的是六家人。因为都在本地,节假日时常计划些活动,或聚餐或出游,我与他们倒是熟悉得超过了我自己的被我丢得差不多的好友了。

算起来,进入他们的圈子也十几年了,从恋爱起,到如今孩子已进入少年。我以为,对于梅花鹿勇,我是足够熟悉的。

梅花鹿勇与袋鼠妈妈李颖既是同学朋友又发展成恋人夫妻,他俩是我一进圈子就接触到的主要人物,后来更是成了北美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一场暴风雨杂文随笔

一场暴风雨杂文随笔

下午3点左右,乌云从远处贴近了楼顶,一团团的往前涌,楼顶上的一块薄膜一头被风旋起,另一头被风刮得哗哗地响。楼顶上还有几棵小树,枝干更是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楼下一位老头正吆喝着几只小鸡,回到院子里。几棵竹子更是摇动得厉害,一位行人匆忙走过。

一道闪电从空中划过,发出耀眼的蓝光,轰隆隆的雷声响起来,“咚”的一声从里屋传来,把站在窗前的她吓了一跳,原来,门被风带上了。

雷声依旧隆隆地传来,天色越来越暗,楼下一辆汽车开了双闪,慢慢地开了出去。雨“唰、唰”地下了起来,雨点大而急,斜斜地打在雨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忽然,“咔嚓”一声炸雷响起,吓得她赶快关上了窗户。隔着玻璃望去,刚才楼顶上摇摆的小树,现在反而安静了。

坐在桌前,看豆大的雨滴不停歇地下着。雨点中夹着一层层薄雾,一道道闪电之后,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她一直都不曾离去杂文随笔

狂风,暴雨,一夜之间降临,天气变脸的时候,通常人的心理是安然接受。

但是天气骤变难道不像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怎么就不能安然接受呢。

这让我想起她,她是安静的,不谙世事的,但是又是极为洞察人性的。

她明白相依为命的只有奶奶,她安然承受,不曾抱怨,或许,明白人这一生,都难美满。

缺憾有,比如身边的人都是年近半百的智者,这点到让她思想上远远比同龄人成熟、深沉。

理智的女孩子对待友谊,爱情,向来都是鞭辟入里的。

看着她一步步走过来,我颇为安心,她拥有一种顿力,很多事情对于她而言,就是刀枪不入。

父母双双结婚拥有家庭,自幼便明白不好打扰,很是自知。

奶奶到是觉得苦了她,她每次到是回答: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遗传父母的才貌,但是没有父母的爱,仍旧茁壮成长。

奶奶的退休金完全足够她们活的很好那不就行了吗?

就像她知道很多时候,她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人生的每一场离去杂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生的每一场离去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