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国啤酒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啤酒市场研究报告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一起来看看啤酒市场研究报告,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啤酒消费市场渐趋多元化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商超及餐饮场所看到,消费者对啤酒的选择随不同区域、不同渠道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记者在天猫、京东和1号店等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在销量排名前十的啤酒产品中,进口啤酒占据一半以上。部分进口啤酒以团购、秒杀等形式进行低价促销,其销售量极为可观。而在线下传统销售渠道方面,则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在欧尚超市西红门店,记者看到琳琅满目的啤酒产品摆满了货架,黑啤、白啤、黄啤应有尽有,国产啤酒和进口啤酒基本各占半壁江山。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购买价格更实惠的国产啤酒,进口啤酒销量相对一般。在华联超市五道口店,销售员国女士认为,国产啤酒的销量明显优于进口啤酒,而进口啤酒中科罗娜、瓦伦丁、福佳白啤等品牌比较受欢迎,购买者大多为20多岁的年轻人。她向记者透露,由于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啤酒了解不多,特价、试喝等促销手段往往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
品种多样是进口啤酒的一大卖点。在位于北京三里屯的“渔娘”私房菜,进口啤酒品种多达二三十种。餐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330毫升的瓶装进口啤酒售价在20至30元左右,500毫升的国产啤酒价格一般在8元左右。“卖得都挺好的,就看喝不喝得惯进口啤酒了。”在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一家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记者看到,售卖的进口啤酒多达400多种,主要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品类丰富,这里吸引了很多外国人、留学生前来聚会。
精酿啤酒也逐渐受到青睐。2013年,潘丁浩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熊猫精酿”,目前已推出自酿啤酒30多种,并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啤酒的组合。他告诉记者,精酿的消费群体主要是白领、大学生、留学生、外国人等,他们一般对价格不太敏感,而是更在意啤酒的口感和品质。他坦言,虽然国内的高端精酿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但他对这一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韩国普莱特精酿啤酒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韩国国家啤酒协会资政尹禎焄介绍说,美国举行的世界啤酒杯大赛将啤酒分为96个种类,但中日韩等亚洲国家,乃至全世界大多数啤酒公司生产的大部分啤酒只是其中的一种,也就是拉格啤酒,它具有口感清凉爽口的特点。对长时间喝这种啤酒的消费者来说,精酿啤酒的口感和味道是相当有冲击性魅力的。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会选择酒精度比较低、刺激性比较小的拉格啤酒。”尹禎焄说,即便在世界最大的精酿啤酒产业国美国,精酿啤酒的市场占有率也仅有12.2%.韩国有约70多个精酿啤酒厂,虽然现在只占韩国啤酒市场的0.2%,但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发展,对将来的发展期望值也很高。
进口啤酒加速增长占比仍低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我国啤酒进口量从6.41万吨增长到53.83万吨,进口额从0.91亿美元增长到5.75亿美元。5年间进口量增长8.4倍,进口额增长6.3倍。今年1至9月,进口啤酒总量达到51.29万千升,接近去年全年总量。
进口啤酒的迅猛增长,搅动了“一池春水”.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进口啤酒单品价值相对较高,目前已基本占据中高端啤酒市场。“进口啤酒逐步占据了中国啤酒行业金字塔的‘塔尖’。随着消费者的增多,进口啤酒的体量和品牌越来越多,已开始向‘塔腰’渗透。”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这对国内啤酒企业是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对此,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何勇分析指出,进口啤酒之所以表现如此抢眼,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基数小所以增速快,但进口啤酒的整体占比依旧不高,仅占百分之一多点。而且,进口啤酒主要抢占的是北上广深等高消费城市的尝鲜消费人群,并在大卖场和电商渠道表现突出,这些渠道比较容易吸引眼球,容易使人产生占有率很高的误解。相比其他成熟的啤酒市场,我国进口啤酒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啤酒具有两大属性,即有限创造性和极致新鲜化。”何勇表示,啤酒创新的前提是保证食品安全,而不能随意发挥。此外,啤酒品质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产品的新鲜度,为了最大化保证啤酒的新鲜,啤酒厂商往往按照属地化销售的原则来经营。当前,我国啤酒产业的整体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但产品创新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现在的啤酒消费正在从‘喝饱’向‘喝好’转变,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使得一些消费者对进口啤酒创造性的追求,胜过了对其新鲜度的要求。”何勇说。
进口啤酒的品质一定比国产啤酒好吗?何勇认为,啤酒进入中国虽然已有100多年,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消费文化,很容易被国外的啤酒文化输入和侵蚀。事实上,啤酒的生产工艺是世界通畅型的,中国啤酒业作为输入型行业,加工设备和装备水平甚至比很多发达国家都要先进。此外,我国的啤酒消费以社交分享型为主,产品因此也以淡爽型啤酒为主,浓醇型啤酒作为细分市场,应用相对较少,“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啤酒企业生产不了,只是目前需求还没有想象中的大而已”.
海通证券食品行业分析师表示,2014年我国啤酒进口数量与金额增速分别达到顶峰后,2015年开始下滑,2016年上半年增速进一步放缓。进口啤酒均价不断下降,国产啤酒均价稳中有升,反映出国内消费者面对进口啤酒的理性程度不断提高,预计未来进口啤酒市场占有率难以超过5%.
“中国啤酒业是2003年首批进入零关税后步入国内国际同步竞争的高度参与者,市场经济规律下,供给总是滞后于需求的,如果以局部和某些细分市场的变化来定性啤酒产业的未来,未免草率。”何勇认为。
“高大强”将与“小而美”并存
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市场化、集约化的行业,各大啤酒巨头往往通过并购中小啤酒厂等方式走规模化扩张的道路。据啤酒行业专家方刚介绍,目前,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五大啤酒集团占据了我国啤酒市场80%以上的份额,其余份额由珠江、金星等各地区域性品牌占据,未来啤酒行业将呈现出“高大强”与“小而美”并存的格局。
何勇表示,中国啤酒的产销量连续14年位列世界第一,主要来自市场和资本的合力推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以及2000年前后,两轮外资的投入造就了中国啤酒的今天。
未来,进口啤酒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快速切入的机会有多大?对此,朱丹蓬认为,当前中国啤酒市场“跑马圈地”“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已经结束,可供并购的区域品牌已经不多,进口啤酒想通过这种方式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不大。下一步的整合可能发生在“大鱼”与“大鱼”之间。2016年,华润回购了华润雪花49%的股份,“从顶层设计出发,如何形成中国内资品牌的巨头和航母,这是必须做的”.朱丹蓬说。
作为一种属地化特色明显的消费品,在方刚看来,啤酒通过产品走出去的比例很小,通过资本运作带动品牌走出去,可以成为一个选择。日前,据路透社报道,包括中资企业华润集团在内的五家竞购者进入了萨博米勒旗下中欧啤酒品牌的第二轮竞标。“走出去就是胜利!欧洲是华润雪花出海的最佳选择点,期待雪花能够并购成功。”方刚说。
抢抓消费升级分享新红利
自2014年以来,我国啤酒业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中国酒业协会有关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啤酒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和啤酒总体消费需求趋于饱和仍是主因,也是内因,而啤酒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是外因,例如进口啤酒的大幅增长、预调酒和亲民低端白酒对啤酒消费产生的跨界影响等。此外,消费者对酒类产品健康和理性消费意识的提升,也对规模化市场的产品份额产生叠加效应。
青岛啤酒有关负责人认为,过去25个月的市场萎缩显示,中国啤酒行业正在告别高增长,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进入结构调整阶段。未来3至5年,波段上行将是中国啤酒业未来几年的基调。
朱丹蓬告诉记者,虽然啤酒行业的总体量在下降,但其单值却在上升,这是行业朝着中高端演进的一个标志。啤酒消费低龄化、高端化的新趋势将继续拉动行业总体量的扩大。对于国内啤酒企业而言,能否抓住这一契机,分享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方刚表示,目前啤酒行业出现的调整只是微调,从结构来看,中高端啤酒在增长,而低端消费在下滑,传统产品结构金字塔模型的基部开始萎缩,啤酒业的形态将从金字塔向橄榄形转变。
未来,具有品牌、品质、规模等优势的企业无疑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对市场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国产啤酒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中高端产品的布局。比如华润雪花的“脸谱”,青岛啤酒的“鸿运当头”“奥古特”“经典1903”“IPA”,燕京啤酒的原浆白啤,珠江啤酒的雪堡精酿系列等,已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以青啤为例,2015年,“奥古特”“经典1903”和纯生、听装、小瓶啤酒等高端产品同比增长4.82%;2016年前三季度,高附加值产品共计实现销量136万千升。在渠道创新方面,青岛啤酒除了在天猫、京东、1号店、1919等第三方网购平台之外,还搭建自有电商渠道,如微信端的“青岛啤酒微信商城”、自有APP青啤快购,多渠道满足消费者的网购需求。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不振及出口疲软的情况下,青岛啤酒海外市场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长16%.
“进口啤酒打破了啤酒市场的天花板,对国内主流啤酒厂商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方刚说。
第2篇:2016年中国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2016年中国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过去25个月,我国啤酒业连续出现负增长。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啤酒行业正在告别高增长,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进入结构调整阶段。未来3至5年,波段上行将是中国啤酒业未来几年的基调。
自2014年以来,我国啤酒业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中国酒业协会有关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啤酒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和啤酒总体消费需求趋于饱和仍是主因,也是内因,而啤酒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是外因,例如进口啤酒的大幅增长、预调酒和亲民低端白酒对啤酒消费产生的跨界影响等。此外,消费者对酒类产品健康和理性消费意识的提升,也对规模化市场的产品份额产生叠加效应。
青岛啤酒有关负责人认为,过去25个月的市场萎缩显示,中国啤酒行业正在告别高增长,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进入结构调整阶段。未来3至5年,波段上行将是中国啤酒业未来几年的.基调。
虽然啤酒行业的总体量在下降,但其单值却在上升,这是行业朝着中高端演进的一个标志。啤酒消费低龄化、高端化的新趋势将继续拉动行业总体量的扩大。对于国内啤酒企业而言,能否抓住这一契机,分享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目前啤酒行业出现的调整只是微调,从结构来看,中高端啤酒在增长,而低端消费在下滑,传统产品结构金字塔模型的基部开始萎缩,啤酒业的形态将从金字塔向橄榄形转变。
未来,具有品牌、品质、规模等优势的企业无疑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对市场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国产啤酒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中高端产品的布局。比如华润雪花的“脸谱”,青岛啤酒的“鸿运当头”“奥古特”“经典1903”“IPA”,燕京啤酒的原浆白啤,珠江啤酒的雪堡精酿系列等,已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以青啤为例,2015年,“奥古特”“经典1903”和纯生、听装、小瓶啤酒等高端产品同比增长4.82%;2016年前三季度,高附加值产品共计实现销量136万千升。
在渠道创新方面,青岛啤酒除了在天猫、京东、1号店、1919等第三方网购平台之外,还搭建自有电商渠道,如微信端的“青岛啤酒微信商城”、自有APP青啤快购,多渠道满足消费者的网购需求。
据《2016-2021年中国啤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分析,未来整个啤酒产品的结构,应该是从金字塔向橄榄形过渡,低档萎缩、腰部增加、高端部分继续拉长。目前,就主流啤酒来说,国内企业拥有庞大的渠道和消费体系,“防守”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在碎片化消费、潮流啤酒消费需求对接,以及个性化产品研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高端、超高端将是啤酒行业的机会和红利,也是国内啤酒企业一定要及时跟进的。这不是一种“功夫”就可以应对的,企业不仅要有地面作战能力,还要用现代思维来对接消费者需求,提升高端产品研发能力。
第3篇:中国PLC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PLC市场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包括多个行业,网站评价分析报告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改善网站的问题、为制定网站推广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专业人士的分析建议用于指导网络营销工作的开展,检验网站前期策划及网站建设专业水平等等。 获得专业网络营销顾问的分析建议,让网站真正体现其网络营销价值。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国PLC市场研究报告,一起来看一下吧。
1、定义
A.产品定义
我们把传统可编程控制器(PLC),根据I/O规模的不同,分为微型PLC(I/O<30)、小型PLC(301024)。
B.时间定义
报告中所有数据基于自然年,即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对于一些国外的供应商,财政年度和自然年不相符的,我们将数据调整为自然年的数据,并将市场数据拆分到四个季度当中。
2、市场概述
中国PLC市场的增长
PLC的应用已经相当
1024>第4篇:中国信用卡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信用卡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定价:两千元
【目 录】
第一章 全球银行卡市场发展概述
第一节 市场规模与特点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
二、新技术应用
第二节 基本特点
第三节 主要国家与地区
一、美国
二、欧洲
三、日本
第二章 中国银行卡市场现状与特点
第一节 市场现状
第二节 产品结构
一、市场区域
二、持卡群体
三、发卡机构
四、银行卡产品
五、市场营销
第三章 信用卡发展概述
第一节 信用卡的含义
第二节 信用卡消费功能和特点
第三节 信用卡的分类
第四节 信用卡的盈利来源
第五节 信用卡在中国的发展
第四章 中国银行卡市场分析
第一节 国际银行卡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状况
二、市场结构状况
三、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国内银行卡市场分析
一、发卡市场分析
二、受理及交易市场分析
三、品牌格局分析
四、支付渠道分析
五、网络建设状况
第5篇:中国管道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管道产品简介及生产技术
一、管道产品性能与用途概述
(产品中英文名称、CAS号、物化性能、安全数据(毒性)、储运方式、质量标准等)
二、管道产品主要用途
三、管道产品生产工艺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国际管道市场现状
一、市场发展现状
二、国际管道产品生产情况及主要企业
三、国际市场发展趋势
第三章 我国管道市场现状
一、行业发展综述
二、行业现状
三、管道产品生产情况
1.我国生产企业地域分布
2.我国管道品种分类及生产情况
第四章 上游原材料保障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的生产状况
二、上游原材料的进口状况
三、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化对管道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
第五章 国外管道产品消费分析
一、国外管道产品总体消费情况
二、国外管道产品下游各消费领域分析
三、国外管道产品未来消费趋势预测
第六章 国内管道产品消费分析
一、国内管道产品各消
第6篇: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
我国出现过的企业并购大多是强弱并购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自身需要更为迫切,中国企业并购方式将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以下是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欢迎阅读。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
据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累计参与境外资源合作项目195个,总投资46亿美元;累计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610家,协议投资总额12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84亿美元。中国参与跨国资本流动和跨国并购呈现以下特点。
(一)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持续稳定增长
油气、矿产、林业、渔业等境外资源合作项目运作良好,经济效益逐步显现。特别是跨国并购成为新兴形式发展迅速,迄今累计投资约12亿美元。此外,中方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农业合作也取得一定进展。
(二)大型项目不断增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
第7篇:中国调味品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调味品市场研究报告
油盐柴米酱醋茶,这是人们常说的七件事,其中调味品占的席位最多,说明了调味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调味品的生产已有数百年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调味品也在不断涌现。那么,中国调味品市场今后向何方发展呢?上海明略市场策划咨询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调味品正向着品种功能多样化,包装高档化、卫生化方向发展。传统的调味品是粮食自然发酵生产的。在发酵过程中,又吸收了自然界中的多菌种共同发酵,口味丰富,香味浓郁。60年代为了节约粮食,中国曾用豆饼、麸皮等粮食副产品作调味品的原料。但是,传统调味品在品种功能方面显得有些单调。
而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调味品开始向多样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各种以天然原料做的调味品或复合调味品、快餐食品调料、速冻食品调料、火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