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桌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25 07:12: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我的书桌散文

我的书桌散文

回顾50余年的读书生涯,最难忘怀的除了书之外,就是我用过的各种各样的书桌了。

刚上小学时,我用的书桌是和五六个同学共用的一条长长的木板,坐得凳子也是一条长长的原木,四个凳腿牢牢埋在土里。这就是上个世纪50年代北方农村小学常见的书桌。放学回家,需要写作业时,没有书桌,只好把炕檐当书桌。炕檐是横卧的一根松木方子,我趴在上面写着:“人之初······”。整个小学六年的时光,就是在这两种书桌上交替度过的,至今记忆犹新。尽管书桌简陋,并未影响我渴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从木板、木头方子上步入神圣的知识殿堂,为后来求学求知打下了基础。入了中学,有了像模像样两人共用的名副其实的书桌。但同桌之间,有时也难免闹些摩擦,你占了我的“楚河”,我越过了你的“汉界”。一旦碰翻了墨水瓶,同桌共同遭殃,书本被污染,仿佛大水淹了龙王庙,难免一阵慌乱······

离开乡村,走进城市的学校,从书桌上明显看出了城乡差别。用上了自己单独使用的书桌,能掀起上盖的那种,邻座也互不干扰,用起来方便多了,也舒服多了。在这样美观的书桌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寒窗苦读,接触到许多新的知识。教室是安静的,书桌是平静的。正当我们沉浸在知识海洋里时,可惜,好景不长,和平的环境中刮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风暴掀翻了书桌,一度用书桌堵在教室的门口,竟然用神圣的书桌抵挡武斗的蔓延。书桌也因此而支离破碎。书桌不成其为书桌,学生不成其为学生,教师不成其为教师,一切都失去原本的意义。解放前,学生们曾说,偌大的华北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那时也同样,举国上下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我和同学们一样,告别了书桌,投身到所谓的“大革命”中。紧接着又走向田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彻底告别了多年的书桌,以田垄当书桌,拿锄头当笔,去描绘广阔天地。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单位发给一套办公桌椅。办公桌亦类似书桌,都是用来写字的,只不过比书桌宽大了许多。一旦离开办公桌,回到家里,就没有了办公桌或书桌,有的只是妻子常用的一台老式缝纫机,我的业余写作生涯是从这台缝纫机的台板上开始的。缝纫机台板虽然窄些,但能勉强放下双臂和稿纸,只要能写字,这就足够了,我那时对书桌没有什么奢求。因为微薄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糊口,哪有闲钱做一张或买一张自己的书桌。别小看这张所谓的“书桌”,我第一篇见报的'文章,就是在那上面写成的。数百篇(首)新闻稿、诗歌也是在那上面诞生的。

40多年过去了,那台“飞人”牌老式缝纫机还在,妻子有时还用它缝缝补补。虽然我已多年不用它来写作了,但我经常看着它,它仿佛在不断鼓励我,不要停下手中的笔。是的,这台老式缝纫机已经不停工作40多年了,至今仍在继续为我们服务。尽管已十分破旧,台板的油漆已脱落了许多。

随着改革开放,家庭经济条件有了改善,终于盼到了在家中拥有书桌的这一天。备好了材料,请来了木匠,做成了我家第一张书桌,不对,应该叫作“写字台”,比普通书桌不仅宽大,还多了几个抽屉和一个小书柜。把书稿分门别类的存放,便于查找。那时,我感到十分富有,不仅仅是宽大的写字台,还有那么多存放的一摞摞文字材料,从而使我的业余写作生活更上一层楼,发表的稿件与日俱增,这与我用过的各种各样的书桌是分不开的。

到了科技腾飞的今天,我已告别了昔日不同的书桌和写字台,用上了电脑桌,离开了书桌、笔和纸,仍然可以写作。在键盘上敲击一下,各种稿件就会飞进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编辑的手中。能走向今天的文坛,我不会忘记数十年与我朝夕相处结下不解之缘的不同的书桌。小小的书桌,见证着祖国60余年的沧桑巨变。

第2篇:书桌散文

书桌散文

最近喜欢这样的状态,夜渐渐的深了,也静了。洗漱、收拾完毕,沏一杯清茶,打开台灯,坐在书桌前。幽幽的灯光下,任笔尖在纸上滑动,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享受这份宁静和思绪纷飞。

我喜欢这样的时刻,所以为了这一刻,我专门买了一个大大的书桌。为了买这个书桌,我用了半天的时间,转了两个家具城,最终选定了一个性价比高,甚是合心的。心中狂喜,暗下决心:我要找回曾经载我、渡我、成就我的学习时光,以桌为证,指桌为誓。

有了书桌,不光有了学习的场所,更有了学习的热情。这是家里的第二个书桌,在另一个卧室还有一个书桌,带书柜的那种,比这个更大气,那是专门给儿子准备的。在儿子还上幼儿园时,我就决定,只要他开始学写字,就让他自己选择一款心怡的书桌,不考虑银子。

好的书桌和好的成绩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心里清楚。但是我更知道一个书桌摆放在那里,就是一个无声的证人。他在告诉孩子,你对学习的重视,对孩子的尊重,是一种态度和情怀的体现。当儿子亲自选择了属于他的书桌时,他的内心是喜悦的,会无形的生出一种自豪感。所以,我并不是很认同那种:哪儿都能学习的观点。

我对书桌的这种感悟源于父亲,父亲是因贫穷而没有机会学习的那一代人,他聪明、努力,做过很多事,为生活认真而倔强的奔波。他走南闯北,深知知识的重要和没文化的无力,他对我们的教育便是好好学习,我和弟弟的性格中都有像极了父亲的努力拼搏的特质。

上初中的时候,家中并不宽裕,爸爸从建房子的木料中仔细选取了几块木料,为我做了一个书桌。书桌是爸爸自己设计的,即使现在看来,也是极有设计感的。乳白色的色调,长方形的桌面儿,四根横称支撑四条腿,类似于现在的极简风格。下面是三个抽屉,两边是木制的抽拉样式,中间是玻璃材质的左右推拉样式。上面是两层书架,第一层可以放大的课本,第二层只能放语文书那样大小课本,宽度正好是书的宽度。

我不记得爸爸对我说过什么类似于教育或鼓励或期望的话,只记得我每天坐在书桌前,淡淡的灯光下认真的'学习,为自己的前程脚踏实地的努力。

后来去外地上学,书桌闲置下来。但每到假期回家,妈妈都会把书桌打扫的一尘不染,书架上的书还是我走时摆上去的那些。再后来我毕业回来工作了,又和书桌为伴。每天坐在书桌旁备课,每天挑灯夜读自学英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取得了一科又一科的合格证。拿到了大专文凭,努力的拼搏本科。

又是在这张书桌上,我逐梦前行,为考研而奋力拼搏。夜黑人静时,带着工作一天的疲倦,坐在书桌前,为了远方的希望,揉揉疲惫的双眼,深吸一口气,立即奔赴于前行的路上。窗外不时有乡村中狗的叫声和小虫子的鸣唱,直到这些声音也睡了。刚刚还在梦中的妈妈,为我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蛋羹,小心的放在书桌上,给我一个温暖的微笑和一句温柔的叮嘱“早点睡吧”,为我掩上门,轻轻的离开。

读完研,留在了城市,就再也没人用它了,如今它在老家的小房子中沉默着。前几天回老家,看到已蒙尘,稍显破旧的书桌,点点回忆在头脑中闪烁。

生活中有些东西也许并不是绝对必须的,然而我们却需要他们。因为这些物质承载了远比它们的使用价值更多的东西。因为他们带给我们附加的意义,带给我们的那种仪式感,他们是我们情感的寄托和生活的见证。

第3篇:书桌的散文

书桌的散文

坐在图书馆一角,肆意享受着时间在文字间流淌。寂静的天被一声清朗的歌唱打破,这个不得了,之后是一群人的合唱索性捅破一个窟窿,声音全塞进这个洞里,丝毫没有短期结束的势头,装不下了,涨得这天也出现了裂纹。如果说保持安静是为了达到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的目的大家所遵循的共识。那在馆外呢?虽是好听的歌声,但确实影响了馆内的人,也可以这么随心潇洒吗?不过也没有谁说过在图书馆外还不允许弄点声音吧?但天下之大,又何苦和咱逃到图书馆静修的人抢夺?深深叹了口气,还是没舍得离开这一方白木桌。

正如那些学功夫的人得给自己寻个洞穴潜心修炼,读书人也需自己的一方道场。只不过像我这样寄居在学校的学徒,哪里敢有书房的幻想?但一方书桌的追求总还是可以有吧?

想想,你坐在一方大实木书桌前,面对着一扇窗户,窗户不大不小,刚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我的书桌

我的书桌(精选5篇)由网友 “阿阿阿阿白哥”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我的书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我的书桌

我的房间北面靠墙放着一台可爱的小书桌,它可是我最心爱的宝贝儿。小书桌已经陪伴了我三年光阴。

我的小书桌穿着一身粉红的衣服,远看像一个巨大的草莓,近看就像一个美丽的衣柜。小书桌高5分米,长1米,宽6分米。它共有三个抽屉,两面柜子,十分实用。左上角的抽屉防着我的试卷;右上角的'抽屉躺着可爱的毛绒玩具们;中间的抽屉则井井有条地摆放着我的珍藏图书:亲爱的汉修先生笑猫日记漂亮女孩夏林果……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笑猫日记了。可爱的小书桌下面有两个柜子,左边的柜子放着我的小宝贝,有卡片小球等;右边的柜子放着我的绘画工具,有白纸啦,有水彩笔啦,有记号笔啦,简直就是一个绘画百宝箱。

我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我的书桌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书桌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