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事记事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24 07:13: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童年记事记事散文

童年记事记事散文

儿时,家贫。小小年纪就体会到清贫之苦,父母之累;但穷不丧志,自小就学着砍柴,放牛,担水,做饭,实践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古训。

生活在农村,尤其是山区,只要四肢健全,勤劳肯吃苦,解决温饱不是什么难事。除了地里产出的,山上还有取之不尽的宝贝。

每当秋季,落叶树开始渐渐披上金黄色外衣的时侯,青壮年忙着秋收冬种,我则跟着老年人上山去掏零花钱了。尝到甜头以后,我就一个人上山了。

鸡蛋大的桐籽,剥开后是鸽子蛋大小的一颗白颜色的肉,大的一颗桐籽树全部摘下来能装满几个背箩;黄豆大的桕籽成熟后一撮撮地挂在光秃秃的树梢上,一人合围的树摘下来装不满一背箩;山茶树只要找到一颗,附近往往有一大片,深褐色的籽挺沉的,一背箩能有几十斤。这些籽晒干了,供销社会收购,可以打油。桐籽油可以做上好的油漆,自然,环保;山茶籽油则是绝佳的食用油。因为这些籽太沉,没有大人给你来帮着挑,小孩子是没力气运到山下的。因此,一般我们是不去摘这些籽的,发现这些籽后就把信息告诉大人,由大人们根据忙闲决定取舍,没能够及时采摘的大多烂在山里面了。

我因为年纪小,挖的是药材。四明山上有许多许多药材。

四明剑,每根枝的四面分别长着刀片,看上去就是一件古代兵器,主治跌打损伤;喜欢长在石头缝隙里,非常难挖。

桔梗,治咳嗽的良药,喜干,长在沙性土里,开紫颜色的一串小花。

百合,养心安神,润肺止咳,营养滋补,喜欢长在阳光充足的向阳面的.山坡,挖时得小心,很容易碎裂成一瓣一瓣的。

龙胆草,喜欢生长在背阴面的山坡,草丛中,小小的,很不起眼。需要在草丛中仔细地找才能找到,挖出来细细的两三条根细根,一天挖不了多少的。但是收购的价格高。

产量最大的是田乌,一枝一花,喜阳,长得比一般草要高,找起来比较容易。而且都是成片生长,大半天可以挖一背箩。但是田乌是分雌雄的,雌的根小,软软的;雄的根大,硬硬的,只有雌的可以入药。

还有既可吃又可以入药的猕猴桃,木瓜,藤梨,等等,等等。

几年挖下来,我对村四周山上的药材分布已经了然在胸了,雷龙岗头多桔梗;猢猴山上田乌密;羊山湾北长龙胆……。但是羊山湾北坡草密地湿,毒蛇多,所以挖龙胆草一定要特别小心。大人教我的办法是走路时先用锄头探路,把声音弄大了,那样,蛇听到声音就会逃跑。

药材挖回来后,要进行翻晒,去杂质,等到干燥了,就可以送县城的药材公司卖了。

老家离县城有35里路。小孩子走一趟就够累了,挑几十斤的药材走个来回是不可能的。因此,虽然天天梦想着卖了药材换钱,然后买新衣服,学习用品,但这个愿望要一直盼到父母亲忙完秋收才得以实现。

十一岁那年,终于等到农闲了,父亲挑着我一个暑假的劳动成果,带我去县城卖药材。出门前,我在家里称过重量的,有50多斤呢,根据往年的收购行情,应该可以卖四五拾元钱。这点重量对平时挑二三百斤的父亲来说是毛毛雨了,所以父亲走得很轻松,我开心地跟在他后面,紧追慢赶。想着换来钱后可以买新的衣服和朝思暮想的学习用品以及美滋滋地吃一笼小笼包子,脚步轻松得差不多要飞起来了。

近中午时到了县城,但是,激动的心情转瞬间到了冰点,药材公司以不够干燥为由拒收。父亲好说歹说,就是无法打动收购员的铁石心肠。平心而论,药材是晒干了的,可能是在等父亲忙农物的这些天里返潮了。父亲无奈地摇摇头,忍着饥饿领着饥肠辘辘的我把药材挑到药材公司旁边的大会堂的门口,太阳很烈,我和父亲将药材摊晒在大会堂的台阶上,希望猛烈的阳光驱赶走药材里面的潮气。

出门时自信满满的父子俩,竟然忘记了带一分钱。大会堂门口的大街上,来往的人渐渐少了,城里的人们已经在吃午饭了,我的鼻孔嗅到了来自四面的饭菜的香。阳光很烈,肚子很饿。父子俩坐在台阶上,默默地祈祷阳光下的药材快点干啊,快点干啊。

肚子咕噜咕噜地叫着,多么希望眼前的药材马上变成香喷喷的饭菜啊。父亲一定比较我还饿了,他挑着药材,走了35里路,出了一身汗,俗话说远路无轻担嘛。父亲教我用拳头顶着肚子,卷曲身子,说这样会好受一些。

乡下孩子是难得有机会进城的,城里有许多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但是在饥饿面前,我连站起来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了,心里只想着有口饭吃。来来往往的人们都行色匆匆,没有一个人关注我们。父亲站起身,走向大会堂旁边的人家想讨口水喝,被拒绝了。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城里人的愤恨:城里人,你这十足的小气鬼,你们喝的水不是从我们老家那山上流下来的吗,我回家后就把尿尿在流下山的水里,让你们天天喝我的尿水。

父亲跟我说:长大了,一定要记得赚钱,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老话说得好: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街边无人问。几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已经不再感觉贫困的时侯,父亲的话还是句句在心。

太阳已经偏西了,大会堂的时钟已经指向下午3点,我和父亲收起散着余热的药材,再次将药材送到药材公司。工作人员没有多说,收购了。过称,付款。拿到钱的那一刻,我开心得完全忘记了饥渴。

父亲带着我跑步冲进了点心店,点了四份小笼包子,父子俩,狼吞虎咽,风卷残云,顷刻间就把它们消灭了。父亲问我要不要再来一份,我打着饱呃说,饱了。

吃完饭,去了百货公司,父亲给我买了一双雨鞋,一枝钢笔。就匆匆地往家里赶了。月亮出来时我们才踏进家门。

这之后,我还是会年年趁学校放假时上山挖药材,直到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尽管在城里生活多年,每次回老家,我还是习惯拿把锄头去山上转转,顺便挖一点草药。这些年,村里人大多去城里打工赚钱了,山上的植被越来越好,药材越长越多了,随便一挖就是一大堆。可惜的是,我那些在乡下的堂兄堂弟们已经没有挖草药治疗小病小痛的习惯了。家里有人头痛发热的就去医院挂点滴,吃西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偏方,房前屋后那些随手可得的治病草药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现代化的脚步如滚滚洪流动席卷神州大地,物欲横流,泥沙俱下,在得到许多好东西的同时,我们也在失去许多好东西。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传承一些精华呢。

第2篇:童年记事现代散文

童年记事现代散文

童年时,大部分时间是玩游戏。夏天,最常玩的就是到村子西边的大河里去游泳。我只会“狗刨”,游得也不远;看到那些比我大的伙伴,又会狗刨,又会踩水,花样很多,真是羡慕极了。再就是在沙滩上堆城堡、尖塔什么的。我从小就有绘画造型能力,所以,堆的“沙雕”就比别的伙伴高一筹,此时,我看到伙伴们羡慕的眼光,心里就平衡了。有时,游泳、玩沙子腻了,就跑到有淤泥的地方,把全身都涂上黑黑的淤泥,脸上只露着五官,装作妖魔鬼怪;然后,再扎到水里洗净。还有时爬到河边的大柳树上,折些柳枝,做成柳哨吹着,也别有情趣。

到了晚上,伙伴们吃了晚饭,不约而同地来到大杂院,大家玩起了游戏。有一种游戏叫“跑马城”,玩法是大家手拉手站成一字长排,由一个人先助跑,借助惯力冲撞大家拉着的手。如果撞开了,就由被撞开的人唱一首歌;如果撞不开,就由撞的人唱歌。这种游戏,担任冲撞的人,都会选择年龄小力气小的薄弱地方开撞。我那时属于那种挨撞的对象,当看到那膀大腰圆的大块头冲过来的时候,心里真是紧张极了,两只手使劲地攥着同伴的手;有时,还真把冲过来的大块头给拦住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还有一种游戏叫“蒙瞎虎”。先选一个人,用手绢蒙住他的眼睛,大家分散在他的周围,让他去抓。如果谁给抓住了,就给大家唱一首歌,之后,就给这个人蒙上眼睛,再由他去抓别的人。

当被蒙上眼睛的人,伸开两手在空中摸索之时,大家一边躲开他,一边又故意引逗他来追,有时还跑到他身后,拍打他一下;那种情景,真像西班牙斗牛士一样,既怕被牛顶着,又不断地引逗牛发威,以此获得一种刺激、一种快感。

再就是“藏猫猫”玩。一个人先闭上眼睛,别的人在附近藏起来。等藏好了,喊一声,好了,找吧!于是那个人就到处去找,找到谁,谁就充当下一回的“找猫人”。记得那时候真怕被找到,专门找那最隐蔽的'地方藏,有时竟藏到马厩里,好几次险些被马踢着。

还有丢手绢,也是很紧张刺激的。尽管你警惕性挺高的,但有时一个疏忽,手绢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跑到你身后,而当你有所察觉时,已为时太晚,只好乖乖地被推倒圈中等候处罚。

当月亮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来的时候,大家有些玩累了,就不约而同地来到大杂院东面的老马家。他家的窗前铺着几张草袋子,大家就横七竖八地躺在上面乘凉。望着满天的星斗,猜测哪个是牛郎,哪个是织女。有时,一个萤火虫摇晃着飞过,有的伙伴就追过去,抡起布衫,将萤火虫逮着,装在南瓜花中或葱叶中,欣赏那有些发绿的光。

有时,马大娘就给我们讲故事。故事里常有鬼出现,讲得活灵活现,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等到回家的时候,就有些害怕,一伙人谁也不敢落在后面,唯恐被鬼捉去。当然,也有挺美的故事,特别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一边专注地听故事,一边在满天星斗中找牛郎、织女和那个老牛。正在这时,往往有一颗流星刷地飞过,很快地消失在湛蓝的天空中。

冬天来了,白雪覆盖着大地,大河也封冻了。我和伙伴们的游戏兴趣一点也不比夏天差。找一段圆木用斧子砍出尖,再用锯锯下来,在锯下来的部分的尖头上,按一个滚珠,就成了一个陀螺。再在陀螺的上面画一些各色的圆道道,就可以拿到冰上去玩了。在冰面上,两只手拿着陀螺,向相反的方向一拧,陀螺就转起来,再拿起小鞭子使劲地抽打它,让它越转越快。小伙伴们常常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

还有放爬犁坡。首先找一个有雪的斜坡,把爬犁拉倒坡顶上,前面须有一个摆坡的人,这个人是管启动爬犁和控制方向的,因此,都是年龄稍大有一定放坡经验的人。然后,大家挤在爬犁上,摆坡人启动爬犁,爬犁就会借着惯性呼啸而下。那种一刹那的刺激,使人感到既惊险又痛快。当然,也有爬犁翻倒,闹个人仰马翻的时候,一个个浑身是雪,可大家并不在意,拍一拍雪,又爬上高坡,准备乘下一班爬犁了。

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过节、过年。元宵节可以提着各自的灯笼在大街上走来走去,比比谁的灯笼更漂亮。清明节能吃上黏米做的“驴打滚”,端午节看大人往房子上插艾蒿,还能得到奶奶给做的“龙尾巴”,所谓的“龙尾巴”就是剪一些各色的圆布片,如现在的一圆硬币大,每两个圆布片之间穿一个空心的苫房草节,连成一串,再在尾部钉一些布条做尾巴,一个龙尾巴就做成了。据说挂在身上能辟邪。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春节了。首先是贴春联、放鞭炮了,再就是吃饺子。小伙伴们在一起,比比谁的衣服最好看,谁的小鞭最爱响。然后,找一个爬犁,放几把爬犁坡,真是开心极了。

童年的游戏和小伙伴,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第3篇:童年记事优美散文

童年记事优美散文

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一家人最喜欢的就是那台红梅牌收音机。那台收音机是长方形的,红色的外壳,有一尺多长,很漂亮。

每天晚上六点,吃完饭收拾完碗筷,一家人就坐在八仙桌旁边听刘兰芳播讲的《岳飞传》。刘兰芳口齿伶俐。声音铿锵有力,说话嘎嘣脆,所以她的评书很吸引人。再就是那时候精神食粮贫乏,收音机就变成了全家人的最爱。

在刘兰芳这部精彩评书里,我和弟弟知道了岳飞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知道了他有几个很棒的儿子,名唤岳云、岳震、岳亭、岳雷等。还知道了岳飞带领岳家军抗击金军,把金兀术打的落花流水哭爹喊娘。听着评书很敬佩岳飞的英勇善战,很想变作他的士兵,和他一起去杀金兵。可惜后来岳飞父子被大奸臣秦桧所害,父子几人被害于**亭。那一刻恨死了秦桧老贼,恨不得吃了他的肉喝了他的血。

非常感谢电台工作人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童年记事

童年记事

童年记事1

看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大雁,自己的心也一块飞了上去,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充满幼稚的童年。

记得那时,我读二年级,正在学习秋天来了,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摆成个人字形,一会儿摆成个一字形当时,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大雁会飞,而人不能飞呢?我多么想像大雁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放学后,我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让妈妈帮我解答。妈妈听后,笑着说人怎么会飞呢?大雁是因为有翅膀才会飞的。听完妈妈的话后,使我更加迷惑不解,便追根究底地问妈妈,那为什么人没有翅膀。这一问,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对饿哦说孩子,妈妈读的书也不多,这个问题一时也难以对你说清楚。等你上高年级的时候,老师会给你讲解的。别提这个了,妈妈还要做饭,你就快点去做家庭作业,知道吗?说完,妈妈转身走向了厨房。

此时,我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童年记事记事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童年记事记事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