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流向远方的水作文1000字
流向远方的水作文1000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流向远方的水作文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着那水,不断地从桥下涌来,不紧不慢。在岸的那头,分成了两半,被船只托着带走,打起一个个波浪……
记得曾经向谁问过,那水悠悠地是要到哪儿?那人告诉我,它要去大海。我问大海在哪里,他说,在远方……
远方,一直是一个模糊地概念,没有人能给固定的形式一个完整的答案,所以,追问是无用的。明明看到,那水在流,在颤抖,但是,我听不见它的声音。城市的喧嚣,是不属于水的,就算是在农村,他们的呼唤也是被静音了的,渐渐地,那声音便只成为了大自然独有的秘语。
一直都没有发现,流向远方的不仅仅是水,还有时间。一天天的变化,人是感觉不到的,就像水,一天天地在流,谁也感觉不到今天的水比昨天的清了,今天站在岸边,水竟然能够浸没鞋底了。直到有一天,在桥上走过,不经意的发现,早年的那棵树不知是什么时候被砍倒了,那条运河的对岸不知何时已栽了那么多树,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它们却真实的存在着;直到有一天,自己的亲人离开了,才发现在也回不来了,才感觉到,时间的确是流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回过头来才看到,亲人的头上,俨然有了好多白发……
于是,人在失去中看到了流逝,又常常自私地想,希望可以回到从前,贪婪地乞求上天在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再来。所以,人们便学会了发表“早知道”的感慨,殊不知,流向远方的水,流逝了就在也不会倒回,有些东西失去了可以在找回来,而更多的,则随着流水被带向了远方……
人生不是水,可以不停地流,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有人选择浪费,将自己的少年花费在仅仅对自己所谓的自由的追求,把自己的青年投入到甜言蜜语的漩涡,更甚者,将自己的成年寄托于侥幸或犯罪。我不知道那些骗子,小偷,是如何做到,看着自己的“战利品”,说服自己那是我的财产,然后若无其事的抬头走在街上,竟不知道自己已是没有影子的存在。
人是脆弱的,所以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居动物,无论是谁都没有权利将别人强行拉出集体,哪怕那个人是自己,所以自杀和杀人时同等的犯罪,就算是罪大恶极的人,也没有权利自行了断,罪犯,是连死的权利都不属于自己的.。于是,监狱便诞生了,用时间来冲刷,来改造,将罪恶流诸于水,带向远方,还有的——便是自己的年华。
桥下的水依旧在流,时间在走,有限的生命不会停留。但是能有几个所谓的智者,会将生命看当生成财富来消费?生命不是自己的,是属于那些赋予我们生命的人的。但是我们将责任和过错都推到年龄上,自己还小,孩子是不用承担的,孩子犯错是理所当然的。于是我们拼命拼命地消费别人给予自己的爱,等到自己意识到了,才发现自己的时间还在流,而他们的却已要停留……人说,人生最大的悲剧是“欲尽孝而人不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世间竟已开始流行起了于自己的至亲,“生前薄待,死后厚葬”的风俗。而那又是做给谁看的呢?倘若真的有灵魂存在,逝去的亡灵难道会因为只在死后有人为自己哭两声,烧一摞纸钱就得以超脱而飞向极乐世界吗?……
风拂过发丝,水随着风起伏,带着飘落的叶片流走,我看不到它的归宿——远方飞过一群候鸟,轻声歌唱,“我想……”
第2篇:流向远方作文
流向远方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流向远方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要去哪里呀?”我握着他的“双手”问到,然而他只是“哗啦啦”地回答我,便挣脱我的双手匆匆的向前奔去只剩下我呆呆的目光。我焦急的再次询问他“你要去哪里呀?”他依然“哗啦啦”地回答我。
我望着他流向的地方转过身进入了一片树林。回到奶奶家中,我坐在小板凳上。不禁心想,他为何要如此心急,我不解的询问他,他却只是“哗啦啦”地回答我。
他是谁呢,他是我小时候在乡村奶奶家发现的。那是在奶奶后院的树林里,我无意中听见了一声“哗啦啦”的叫唤,我被这奇怪的声音所吸引,便嚷着父亲带我来到那“哗啦啦”作响的地方,看见了一条小溪,原来他便是这条小溪。第一次见到小溪,不解地问父亲,“他这是要去哪里呀?”然而父亲不如以往一样耐心地解释,而是沉默不语,不知父亲为何要这样,但是我仍然对小溪有种说不出的喜爱。就在我准备用手触碰他的时候,父亲却拉了拉我的手,提醒我准备回家吃饭了。我缩回了我的小手,却大声地呼喊“你要去哪里呀?”他依然用“哗啦啦”地回答我。
现在的我长大了,成为了一名初中生,不再像以前那么幼稚了,多了一点点成熟,然而在学习中我却永远有解不开的谜题:在学习中始终没有前进的'动力,如同我永远解不开“他”——小溪要去哪里的谜题。
今天,我又回到奶奶家,经过后院,走入那片茂密的树林,走向了他,我还是那样的问,他还是如此回答。我顺着他奔跑的方向,一路向前,只见他遇到多少阻碍,很多时候本以为他会就此停止,然而他依然奋力向前冲,大概过了许久,他终于慢了下来,本以为他是累了,不想再跑了,结果我一抬头,只见一片水平如镜的湖泊跃入我的眼帘,一只丹顶鹤划过水边,拍打着水面溅起层层涟漪。我忽然明白了,我大声的呼喊“你就是为了这个才如此奋力的吗”他依然用“哗啦啦”地回答我。
他让我明白了许多,也解开了我学习上的谜题:原来学习上我缺少了奋斗的目标。学习上没有奋斗目标如同轮船航行失去前进的方向一般,没有前进的动力。从那以后我的耳畔经常会响起“哗啦啦”地声音,也鞭策我学习奋勇向前。
第3篇:1字作文
1字作文(精选22篇)由网友 “omi”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母亲节作文1字
古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一名叫安娜的女子和她的一个朋友发起,因为安娜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于是她们通过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她们的呼吁很快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第一个母亲节于195月10 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馨被选中为献给
第4篇:流向天空的水
流向天空的水
—2016年国培心得体会
鄱阳县饶埠镇湾埠小学
郑雪蓉
2016年12月3日至2016年12月17日,我有幸参加赣南师范学院举办的为期两周的“国培计划(2016)”中西部项目乡村小学语文特岗教师培训班培训,在这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我认真地听取了每一堂课,第一周是讲座,教授们对新课标的定位,对小学阅读教学的解读深深地感染着我。第二周直击一线课堂,在赣州市红旗二小听了十节课,仰望着优秀教师的授课风采,让教学新手如我者,受益良多。
此次国培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月3日—12月9日)主要是在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听取专家和教授们的精彩讲座;第二阶段(12月10日到12月11日)主要是培训班的学员针对上一周的讲座进行学院研讨;第三阶段(12月12日—12月16日)主要是下到影子学校(赣州市红旗
第5篇:作文:流向天空的水
流向天空的水
水怎样才能流向天空
一切皆有可能
改变自己,流向高处
有同学自暴自弃的想法,老师跟他谈心。
老师问,水能流向天空吗?
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水怎么可能流向高处、流向天空呢?学生回答。
水不能流向天空,哪天空的雨是怎么来的呢?天空的雨,就是地上流向天空的水。当然,水不能直接流向天空,但当水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形态,成为一种气态,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成为天上的雨水。老师说。
当我们无法改变一种环境,无法改变一种自然的限定,我们可以像水一样,去改变自己,去改变自己的心态,成为一种流向天空的“水”,创造一种令人惊叹的奇迹。
一、审材料
1、材料形式是一问一疑一答,2、一问:水能流向天空
3、一疑:水怎么可能流向高处、流向天空
4、一答:水不能流向天空,当水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形态,成为一种气态,它就能
第6篇:描写黄河流向远方诗句
描写黄河流向远方诗句
黄河,咆哮,奔涌,跳动着永恒的.旋律,唱着不知疲倦的歌。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黄河流向远方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黄河舟中月夜》
〔元〕马祖常
十丈云帆拂斗勺,
星槎风急浪花飘。
夜深露冷银河近,
卧听天孙织绛绡。
《黄河晓渡》
〔唐〕罗邺
大河平野正穷秋,羸马羸憧古渡头。
昨夜莲花峰下月,隔帘相伴到明愁。
河鲤登龙门
〔唐〕无名氏
年久还求变,今来有所从。得名当是鲤,无点可成龙。
备历艰难遍,因期造化容。泥沙宁不阻,钓饵莫相逢。
激浪因成势,纤鳞莫继踪。若令摇尾去,雨露此时浓。
《河曲游》
〔隋〕卢忠道
邺下盛风流,河曲有名游。应徐托后乘,车马践芳洲。
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日上疑高盖,云起类重楼。
金羁自沃若,兰棹成夷犹。悬匏动清吹,采菱转艳讴。
还珂响金埒,归袂拂铜沟。唯畏三春晚,勿言千载忧。
《黄
第7篇:描写黄河流向远方诗句
描写黄河流向远方诗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黄河流向远方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黄河流向远方诗句 1
《黄河舟中月夜》
〔元〕马祖常
十丈云帆拂斗勺,
星槎风急浪花飘。
夜深露冷银河近,
卧听天孙织绛绡。
《黄河晓渡》
〔唐〕罗邺
大河平野正穷秋,羸马羸憧古渡头。
昨夜莲花峰下月,隔帘相伴到明愁。
河鲤登龙门
〔唐〕无名氏
年久还求变,今来有所从。得名当是鲤,无点可成龙。
备历艰难遍,因期造化容。泥沙宁不阻,钓饵莫相逢。
激浪因成势,纤鳞莫继踪。若令摇尾去,雨露此时浓。
《河曲游》
〔隋〕卢忠道
邺下盛风流,河曲有名游。应徐托后乘,车马践芳洲。
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日上疑高盖,云起类重楼。
金羁自
第8篇:印度恒河水流向哪里
印度恒河水流向孟加拉湾,其入海河段称为梅克纳河。印度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兴起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佛教圣地遗存。
扩展资料
恒河的两个较大源头是阿勒格嫩达河和帕吉勒提河,两河上游奔腾于喜马拉雅山间,地势由 3150m 急降至 300m,急流汹涌。两河在代沃布勒亚格附近汇合后,才被称为恒河。恒河流域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河系。水的`补给在一定程度上依靠7月西南季风带来的雨,以及4~6月热季中喜马拉雅山脉融雪汇成的流水。恒河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
恒河流域人民在种族上属于混合来源。在流域的西部和中部,他们原为雅利安人的后裔。后来,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波斯人与阿拉伯人从西面到来,与他们混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