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24 07:13: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让学生学会文明地与人沟通交流”。 小学低年级的说话能力是学生基础的学习阶段。 加强学生的说话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也是提高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基础。 多层次、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对于语文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呢?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说话来练习安排。 具体来说,主要的训练方式有两种:一是看图回答问题;二是看图说话。 但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对学生的说话训练, 从而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谈谈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几种训练技巧。

一、看实物,说句子

心理学告诉我们: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处于直观形象水平, 思维活动的直观形象性是很突出的。 针对这一特点,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时,教师可先参照实物引导说话。比如, 教师可先把一个漂亮的文具盒放在讲桌上,然后让学生分别从颜色、形状、作用诸方面各说一句话。 这样,学生有物参照,就能做到有话可说了。

二、找联系,组句子

进行这种形式的练习是为了从表达与思维的联系方面训练学生。 为此,教师可给学生出示看似毫无联系, 实则意思相关的词语,鼓励学生认真分析、综合,领悟其中的联系,并将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 比如:(1)草地里,黄牛,吃草,在;(2)做清洁,在教室里,同学们;(3)花,真美,的,公园里。 这样的练习,学生需综合分析才能完成。而且,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能同步获得提高。

三、填词语,扩句子

学生仅会说一句通顺的话还远远不够。为了让学生的口语表达逐步向生动、 具体、形象过渡,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在一句简单、完整的语句里补充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发散学生思维,练习口语表达。比如:(1)( )的花坛里盛开着( )的牡丹。 (2)( )的雨点( )落下来。 (3)( )的.蝴蝶在( )飞来飞去。

四、按句式,说句子

通过以上的练习, 句子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有一个清楚的、感性认识。 这时,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特定句式来说句子。比如,首先让学生按“谁、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其次,让学生按“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按“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这样安排练习,逐步加大难度,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从而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五、仿叠词,说句子

词语的重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能增强句子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于是,我利用这一优势, 给学生安排设计仿照叠词说句子的练习。 比如:(1)表示声音的:公鸡喔喔喔地叫着。 (2)表示颜色的:黄澄澄的鸭梨压弯了枝条。 (3)表示形状的: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

六、创情境,说句子为了让学生在说话时有物可观, 有话可说, 我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并加上表现自己个性化的语言, 对情境进行再整理和加工,然后再即兴表演。 学生只要悉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逐步用通顺、完整、生动的语句表达所设情境内容, 从而达到训练句子的目的。

七、依教材,说句子

教材中的儿歌、寓言、童话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或者是比较强的故事情节, 通过这些故事的描述也能增加说话的训练。 那么,选择什么样作为说话训练内容呢? 教师所选的训练内容不能单纯适应学生的口味, 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听听而已,而应该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迪和教育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八、依托阅读,说句子

教学中, 我将说话训练辐射到阅读教学中。 因为只在说话课中训练学生说话,每学期练习的机会有限, 所得学生说话能力提高也肯定有限。 所以, 我依托低年级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情趣性强的阅读教学内容,用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堂上, 需要明确学生说话意识和策略的训练方式,注重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朗读一直都是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式。 教改虽然在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也逐渐的多样化, 但是朗读仍然是现在不可或缺的语文教学方式。 朗读过程讲究眼脑口耳多种器官的相互配合,可以加深阅读语句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记忆更加牢固。

九、拓宽内容,练句子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能更好地开拓他们的视野, 增长知识,还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和模仿能力。现在市面上的阅读刊物也比较多, 我们应该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去给学生挑选。 当然,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去选择适合他们的刊物。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样书, 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起讨论一些故事情节。 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能更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 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分享给大家。

十、走进生活,说句子

即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说话的训练。 在阅读的同时,让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会有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教师在结合说话教材,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同时,要从多方着手,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并在设计练习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第2篇:低年级说话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说话能力的培养》专题讲座

第三小学 杜素霞

《语文课程课标》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说话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说话训练常在教学中被忽视,导致多数小学生说话能力不强。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生活经验少,词汇贫乏,很难讲出完整的句子,因此有的学生怕讲话。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逐步加强对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小学低年级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重要阶段,说话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

一、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前面说到,低年级的孩子由于生活经验少,词汇贫乏,很怕讲话。

笔者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堂看图说话写话课上,我先让学生观察一幅大雁南飞、枫叶红似火的秋景图,然后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我让一名男生起来回答,结果这男生一站起来就说:“我不会说!”刚开始我还很耐心地引导他看看天上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这位男生还是硬邦邦地重复刚才的话:“我不会说!”在我看来,这是一幅很简单的图,没什么难的,而且我已经引

导半天了,可他还是不会说,真令我难以理解。当时头脑一发热,对那男生吼了一声:“你可真笨!连这都不会,你还会什么?”这一吼之后,不但这男生再也没有主动回答过问题,而且我发现其他学生也畏缩了好多,每次我去上课都感到气氛十分压抑,已没有了往日师生默契的配合。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有条理地组织语言,他们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因此出现学生不会看图说图意是很正常的。作为老师的我,忽视了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以粗暴的方式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生涯中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气,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当碰到类似的事时,教师应以平常心对待,善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并激发学生树立勇于发言、乐于发言的信心。

二、从回答问题开始训练

由于受传统思想,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读写,轻听说的情况至今仍然存在,学生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的现象普遍存在。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回答问题时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对!”“不对!”“是!”“不是!”

师:(课件出示水乡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结合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用“我觉得……”的句式说一说。

生1:很美。

师:水乡美在哪里?用“我觉得……”的句式说具体一点。

生1:我觉得水乡的水碧绿碧绿的,很美。师:还有谁想说?

生2:我觉得水乡有很多船,片片白帆像云朵,美极了!

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水乡歌》时的教学片断,案例中的生1可能没听清老师的要求,也有可能习惯于简单回答,该教师没有就此忽视,而是耐心引导生1把水乡具体的美用“我觉得……”的句式表达出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生2在生1的启发下,不仅完整地把自己看到水乡美景后的感受表述了出来,而且比生1说得还美。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回答问题也是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借助教材,指导学生说话。

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识字不足、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影响,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训练,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记得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就是语文。”可见,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

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一)从插图中练说话

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作用占有重要的位臵。每个人从外界所接受的信息有80%-90%是来自视觉,在人的全部工作程序中有80%左右是在视觉控制下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人物、图片等等,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看图说话训练。低年级的课文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全都配有辅助学习的插图,这为教师进行看图练说提供了便利的教学资源,既能练习说话,又能理解课文。所以,教师不一定非要在语文口语交际要求的看图说话中才训练学生看图表达的能力,应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资源,把看图练说话整合在阅读教学之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每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完整地、有顺序地说一段话。从感知图的整体入手,步步深入,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逐步完成教学要求在观察图画时,首先要求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接着要求学生把看到的零碎的东西连起来,了解画面的内容,再让学生组织语言,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渐把话说得有条理。例如:学习《美丽的丹顶鹤》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丹顶鹤的外形美,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中丹顶鹤的直观的外形,接着让学生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说一说丹顶鹤的样子,然后再看看课文又是怎样描写丹顶鹤的外形的,由此用课文中的语言来规范自己的语言,最后再引导学生美美地朗读文段。由此学生不但训练了

说话能力,也在朗读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在识字课中训练一、二年级的课文都安排有识字课,利用识字课里的词串也可以

进行说话训练。如学习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识字6课时,我先引导学生了解“杏花 春雨 江南”及“骏马 秋风 北方”这两组词串里的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再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学生们跃跃欲试,说出了“凉凉的秋风中,骏马奔驰在塞北的草原上。”“江南的杏花,在绵绵的春雨之中开放。”等优美的句子。此外,在生字教学中也可让学生通过造句进行说话训练。如此持之以恒,必定会收到预期效果。

(三)在小组合作中强化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不少,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的个性,不再遵循个别人的意见了。于是,在教学中有关课文内容理解方面或有些实际问题,我更愿意放手让学生集体去讨论、研究和回答。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小组中讲座应该怎样理解一个词、一句话或一段话,然后分别派代表将意见汇报,再经过全体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在这样的讨论活动中,学生已有了说话的内容,而最后的结论又给学生提供了写话的内容。

(四)训练复述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复述课文是对所学课文的一种语言再现,它是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内部言语形式,对课文的重新概括。复述

能使学生对课文印象更加深刻,而且学生通过复述,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使语言更加规范化,进行了语言积累。教师要借助课文,经常让学生复述内容生动有趣的文章,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学校、社会这些群体中,与人打交道是在所难免的,应鼓励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争取多说话,尤其是当众说话,有话可说,有话会说,说话得体,举止端庄,从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成为受人欢迎的小学生。

第3篇: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是我们一个人一生都要进行的,它是一个人最应该具备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训练应从小培养,作为一名语文启蒙教师,我们从小就要帮孩子们打好坚实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要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口语交际时要认真,努力地听,完整、简要地讲述,口语交际时要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多年来,我一直在语文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口语交际教学做各方面的尝试。

一、我们把语文课本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

1.我们可以用课本中的课文为载体,找出孩子有内容说,有话说的话题。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动物气象员》时,可设置让孩子当“气象预报员竞聘人员”与“评委”的口语交际。我找几个同学当评委,教给他们怎样提问和评价,如“站姿规范、声音洪亮、竞聘理由很充分等。”引导竞聘者说开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