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有机化学优秀课件
有机化学优秀课件
有机化学优秀课件
复习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基础知识:认识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物的特点
1、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划分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另外,单质也属于无机物。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一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比如烃及其各种衍生物就是我们常见的有机物。
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少数含碳化合物性质更像无机物,所以将它们划分为无机物的范畴。中学常见含碳无机物有:①碳的氧化物:CO、CO2 ;②碳酸及其盐:如H2CO3、CaCO3、NH4HCO3等;③碳化物:如SiC、CaC2等;④其它:如HCN、NaCN、KSCN等。
2、有机物的特点
在结构上:通常由C原子结合形成分子骨架,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在碳骨架上;每种原子通常以特定的价键数与其他原子结合(C-4,O-2,H-1);绝大多数属于共价化合物,往往形成分子晶体。
在性质上: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绝大多数有机物不导电不导热,具有熔沸点低、硬度小的特点;有机物密度通常不打;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易燃烧。
在反应上:反应复杂而缓慢,并且常伴有副反应;反应往往往往需要加热、加压或使用催化剂等条件;反应一般不能全部转化成产物(所以有机反应常用“→”而不用“=”)
二、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结合方式
1、C原子成键特点
(1)通常以共价键与其它原于结合——所以有机物多数是共价化合物 (2)总是形成4个价键——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3)C原子的价键具有一定的空间伸展方向——这样有机物具有一定的立体空间形状 2、C原子结合方式
有机物中C原子可以以单键结合,也可以以双键、叁键结合,还可以像苯环这样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方式相结合。C原子可以结合成链状,也可以结合成环状。
三、有机物分子结构
1、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及表示方法——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
有机物绝大多数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依靠共价键结合。通常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的结合情况,对于环状化合物,用键线式表示则比较方便些。
由于共价键具有一定的空间伸展方向,这使得有机物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形状,若一个碳原子周固是一个双键和两个单键,其双键和单键的夹角总接近120°,若是一个叁键和一个单键,则它们的夹角总接近180°。若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则它们的夹角总接近109.5°。
【例】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
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健。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A.卤代羧酸 B.酯 C.氨基酸 D.醇钠
【例】以下有些结构简式,书写得不规范、不正确。请在它们后面打一个 × 号,
并把你认为正确的写法写在后面。(注意:如果原式是允许的、正确的,而你却打了 × 号,则要倒扣分。)
(1) 乙醇 HOCH2CH3 (2) 已二醛 OHC(CH2)4CHO
(3) 对甲苯酚 (4) 三硝基甲*
(5) 甲酸苯酯 (6) 丙三醇 (HOCH2)2 CHOH
(7) 苯乙醛 (8) 新戊烷 (CH3)3CCH3
(9) 聚氯乙烯
掌握几种基本结构模型
①四面体型又称甲基型:
碳原子与其它四个原子以共价键相连形成的空间结构即为四面结构(如烷烃中含若干个四面体结构)。在任意一个四面体结构中的5个碳原子只有3个原子共面,这是由于3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平面型
原子间以双键或特殊键形成的空间结构,由于双键不能旋转,该空间结构为平面结构。
常见平面结构类型有:
乙烯型:双键相连的碳原子以及与该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始终处在同一平面上。 苯型:苯环上的原子以及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始终处在同一平上。
*甲醛型:双键相连的碳、氧原子以及与该碳原直接相连的原子始终处于同一平面上。
③直线型又称乙炔型
通过叁键(包括碳碳叁键和碳氮叁键)形成的空间结构。即与叁键相连的碳原子以及与该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 2、理解几个规律:
①双键,叁键,苯环不可旋转,单键可以旋转。 ②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例】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第2篇:有机化学实验课件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
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机化学实验课件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鉴定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作习惯;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与概念的理解,增强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学生对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达到正确、熟练灵活运用的程度,在合成实验中,能正确运用各种实验操作技能,选择合适的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鉴定的方法,掌握各种合成反应的原理,加深对典型有机反应的理解;根据不同化合物的合成原理,设计实验的操作方案,并能解决实验中碰到的问题。
形式及要求
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平时成绩×70%+实验理论考核成绩×30%
平时成绩评定
①凡违反以下安全与卫生、纪律事项,每项每次扣当次实验5分,多次违反者可加倍扣分。但不听从老师或实验员劝告者,当次实验记零分。
A 身体不适者不得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可补做)
B进入实验室必须按规定穿实验服和符合要求的鞋裤; 按实验要求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熟悉安全设施位置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C每次实验前必须仔细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通风是否良好;使用明火或加热器须避开易燃/易爆物品。实验废弃物必须倒入指定回收处,实验室内任何物品未经老师书面许可不得带出室外。
D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包括喝水)、吸烟和睡觉;实验台面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物品(放于存包柜或实验室内老师指定处,贵重物品自己保管)。学生中途离开实验室必须做好相应处理并告知老师或旁边同学;如有任何安全疑问请及时询问老师。
E 完成实验后必须将实验结果和数据检查/登记,整理好本人实验台方可离开。值日生必须打扫干净实验室并协助实验员整理好仪器和药品,关好门窗,离开实验室时必须签名并做好相关记录,经老师/实验员检查并签字方可离开。
F 学生应提前5-10分钟进入实验室,并签到(必须且不得代签)。迟到、未完成预习报告或检查不合格、未按规定穿着者未经老师签字许可不得进入实验室。
G实验过程应保持安静,仪器整齐,随时保持台面洁净,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不得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情。
H实验过程中必须听从老师和实验员安排,及时将共用试剂放回原处;保持公用仪器清洁卫生。
I学生之间,一律不准私自调换实验时间。如遇节假日或学校活动等特殊情况,需由学生与老师协商调整;实验室内位置对号入座或按学号顺序分组,不得擅自调换,违者做旷课处理。
②无论何种原因未参加实验,该次实验成绩记为“零分”;学生完成了实验,但未交实验报告,该实验成绩记为“零分”。本年级都做完该实验后老师不再安排补做实验时间。
③学生实验失败,在实验安排许可情况可由指导教师安排一次重做(学生申请当次实验中重做,必须经教师签字确认,否则当次实验记零分)。重做的实验成绩参照正常实验低一个档次评定(扣当次实验成绩10分)。
④因不遵守实验仪器操作规程而造成仪器损坏的,或损坏玻璃仪器的,除按有关规定予以赔偿外,扣当次实验成绩10分。学生不得使用铅笔做实验记录,而应用签字笔或圆珠笔做记录,不及时记录实验数据或不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预习本的实验记录表格里,扣当次实验成绩10分。
实验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实验成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i)课前预习占5%;(ii)实验操作和实验作风占40%;(ii)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占20%;(iv)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占30%;(v)实验卫生占5%。
①课前预习,考查学生是否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
②实验操作和实验作风,对如下内容进行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实验室常识、识别常用有机化学实验仪器、掌握有机化学实验装置图的画法;是否掌握有机化合物元素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否掌握熔点的测定原理、掌握熔点测定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是否掌握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原理、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是否掌握分馏原理、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是否掌握减压蒸馏原理、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是否掌握水蒸气蒸馏原理、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是否掌握重结晶提纯法原理、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是否掌握萃取原理、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重点考查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的条理性、系统性,是衡量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③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考查学生是否在质量和数量上达到实验要求,也是考核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④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实验记录要求清晰、准确、完整,具有科学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研作风。实验报告直接反应学生观察、解释、总结、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反映出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
⑤实验卫生,考察学生实验操作时实验台面是否整洁、实验完成后实验仪器是否清理清洗并整理归位。
实验理论考核成绩评定
考试内容:
有机化学实验常识、安全教育、仪器的认知,有机化合物元素定性分析、熔点的测定、蒸馏和沸点的测定、简单分馏、减压蒸馏、 水蒸气蒸馏、重结晶及过滤、抽滤、萃取及分离、减压蒸馏、薄层色谱、柱色谱,叔丁基氯的制备、1-溴丁烷的制备、环己酮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对甲基苯乙酮的制备、7,7-二氯二环(4,1,0)庚烷合成、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肉桂酸的制备、甲基橙的制备、三苯甲醇的制备、苯佐卡因的制备和苄叉丙酮的合成。
A.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B.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
C.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D.考试时量:60分钟。
第3篇: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怎样上好有机化学这一堂课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机化学教学课件,以供大家学习。
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一、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
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
第4篇:有机化学实验课件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
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机化学实验课件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 1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鉴定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作习惯;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与概念的理解,增强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学生对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达到正确、熟练灵活运用的程度,在合成实验中,能正确运用各种实验操作技能,选择合适的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鉴定的方法,掌握各种合成反应的原理,加深对典型有机反应的理解;根据不同化合物的合成原理,设计实验的操作方案,并能解决实验中碰到的问题。
形式及要求
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平时成绩×
第5篇: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课件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课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知道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有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能够从反应物、试剂、条件、产物等不同角度分析有机化学反应。
2、能够判断给定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也能书写给定反应物和反应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从加(脱)氧、脱(加)氢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
1、初步建立起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分析它能与何种试剂发生何种类型的反应、生成何种产物的一般思路。
2、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一般程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有机化学反应是有规律可循的,提高学习有机化学兴趣。
2、通过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认识化学知识与工业生产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教学分析
1、学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