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23 07:13: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重点: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

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谈话引入。同学们要想学好数学,除了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外,还要学习中善于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同学们对“乘法”这个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掌握地不错,可是有部分同学需要大家的帮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

二、引导学生总结自己乘法中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组织全班交流。

1、交流乘法的.口算方法。

生1:变换算式。

生2:把算式看作几个几相加。

生3:先用零前面的数相乘,再添零。

2、交流乘法估算方法。

生1:四舍五入。

生2:转变成已知乘法。

3、交流乘法计算方法。

生1: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成已知乘法或加法。

生2:用竖式计算。

师:通过回顾,同学们对乘法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都掌握的较好,现在我们就利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练习一的问题。

三、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师出示题卡,学生算课本33页1题。

让学生用估算方法:课本33页6、7题。

先用估算方法:课本34页10题。

用计算方法:课本35页12题。

师:用喜欢的方法计算。

(运用比赛的形式,提高积极性,做完后小组内交流)

2、先数填空:课本33页2题

师:让学生独立填空,小组交流填法。 交流填法把题中各数的0暂时划掉,选数填空。

特殊化——以简驭繁的策略

3、利用知识解决实际性生活中的问题。

课本33页3——5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课本中提出的问题。

小组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

4、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两步计算解答题。

课本35页11、13、14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要想学好数学你以后应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1)几个几相加

口算(2)变换算式

(3)先剩零前数再添0

估算

乘法(1)四舍五入

计算

(2)转变成整十数

(1)转化成已知乘法或加法

(2)用竖式

第2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P33—35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一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时间分配: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练一练”和第33页“练习一”的第1---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强化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谁能给大家出一道这样的题?

学生汇报所出的题,教师把学生出的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问:怎样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先省略因数中的0,先算出乘积,最后在积的后面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题。

集体订正。

2、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图:苹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买苹果16箱,梨18箱。

(1)两种水果各应付多少钱?

(2)一共付多少元?

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0×16=480(元)

40×18=720(元)

(2)480+720=1200(元)

提问:求第(2)问时,你能列综合算式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板书:30×16+40×18

提出问题: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乘除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一种运算进,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加法和乘法,或者有减法和乘法,或者有加法和除法,或者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3)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独立完成,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同桌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练一练的第4、5题。

2、第33页第1——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计算能帮助我们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也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希望大家平时多煅练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思维敏捷的好学生。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练习一8---15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

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概括总结,点明课题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复习。

板书:复习课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

200×8=17×100=12×400=

42×20=50×60=14×200=

23×30=43×200=21×40=

2.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共有24个班。运动会前夕,学校为每个班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又买了12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请你算一算:

(1)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羽毛球拍19元每付

(2)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飞镖25元/套

(3)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师: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独完成。

集体订正:

学生甲:羽毛球拍19元/付,把它想成20元,2OX24=480(元),买羽

毛球拍的钱数不会超过480元。

学生乙:我把它想成20元/付,24个班想成25个班,20×25=500(元),买羽毛球拍不会超过500元。

学生丙:飞镖每套25元,把12套想成了10套,25×10=250(元),买飞镖的钱数比250元多。

计算准确结果:

(1)19×24=456(元)

(2)25×12=300(元)

(3)456十300=756(元)

质疑:有什么疑问?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丁:在计算25×12时,我想成25×4×3,就很快地算出了300。

教师:你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的非常好,当一个数与25相乘时,如果乘数中含有因数4,就先算25×4,这样简便。那你知道怎样计算26×35吗?

3.数学规律。

(1)先口算下面各题,然后观察这些算式,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怎样计算?

2×25=()200÷4=()

4×25=()400÷4=()

6×25=()600÷4=()

8×25=()800÷4=()

12×25=()1200÷4=()

(2)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一个数与25相乘时,可以把这个数先扩大100倍,然后再除以4,结果不变。

(3)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因为扩大100后再除以4(缩小4倍)实际上就是扩大25,就是求25,所以存在这样的规律。

小结:对于这样的规律,同学们要灵活运用,分析一下是乘25简便还是除以4简便,切不可盲目计算。

(三)思维训练8---13题

(四)课堂作业设计14、15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表现?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你还有哪些困惑?

第3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P33—35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一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时间分配: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练一练”和第33页“练习一”的第1---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强化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三年级数学练习一教学设计(专业15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实现目标。总结时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作为思路与参考。

三年级数学练习一教学设计篇一

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让学生会看日历,知道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在“看日历”的情境中,主要通过学生查阅日历上星期几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查阅日历的基本方法,即:找月份----找日期----找对应的星期几。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安排了“找一找”的活动内容,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日期。“年月日”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时分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课堂上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经有很多的经验,通过填写各月份天数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发现各月天数的规律,再通过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三年级数学练习一教学设计大全(13篇)

阅读能够培养人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从客观事实出发,真实客观地总结自己的成果和经验。总结范文是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的典型案例和优秀作品。

三年级数学练习一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根据算题特点,合理选择算法,逐步增强算法选择的针对性和自觉性,同时沟通不同算法的联系,体会其内在的一致性,从而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算法,提高灵活运用不同算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基本题练习。

1、做p11(1)。

先看懂要求再独立完成。尽可能用口算完成,集体订正。

2、做p11(2)。

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写一写。

选择几题,指名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再用竖式算出结果,做第一组。

根据估计检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根据笔算判断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确。

3、做p11(3)。

先看懂题目,独立完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