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用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语文课堂论文
用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语文课堂论文
摘要:在推进教育不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具备多方面、多层次因素的和谐,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推进教育不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具备多方面、多层次因素的和谐,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目标定位的和谐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定位上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即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显然以知识为本位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着力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自我培养,着力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造精神、合作意识的.自我培养,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健康的、完美的人。在“生本教育”实践下的课堂能够较充分地完成这种定位。
“生本教育”提倡的是先“学”后“教”,因此课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由学生分组完成,要先后解决这样几个问题:分析任务的要求——进行详尽的分工——查阅资料——筛选、借鉴资料——疑难质疑——课堂展示。由此流程图,不难体会语文教学应该体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原则,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给学生不同程度的收获。
二、教学内容的和谐
语文教学的内容应当与现实生活相通、相融并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思想性、审美性、价值观要与时代生活的主导意识合拍。如教钱钟书的《论快乐》,可先每个小组阅读完文章后自己设置问题。各个小组经过精心预习和讨论之后,提出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1.文中引用穆勒的话,将苏格拉底和猪进行比较,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2.“有最洁白的良心与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这句话中的“效果”具体指什么?
3.“肉体减少了专制”,这句话中的“专制”有什么含义?全句是什么意思?
4.“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是指什么人?
5.怎样理解“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学生小组之间互相释疑,解答。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和谐
语文教学方法和过程应该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整体。教学内容决定着很多差异性的存在,也决定了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总是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开展教学活动不可能一堂课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往往需要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比如,小组合作法、自学法、讲授法、质疑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当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表现为协调一致才具有实际意义。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得”与“习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学得”重课内、主要面对教材世界,以“指导”“训练”的方式,有计划、步骤地培养学生学习技能。把学生“习得”延伸,面对生活世界,以“感悟”“积淀”的方式,在更广范围里去感知美、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语文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联系自身生活进行感悟,让大语文观念深入人心,注重语文和人生的关系。
四、师生关系的和谐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情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愿意学习;恶劣情绪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厌恶学习。学生的情绪与教师的态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爱学生,学生敬教师,这是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取得教学实效、体现教学魅力的重要保证。
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生本教育”的理念,除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需要和尊重学生的智力之外,还要依靠学生进行管理。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型”的平等师生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
其次,教师要有洞察力。教师要知道学生的知识增长点和闪光点,明确每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按教育规律和自然规律实施教育。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听取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五、学习与再学习的和谐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情感性、生命性的特点。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和运用语言,还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生本教育”倡导教师的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在学生的放飞中获得自身的解放。教师还要关心学生将来再学习的情况,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当学生完成分组的任务后,他们从合作的经历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而这正是达到了学习与再学习的和谐。
要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和谐教学还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教师只有不断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探索,才能推动语文教学活动更加顺利健康地发展
第2篇: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
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
生本高效课堂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它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生长需要,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的、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语文课堂。
然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效率低,一直是困扰我们老师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备课,吃透教材
如果把学生比作一张白纸,那么老师教什么,白纸上就呈现什么。而有效的课堂上应该是每个儿童带着生活经验和老师、同学共同分享,所以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在灌输,而是在开发。备课时,教师要想学生已经有了哪些生活经验,可以做这节课知识的辅垫,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去设计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孩子能够根据已有经验去善思,善问。而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要对教材有深入的探究和把握,掌握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对一些知识点的讲解也要渗透。
二、课前预习,作好准备
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生本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学后教”,“课前自学”就是这一方法论的实践。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为学生走进课堂作好准备。课前自学的内容是: 1.个人自学:读懂了什么? 从哪里读出来的? 是怎么读懂的? 想到了什么?2.小组通过课下交流个人自学的成果,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统一到一个问题上来,达成小组一致的建议,以便课堂上有的放矢。
三、加强管理,把握节奏
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四、小组互助,共同进步
现阶段,农村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五、教后反思,努力提升
教后反思是我们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课后,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和我们上课时的感觉,及时写出教后反思,以有利于更好的教学。
第3篇: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
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
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精心备课,透析教材,如果把学生比作一张白纸,那么老师教什么,白纸上就呈现什么。而有效的课堂,上应该是每个儿童带着生活经验和老师、同学共同分享,所以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在灌输,而是在开发。备课时,教师要想儿童已经有了哪些生活经验,可以 做这节课知识的辅垫,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去设计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孩子能够根据已有经验去善思,善问。而教师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还要对教材有深入的探究和把握,掌握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对一些知识点的讲,解也要渗透。
(二)认识自我,博学广义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可亲的笑容,自然会博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往往是因为喜欢一位老师才喜欢她上的课。这是构建有效课堂的一个必要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