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名人事迹素材积累简短200字
头部悬挂很锋利:
战国时期,魏国的苏秦、张颐与归谷同师。当他昏昏欲睡的时候,他用锥子扎了大腿,血就流到了他的脚上。在汉代,孙京喜欢学习。读书时,他用绳子把头发绑在屋梁上,以防打瞌睡,并督促他努力学习。
扩展资料
被认为是傻瓜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本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在他的童年时代就显得不聪明。他三岁就学会了说话,所以他的父母认为他是个傻瓜。上学后,一位老师对他父亲说:“你的孩子一事无成”,甚至命令他退学。16岁时,他申请了苏黎世大学,但由于成绩不佳而失败。但他并不慷慨。通过勤奋的学习,他成了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奠基人。有个年轻人问他是怎么成功的,他写了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和工作,y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废话)。
财宝来自有钱人的口袋:
唐代“鬼才”诗人李贺的成功在于积累。为了收集资料,他早上背着锦袋,骑着驴子,出门旅游,观察生活。每当他有灵感,他就把它写在纸上,放进锦囊里。有一天回家后,你可以拿出锦袋里积攒的钞票,选择在灯光下整理。你可以把有用的笔记保存在另一个锦囊中,以便以后写作。
陶瓷知识积累: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歌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它们被分成不同的类别,整齐地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把平时收集的材料按照不同的类别放进自己的罐子里。当积累的数据可以书写时,信会清空陶罐,将数据整理成文字。
日积月累,成就必大: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读了1500多本书。在书中,他引用了十几个学科和数百位作者的观点,并留下了100多篇读书笔记。列宁在《列宁全集》中引用了他读过的16000多本书。在研究帝国主义专题时,他在148本书、49种期刊上阅读了232篇文章,写了60多万字的笔记。
第2篇:名人事迹素材
林俊德——为核事业献身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病逝。【坚持,敬业,感恩,创新】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感恩
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创新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敬业
1.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献给了岗位,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职业梦想,坚持,毅力
陈斌强:绑着妈妈去上班——【感恩,孝心,养老敬老】
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感恩,孝心,传统养老
1.陈斌强自身的朴实行为给他的学生也给了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以身作则教育学生
2.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何玥:——12岁小女孩,捐器官——【爱心,善良】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最终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坦然面对生死 善济他人
陈家顺:动人以行不以言——“卧底局长”为民谋【 勤政 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心里装着群众】
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推荐老乡来应聘,并和企业谈好用工条件,工资待遇。
高淑珍:爱心,善良,奉献,无私
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
张丽莉:————最美老师,师德,爱心
在汽车即将撞向学生的时刻,她推开学生,自己却失去了双腿。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推选评价】
1.她播撒下的大爱种子必将被无数的奔跑接力,从黑土地传向四面八方,只有教师心中有爱,孩子的世界才会绽放光芒。2.危机时刻,她凭直觉挺身而出,那直觉的背后是最具魅力的纯正师德。
杨建一,新化县上梅镇北渡中心小学校长,在歹徒拿起凶器刺向学生之时,奋不顾身上前搏斗。他的生命定格在60岁,精神却永远地烙在了学生的心中。
李文波:——南沙守礁97个月 ————寂寞的工作,火热的心,爱国
【事迹】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
岛礁环境差,生活条件艰苦,李文波孤身一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设计出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他亏欠家里很多,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老家,才知道母亲卧病在床已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他回家陪母亲仅10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失声痛哭。
罗阳:奉献,爱国,敬业【事迹】
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推选评价】1罗阳用生命诠释了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报国情怀
周月华、艾起:——医德
周月华,女,43岁,普通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推选评价】 2看了周月华的行医路,谁还好意思再说行路难,古人说,医者仁心,她这医生小,而仁心大,丈夫背上的女村医,一对普通中国夫妇,合并成了大写的人。
扶起摔倒老人却被讹诈,——农夫与蛇的故事
“最美铁警”李博亚
面对千钧一发时间救了在铁轨上自杀的人,却失去了双腿。救人的是郑州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李博亚,他来到昌黎车站派出所实习刚刚17天。
“最美司机”吴斌
他驾驶着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车上有24名乘客。高速公路上,一块大铁片突然从天而降,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忍受着巨大的身体疼痛,他没有紧急刹车或猛打方向盘,而是强忍着巨痛缓缓减速,拉起手刹,开启双跳灯并打开车门。就这样,救了全车人,而他却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成都“油条哥”李刚
李刚知道油条中的铝主要来自明矾,于是开始逐步减少其使用量。从小苏打到玉米粉再到荞麦面,他一次次地试验着明矾的代替品。直到有一天,他发现鸡蛋下油锅后开始冒泡膨胀,汤圆煮熟了之后也会膨胀变大,终于找到了“药方”--鸡蛋和汤圆粉。
为了检验自己的试验效果,李刚委托朋友把自己的油条先后两次送进成都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结果显示铝含量分别为43mg/kg和16mg/kg,均低于国家标准。
“这卖的不是油条,是良心啊,好感动”“普通人的诚信撑起来的是一份感动”“油条哥让不法食品企业汗颜”
以司马迁为例,向考生展示如何用详实的材料和精细的细节把人人都会讲的例子讲得独具一格。让考官看到,你不仅知道司马迁,而且读懂了司马迁。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和《史记》的故事可从以下四个剖面来解析。
司马迁的创新:《史记》中包含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司马迁突破了以往史书只写帝王将相的模式,认为小人物的故事也会影响历史。司马迁写了游侠、商人、医生等下层人物的传记,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共同组成了历史,这是司马迁创新的历史观。司马迁直抒胸臆,不阿谀奉承,客观面对历史的姿态,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司马迁的信念:司马迁因李陵之祸下狱,被判死刑。当时的汉朝,有两种方式可以免死刑,一种是拿五十万钱赎罪,另一种是接受腐刑即宫刑。司马迁无钱赎罪,另一方面凡是有气节的人,是宁死也不接受宫刑的,而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甘愿接受酷刑。是司马迁内心坚定的信念支持他活下去,那就是著书立说,名垂青史,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司马迁的敬业:作为一个史官,需要忠于历史和职责,既要记录社稷江山帝王英明,又要记录历朝历代王侯昏庸。司马迁一生就是忠于职守的写照,他收集史料的方式原始而落后,从20岁开始就开始遍访全国,收集史料,做最朴实的记录。他走进韩信的故乡淮阴,到处打听韩信的故事,才有了脍炙人口的“胯下之辱”。这是一种多么值得尊敬的实事求是精神。
司马迁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司马迁忠于历史,不会因为被汉武帝实施酷刑而把汉武帝写成恶魔,他只是非常客观地指出了汉武帝的缺点。在描写汉高祖刘邦的时候,也是客观而全面地描摹,既描写了刘邦无赖的一面,如“分我一杯羹”的故事,又描写了刘邦慧眼识人,仁爱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司马迁又有灵活性,一部史记,兼具历史性和文学性,寄托了司马迁的个人情感,比如司马迁写项羽,尊敬像项羽这样的悲情英雄,也特别将项羽放入了专写帝王的本纪。
第3篇:名人故事素材积累
名人故事素材积累
导语:每个名人都是不平凡的人,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几个名人故事吧!
名人故事素材积累
1:赵云,字子龙
常山真定人士,威风高三丈,身长八尺,浓眉大眼,也是玉树临风。本领来看更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可以知晓的是他的为人绝对高于吕布。
有例为证,当他奉命讨伐桂阳时,桂阳太守赵范将自己的故去哥哥的妻子介绍给他,此时赵范与子龙已是结拜兄弟,子龙认为,赵范之嫂亦是他的嫂嫂。维护人伦,断然拒绝。最后的子龙更是战功赫赫,成为中国人历代尊崇之人。更是近来青少年崇拜的偶像。
对比,吕布与赵云同一时代,先天方面吕布可谓各方面不逊于赵云,但是在历史中确实一人是小人一人为义士。一位早早死去,一位却是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我不敢说,女色是主要原因。但不得不说,女色是个重要原因。
2:山本
第4篇:素材公式——名人事迹
素材公式——名人事迹
语文写作公式全攻略
课程大纲:语文写作公式全攻略
素材公式——名人事迹 1.古人:
①诗人:诗句+生平
②历史伟人:功绩/特点(坚持、乐观等)2.现代人
①主要事迹(感动中国人物、《开讲啦》主讲人)古 今 中 外
公式1:n个名人的名句或事迹 +意境/情感/内涵哲理。
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名人→对应的事迹或者相关的名句→深挖内涵 ①找到相似性:结合中考永恒不变的话题(第二讲)人(宏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