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六一-回忆性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20 07:13: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童年的六一-回忆性散文

童年的六一-回忆性散文

若问一个人,一生之中最快乐的时光是在什么时候,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童年。童年,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过六一儿童节。尽管童年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许多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的模糊和遗忘,但是一想起这个节日,童年记忆的闸门就会瞬间打开,它就像黑白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播放,一幅幅、一幕幕,还是那样清晰可见。

记忆最深刻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六一儿童节。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母亲就起床了,她要比平时起来的早,因为她要做两份饭,一份是全家的早餐,一份是我六一活动的'盒饭。她先为我蒸一小盆大米饭,炒两个鸡蛋,然后再做全家的粗粮早餐。或许是因为兴奋,我也早早的起床,屋里屋外来回走动,一会进屋检查一下书包里的糖水瓶,一会到厨房看一下妈妈做饭,等到母亲把饭盒刚一装好,背起书包就往外跑,母亲追出门外喊,慢点别摔了。现在想起来她有两层意思,一是真的怕我摔了,二是也怕我把饭盒扣在书包里,那毕竟是一家人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一点美味。贴在身上的小书包是热乎乎的,这不仅仅是小饭盒的温度,更是妈妈的温度。

小镇很小,既没有公园,也没听说过有游乐场,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孩子们过六一的快乐。学校把六一活动,安排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山坡上,一百多个孩子,在空旷的草地上又疯又闹。那时能玩的游戏很少,女孩子们喜欢和女老师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的游戏,男孩子们则愿意和男老师们一起学翻跟头,练摔跤。当然最感兴趣的游戏就是找宝了,头一天老师把小纸条藏在树杈上、草丛中。随着老师的哨声一响,孩子们像小鹿一样,快速的消失在旁边的树林,原本热闹喧嚣的山坡上,瞬间就寂静了下来。孩子们的眼睛特别尖,无论老师藏得多么隐蔽都会被他们找出来,就是藏在树皮底下的小纸条,也逃不过孩子们的眼睛。我班有一个小男孩,一个人就找到了四个宝,他在我们面前拿着奖品洋洋得意,羡慕死我们了。尽管奖品只是两个练习册、两只铅笔,但在孩子们的眼里这无疑是一个巨奖。

中午开饭了,孩子们开始埋头吃家里带来的美餐。这时班主任喊班级里姓宋的小男孩过去,说,一天丢三忘四的,忘带吃的了吧,老师今天带多了吃不了,说着从背包里拿出了两个鸡蛋和一个面包,塞到了他的手中。同学们都知道这个小男孩的家里特别困难,可能是因为家里真的没有细粮,就没有让家里准备。细心的张老师或许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临来之前就做了准备,用很婉转的方式给了一个孩子温暖的午餐和自尊心。第二年,这个男孩随着父亲到外地去上学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不知他在何地、在做什么工作。我想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永远不会忘记给他带来温暖的张老师。

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转眼之间当了父亲该给女儿过六一儿童节了。女儿的六一,几乎都是在公园和游乐场度过的,上学之前都是由父母陪伴,上学之后由学校组织,虽然是学校组织但是吃的还是有家里准备。爱人会在头几天到超市里精挑细选,买回来一大堆吃的,和女儿商量带什么东西,为此娘俩还发生争吵,毕竟书包太小能装的东西有限 ,这个也想带那个也想拿,最后还是爱人妥协,气囔囔的说我不管了。嘴上说不管,晚上趁女儿睡着了,又把背包梳理了一遍,第二天早早的起床准备早餐,背着大包牵着女儿的手,高高兴兴的往学校走。

我没有和女儿探讨过六一儿童的节感受,但是相信她不会忘记,每次的六一儿童节,都会和妈妈有一次甜蜜的争吵,将来她做了母亲或许也是如此。

第2篇:忆童年-回忆性散文

忆童年-回忆性散文

冬,寒夜,城市中暮色降临,灯火五色嫣红柳绿。吧车开出公司,刚刚下班的我,蜷缩在车座上,看着窗外的冷冷黑夜,似乎窒息一般的裹紧了蓝色的羽绒服,只偷偷的将眼睛向外观看。窗外灯光下,衣服将人们包裹得五颜六色,或者似白玉银光闪烁,似翡翠墨绿温和,吧车飞快奔驰,人影也是急速而过,其中夹杂着不少孩子的身影,由身边大人或者拉着小手,或者搂着抱着,暖意融融不亦乐乎。

童年的事情在我脑中闪现,不断滋生蔓延。我的童年是在江南的水乡,在那个汉王刘邦想得到的封地,三国时期吕蒙曾在此筑城,还留下了孙权射虎的传说。八十年代乡村还不是很富裕,懵懵懂懂的记得小时候,有一天在国企的父亲兴冲冲回来,大声说发工资了,发工资了,还是新版的钞票呢。接着掏出一张新版十块钱的给大家看看,当时的一月工资可能也就几十块钱吧,家里人是轮流着放在手里把玩,塞给我看时还舍不得放手,像是怕我不懂事一用劲给撕了似的。当时村里父母大多是双职工,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们还要兼顾着农活,所以基本上无人照顾,常常是一帮孩子在一起玩耍,不分男孩女孩,往往是年纪大一点的负责照顾一群小孩。

我就是在这么一种环境下长大,记事起就和一帮一般大的小孩在一起,田埂上,小院里,村落间,四处游玩。当时家用电器还是很稀奇的东西,记得村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还是集资买的,每到晚上,只要是农闲时间,打谷场上都会特别热闹,大家聚集在一起播放电视,记得当时看翁美玲出演的老版射雕英雄传,几乎是万人空村,我还是小孩子看不懂这些,和一群小伙伴在一起玩闹,做游戏。或者看着场上灯光下,小昆虫们飞来飞去,有白色的蛾子,长着棕黑色翅膀的地鳖,甚至还有一些垂着双角,有黑底白斑花纹的漂亮天牛,一直玩到很晚,在大人的呼唤下,才恋恋不舍的回家,也不知道那个电视是何时结束的.,只觉得时光珍贵,一晃而过。

虽然当时工作忙碌,农活辛苦,可是还是生活清苦,很少看到肉食,记得我小时候最好的营养品是鸡蛋,尤其是炖鸡蛋,现在只是很普通的食品了,更别说的糖果,营养快线,哇哈哈等。过年时村里人会每家分到鱼肉,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最高兴的也是过年了,过年时可以去人家拜年,领糖果,红包等,热热闹闹。冬天也没有什么事可做,孩子们可以在打谷场奔跑,踢毽子,丢沙包,跳绳等,一点也不觉得冷。

再长大点,就要承担一些农活了,割羊草 ,喂鸡喂鸭,现在想想这是多可爱的事情,雪白的小羊羔,可爱的小鸡,黄绒绒的小鸭,可是当时人小玩心大,往往是放学后几个孩子一起出门,到太阳落山还没有割到一篮子草,好在我家里还有爷爷奶奶,他们好像也不指望我。

等到栽秧时最忙了,父母都是职工,天不亮就出门,有时请假几天,有时候下班就赶忙干活,最苦的是爷爷奶奶们。而且插秧时期沟渠放水,也是最危险的时段,沟渠水满满的有一人高,里面有时候还会看见一群群的水蛇游过,有一次我们一群孩子曾仔细观察到沟底躺着一条土灰蛇,身子老长而且足有茶杯口那么粗,红褐色的皮肤躺在沟底一动不动。那时候在村里的学校上学了,说到小学现在还在,回去看过,是当年的知青办的,老师也是当年的知青,现在回城了。村里的小学规模很小,只有三个教室,午饭要回家吃,好在只要十几分钟路。等上到三年级,就要转到镇上上学了,镇子离得很远,每天早上父母送我到学校,放学后我们约好几个同学一起回家,要走上一个小时多的路,那个时候居然也不觉得累,好在没有人辍学,一路上很热闹。到了五年级就学会了骑自行车,放学时往往是一群车流,涌出学校,觉得很是快意。

时过境迁了,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的童年还是不算清苦,虽然比不上现在的孩子是生活在蜜糖里,但是一直是快快乐乐的。

第3篇:忆童年_回忆性散文

冬,寒夜,城市中暮色降临,灯火五色嫣红柳绿。吧车开出公司,刚刚下班的我,蜷缩在车座上,看着窗外的冷冷黑夜,似乎窒息一般的裹紧了蓝色的羽绒服,只偷偷的将眼睛向外观看。窗外灯光下,衣服将人们包裹得五颜六色,或者似白玉银光闪烁,似翡翠墨绿温和,吧车飞快奔驰,人影也是急速而过,其中夹杂着不少孩子的身影,由身边大人或者拉着小手,或者搂着抱着,暖意融融不亦乐乎。

童年的事情在我脑中闪现,不断滋生蔓延。我的童年是在江南的水乡,在那个汉王刘邦想得到的封地,三国时期吕蒙曾在此筑城,还留下了孙权射虎的传说。八十年代乡村还不是很富裕,懵懵懂懂的记得小时候,有一天在国企的父亲兴冲冲回来,大声说发工资了,发工资了,还是新版的钞票呢。接着掏出一张新版十块钱的给大家看看,当时的一月工资可能也就几十块钱吧,家里人是轮流着放在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忆童年回忆性散文

忆童年回忆性散文

童年的工作在我脑中闪现,赓续滋长伸展。我的童年是在江南的水乡,在那个汉王刘邦想获得的封地,三国时代吕蒙曾在此筑城,还留下了孙权射虎的传说。八十年代村落还不是很充裕,懵懵懂懂的记得小时刻,有一天在国企的父亲兴冲冲回来,大年夜大年夜声说发工资了,发工资了,照样新版的钞票呢。接着掏出一张新版十块钱的给大年夜大年夜家看看,当时的一月工资可能也就几十块钱吧,家里人是轮流着放在手里把玩,塞给我看时还舍不得放手,像是怕我不懂事一用劲给撕了似的。当时村里父母大年夜大年夜多是双职工,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们还要兼顾着农活,所以根本上无人照顾,经常是一帮孩子在一路玩耍,不分男孩女孩,往往是年编大年夜大年夜一点的负责照顾一群小孩。

我就是在这么一种情况下长大年夜大年夜,记事起就和一帮一般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童年往事-回忆性散文

童年往事-回忆性散文

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诗和散文,说不上它们哪里好,可是就是深深的吸引了我,我觉得它们美得不得了。因为应试,曾被逼着写了一篇一篇的作文,但几乎都是叙事文和议论文,所以我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散文是什么,只是凭借自己的内心情感来写这一篇,记录我的童年。

一、防洪堤是我的乐园

我从小是个很敏感的人,可能跟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因为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我是“见不得人的”存在,人们都说会长大后会记不得小时候的事,可是我却对自己从小的“逃难”生活印象深刻,黑夜拿着手电穿越村子躲到别人家,拿着自己的包袱窜到房顶趴着,被藏到各种亲戚家,不能叫自己的父母爸爸妈妈,这些使我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

在农村,孩子是自由的,学业也很轻松,不像现在的孩子要参加各种兴趣班,那时的孩子,家对于他们来讲就是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童年的六一-回忆性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童年的六一-回忆性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