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活动策划书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20 07:13: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心理辅导活动策划书

心理辅导活动策划书

时光匆匆,我们在忙碌中奔走,一段时间的工作已告一段落,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阶段,又有了新的目标,想必现在的你有必要写一写策划书了。策划书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辅导活动策划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活动主题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

二、活动背景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即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也就是情感上的关系。表现为双方发生好感或恶感,对别人的行为容易接受或无动于衷、积极的交往或闭关自守、心理上与他人相容或不相容等。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拒的心理状态。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

大学生处在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期,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正是为了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大学生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调适其人际交往偏差和心理问题,优化其人际关系以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

三、活动目的`

大学新生刚步入大学,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希望实现自我、渴望友谊和交流,但自我认识能力相对较弱。为了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特设计此次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希望通过该方案达到班级成员关系更加融洽,增进自我认识,增进成员间相互认识,增强亲切感和归属感,形成坚实的团体凝聚力,为以后的班级成员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

本团体根据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认知、讨论、自我探索、团体合作等策略,设计1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由医学院心理咨询室主任带领开展活动。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1、活动时间―XX年11月23号

2、活动地点―医学院足球场

五、主办单位

南昌大学医学院心理咨询室

第二临床医学院心理发展部

六、参与对象

第二临床医学院XX级心理委员

七、活动流程策划

1、青蛙跳水

在场人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主持人[一只青蛙]下一个人[一张嘴]第二个人[两只眼睛]第三个人[两只眼睛]第四个人[四条腿]第五个人[扑通一声跳下水],接下来两只青蛙,以此循环,说错的人首先给大家做自我介绍,然后接受惩罚,接下来由说错的人继续开始任意说青蛙数开始循环。整个过程大家都要跳着完成。

2、虎克船长

众人围坐,约10多人;主持人说自己是虎克船长,也可以指别人;被指为虎克之人,不做任何其他动作,直接指认别人为船长或虎克;被成为船长之人,右手搭于眉上,呈远翘状,船长左右二人分别划桨,左边人左手划,右边人右手划,并说"嘿咻,嘿咻!”;若无差错,船长再指一人为虎克或船长,游戏继续;若出差错,游戏暂停,出错者回答或表演其他人出的难题。

3、爱的抱抱

男生代表一元,女生代表五角,大家一起围成圈走,然后主持人说出一个钱数,然后让那些转圈的人自己组团抱在一人,组成的钱数必须是裁判说出的数字,最后淘汰掉没有抱在一起的人。

4、传纸杯

18个人分为两组,男女混合搭配,比赛时第一名的队员将纸杯内的水倒在第二名队员的纸杯中,依次传递下去,最后一人的纸杯内的水倒入一个小水缸内,时间规定为3分钟。3分钟之后看哪一队缸内的水最多,整个过程只能用嘴巴完成,输了的组接受惩罚。

5、盲人和哑人

分为两组,一队蒙上眼睛,由另外一队搀扶着过一道道的关卡,然而搀扶的这个人不能讲任何话语,在过完所有关卡后,由“盲人”自己去找寻带他过重重关卡的那个“哑人”。

6、心有千千结

现场所有同学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同学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听到主持人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相圈内走动,然后主持人会叫停,大家都得停止运动,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持原地不动,伸手牵自己先前拉的“左手”和“右手”,从而形成许多结,不能松手,但可以钻、可以绕,共同想办法解决困难,恢复到起始的状态。

所有游戏结束以后大家可以相互分享一下刚刚做游戏的体会,以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八、应急预案

1、因为活动在室外,所以要考虑天气,如果有雨可以考虑推迟活动,并及时通知所有参与人员。

2、室外活动应考虑安全隐患,活动过程谨慎小心,尽量避免出现此类问题。

第2篇:学校心理辅导活动策划书

学校心理辅导活动策划书

——常春藤

一、活动主题:认识自我与认识他人

二、活动小组:常春藤

三、组员:龚朋 马朝 韩阳阳 孙敏 张莉 王艳艳 陈卓越

四、组员分工:

主讲、规则讲述:马朝

ppt制作、A组问题数目记录与提醒:龚朋

策划、分发及整理便签:韩阳阳 张莉

现场记录员:陈卓越

计时、B组问题数目记录与提醒:孙敏

便签制作、C组问题数目记录与提醒:王艳艳

五、活动准备:

1、活动中需要提前准备好写有全班同学姓名的便签;提前布置好场地;准备好音响,ppt。

2、活动过程中需要记录的问题:哪些人猜测时比较快?哪些人被猜测时大家反映比较强烈?每组猜测时出现的意见分歧的情况?记录哪些人没被猜出,哪些人被猜出?

3、PPT上呈现的人名:

A 张莉张艺艺李亚红王艳艳韩阳阳石舒雅李泓萱王洋唐磊江修明张培培孙明静单莹

B耿乐范茹欣李谦谦陈卓越高淑平舒晓明张彩峰赵小俊

李传耀马朝赵高鹏许笑刘影

C常雅茜孙敏周丽孙雨王妍谢婧姜男刘亚张成宽龚朋任相峰王海明宋丽聪

六、活动实施

(一)导入(1分钟)

各位同学上午好,欢迎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是常春藤小组,今天很荣幸作为最后一个小组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们活动的主题是认识自我(PPT同时放映)。在我们之前的活动中,有的组进行了人际交往的辅导、有的是团结互动的主题,还有的是关于提高反应力及职业规划的主题。这些活动让我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精彩、收获与体验。对于我们每个人,这些都是重要的人生课题,今天关于自我认识的探讨,相信将会让大家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感悟。

(二)热身活动(5—8分钟)

首先进行瑜伽的冥想环节。要求同学们进行五分钟的放松训练,在这个期间,请大家跟随音乐与冥想解说词,调节好自身的姿势,放松自己的身心,并与之相连接,感受自我的存在。(音乐呈现)

(三)主题活动(45—50分钟)

1、活动名称:猜猜TA是谁?

2、活动流程:

(1)首先将全班分成A、B、C三组(随机分配),每组11人。三组轮流进行,即在A组进行时,B、C组人员作为观众,其他两组类同。活动组人员围成半圈进行活动。每组进行15分钟。

(2)当A组开始的时候,在PPT上呈现十三个人名,同时将相应的便签,随机贴在活动组人员后背处。

(3)由我们随机指定一个人开始,这个人背向大家保证组内其他成员能看到他后背的名字,但是他本人不知道。通过问答的方式,让他猜测自己后背上的人名是谁。问题不能包括这个人明显的外貌(高矮、胖瘦、肤色)及今天在场的着装特征。每个人最多问6个问题,组内其他成员只能用“是”“否”进行回答。若组内意见不一致,当事人自己判断。不管猜中与否,活动继续进行。每组时间15分钟。时间一到,立即停止。

(4)B、C两组依次进行。在活动中,由记录员进行全程记录。

3、活动规则(规则介绍:5分钟)

(1)活动中,当事人进行猜测时,其他所有人员都不能进行任何提示。

(2)提问的问题不能涉及这个人明显的外貌(高矮、胖瘦、肤色)及今天在场的着装特征。

(3)问题提问方式只能是封闭式提问。例如:“我是男生吗?”。“我是***吗?”这个问题最多能问两遍。

(4)组内其他成员只能用“是”“否”回答。

(5)每人最多只能问6个问题。

(四)活动结束后讨论(20分钟)

活动结束后,主讲人:“请同学们坐成一个大圈”。大家安静后,主讲人:“在刚才进行的活动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投入,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同学的丰富的人格特征。相信大家对此都有深刻的感悟,现在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因为我们的主题是自我认识,大家通过这个活动对自己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

当别人背上的名字是你自己,别人在进行描述时,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当你的名字没被猜出来时,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对被猜人来说,当别人回答是否的意见不一致时,你自己的定位是怎样的?

当你进行“是、否”的判断时,你是通过别人回答还是自己的认识做出决定的?是否有过犹豫?

活动进行中,观众对被猜人员是否有了不同的认识,不同在哪儿? 有些当事人在进行提问时比较顺利,很快猜出背后人名,你是怎样做到的?”

(五)活动总结(5分钟)

1、在进行自我认识时,一方面来源于自己的体察和反省,另一方面则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一致时,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更为清晰和坚定;当不一致时,他人就像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我们就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促使我们不断的了解和发现自己。

2、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是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用欣赏的目光来看自己,因为只有先看得起自己,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3、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认识自己。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充分开发自己的潜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3篇:大学生心理辅导策划书

大学生心理辅导策划书

不经意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我们又将开启新一轮的工作,又有新的工作目标,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策划书了。现在你是否对策划书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辅导策划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活动概述

1、活动主题:“阳光伙伴”,朋辈心理辅导

2、活动背景:为了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心理指导老师将为大学生讲解各方面心理知识,做一些心理素质拓展的培训,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

3、活动目的:让大学生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同时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4、活动时间:11月份—12月份

5、活动地点:学术讲堂

6、活动形式:团队训练

7、特邀嘉宾:湖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心理团体辅导策划书

心理团体辅导策划书

不经意间,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我们的工作又迎来了一个新层面,当然也要定下新目标,做好策划,才能轻装上阵,在今后奋勇争先。好的策划书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团体辅导策划书,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理团体辅导策划书1

活动安排:

五次活动,每次60—90分钟,每周一次。

活动对象:

初二年级

活动过程:

(一)我是谁——认识你自己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以及他人眼中的我

活动准备:纸、笔。

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你了解自己吗?请在纸上快速写下10个“我是……”(10分钟)

2、分享。请学生将自己所写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3、教师点评。了解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知己是知彼的前提。只有对自己的角色、特点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扬长避短,更好地进行生涯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朋辈心理辅导策划书

朋辈心理辅导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社团联合会·心理健康协会

目录

一、目录„„„„„„„„„„„„„„„„„„„2

二、活动背景„„„„„„„„„„„„„„„„„3

三、活动主题„„„„„„„„„„„„„„„„„3

四、活动单位„„„„„„„„„„„„„„„„„3

五、活动目的„„„„„„„„„„„„„„„„„3

六、活动形式„„„„„„„„„„„„„„„„„3

七、活动参与人员及地点„„„„„„„„„„„„3

八、人员安排„„„„„„„„„„„„„„„„„3

九、活动内容及时间„„„„„„„„„„„„„„4

十、活动前准备„„„„„„„„„„„„„„„„

4一、活动背景

国内有关研究发现,多数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最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找帮助,极少数人寻求专业的帮助。所以,朋辈辅导逐渐受到重视和运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团体心理辅导策划书

心理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大学生处于人生最宝贵最快乐的青年阶段,真实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快乐的生活。然而,现实的校园却不是这样的,大学生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乐,而是茫然、郁闷、烦躁等不良情绪常常充斥他们的生活,可能会引起各种心理疾病。为此,我们班特此展开一次以“展现青春正能量,享受青春悦生活”为主题的心理活动。

青春是无价而短暂的,展现自我是上苍赠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才能,让青春尽情飞扬,让展现自己成为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二、活动目的通过本次心理辅导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并寻找青春的足迹,展现同学们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大学是短暂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青春,趁着自己还年轻尽自己所能在青春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亮丽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大学生心理辅导策划书

一、活动概述

1、活动主题:“阳光伙伴”,朋辈心理辅导

2、活动背景:为了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心理指导老师将为大学生讲解各方面心理知识,做一些心理素质拓展的培训,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

3、活动目的:让大学生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同时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4、活动时间:11月份—12月份

5、活动地点:学术讲堂

6、活动形式:团队训练

7、特邀嘉宾: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全体老师

8、参与人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生代表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指导老师

9、主办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生工作处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承办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协会

协办单位:湖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辅导讲座

第一讲 团体内部沟通

时间:

地点:

小会议室 参加人员:班级班干部

任何一个团体内部都少不了成员之间的沟通,沟通是保证团体与组织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沟通也是团体活动中的重要课题,从某个委员会无休止的讨论,到大学生的“夜谈会”,沟通使得我们了解了别人,也让别人了解了我们。1.团体沟通的特性

有两个特性在团体沟通中很有意思: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和领导在沟通中的主导作用。(1)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

所有的团体在沟通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些人说的话多,有些人说的话少。心理学家发现,在团体沟通过程中,不论谈论什么样的话题,也不论团体成员之间互相熟悉与不熟悉,在团体讨论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两个人主导讨论的场面。Stephan等人(1952)对这种现象的规律性加以描述,并用对数函数表达了这一规律,如图7-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心理辅导活动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辅导活动策划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